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 遠離亞健康
亞健康養(yǎng)生。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穴位按摩 遠離亞健康”,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
百會:位于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即當頭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點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強記憶力之功效。當您在辦公室感到困倦、難以集中注意力時;不妨用拇指指腹點按此穴片刻,會令你神清氣爽。
曲池:曲肘90度,橈側肘橫紋消失處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加懈哐獕旱呐笥芽梢越?jīng)常點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對皮膚病、肘臂攣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五指自然并攏,虎口附近肌肉隆起最高處是穴。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頭痛時,掐掐此穴可緩痛止血。
足三里:位于外起膝眼下3寸處。此穴不僅對胃腸不適,如胃痛、嘔吐、腹瀉、便秘有治療作用,而且還是人體保健強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無病強身,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用艾灸效果更佳。
后溪:在小指尺側第五掌骨后方。微握拳,小魚際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芍委熂毙匝⒙湔怼T诖碳ぱㄎ坏耐瑫r,腰或頸部配合向患側扭轉,以打通經(jīng)脈,松解粘連。
睛明:內(nèi)眼角稍內(nèi)上方凹陷處。近視、用眼疲勞可閉目點按此穴,按摩眼周,可養(yǎng)眼明目,緩解視疲勞。
委中:腿窩正中凹陷處。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點按幾分鐘,可感到腰背輕松,腿腳活動自如。流鼻血時,用蘸了涼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紅,可止血。
涌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強刺激急救。也可用于頭暈、目眩、失眠。此穴亦為保健穴位。
內(nèi)關:腕橫紋上2寸兩肌腱之間。是心血管病首選穴位,對心痛、胸悶、心動過速及過緩、心律不齊、冠心病、心絞痛都有很好效果,還可防止暈車暈船。
關元:臍下三寸。對男性遺精、陽痿、早瀉,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婦慎用。
水溝:即老百姓常說的人中。在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處。可搶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須用大拇指尖強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實際為身體上的疼痛點,無固定位置。痛則不通,點按阿是穴并按揉其附近肌肉組織,可舒筋活絡,達到通則不痛。
擴展閱讀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
百會:位于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即當頭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點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強記憶力之功效。當您在辦公室感到困倦、難以集中注意力時;不妨用拇指指腹點按此穴片刻,會令你神清氣爽。
曲池:曲肘90度,橈側肘橫紋消失處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加懈哐獕旱呐笥芽梢越?jīng)常點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對皮膚病、肘臂攣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五指自然并攏,虎口附近肌肉隆起最高處是穴。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頭痛時,掐掐此穴可緩痛止血。
足三里:位于外起膝眼下3寸處。此穴不僅對胃腸不適,如胃痛、嘔吐、腹瀉、便秘有治療作用,而且還是人體保健強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無病強身,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用艾灸效果更佳。
后溪:在小指尺側第五掌骨后方。微握拳,小魚際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可治療急性腰扭傷、落枕。在刺激穴位的同時,腰或頸部配合向患側扭轉,以打通經(jīng)脈,松解粘連。
睛明:內(nèi)眼角稍內(nèi)上方凹陷處。近視、用眼疲勞可閉目點按此穴,按摩眼周,可養(yǎng)眼明目,緩解視疲勞。
委中:腿窩正中凹陷處。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點按幾分鐘,可感到腰背輕松,腿腳活動自如。流鼻血時,用蘸了涼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紅,可止血。
涌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強刺激急救。也可用于頭暈、目眩、失眠。此穴亦為保健穴位。
內(nèi)關:腕橫紋上2寸兩肌腱之間。是心血管病首選穴位,對心痛、胸悶、心動過速及過緩、心律不齊、冠心病、心絞痛都有很好效果,還可防止暈車暈船。
關元:臍下三寸。對男性遺精、陽痿、早瀉,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婦慎用。
水溝:即老百姓常說的人中。在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處。可搶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須用大拇指尖強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實際為身體上的疼痛點,無固定位置。痛則不通,點按阿是穴并按揉其附近肌肉組織,可舒筋活絡,達到通則不痛。
現(xiàn)在生活壓力過大,很多人都處于一個亞健康的狀態(tài),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必然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得想方設法地讓自己走出這個狀態(tài)。下面,小編為你介紹飲食療法,讓你從飲食方面的調(diào)節(jié)遠離亞健康。
1.失眠煩躁健忘時:多吃富含鈣、磷的食物。含鈣多的如大豆、牛奶、鮮橙、牡蠣;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雞、土豆、蛋類。
2.神經(jīng)敏感時:神經(jīng)敏感的人適宜吃蒸魚,但要加點綠葉蔬菜,因為蔬菜有安定神經(jīng)的作用。吃前先躺下休息,松弛緊張的情緒,也可以喝少許葡萄酒,幫助腸胃蠕動。
3.體瘦虛弱:體瘦虛弱的人適宜吃燉魚。在吃前最好小睡一會兒。人們都習慣飯后睡覺,這是不正確的習慣,應改為飯前睡一會兒,因為吃了飯再睡,人會覺得越來越不舒服。
4.筋疲力盡時:可在口中嚼些花生、杏仁、腰果、胡桃等干果,對恢復體能有神奇的功效,因為它們含有大量豐富的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鈣和鐵,以及植物性脂肪,卻不含膽固醇。此外,蛤蜊湯、青椒肉絲、涼拌蔬菜、芝麻、草莓等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及適度的熱量,能保護并強化肝臟,不妨多吃一些。
5.眼睛疲勞時:在辦公室里整天對著電腦,眼睛總是感到很疲勞,你可在午餐時點一份鰻魚,因為鰻魚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另外,吃些韭菜炒豬肝也有此功效。
6.大腦疲勞時:堅果,即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等,對健腦、增強記憶力、有很好的效果。因堅果內(nèi)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亞油酸的含量很高,且無膽固醇,所以人們常常把堅果類食品稱為健腦食品。另外,堅果內(nèi)還含有特殊的健腦物質(zhì)如卵磷脂、膽堿等,所以對腦力勞動者來說,它的營養(yǎng)、滋補作用是其他食物所不能比的。
7.壓力過大時:維生素C具有平衡心理壓力的作用。當承受強大心理壓力時,身體會消耗比平時多8倍的維生素C,所以要盡可能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清炒菜花、菠菜、芝麻、水果等。工作壓力大的人,服用維生素C片劑,會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8.脾氣不好時:鈣具有安定情緒的效果,牛奶、乳酸、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魚干等,都含有極其豐富的鈣質(zhì),有助于消除火氣。蘿卜適于順氣健胃,對氣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熱消痰的作用,最好生吃,也可做蘿卜湯。啤酒能順氣開胃,改變惱怒情緒,適量喝點兒會有益處。
9.丟三拉四時:做事丟三拉四、虎頭蛇尾、粗心大意時,應補充維生素C及維生素A,增加飲食中的果蔬數(shù)量,少吃肉類等酸性食物。富含維生素C及A的食物有辣椒、魚干、筍干、胡蘿卜、牛奶、紅棗、田螺、卷心菜等。
本文由()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聯(lián)系電話:020-84115797。
如今的人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小毛病,只是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引起注意而已,但并不是說明不存在。那么,你的身體是不是處在亞健康狀態(tài)呢?下面就介紹幾個癥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陽虛】
又稱陽虛火衰,是氣虛的進一步進展,陽虛表現(xiàn)為除有氣虛的表現(xiàn)外,平時怕冷、喜熱飲、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陽痿早泄等。
進補宜補陽、益陽、溫陽,補陽虛的藥物可選用紅參、鹿茸、杜仲、蟲草、肉桂、海馬等。食物有黃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參、淡菜、胡桃肉、桂圓、鵪鶉、鰻魚、蝦、韭菜、桂皮、茴香等。
2、【陰虛】
又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陰虛表現(xiàn)為怕熱、易怒、面頰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黃、五心煩熱、腰酸背痛、夢遺滑精等。
進補宜采納補陰、滋陰、養(yǎng)陰等法,補陰虛的藥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食物有團魚、燕窩、百合、鴨肉、黑魚、海蜇、藕、金針菇、枸杞頭、荸薺、生梨等。
3、【氣虛】
氣虛主要表現(xiàn)為少氣懶言、全身疲乏乏力、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性功能減退等。
氣虛者需補氣,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食物可選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jīng)常交替選服。
4、【血虛】
血虛主要表現(xiàn)為面色萎黃蒼白、頭暈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大便干燥。
進補宜采納補血、養(yǎng)血、生血之法,補血的藥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食物有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等。
小運動遠離亞健康
一、抬腿動作
1、端坐在椅子上,抬頭挺胸,做深呼吸。
2、緩緩抬起左腳,伸直,與端坐著的身體保持直角的姿勢,堅持8-10秒。換右腳依次進行。
3、等輪流完成兩只腳的時候,可以用雙手撐住椅子的兩邊扶手,用力將身體往上撐起,同時抬起伸直的雙腿,保持動作5秒鐘恢復原始動作,堅持做3-5下。
作用:堅持做抬腿動作可以緩解久坐的肌肉松弛和酸軟癥狀。同時還起到瘦腿的作用。
二、腳踝運動
1、正面站立,挺直身體,身體重心在右腳的同時,左腳跨出一步,用腳跟著地,腳尖向上。
2、保持以上動作,轉換身體重心,將身體重心放在左腳的腳后跟處,保持腿部的筆直。然后右腿向身體側邊抬起,注意扶穩(wěn)身體,避免摔倒。
3、做完左腳,換右腳同樣進行。做5-10次。
作用:拉伸肌肉,鍛煉腳踝的靈活性。
三、收腹運動
1、坐在椅子上,雙腳合并,緩慢抬起左腿,以膝蓋處彎曲,小腿盡量緊貼著大腿,抬腿的同時吸氣氣。
2、一直抬腿知道腿部貼近胸口處,然后呼吸。兩腿輪流進行。
3、左右腿進行完畢后,恢復端坐姿勢,閉目,大力地深呼吸。
作用:對于經(jīng)常坐在椅子上造成的小肚腩有良效,可以促進腸胃消化。
失眠,中醫(yī)又稱不寐。在中醫(yī)看來,失眠涉及多個臟腑,如心、肝、脾、胃、腎等,但主要病因還是在心上,與心神的安定與否有直接的關系。心藏神,心神安定,就能正常睡眠,如心神不安,就不能入睡。不論是心經(jīng)自病,或者脾病、腎病、肝病及胃病影響于心,都可導致失眠。其中由于思慮不解,勞累過度,損傷心脾,出現(xiàn)心脾兩虛而發(fā)病的較多。
近年來,隨著亞健康人群的增加,失眠也成為越來越普遍的都市病。特別是一些女性,承受著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更容易被失眠這個頑癥盯上。緩解失眠有很多種療法,中醫(yī)重在調(diào)理,標本兼治。其中,同仁堂的安神健腦液是應對失眠的良藥,服用方便療效好。
安神健腦液主要用于治療陰津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等癥。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參、五味子(醋炙)、麥冬、枸杞子、丹參等,人參補脾氣,益心氣,安神增智,為君藥。麥冬性味甘寒,養(yǎng)心陰,生津液,清心熱,除煩安神,為臣藥。五味子益心陰,寧心神;枸杞子補肝腎,化精血,二藥補益心腎;丹參性味苦寒,涼血熱,活血脈,生新血,養(yǎng)血安神,共為佐藥。全方共奏益氣養(yǎng)血,滋陰生津,養(yǎng)心安神之效。該藥用于氣血兩虧、陰津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神疲健忘,頭暈頭痛,心悸乏力,口干津少。
此外,對于神經(jīng)官能癥,老年性癡呆,抑郁癥,焦慮癥及考前神經(jīng)緊張癥等均有很好的治療和改善癥狀作用。對抗衰老及防止動脈硬化性冠心病也有較好效果。
當今,亞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亞健康狀態(tài)是中醫(yī)關注和發(fā)揮作用的重要領域,中醫(yī)可采用順時養(yǎng)生、調(diào)神養(yǎng)生、飲食養(yǎng)生、傳統(tǒng)保健身術等多種養(yǎng)生方法,逐漸改善人體的內(nèi)環(huán)境,使人體內(nèi)環(huán)境、外環(huán)境以及內(nèi)外環(huán)境達到平衡、和諧,向更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方向轉化。
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人體穴位是如何改善亞健康狀態(tài):
命門穴:
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位于后背兩腎之間,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相平對的區(qū)域。
命門穴,為人體的長壽大穴。命門的功能包括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的作用?,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多屬一致。補命門人的藥物叉多具有補腎陽的作用。
經(jīng)常擦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lián)系,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并能治療陽萎、遺精、脊強、腰痛、腎寒陽衰,行走無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腫、耳部疾病等癥。
命門穴的鍛煉方法有二。其一是用掌擦命門穴及兩腎,以感覺發(fā)熱發(fā)燙為度,然后將兩掌搓熱捂住兩腎,意念守住命門穴約10分鐘即可。其二是采陽消陰法:方法是背部對者著太陽,意念太陽的光、能、熱,源源不斷地進入命門穴,心意必須內(nèi)注命門,時間約15分鐘。
足三里:
是人體足陽明胃經(jīng)上的要穴。它位于腿部外膝眼下三寸,距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處。
足三里是個保健穴,經(jīng)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壯胃,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進飲食的盡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此穴主治:胃病、腰痛、腹瀉、痢疾、便秘、頭痛眩暈,下肢癱瘓,半身不遂,膝脛酸痛,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常用保健手法是穴位點按、艾灸。點穴法:可用雙手大拇指指肚點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覺酸痛為度。艾灸法:取中草藥艾為燃料,將艾絨點燃,直接或間接溫熱感穿透肌膚入穴。此法有時出現(xiàn)燙傷甚至化膿不干,難以結痂。中醫(yī)講:要想身體安,三里常不干即指此而言。此法屬自討苦吃類,但效果優(yōu)于點穴法和針灸。
涌泉穴:
是人體少陰腎經(jīng)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足趾屈時,足底前凹陷處。
涌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jīng)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fā)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并能治療多種疾病,如昏撅、頭痛、休克、中暑、偏癱、耳鳴、腎炎、陽萎、遺精、各類婦科病和生殖類病。
涌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涌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zhì),水有澆灌、滋潤之能。據(jù)現(xiàn)代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布結構獨特,功用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穴,與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條直線,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應,從井上可腑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氣,涌泉如山環(huán)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給人體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氣揚,維護著人體的生命活動。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坐,用手掌托來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滿面搓,以感覺發(fā)燙發(fā)熱為度,搓畢,再用大拇指指肚點按涌泉49下,以感覺酸痛為度,兩腳互換。末了,再用手指點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