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宜滋補,少辛辣
秋天如何養(yǎng)生滋補。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面對四季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天宜滋補,少辛辣”,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氣候變涼,雨量減少,比夏天明顯地濕度下降,身體感覺到干燥涼爽。特別是在北方地區(qū),秋天氣候明顯干燥起來,因冷空氣的刺激,黏膜血管收縮,呼吸道黏液分泌減少,再加上沙塵等的刺激,容易誘發(fā)呼吸道疾病。
這時候,辣味食物雖然有助于開胃,幫助恢復夏日不振的食欲,但吃太多辣味食物,就容易加重秋燥的感覺,引起咳嗽和咽痛。
所以,秋天應當適當吃些能夠滋潤身體、保持水分的食品,在調味上,也應當注意這一點。
不妨使用芝麻醬作為涼菜的調味品,使用蜂蜜替代糖做甜味的調味品,都有幫助預防秋燥的作用。
吃堅果類食品的時候,要注意不吃太咸太干的烤、炸堅果,因為鹽會與水分結合,不利于為身體補充水分,預防干燥;而經(jīng)過高熱處理脫水后的蛋白質也會加重干渴的感覺。
用醋、檸檬汁和果汁調味,有利于增加食欲,減少烹調中的鹽分,增加清爽滋潤的感覺,是好的秋季調味方法。
溫馨提示:
按照傳統(tǒng)養(yǎng)生原理,四季調味應當注意與氣候相合,春天多用發(fā)酵調味品,夏天用辣味去濕,秋天用酸味促進食欲,冬天用香辛料溫暖身體。
為了預防慢性疾病,四季調味都應注意少油少鹽,減少燒烤和油膩。
相關閱讀
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準則
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yǎng)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
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
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wèi)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jié)制冷食、冷飲,以免引發(fā)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jié)。在此季節(jié)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后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干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干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fā)時節(jié),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3、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jié),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jié)只要不是過于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于涼爽狀態(tài),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御風寒的能力。
但是金秋季節(jié),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fā)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jù)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4、保持樂觀情緒,靜養(yǎng)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jié);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xiàn)衰敗景象的季節(jié)。在此時節(jié)在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yǎng)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jīng)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yǎng)花、垂釣,這些都有益于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5、秋季飲食有學問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干燥,濕度小,人易出現(xiàn)咽干、干咳等癥狀,這是由于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xiàn)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癥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yī)五行生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fā)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jié)要多飲水,秋天干燥季節(jié)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yǎng)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chǎn)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養(yǎng)陰益氣是關鍵: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yǎng)陰益氣。養(yǎng)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yǎng)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藥、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6、秋季更應注意科學午睡
俗話說:“春乏、秋困、夏打盹?!?進入秋季,人們很容易犯困,盡管睡覺時間不少,可白天還是哈欠連天、昏昏欲睡。專家建議,入秋也應適當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tǒng)舒緩,并使人體緊張度降低。
立夏飲食宜清淡
隨著立夏的到來,溫度可能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所以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如果此時人們還多吃油膩的食物,很容易上火,從而造成身體內、外皆熱,甚至出現(xiàn)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重在養(yǎng)心,立夏養(yǎng)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立夏多吃苦菜類蔬菜
除了要注意少吃油膩外,專家指出,可以多吃一些苦菜類蔬菜,比如:苦瓜、香菜等。中醫(yī)認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欲等作用。但是,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于清瀉類食物,故體質比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立夏雖然是夏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進入到炎熱的夏季,但今年的天氣比較異常,不會在立夏后立即變得炎熱。專家提醒,不要急著換上涼快的裙子、短袖、短褲等,其次,雖然立夏后白天比較熱,但人們不宜太貪涼,貪吃冷飲、冷食、夜間開窗納涼、洗冷水澡,這些對健康都是不利的,吃太多寒涼的食物會傷脾胃,夜間開窗戶睡覺、洗冷水澡則容易受風導致感冒,最好用溫水洗浴。
營養(yǎng)學家提出,季節(jié)進入秋天,要多喝蜂蜜,少吃姜。這是什么道理呢?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為了適應秋天這種干燥的特點,那么,我們人體就必須經(jīng)常給自己“補液”,以緩解干燥氣候對于我們人體的傷害。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但是,如果我們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給我們的負面效應。水分進入人體后,很快就會被蒸發(fā)或排泄出體外,所以,中國古代醫(yī)學家就替我們想了一個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瘬Q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這種方法與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給病號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侗静菥V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蜂蜜對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常服用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yǎng)肺作用。
秋燥時節(jié),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糖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別是生姜。這些食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揮發(fā)油,可加速血液循環(huán);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fā)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說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別是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干燥。在古代醫(yī)書中也出現(xiàn)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磥恚锾觳皇郴蛏偈成约捌渌晾钡氖澄?,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因此,為了我們自己的身體不受秋燥的傷害,當秋天來臨之際,我們最好‘晨飲淡鹽水、晚喝蜂蜜水,拒食生姜’,以便安然度過‘多事之秋’。
夏天養(yǎng)生,專家建議應當適當吃的清淡些,不可以吃的太油膩,今天小編就推薦3款美味營養(yǎng)健康的素食,讓我們一起來刮刮肚里的有水吧。
素食版螞蟻上樹
材料:粉絲、酸豆角50克、色拉油、食鹽1小勺、生抽1勺、辣豆豉1勺、白糖1勺、水100克、芝麻適量。
做法:
1、粉絲用冷水泡軟,瀝干攬斷備用。
2、酸豆角根據(jù)喜好添加。
3、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放入豆豉醬。
4、放入適量的酸豆角煸炒出香味。
5、在放入泡軟的粉絲一起翻炒。
6、淋上生抽,加入白糖和鹽,加入少許清水,翻炒均勻,待湯汁收干,撒入黑芝麻拌勻即可出鍋。
素食咖喱
材料:洋蔥1顆,土豆兩個(大的話可以用一個),四季豆十幾條吧,素肉丸,青椒,咖喱粉。
做法:
1、鍋里放油,油熱放洋蔥煸炒出香味,再放切好的土豆塊跟四季豆、素肉丸、青椒再炒幾下。
2、咖喱粉兌水。如果喜歡重味就調濃一些,把調好的咖喱水倒到鍋里跟菜一起拌均大火煮開,小火燉煮,要時不時的攪動喔,因為有土豆怕粘底糊鍋。
3、夾一塊土豆嘗嘗,軟爛的時候就可以了。咖喱粉本身沒咸味,如果覺得味淡的話可以加鹽調味。
西蘭花炒百合
材料:西蘭花,百合,鹽雞精水淀粉
做法:
1、先去掉西蘭花那龐大的根,一般來說,買來的西蘭花都帶有一個很大很占分量的根,炒菜放進去不好吃,也影響西蘭花的賣相,所以經(jīng)過我的實踐,用這一部分根部·切成小丁,用來炒米飯,真是超棒超好吃哦,在物價日益高漲的今天,這不失為一個節(jié)約資源的好辦法吧·哈哈·
2、將西蘭花掰成小朵,百合去掉黑的地方,掰成小瓣,清洗干凈。
3、準備少許水淀粉。
4、鍋子里燒開水,放入幾滴香油(為的是西蘭花焯水之后能保持翠綠),將西蘭花倒入焯至斷生。
5、炒鍋放油,油熱倒入焯好的西蘭花,翻炒,根據(jù)口味加入適量的鹽。
6、翻炒幾下倒入百合,繼續(xù)翻炒。
7、翻炒至百合斷生之后,加入少許雞精,并倒入水淀粉
8、色白如玉,綠如翡翠的西蘭花炒百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