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能治療女性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鄙钪?,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量。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針灸能治療女性月經不調,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經不調是以月經周期異常為主癥的月經病,臨床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幾種情況。月經周期縮短,經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稱月經先期。月經周期延長,經行錯后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者,稱月經后期。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即經行或提前或錯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稱月經先后無定期。本病屬于中醫(yī)學“月經不調”范疇。
病因病機
月經先期主要由于氣虛不固或熱擾沖任。氣虛則統攝無權,沖任失固;血熱則流行散溢,以致月經提前而至。
月經后期有實有虛。實者或因寒凝血瘀、沖任不暢,或因氣郁血滯、沖任受阻,致使經期延后;虛者因營血虧損,或因陽氣虛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
月經先后無定期主要責之于沖任氣血不調,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氣郁滯或腎氣虛衰所致。本病與腎、肝、脾三臟及沖、任二脈關系密切。
辨證分型
氣虛:經期多提前,色淡質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血虛:經期多錯后,月經量少,色淡質稀,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苔少,脈細弱。
腎虛:經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脈沉細。
氣郁:經行不暢,經期或前或后,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血塊,胸脅、乳房及少腹脹痛,喜嘆息;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血熱:經期提前,量多,色深紅或紫紅,經質黏稠,心胸煩熱,面赤口干,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者為實熱證;經期提前,月經量少,色紅質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弱者為虛熱證。
血寒:經期錯后,量少,色黯紅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苔白,脈沉緊。
基本治療
[治則] 和血調經。
[處方] 關元、血海、三陰交。
[加減] 氣虛加足三里、脾俞;血虛加脾俞、膈俞;腎虛加腎俞、太溪;氣郁加太沖、期門;血熱加行間、地機;血寒加灸歸來、命門。
[操作] 諸穴以常規(guī)操作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氣虛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經來潮前5~7日開始治療,行經期間停針。若經行時間不能掌握,可于月經干凈之日起針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經來潮時為止。連續(xù)治療3~5個月經周期。
其他療法
1.耳針
[取穴] 內生殖器、內分泌、肝、腎、脾。
[操作] 毫針刺,每次取2~4穴,捻轉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針15~20分鐘。也可锨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一次。
2.皮膚針
[取穴] 取脊柱兩側、下腹部、帶脈區(qū)、小腿內側、關元及陽性物反應處。
[操作] 中等刺激強度叩擊,每日一次,7日一療程,每一療程間隔3~5日,經期暫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腎俞、三陰交、血海、肝腎、足三里、關元。
[操作] 用5%當歸液或10%丹參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適宜技術
神闕穴微波輻射法治腎陽虛月經不調技術。
[取穴] 神闕。
[操作] 患者取平臥或坐位,暴露臍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療輻射器垂直距離神闕穴1~2厘米。按理療啟動鍵,根據患者對熱的耐受程度,調節(jié)治療功率,直到病人感覺最舒適為止。每次治療時間15分鐘,每日一次,連續(xù)10次為一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
相關閱讀
月經不調針灸
1、月經不調針灸
經早
治法清熱調經。以任脈及足太陰經穴為主。
土穴關元三陰交血海,配穴:實熱證者,加太沖或行間;虛熱證者,加太溪;氣虛證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經過多者,加隱白;腰骶疼痛者,加腎俞、次髎。操作關元、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血海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氣虛者針后加灸或者用溫針灸。方義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熱和血,調理沖任。關元屬任脈穴,為調理沖任的要穴。血海清瀉血分之熱。三陰交調理肝脾腎,為調經之要穴。
經遲
治法溫經散寒,和血調經。以任脈及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主穴氣海三陰交歸來,配穴寒實證者,加子宮;虛寒證者,加命門、腰陽關。操作氣海、三陰交用毫針補法,可用灸法。歸來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溫針灸。方義氣??梢鏆鉁仃?溫灸更可溫經散寒。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可調補三陰而和血調經。歸來為足陽明經穴,可調理氣血而調經。
經亂
治法疏肝益腎,調理沖任。以任脈及足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關元三陰交肝俞,配穴肝郁者,加期門、太沖;腎虛者,加腎俞、太溪;胸脅脹痛者,加膻中、內關。操作肝俞用毫針瀉法,其余主穴用補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方義關元補腎培元,通調沖任。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能補脾胃、益肝腎、調氣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氣之作用。
2、月經不調如何診斷
主要依據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作出診斷。診斷過程中需要重點除外全身或女性生殖器病理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血液病、肝腎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異常、妊娠及相關疾病、生殖道損傷、感染和腫瘤等。
3、月經不調的病因
情緒異常,如長期的精神壓抑、精神緊張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chuàng)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這是因為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子宮內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制,所以無論是卵巢、垂體、還是下丘腦的功能發(fā)生異常,都會影響到月經。
月經不調如何預防
防止受寒
一定要注意經期勿冒雨涉水,無論何時都要避免使小腹受寒。
多吃含有鐵和滋補性的食物
補充足夠的鐵質,以免發(fā)生缺鐵性貧血。多吃烏骨雞、羊肉、魚子、青蝦、對蝦、豬羊腎臟、淡菜、黑豆、海參、胡桃仁等滋補性的食物。
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
如果你的月經不調是由于受挫折、壓力大而造成的,那么你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而且如果你已經月經不調,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也是非常必要的。
盡量使你的生活有規(guī)律
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不規(guī)律都會導致月經不調。讓你的生活有規(guī)律,你的月經可能就會恢復正常。
月經不調食療方
1、大棗20枚,益母草10克,紅糖10克,加水燉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適宜于經期受寒所致月經后延,月經過少等癥。
2、雞蛋2個,益母草30克,將雞蛋洗凈,同益母草加水共燉,蛋熟后去殼再煮20分鐘,吃蛋飲湯。適宜于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過少,月經后延癥。
3、紅高粱花、紅糖各適量,水煎,分2次飲服。適宜于月經提前、經量多而鮮紅者。
4、當歸、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鹽,飲湯食肉。適宜于月經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癥。
5、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飯前吃,1次吃完。適宜于經期過短、血色深紅、量多的壯實女性。
本文導讀:月經不調,月經不調如何治療呢?針灸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針灸治療月經不調的方法。
實熱證者,加太沖或行間;虛熱證者,加太溪;氣虛證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經過多者,加隱白;腰骶疼痛者,加腎俞、次髎。
操作 關元、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血海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氣虛者針后加灸或者用溫針灸。
方義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熱和血,調理沖任。關元屬任脈穴,為調理沖任的要穴。血海清瀉血分之熱。三陰交調理肝脾腎,為調經之要穴。
(2)經遲
治法 溫經散寒,和血調經。以任脈及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 氣海 三陰交 歸來
配穴 寒實證者,加子宮;虛寒證者,加命門、腰陽關。
操作 氣海、三陰交用毫針補法,可用灸法。歸來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溫針灸。
方義 氣??梢鏆鉁仃枺瑴鼐母蓽亟浬⒑H幗粸楦纹⒛I三經交會穴,可調補三陰而和血調經。歸來為足陽明經穴,可調理氣血而調經。
(3)經亂
治法 疏肝益腎,調理沖任。以任脈及足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 關元 三陰交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門、太沖;腎虛者,加腎俞、太溪;胸脅脹痛者,加膻中、內關。
操作 肝俞用毫針瀉法,其余主穴用補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
方義 關元補腎培元,通調沖任。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能補脾胃、益肝腎、調氣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氣之作用。
2.其他治療
(1)耳針法 選皮質下、內生殖器、內分泌、腎、肝、脾。每次選2-4穴,毫針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貼壓法。
(2)皮膚針法 選背腰骶部夾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脈、腎經、脾胃經,下肢足三陰經。用梅花針叩刺,至局部皮膚潮紅,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選關元、三陰交、氣海、血海、肝俞、脾俞、腎俞。每次選2 3穴,用5%當歸注射液或10%丹參注射液,每穴注入藥液0.5毫升,隔日1次。
針灸兩個療程治療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以月經周期異常為主癥的月經病,臨床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幾種情況。月經周期縮短,經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稱月經先期。月經周期延長,經行錯后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者,稱月經后期。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即經行或提前或錯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稱月經先后無定期。本病屬于中醫(yī)學“月經不調”范疇。
病因病機
月經先期主要由于氣虛不固或熱擾沖任。氣虛則統攝無權,沖任失固;血熱則流行散溢,以致月經提前而至。
月經后期有實有虛。實者或因寒凝血瘀、沖任不暢,或因氣郁血滯、沖任受阻,致使經期延后;虛者因營血虧損,或因陽氣虛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
月經先后無定期主要責之于沖任氣血不調,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氣郁滯或腎氣虛衰所致。本病與腎、肝、脾三臟及沖、任二脈關系密切。
辨證分型
氣虛:經期多提前,色淡質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血虛:經期多錯后,月經量少,色淡質稀,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苔少,脈細弱。
腎虛:經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脈沉細。
氣郁:經行不暢,經期或前或后,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血塊,胸脅、乳房及少腹脹痛,喜嘆息;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血熱:經期提前,量多,色深紅或紫紅,經質黏稠,心胸煩熱,面赤口干,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者為實熱證;經期提前,月經量少,色紅質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弱者為虛熱證。
血寒:經期錯后,量少,色黯紅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苔白,脈沉緊。
基本治療
[治則] 和血調經。
[處方]關元、血海、三陰交。
[加減] 氣虛加足三里、脾俞;血虛加脾俞、膈俞;腎虛加腎俞、太溪;氣郁加太沖、期門;血熱加行間、地機;血寒加灸歸來、命門。
[操作] 諸穴以常規(guī)操作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氣虛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經來潮前5~7日開始治療,行經期間停針。若經行時間不能掌握,可于月經干凈之日起針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經來潮時為止。連續(xù)治療3~5個月經周期。
其他療法
1.耳針
[取穴] 內生殖器、內分泌、肝、腎、脾。
[操作] 毫針刺,每次取2~4穴,捻轉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針15~20分鐘。也可锨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一次。
2.皮膚針
[取穴] 取脊柱兩側、下腹部、帶脈區(qū)、小腿內側、關元及陽性物反應處。
[操作] 中等刺激強度叩擊,每日一次,7日一療程,每一療程間隔3~5日,經期暫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腎俞、三陰交、血海、肝腎、足三里、關元。
[操作] 用5%當歸液或10%丹參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適宜技術
神闕穴微波輻射法治腎陽虛月經不調技術。
[取穴] 神闕。
[操作] 患者取平臥或坐位,暴露臍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療輻射器垂直距離神闕穴1~2厘米。按理療啟動鍵,根據患者對熱的耐受程度,調節(jié)治療功率,直到病人感覺最舒適為止。每次治療時間15分鐘,每日一次,連續(xù)10次為一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
針灸兩個療程治療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以月經周期異常為主癥的月經病,臨床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幾種情況。月經周期縮短,經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稱月經先期。月經周期延長,經行錯后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者,稱月經后期。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即經行或提前或錯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稱月經先后無定期。本病屬于中醫(yī)學“月經不調”范疇。
病因病機
月經先期主要由于氣虛不固或熱擾沖任。氣虛則統攝無權,沖任失固;血熱則流行散溢,以致月經提前而至。
月經后期有實有虛。實者或因寒凝血瘀、沖任不暢,或因氣郁血滯、沖任受阻,致使經期延后;虛者因營血虧損,或因陽氣虛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
月經先后無定期主要責之于沖任氣血不調,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氣郁滯或腎氣虛衰所致。本病與腎、肝、脾三臟及沖、任二脈關系密切。
辨證分型
氣虛:經期多提前,色淡質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血虛:經期多錯后,月經量少,色淡質稀,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苔少,脈細弱。
腎虛:經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脈沉細。
氣郁:經行不暢,經期或前或后,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血塊,胸脅、乳房及少腹脹痛,喜嘆息;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血熱:經期提前,量多,色深紅或紫紅,經質黏稠,心胸煩熱,面赤口干,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者為實熱證;經期提前,月經量少,色紅質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弱者為虛熱證。
血寒:經期錯后,量少,色黯紅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苔白,脈沉緊。
基本治療
[治則] 和血調經。
[處方]關元、血海、三陰交。
[加減] 氣虛加足三里、脾俞;血虛加脾俞、膈俞;腎虛加腎俞、太溪;氣郁加太沖、期門;血熱加行間、地機;血寒加灸歸來、命門。
[操作] 諸穴以常規(guī)操作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氣虛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經來潮前5~7日開始治療,行經期間停針。若經行時間不能掌握,可于月經干凈之日起針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經來潮時為止。連續(xù)治療3~5個月經周期。
其他療法
1.耳針
[取穴] 內生殖器、內分泌、肝、腎、脾。
[操作] 毫針刺,每次取2~4穴,捻轉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針15~20分鐘。也可锨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一次。
2.皮膚針
[取穴] 取脊柱兩側、下腹部、帶脈區(qū)、小腿內側、關元及陽性物反應處。
[操作] 中等刺激強度叩擊,每日一次,7日一療程,每一療程間隔3~5日,經期暫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腎俞、三陰交、血海、肝腎、足三里、關元。
[操作] 用5%當歸液或10%丹參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適宜技術
神闕穴微波輻射法治腎陽虛月經不調技術。
[取穴] 神闕。
[操作] 患者取平臥或坐位,暴露臍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療輻射器垂直距離神闕穴1~2厘米。按理療啟動鍵,根據患者對熱的耐受程度,調節(jié)治療功率,直到病人感覺最舒適為止。每次治療時間15分鐘,每日一次,連續(xù)10次為一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
月經不調針灸什么部位
1、月經不調針灸的穴位
穴位:關元、血海、三陰交。氣虛加足三里、脾俞;血虛加脾俞、膈俞;腎虛加腎俞、太溪;氣郁加太沖、期門;血熱加行間、地機;血寒加灸歸來、命門。
具體的操作方法:諸穴以常規(guī)操作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氣虛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經來潮前5-7日開始治療,行經期間停針。若經行時間不能掌握,可于月經干凈之日起針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經來潮時為止。連續(xù)治療3-5個月經周期。
2、月經不調針灸的注意事項
在身體過于疲憊,精神高度緊張和饑餓的時候最好不要進行針灸;年老體弱者進行針灸治療的時候,最好選擇臥位,因為這樣更加容易選擇穴位;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進行針灸;皮膚出現感染、腫瘤等等部位不能夠進行針灸;
針孔處皮膚應保持潔凈。一般針后2小時不要著水,以防感染。運用火針、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處,一般針眼當天不要著水。糖尿病患者皮膚容易感染,更應保持局部皮膚的潔凈。
3、月經不調的原因
情緒、精神創(chuàng)傷、過度緊張、環(huán)境及氣候驟變、性生活的頻繁還有營養(yǎng)不良的飲食又或者某些藥物及疾病就是常見月月經不調的病因。
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wěn)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經病,這是常見的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
女性長期肥胖的結果將導致機體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失常而引起月經失調、月經稀發(fā)、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同樣屬于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
育齡期女性月經不調一般多是因為卵巢黃體功能不好,常表現為有周期,但是周期縮短,或者月經出血比較多。
月經不調的危害
女性月經不調是導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長時間的月經不調不僅會造成不孕,還會造成女性生殖系統的變化。
女性長時間月經不調會引起頭疼、頭暈、心悸、乏力等情況,長此以往,對女性傷害非常大。
月經不調會引起月經性關節(jié)炎、皮疹、哮喘、子宮內膜移位等多種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將會留下隱患。
月經不調還會引起色斑、暗瘡等。這些色斑、暗瘡是機體病變的反映,不及早診治,不但影響美觀,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月經不調的癥狀
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jié)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
2、不規(guī)則子宮出血
這是一個臨床癥狀,具體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xù)時間過長或淋漓出血。常見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情況或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3、閉經
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癥狀,可以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將閉經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凡年過18歲仍未行經者稱為原發(fā)性閉經;在月經初潮以后,正常絕經以前的任何時間內(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經閉止超過6個月者稱為繼發(fā)性閉經。
4、絕經
絕經意味著月經終止,指月經停止12個月以上。但圍絕經期常有月經周期和月經量的改變。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以濾泡期縮短為主,無排卵和月經量增多。
月經不調困擾著眾多女性,這種婦科疾病囊括了中青年婦女。造成月經不調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因為職場壓力大,情緒不穩(wěn)定,有的則是因為太愛美了,過度減肥導致營養(yǎng)缺失。另外,過度肥胖也是月經不調的原因之一哦。所以,女性應該保持健康適中的身材,不能過瘦也不能過肥。在治療月經不調時,多數女性都愿意選擇中醫(yī),中藥、按摩、撥火罐、刮痧以及針灸都是非常不錯的療法。其中針灸的方法倒比較少女性嘗試,因為怕痛。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醫(yī)師會掌握好施針的力度,盡量放松,接受治療。
來月子一直是廣大女性的婦科問題,如何調理女性月經不調也是眾多女性所關心的。調理月經不調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月經不調、月經不調是怎么引起的等,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月經不調多是因為女性的卵巢、子宮等出現了問題,具體可表現在女性的月經量、月經周期、月經顏色等出現了異常問題。有些女性的月經不調現象還有可能是精神緊張的關系,這么說吧,有的女性出現一次月經不調的癥狀以后,就會擔心下次會不會再月經不調。這樣給自己精神上的反復折磨,自然月經也就會紊亂。
出現月經不調的癥狀,最好就是能夠及時的調理。月經不調如何調理?作為一名有月經不調癥狀的女性,應該要知道月經不調怎么調理。月經上的調理,都是以中醫(yī)辯證施治。在月經不調的問題上,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種類型:月經提前、月經推后、月經不定期。
月經提前的情況一般指的是女性的月經周期會提前一個星期以上,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多數月經周期提前的女性,會出現月經量多、血色深紅、粘稠的情況。同時,女性還會出現面色潮紅、口干、心煩的情況,大小便也會有所不適等異常的情況。
月經提前的女性,在調養(yǎng)月經的問題上,要注意的就是以清熱調經的方法。女性可以通過服用中藥、利用針灸的方法來調理自己的身體。
月經推后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經周期推遲了一個星期以上。有女性女性月經會兩個月左右才來一次,這樣癥狀的女性通常表現在月經血量少,有血塊,而且多數的女性會有明顯的痛經的癥狀。小腹的疼痛感在按壓或是用熱敷后,疼痛會有明顯的改善。
月經常常推后的女性,體質多偏寒,所致在中醫(yī)的調養(yǎng)上,就是以溫經散寒、和血調經為主。在治療上,同樣可以采用針灸與中藥相治療的方法。
月經不定期的情況,主要就表現為月經或提前、或錯后,聯系兩個月周期可能不會來月經,月經量也是或多或少。月經不定期的女性多伴有經前綜合癥的表現,主要就表現在乳房會出現脹痛、小腹疼痛,同時,女性可能還會出現腰骶疼痛、酸脹、頭暈耳鳴的表現。
月經不調也可通過中藥調理,逍遙調經貼內病外治治療月經不調,逍遙調經貼以膏藥入手治療月經不調有兩點好處:一是用藥部位具有針對性,起效快。二是不用煎藥服用,不僅使用方便,而且避免了直接內服對其他臟腑帶來的副作用。
月經不調常見的三種調理方法:
一、防止受寒:一定要注意經期勿冒雨涉水,無論何時都要避免使小腹受寒。
二、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如果你的月經不調是由于受挫折、壓力大而造成的,那么你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如果你已經月經不調,就更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三、盡量使你的生活有規(guī)律:不要過度勞累、經常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都會導致月經不調。讓你的生活有規(guī)律,你的月經可能就會恢復正常。
吃什么可以調理女性月經不調問題?
很多女性都會咨詢這個問題,專家說,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月經不調是經常出現的。在平時應注意月經來潮的前一周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yǎng)。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
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血熱者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之物;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yǎng),如牛奶、雞蛋、豆?jié){、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更多有關如何調理月經不調方面的內容,在這里不錯詳細敘述了,需要了解的,請關注疾病調理頻道,可以學習到更詳盡的調理方法。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婦科常見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
1.月經過多
月經周期規(guī)則,月經量明顯增多,盆腔檢查除外器質性病變基礎體溫雙相者,稱為月經過多。月經過多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與正常月經婦女的水平相比無明顯差異,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和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pGS)系列產物比例失調有關。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的pGE2與pGF2o及pGI2和TXA2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中,前二者主要調節(jié)子宮肌肉的張力和收縮功能,后二者主要調節(jié)血管的舒縮、血小板聚集和抗聚集功能,當其平衡失調都可影響血管舒縮、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等,導致月經期出血過多。本病還同時出現纖溶酶增加,以致纖維蛋白裂解產物(FDp)增多,纖維蛋白沉積受阻,抑制了內膜血管的閉合及凝血過程,導致月經期出血過多。月經過多亦可發(fā)生于產后、人流后,置環(huán)后,扎管術后,一般屬功能性,也可繼發(fā)于器質性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腺瘤等,它們除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子宮肌收縮不良原因外,尚不能排除前列腺素(pGS)及纖溶系統失調的原因。
診斷方面除基礎體溫測量、病史、婦科檢查以外,還有診斷性刮宮提示宮腔正常大小,宮壁光整,病理組織檢查子宮內膜呈分泌期反應,陰道脫落細胞涂片中成熟指數、伊紅指數、宮頸評分及血雌、孕激素水平均可在正常范圍,且有周期性變化。
如何艾灸治療月經不調
1、如何艾灸治療月經不調
1.1、子宮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1.2、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1.3、涌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后三分之二交點上。
1.4、關元穴
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2、月經不調是什么原因
2.1、作息不規(guī)律。由于生活或工作的影響,經常熬夜,或者作息時間顛倒,這種不良的作息習慣很容易導致內分泌失常,引發(fā)月經不調。
2.2、過度減肥。無節(jié)制地減肥或過量運動會導致身體沒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從而影響體內的雌激素的正常合成,出現月經量過少或閉經的情況。
2.3、情緒因素。如果長期處于抑郁、焦慮或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中,下丘腦功能會受損,卵巢無法分泌荷爾蒙和排卵,容易導致月經不調。
2.4、人流手術。多次人流手術會導致子宮內膜薄,子宮損傷難以修復,甚至造成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癥的情況出現。
3、月經不調的表現
3.1、痛經:痛經是月經不調的一個重要表現,幾乎多數月經不調的女性都或多或少會出現痛經的癥狀,只不過輕重程度不一。
3.2、經期不準:月經不調的另一個癥狀,就是經期不準時,經常提前或是后錯,并且時間超出正常波動范圍。
3.3、經血顏色:正常的經血是暗紅色,不凝結,但是月經不調的女性,可能經血會呈粉紅色,或是發(fā)黑發(fā)紫,并且經血過于稀薄,或是有明顯血塊凝結。
3.4、不規(guī)則出血:指的是非經期出血的情況,如果出現非經期內出血,也是月經不調的癥狀。
月經不調的調理
1、當歸
用于血虛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產后腹痛。當歸對子宮的作用取決于子宮的機能狀態(tài)而呈雙向調節(jié)作用。還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的腎性貧血。
如當歸益母草蛋:當歸30克,益母草50克,煮沸后加入雞蛋再煮1小時。
2、阿膠
用于血虛經少,沖任不固的崩漏及妊娠下血。含多種氨基酸,治療貧血優(yōu)于鐵劑,改善體內鈣平衡,可用于尿毒癥腎性貧血。
如阿膠燉紅棗:紅棗30枚煮熟,加入阿膠10克煬化。
3、龍眼干
用于肝腎虧虛所致的血虛失眠,經痛,心慌等更年期癥狀。
如龍眼杞蛋:龍眼肉30克,枸杞20克,煮沸后,加入剝皮的熟蛋,再煮半小時。
4、黑豆
用于腎虧月經稀少,慢性腎病蛋白尿。
如黑豆核桃燉豬腰:黑豆50克,核桃仁30克,豬腎1個,共燉2小時,低鹽調味。
如何預防月經不調
1、日常作息時間規(guī)律,特別是不要熬夜、過度勞累。很多女性在調整了生活規(guī)律后,其月經也逐步恢復了正常。
2、女性在經期不要沾涼水,尤其是要避免被雨淋,對于小腹部位要做好保暖。
3、對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要學會排解?,F在的女性往往都擔負著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如果長期不能得到有效排解的話,將會影響到腦垂體,這很可能造成女性的月經紊亂。
4、吸煙對于女性的損害很大,尼古丁對性激素的影響很大,這會擾亂女性的生理過程,很容易造成月經不調。
5、電子設備雖然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也留下了不少隱患。電磁波會使得女性的內分泌出現紊亂,從而造成月經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