補中益氣湯加減配方
夏季養(yǎng)生燉湯加功效。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diào)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補中益氣湯加減配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補中益氣湯是中藥方劑,它里面有黃芪,有炙甘草它,有補氣的作用,有益氣的效果,在使用補中益氣湯的時候,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可以根據(jù)具體的表現(xiàn),把補中益氣湯里面的中藥材適當?shù)募訙p,這樣才能發(fā)揮更好的治療疾病,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nèi)容。
補中益氣湯加減配方
黃芪勞役病熱甚者一錢,甘草炙,以上各五分。人參去蘆,升麻,柴胡,橘皮,當歸身酒洗,白術(shù),以上各三分。
方中黃芪、炙甘草用量最大,各用5分,不足2克。勞役病熱甚者始用1錢,3克多。升麻、柴胡與人參、橘皮、當歸身、白術(shù)等量,各用3分,不足1克。1劑藥的總劑量是10克左右。
用補中益氣湯,1劑藥10克,對現(xiàn)在的臨床通常是不可能的。
當然,咀、頓服對用量有一定的影響,藥材質(zhì)量對用量也有一定的影響。
后世醫(yī)家使用補中益氣湯,有劑量漸增趨勢。趙獻可在《醫(yī)貫》中說:“古方只有黃芪一錢,其余各三分。薛立齋常用參、芪各半錢,白術(shù)一錢,當歸一錢,陳皮七分,升麻、柴胡各五分,進退加減,神應無窮。如病甚者,參、芪或三錢五錢,隨癥加用?!?/p>
現(xiàn)在的臨床,不可能用如此小劑量的補中益氣湯。但原方這種用量,至少對我們肆意加大劑量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在我們不能肯定大劑量確實比小劑量療效好的時候,應該盡可能使用小劑量。
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后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值得注意的是,補中益氣湯所治證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疼、氣喘、口渴、脈洪大,有誤辨為白虎湯證的可能。面對這樣一個病人,可以說既重又急,所用補中益氣湯的劑量又如此小,但療效極好,一服即愈。傷之重者,才需二服。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補中益氣湯有很多種,我們選擇黃芪、炙甘草以及人參等藥材,然后將這些藥材放在一起煲湯,可以起到調(diào)理脾胃兩虛以及腹瀉等癥狀,對于盜汗以及面色發(fā)白都是有很好的治療價值的。我們在平時飲用補中益氣湯的時候要注意食用量,因為這些藥材食用太多是會產(chǎn)生副作用的,要按照醫(yī)生的意見去服藥。
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18g 炙甘草9g 人參6g 當歸3g 橘皮6g 升麻6g柴胡6g 白術(shù)9g
方歌:補中益氣芪術(shù)陳,升柴參草當歸身。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 脾胃氣虛證。食少便溏,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晄白,脈大而虛軟[1]。
2、 氣虛下陷證。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氣短乏力,舌淡脈虛者。
3、 氣虛發(fā)熱證。身熱[2],自汗[3],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方解:本方證因于飲食勞倦傷脾,致脾胃元氣虛衰,清陽下陷,脾濕下流,郁遏陽氣而起。方中重用黃芪[4],味甘微溫,入脾肺經(jīng),補中益氣,升陽固表止汗,為君。配伍人參、炙甘草、白術(shù)[5]補氣健脾為臣,與黃芪合用,以增強其補中益氣之功。用當歸養(yǎng)血和營是恐氣虛時久,以致營血虧虛,以協(xié)助人參、黃芪以補氣養(yǎng)血。陳皮理氣和胃,化痰濕而醒脾氣,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并以少量升麻、柴胡[6]升陽舉陷,協(xié)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為佐使。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配伍大意有二:一是補氣健脾以治氣虛之本;一是升陽舉陷,以求清升濁降,于是脾胃和調(diào),水谷精微生化有源,脾胃氣虛諸證即可自愈。
附方:
1、 升陷湯:生黃芪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功用:益氣升陷。主治:大氣下陷證。
2、 升陽益胃湯:黃芪30g,半夏、人參、炙甘草各15g,獨活、防風、白芍、羌活各9g,橘皮6g,茯苓、柴胡、澤瀉、白術(shù)各5g,黃連1.5g,生姜五片,大棗二枚,功用:益氣升陽,清熱除濕。主治:脾胃虛弱,濕熱滯留中焦。
[1] 此為氣虛難以鼓充于血脈之故。
[2] 此處用補中益氣湯是為“甘溫除熱”之法。
[3] 清陽不能循于皮膚分肉之間,以溫皮毛腠理而衛(wèi)外,衛(wèi)陽不足則惡寒,陰在內(nèi)陽之守,衛(wèi)氣不固,則陰液外泄而為自汗。玉屏風散亦能治自汗,但其不能治氣虛發(fā)熱之證,此為二者區(qū)別。
[4] 黃芪:生用其性輕清而銳,輕清則能升陽舉陷,氣銳則其補更速,通達內(nèi)外。功效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
[5] 此為四君子湯去茯苓,去茯苓者,因其淡滲下利之性也。
[6] 少量升麻、柴胡的作用:升陽須在補氣的前提下進行,若單是升陽而不補氣,則升提不力,效果不佳。其中“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本草綱目》)
想要補中益氣飲食當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合理的飲食可以更好的為自己達到這樣的效果,像補中益氣的營養(yǎng)湯熬制比較重要,但是要注意食材的使用,例如黃芪、人參、當歸等都不能少。
1、扁豆:多在夏秋季節(jié)食用。對由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欲不振、腹瀉、嘔吐、女性白帶等癥狀,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糖尿病患者由于脾胃虛弱,經(jīng)常感到口干舌燥,平時最好多吃扁豆。女性可以將扁豆炒熟成末,每次6—12克,用糯米酒或溫水送服,能夠緩解白帶多的癥狀。
2、刀豆:味甘、性溫,具有暖脾胃、下氣、益腎、補充元氣的作用。適用于氣滯、打嗝、胸悶不適、腰痛等癥狀。嫩刀豆用來煮食或制成醬菜,不僅味道鮮美,還有溫補的作用;老刀豆則對打嗝的治療效果最好。
3、豇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長豆角。它除了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能夠補腎。李時珍曾稱贊它能夠“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diào)營衛(wèi),生精髓”。所謂“營衛(wèi)”,就是中醫(yī)所說的營衛(wèi)二氣,調(diào)整好了,可充分保證人的睡眠質(zhì)量。此外,多吃豇豆還能治療嘔吐、打嗝等不適。小孩食積、氣脹的時候,用生豇豆適量,細嚼后咽下,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4、豌豆:豌豆的味甘、性平,常吃能夠補中益氣、利小便。適用于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少、腹脹等癥狀。哺乳期婦女吃了,還有助于增加奶量。
5、補中益氣湯的做法
食材:黃芪15克、人參(黨參)15克、白術(shù)10克、炙甘草15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棗6枚。
做法:加適量水煎服即可。
有許多人都是非常的喜歡在排骨湯的熬制過程中加入一些醋的,這樣的話就可以增加湯當中的酸度,這樣的話就會讓人們感覺到喝起來味道更加好的,有開胃的效果,但不能夠放入太多的,如果是放太多醋的話就會使得味道變得更重的,這樣熬出來的排骨湯味道上面就變得并不是那么好的。
制作流程
1、豬排骨洗凈,剁成4厘米長的塊;
2、蓮藕擇洗干凈,刮去皮,放在案板上用力拍破,切成同排骨同樣在小的塊;
3、高壓鍋中倒入適量開水,放入豬排骨、蓮藕[3],放入蔥段、姜片、精鹽、胡椒粉[4],蓋上鍋蓋;
4、放在旺火上燒開后,轉(zhuǎn)用文火燉20分鐘后即可上桌。
做法二
制作食材
材料:排骨300克,蓮藕300克,香蔥2棵,生姜1塊,
調(diào)料:料酒1大匙,胡椒粉1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制作流程
1。排骨洗凈,砍成3厘米長的節(jié),
2。刮盡蓮藕表面的粗皮,切成塊,洗凈,
3。生姜洗凈切成兩半,
4。鍋內(nèi)放適量水,放入半塊生姜、香蔥、料酒,燒沸后,下入排骨,氽水后撈出待用,
5。炒鍋置火上,加水,下入排骨、半塊生姜、香蔥,用大火燒沸,去盡浮沫后改用小火,燉約20分鐘,
6。把蓮藕、排骨及湯汁一起倒進砂鍋,再燉30分鐘,揀出生姜、香蔥不用,放精鹽、胡椒、味精即可。
特點
湯汁鮮美,藕香軟糯。
廚師一點通:
燉藕時不宜用鐵鍋,否則湯色會變黑。
做法三
豬肋排用流水清洗干凈,剔去多余的油脂、血塊,用厚背廚刀剁成6cm左右的小段。
蓮藕切去兩頭的蒂,縱向刨開成兩半,清洗干凈,檢查藕眼內(nèi)有無殘余泥沙,再切成長邊約6cm的滾刀塊。燒開一鍋水,將排骨段放入沸水中氽燙,水重新沸騰后撇去血沫,反復撇幾次直到?jīng)]有血沫冒出,撈出排骨瀝干。
將排骨段放入湯鍋中,加蔥段、姜片和料酒,注入3/4鍋的溫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煮15分鐘。
打開鍋蓋,放入蓮藕塊,將鍋蓋蓋嚴,大火煮開后調(diào)成小火,保持微沸狀態(tài)燉煮,燉1小時。
熄火后撈出蔥段和姜片不用。
燉好的蓮藕排骨湯中調(diào)入鹽、胡椒粉即可。在準備食用前調(diào)入鮮香菜調(diào)味。可以加點蔥花
藕眼里如果有太多泥沙是很難清洗干凈的,燉到湯里面才叫難過。所以購買蓮藕時要選擇兩端藕節(jié)均完整的,這樣藕眼里才不會有灌進的泥沙。
買新鮮豬脊骨(腔骨)燉蓮藕也是一味好湯。
注意鹽要最后才放,根據(jù)口味自行調(diào)味,建議以清淡為本,不要過咸。
最后說下很重要的工具:鍋子,只有湖北特有的沙鍋銚子,才能煨出如此鮮醇美味的濃湯來。極具地方特色的銚子,外表看上去黑乎乎的,有無數(shù)個小孔,煨湯時,油脂不停地從小孔里冒出來,銚子看上去油汪汪的。小孔可過濾厚油,這樣煨出來的湯,既不油膩,還有濃香。武漢人煨藕湯十分講究,50歲以上的人,會專門生煤球爐煨湯。煨制的時間少則幾小時,多則一通宵。濃濃的香味兒,四處飄散。
魚湯是我們家中經(jīng)常制作的食物,但是有些時候制作不好,就會有魚腥味兒。很多家庭婦女希望在魚湯中加入醋,這樣可以掩蓋住魚湯的腥味。其實很多專家不建議加醋,因為加醋之后可能會導致魚湯味道改變,不利于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同時減少了魚湯的功效。那么,魚湯加醋好嗎?
1、燉魚湯放醋嗎
做魚一開始的時候加點食醋或滴幾滴檸檬汁也是不錯的方法。此外,烹調(diào)時加入蔥、姜、蒜等佐料也能有效去腥。
所以燉魚湯可以放醋。
2、魚湯適合哪些人喝
魚湯可擁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適合中老年人和體能虛弱者,尤其是產(chǎn)婦可以適量多喝一些,對滋補身體有很好的效果。
世上魚的種類非常多,而且魚湯的做法也是很多,每款魚湯的營養(yǎng)價值都各不相同,因此,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做魚湯。
3、吃魚湯的好處
魚湯里含磷多,有助骨頭愈合,還有大腦發(fā)育也需要磷!補蛋白質(zhì) 魚湯特別適合那些因神經(jīng)緊張和壓力而難以入睡的腦力勞動者在睡覺前喝一碗魚湯不但補充鈣質(zhì),還能明顯提高睡眠質(zhì)量。魚湯中所含對人體有害的膽固醇僅為畜禽的1/5乃至 1/3,特別是魚湯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質(zhì),這類物質(zhì)可有效地預防失眠及心血管疾病。
鯽魚有益氣健脾、清熱解毒、通脈下乳、利水消腫等功效?!侗静萁?jīng)疏》說“鯽魚調(diào)味充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鯽魚的營養(yǎng)特點是營養(yǎng)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還有點甜絲絲的感覺。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還能減少肥胖,有助于降血壓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
有的人說雞肉燉湯里面一定要加一些白菜,因為這樣可以洗掉油脂,還有的說雞肉燉湯里面可以加雞蛋或者一些青菜類的,這樣的話會更加豐富的口感,也有人會持有雞肉燉的必須要原汁原味,純天然不放任何配料,那雞肉燉土豆到底應該加什么,應該怎么做呢?
去油的方法:
1、煮雞湯前要將雞的皮下油脂去掉下,一般都是在屁股附近的都可以直接去除,
2、煮的時候在小火燉的時候可以用切片面包把伏在液面的油吸掉
感覺不到油的辦法:
1、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類的吸油的東西一起燒,就感覺不到油了
燒雞湯很多講究的:
1、鍋子用直筒型的,不能用炒菜的鍋燒,
2、大火燒開后小火燉,不要開鍋看啊,加料一次加滿,中間不加水
3、可加參須調(diào)鮮,枸杞子增色,紅棗補益
4、燉好的雞湯不吃雞
清燉烏雞湯
主料:烏雞1只 香蔥2棵 生姜1小塊
調(diào)配料:料酒2小匙 精鹽2小匙 味精1小匙
制作過程:
1、烏雞宰殺洗凈,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
2、把烏雞、料酒、香蔥、生姜放入砂鍋內(nèi),用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燉2小時,加入精鹽、味精即可。
靈芝雞湯
材料 赤靈芝30克、淮山20克、杞子10克、桂元肉15克、陳皮1/4個、去核紅棗數(shù)粒、羅漢果1/4個、雞1只
制作方法
1.雞去皮洗凈,出水,備用。
2.陳皮浸軟去果瓤。
3.鍋中放適量的水,水滾后放入雞及放入其它材料,煲1小時45分鐘,放入桂元肉煲十五分鐘,即可調(diào)味飲用。
特點:增強免疫力,調(diào)節(jié)分泌,防止衰老。
貼士:靈芝不用洗,會將面上的孢子粉洗去。其它的藥材可以用水沖洗一下。
現(xiàn)在的人們飲食講究健康搭配,科學營養(yǎng)。所以每天的飯菜應該注意加入有營養(yǎng)的湯,因為身體吸收湯中營養(yǎng),能夠防止身體發(fā)生其他疾病問題。所以鯽魚湯加牛奶是一道味道非常好的湯。受到很多人的喜歡的,只是這道菜的制作方法應該是不同的。那么鯽魚湯加牛奶應該怎樣制作呢?
牛奶鯽魚湯是一道浙菜菜湯,主要食材是牛奶和鯽魚,其口感鮮美帶甜,在食療作用上,也是滋補營養(yǎng),增強抗病能力。
所需食材
主料:牛奶、鯽魚。調(diào)料:色拉油、蔥、姜、鹽。
制作方法
1、起油鍋,大火將鯽魚放入并微微油煎表面;
2、在湯鍋中倒入半鍋水燒開;
3、將鯽魚放入鍋中大火燒煮;
4、隨著水開后,換小火微燉慢煮,并加入姜塊;
5、待魚湯飄出濃香并看到湯色已泛乳白如牛奶一般,倒入些許無糖牛奶;
6、出鍋前撒上蔥花,并加適量鹽。
廚師貼士
1、油煎鯽魚時,只是微煎表面,千萬不可將鯽魚煎得過熟影響味道。
2、在倒入牛奶前,如果湯色還呈透明,那就說明還需要再煮一會。
食用須知
可補充營養(yǎng),增強抗病能力。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經(jīng)常吃一些鯽魚是很有益的 能增強抗病能力。
骨頭湯的營養(yǎng)價值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因為骨頭湯雖然不能恢復骨骼,但是卻可以補鈣調(diào)理身體,而且骨頭湯入口香醇,細胞的代謝成分,不過大家需要注意在燉骨頭湯的時候,不能只用骨頭燉湯,也可以在骨頭湯里加一些不同的食材。
蘿卜排骨燉湯
材料
白蘿卜,豬排骨
做法
1、排骨洗凈切段
2、蘿卜洗凈切段
3、小蔥切成末
4、在砂鍋里裝涼水,放入排骨,住半個小時,將這次煮的水倒掉,給豬排骨消毒,祛除排骨肉質(zhì)里的血水
5、再次在砂鍋里裝大半鍋涼水,把排骨放進去,調(diào)至快火開始燉排骨,大致燉兩個小時,直至排骨肉質(zhì)燉爛
6、加入洗好的蘿卜,繼續(xù)燉大概50分鐘左右,用筷子在蘿卜上面戳一戳,如果蘿卜軟爛了,此道湯品就燉好了
小訣竅
1、在吃排骨肉之前,可準備好一小碟生抽和醋的混合調(diào)料,用調(diào)料蘸著肉吃,肉的味道會更加鮮美
2、如此大的一鍋湯,以一家四口為單位,基本上可以吃兩餐,所以在這里溫馨提示朋友們一餐不要吃超過三塊肉,既便是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宜多食,多食肉類容易引起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一旦得上糖尿病,終身都難以治好,而且糖尿病會引起諸多并發(fā)癥,嚴重的二型糖尿病會導致雙目失明,和截止,而且很多東西都再也不能夠吃了。
3、根據(jù)各人口味,可以在湯里面加些蔥花,培根丁,和細鹽,胡椒等。
長豆干燉煮排骨湯
材料
排骨450g,水1800㏄,長豆干120g,鹽3/2茶匙,味精3/2茶匙
做法
1.將排骨放入滾水中汆燙3分鐘后,洗凈備用。
2.將作法1排骨倒入鍋中,加水1800cc,以中小火煮約40分鐘。
3.另把長豆干洗凈,泡水20分鐘后,去頭尾,放入作法2排骨湯中,煮約25~30分鐘后,加入調(diào)味料,即完成好喝的湯品。
黃豆燉排骨湯
材料
黃豆50公克,排骨300公克,老姜30公克,水600㏄,鹽1小匙
做法
1.黃豆泡水放隔夜,取出瀝干備用。
2.將排骨剁小塊,放入滾水汆燙后撈出備用。
3.老姜去皮切片備用。
4.將作法1~3的所有食材、水和調(diào)味料,放入電子鍋內(nèi)鍋,按下「煮飯」鍵,煮至開關(guān)跳起,掀開鍋蓋撈出姜片即可。
綠豆湯是我們比較常飲用的一款甜品,也是大眾比較熱愛的一種。綠豆湯在制作的時候如果加上冰糖的話,除了味道上會比較清甜一些,還會對身體有不錯的作用,比如可以能清熱、能解毒、可以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等等。
1、能清熱
綠豆是一種性質(zhì)寒涼的食材,它的清熱功效特別出色,不過它的清熱成分主要存在于它的種皮中,平時人們煮至冰糖綠豆湯時,要注意時間控制,最好在開鍋以后煮至六七分鐘,等湯色碧綠時直接取出飲用,這樣可以讓它的清熱功效發(fā)揮到最好。
2、能解毒
解毒是冰糖綠豆湯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清理人體內(nèi)積存的多種毒素,也能減少一些化學物質(zhì)對人體的傷害,不過想讓做好的冰糖綠豆湯具有出色的解毒功效,在煮制時也大有講究大家一定要把冰糖和綠豆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以后,多煮一段時間,讓鍋中的綠豆軟爛,秈湯色混濁,這樣才能讓它的解毒功效發(fā)揮到最好。
3、能加快身體代謝
冰糖,綠豆湯中含有豐富的生物堿和香豆素以及植物甾醇多種天然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以后,對人類身體的生理代謝活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平時多喝冰糖綠豆湯能促進身體代謝,減少毒素沉積,也能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
4、能養(yǎng)陰生津
冰糖綠豆湯味甘性平,可以入肺經(jīng)和脾經(jīng),能補中益氣,也能和胃潤肺,更能養(yǎng)陰生精它對人類的肺熱咳嗽以及咳嗽氣喘,還有肺燥等多種常見疾病都有明顯預防和調(diào)節(jié)作用,另外平時多喝冰糖綠豆湯減少口舌生和風火牙痛等癥的發(fā)生。
煲骨頭湯是不能加醋的,因為骨頭湯加醋會影響到骨頭湯的味道,所以建議大家最好是加入一些青菜,這些是可以去油的,對于提高骨頭湯的口感是相當好的。煲骨頭湯最好是加入胡蘿卜以及海帶等食材,這些食材是可以提高骨頭的營養(yǎng)價值,并且可以提高骨骼的發(fā)育,建議大家可以多喝骨頭湯。
骨頭含鈣,但不溶于水
雖然動物體內(nèi)99%的鈣都存于骨骼當中,但鈣只有成為離子狀態(tài)進入腸道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凡是口服的食物或補充劑,要想分辨是否適合補鈣,得同時考慮鈣含量、溶解度、吸收率、成本這四個因素。
究竟骨頭湯里有多少鈣呢?營養(yǎng)學博士杜鵬表示:在骨頭湯中加入人體最大可接受酸度的食醋,骨湯中鈣離子的含量也不過5~10毫克/100克,僅為鮮牛奶中鈣含量( 80~110毫克/100克) 的1/10到1/20,按照一碗骨頭湯重300克計算,所含鈣量最多也就是30毫克左右,僅為孕婦每日需要量(1000~1200毫克)的1/40。此外,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骨湯中維生素D的含量微乎其微,不能有效地將骨鈣轉(zhuǎn)化為人體吸收的鈣質(zhì)。
雖然骨頭里有大量的鈣,卻主要是以羥磷灰石(hydroxyapatite)的結(jié)晶存在,它是不溶于水的。骨頭中雖然還含有微量的非結(jié)晶態(tài)骨鹽,但其中主要的磷酸鈣、檸檬酸鈣、碳酸鈣也都難溶于水,一般熬湯很難將其中的鈣鹽溶解。
用醋煲湯濃度高,可驗不可行
鈣鹽和醋酸反應可以生成醋酸鈣,在100℃下醋酸鈣的溶解度是29.7%,理論上是可行的。在不放水純用醋煮的情況下,骨頭湯中的鈣濃度甚至能高過牛奶。不過這個方法的實用價值并不高。首先,這么做出的湯很難喝;其次,大量的醋酸會隨著揮發(fā)污染空氣,腐蝕家具,甚至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最根本的一點,照這個方法熬一斤的豬蹄大概得買數(shù)十元的醋。
所以,按照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每日鈣攝入量800毫克,換算成骨頭湯的話得喝幾十升。真要是補鈣,還是吃好三餐,多喝牛奶吧。特別對于孕期準媽媽來說,則要科學有效地進行補鈣,曬太陽、服用鈣劑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特別要注意的是,有些準媽媽吃了很多鈣劑都未有效補鈣,其實并不是因為缺鈣,而是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非常重要的元素,對于孕婦而言尤其重要。孕婦補鈣,最好選擇含有維生素D3的鈣制劑。
喝湯需謹慎,補鈣要科學
俗話說“廚師的湯、唱戲的腔”,“要想味道好,定用湯來煲”。湯的美味自古為人所稱道,其中骨湯按照色澤可分為清可見底的“清骨湯”與口味濃重的“白骨湯”。而傳統(tǒng)中餐最常見的白骨湯就屬豬骨湯了。
豬骨湯呈白色是因為骨髓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隨著湯料的熬制,分散的細微脂肪液滴被蛋白質(zhì)包裹,在散射的光線下呈現(xiàn)出白色,通常白色越濃說明脂肪越多(除非湯里已經(jīng)浮起了一層油)。
脂肪是三大產(chǎn)能物質(zhì)中產(chǎn)能效果最強,也最能給人們帶來香醇的口感,再配上能挑起鈉感受器興奮的鹽和呈鮮味的含氮浸出物,骨湯想不好喝都難,但是對于孕期的媽媽來說,高脂肪的食物要少吃,畢竟孕期要嚴格控制體重,否則會導致孕期媽媽體重超標,過分肥胖,引起各種妊娠期綜合癥的發(fā)生,增加巨大嬰兒和難產(chǎn)的發(fā)生幾率,危害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健康。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補中益氣湯加減配方》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xiajiyangshengduntangjiagongxiao/">夏季養(yǎng)生燉湯加功效”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