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虛,經(jīng)常出虛汗?推薦這6款養(yǎng)生藥膳
頭暈惡心出虛汗。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體虛,經(jīng)常出虛汗?推薦這6款養(yǎng)生藥膳”,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如靜坐或熟睡時,全身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出汗較多,中醫(yī)認為,這種出汗都是因虛而起,故稱為虛汗。那么,經(jīng)常出虛汗吃什么好呢?
推薦6個藥膳方
1、麥黃芪大棗粥
取小麥100克,黃芪20克,夜交藤20克、大棗10粒,冰糖適量。將黃芪、夜交藤放在砂鍋內(nèi),加水煎成藥汁,煎好后倒出約一碗。然后,鍋內(nèi)加水,放入洗凈的小麥和大棗,大火燒開,改小火煮成粥;粥將熟時,倒入煎好的藥汁,再煮一會兒,放冰糖調(diào)味即可,每天早晚當粥食用。可有效緩解失眠多夢、出虛汗、情緒低落等癥狀。
2、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凈,放鍋內(nèi)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shù)天,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3、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凈,人參切薄片,然后與冰糖共放碗內(nèi),加水適量,置蒸鍋內(nèi)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后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nèi)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于氣虛盜汗者。
4、參苓粥
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姜加適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將粳米淘洗干凈,下入藥汁內(nèi)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diào)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于氣虛盜汗者。
5、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干凈,共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藥汁煮洗凈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6、大棗銀耳湯
取大棗60克,銀耳20克,冰糖適量。將大棗洗凈,去核,銀耳溫水泡發(fā),去掉雜質(zhì)洗凈。鍋內(nèi)加適量的水,放入大棗,大火燒開后去掉浮在上面的沫,然后改小火煮15分鐘,再加入銀耳和冰糖煮5分鐘即可食用??捎行Ь徑馀愿昶谛募虏话病⑹叨鄩?、潮熱盜汗、心煩等癥狀。
ys630.coM延伸閱讀
一般身體虛弱的人群容易出現(xiàn)虛汗,這主要是因為氣虛和血虛所上引起的,除了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之外,也可以選擇幾種養(yǎng)生的藥膳來調(diào)理。
經(jīng)常出虛汗如何使用藥膳來調(diào)理?
1、小麥黃芪大棗粥
需要100克小麥,20克黃芪和夜交藤,十粒大棗,適量的冰糖,把黃芪以及夜交藤放在鍋里面加入適量水煎成藥汁。把大棗和小麥洗干凈放在鍋里大火燒開之后再用小火熬成粥,粥熟的時候再把藥汁倒入煮15分鐘,最后加入冰糖調(diào)味即可。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能夠有效的緩解出虛汗做噩夢、失眠、情緒低落等。
2、百合蓮子飲
需要30克蓮子和冰糖,20克百合,把蓮子百合洗干凈放在鍋里面,用小火一直把蓮子燉熟,最后加入冰糖即可,每天服用一次,特別適合于陰虛盜汗的患者。
3、龍眼人參湯
需要30克龍眼肉和冰糖,六克人參,把龍眼肉洗干凈,人參洗干凈切成片一起放在碗里面加入水放在蒸鍋里蒸一個小時,一天吃兩次,特別適合于氣虛盜汗的患者。
4、人參茯苓粥
需要十克人參和生姜,20克白茯苓,100克粳米,把所有材料全部放在鍋里面煎熬取出汁,然后和粳米一起煮成粥即可,最后加入適量的調(diào)料味,每天空腹服用,適合于氣虛盜汗患者。
5、黑豆浮麥湯
需要50克黑豆,30克浮麥和冰糖,十枚紅棗,把小麥黑豆洗干凈放在鍋里面一直把黑豆煮透為止,然后和紅棗、蓮子一起放在鍋里煮15分鐘,最后放入冰糖燜5分鐘,此方法適合于陰虛盜汗的患者。
6、大棗銀耳湯
需要60克大棗,20克銀耳,把大棗洗干凈去核,銀耳用溫水泡發(fā)去除雜質(zhì),鍋里面放入水和大棗,大火燒開之后再用小火煮15分鐘,最后再放入冰糖和銀耳煮五分鐘即可,能夠有效的緩解心煩盜汗等。
女性養(yǎng)生館今天要為姐妹們推薦美容養(yǎng)生湯,即最適合女性的養(yǎng)生藥膳。將告訴大家最適合的養(yǎng)生中藥以及各種中藥最適合的飲食。
材料:柴胡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粳米10克。
做法:柴胡、白芍、川芎以水煎煮,去渣留汁,入梗米煮粥,粥將成時加入冰糖適量,稍煮即成。
紅花
藏紅花具有疏經(jīng)活絡、通經(jīng)化淤、散淤開結(jié)、消腫止痛、涼血解毒的作用,有“女性保護神”的美譽,對更年期綜合征、月經(jīng)不調(diào)、失眠、煩躁等有很好的療效。
蘑菇紅花湯
材料:蘑菇30克紅花6克黃瓜100克
做法:把炒鍋用武火燒熱,加入素油,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加入清水500毫升,燒沸,加入蘑菇、黃瓜片、紅花、鹽,用中火煮15分鐘即成。
益母草可祛淤生新、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胎漏難產(chǎn),胞衣不下,產(chǎn)后血暈,瘀血腹痛,跌打損傷,腎病水腫,小便不利,尿血,癰腫瘡瘍?!侗静菝审堋氛J為它有“去死胎,安生胎,行淤血,生新血”的作用。由于益母草性微寒,尤其適合于血量較大、血色紅、怕熱的產(chǎn)婦。
涼拌益母草:
材料:益母草(300克)胡蘿卜(50克)木耳(50克)銀耳(50克)
做法:將益母草入開水鍋中焯透,取出瀝水,切段,將胡蘿卜片,木耳,銀耳入開水鍋中焯透,所有材料放入碗內(nèi),加適量精鹽,味精,醋,香油,蒜泥拌勻,即可。
腎是人體的重要部位,腎虛對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你知道吃什么補腎嗎?你知道補腎的食物有哪些嗎?今天三九養(yǎng)生堂小編推薦給大家6款補腎養(yǎng)生藥膳,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歸芪蒸雞
材料:母雞1只,炙黃芪100克,當歸20克,調(diào)料適量。
做法
1、先將歸芪布包,母雞去毛雜,洗凈。
2、放入沸水鍋內(nèi)氽透,取出,放入涼水內(nèi)沖洗干凈。
3、瀝凈水份,納歸芪于雞腹中,放盆內(nèi),擺上蔥、姜,加雞清湯、黃酒、胡椒粉等。
4、用濕棉紙將盆口封嚴,上籠蒸約兩小時取出(如將雞放入鍋內(nèi),文火煨燉,即成歸芪燉雞)。
5、去棉紙及蔥、姜、黃芪等,味精、食鹽調(diào)味服食。
龍眼紙包雞
材料:龍眼肉200克,胡桃肉100克,嫩雞肉500克,雞蛋清2只,芫荽150克,火腿片15克,調(diào)料適量。
做法
1、先將雞肉去皮,切片。核桃去皮,下油鍋炸熟,切作細粒,芫荽擇洗干凈。
2、桂元肉洗凈,擇粒,蛋清加水生粉調(diào)糊。
3、蔥姜切粒,雞片加味精、食鹽、白糖、胡椒、麻油、蔥、姜、核桃、桂元、蛋清糊調(diào)勻。
4、取糯米紙放在木砧板上,先放一點芫荽葉,一片火腿,再把雞片放上,然后折成長方形包,待用。
5、鍋中放植物油燒熱后,把包好的雞片下鍋炸熟,撈出裝盤即成。
首烏燉雞
材料:何首烏30克,大棗10枚,生姜30克,母雞1只,調(diào)料適量。
做法
1、先將母雞去毛雜,洗凈,諸藥布包,納入雞腹內(nèi)。
2、放沙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煨至雞肉爛熟后,去藥包,納入蔥、椒、食鹽、味精等調(diào)味,煮沸,佐餐服食。
二膠雞汁粥
材料:阿膠、魚鰾膠各5克,雞湯1大碗,大米50克,食鹽適量。
做法
1、先將大米淘凈,加雞湯及清水適量煮粥。
2、待熟時調(diào)入二膠,烊化后,納入食鹽,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次。
八珍肚雞湯
材料:黨參、云苓、白術、白芍、當歸、熟地各10克,炙甘草、川芎各5克,黃母雞1只,豬肚150 克,魚肚50克,豬肉500克,豬雜骨1500克,生姜30克,大棗10枚,調(diào)料適量。
做法
1、先將前述八味藥布包;母雞去毛洗凈,豬肚洗凈,魚肚發(fā)開洗凈,豬肉、豬骨洗凈,豬大骨捶破。
2、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
3、武火燒沸后,去浮沫,下生姜、大棗、蔥、料酒、胡椒、小茴、桂枝、木香等,文火燉至爛熟。
4、去藥包,將肉、肚取出切片,放回鍋中煮沸,食鹽、味精調(diào)味服食,每周2-3劑。
元肉當歸雞
材料:元肉、當歸各30克,母雞1只。
做法
1、先將母雞去雜毛、洗凈、放入沸水中氽一下,切塊。
2、文火燉至半熟后,下元肉、當歸、共燉至熟后服食,每周2—3劑。
總結(jié):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6款補腎養(yǎng)生藥膳怎么做了嗎?你知道吃什么補腎了嗎?你知道補腎的食物有哪些了嗎?腎虛的朋友們趕緊來嘗試一下這些藥膳吧,一定可以幫你吃出健康好腎的。
冬季雖然寒冷,也是進補的最好時節(jié)。特別是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更應該進補。那女性朋友冬天進補吃什么好呢?下面中華養(yǎng)生網(wǎng)推薦四款暖冬補氣養(yǎng)血的藥膳粥,讓你在這個冬季不怕冷,一起來看看吧…
姜糖蘇葉飲
原料:生姜3克,紅糖15克,紫蘇葉3克。
制法:將生姜洗凈,切成細絲,與蘇葉一起放入瓷杯內(nèi),再加紅糖,用開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鐘,趁熱服用。
功效:溫經(jīng)解表散寒。
評介:生姜是調(diào)味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藥。味辛辣,性質(zhì)微溫,有溫暖、興奮、發(fā)汗、止嘔、解毒、健胃等多種功效。紫蘇葉也屬于溫性,能夠解除肌表的寒氣,且有和胃安胎的功效。紅糖性質(zhì)平和,是補血良藥。三味合用,能溫通經(jīng)絡,散除寒氣,養(yǎng)血和胃。常用于受涼受風之后周身怕冷明顯的風寒感冒。此外,咳嗽氣喘伴有怕冷者、懷孕期間惡心嘔吐者、吃了魚蟹之后腹痛惡心者、偏正頭痛怕風怕涼者、小兒肚子受涼嘔吐腹瀉者,都可以用本方治療。在遭受暴雨、冰雪、寒風、水濕侵襲后,飲用本湯,能加快血液循環(huán),驅(qū)散寒邪。
五味枸杞飲
原料: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糖20克。
制法:五味子用小紗布袋裝好,枸杞子剪碎,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加凈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沸,濾出藥液,倒入蓋杯中,加白糖20克,攪勻,分次飲用。
功效:健脾胃,補肝腎,養(yǎng)心血,生津止渴。
評介:五味子酸而性溫,有補氣生津、止瀉安神等多重功效;特別是夏天困乏無力的人,用它與黃芪、人參等一起煎湯服用,能使人精神倍增。五味子與枸杞子合用,補肝腎作用更加突出。適用于五臟虛虧,氣血不足所導致的疲乏無力、面無血色、腰膝酸軟、心慌失眠等癥?!?/p>
黑芝麻粥
原料:粳米30克,黑芝麻20克,鹽2克。
制法:將黑芝麻洗凈,炒香;黑芝麻加食鹽少許,研碎待用;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煮至成粥,調(diào)入芝麻,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通利大小腸。
評介:黑芝麻能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它還有美容功效,能使皮膚保持柔嫩、細致和光滑;有習慣性便秘的人,腸內(nèi)存留的毒素會損害肝臟,造成皮膚粗糙,而芝麻能治療便秘,因而有保肝潤膚的作用。黑芝麻反復蒸曬,連同黑棗肉混合成藥丸服用,可令白發(fā)變黑。此藥膳特別適應于體虛便秘者食用。
枸杞葉粥
原料:新鮮的枸杞葉100克,粳米200克,豆豉汁、蔥、五香調(diào)料各少許。
制法:枸杞葉洗凈切碎,粳米淘洗干凈。將枸杞葉和粳米一起放入砂鍋,加水用武火燒至沸騰,改文火熬煮,待米開花、湯稠時,加入豆豉汁、蔥、五香調(diào)料等,?;馉F5分鐘即成。早晚溫熱飲用,可長期服用。
功效:補虛清熱。
評介:枸杞葉又名天精、枸杞頭、枸杞菜,是枸杞的鮮葉和嫩莖,性涼味甘,味道佳美,具有滋補肝腎、祛風明目、清熱止咳等功能。特別是其含有的鍺,能提高人體巨噬細胞的吞噬力,有效防癌抗癌,增加免疫力、延緩衰老。枸杞葉粥特別適應于經(jīng)常發(fā)低燒、手腳發(fā)熱、體虛盜汗的人。
如果在安靜狀態(tài)下,全身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出汗較多,這種不正常的出汗現(xiàn)象就被稱為虛汗。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問題,特別是老人。虛汗主要有自汗和盜汗之分,白天不因疲勞,或無明顯誘因而不時出汗的癥狀是自汗,睡覺時身體出的汗為盜汗。中醫(yī)學認為,汗為心之液。若出汗太多,將導致精氣耗傷,出現(xiàn)精神倦怠、臉色蒼白、四肢乏力、不思飲食、容易感冒、睡眠多夢等癥狀,損害健康,甚至誘發(fā)其他疾病。
一般情況下,出虛汗主要因為氣虛和火旺,大多數(shù)老年人屬于氣虛,主要癥狀是在氣溫不高的情況下,沒有運動就汗流不止,有的人睡一覺滿身是汗,尤其頭部愛出汗,同時感覺乏力、容易感冒。這類人可用黃芪15克、雞肉150克煮湯,或黨參30克燉排骨;也可用浮小麥加大棗煮水,在平時當茶喝,有很好的補氣止汗作用。
另外,如果經(jīng)常出虛汗,又怕熱、易困、愛上火,可能是腎陰虛火旺引起的,可以多吃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進行食補,嚴重的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藥物;還有一類人手腳愛出汗,這是體內(nèi)濕氣重、脾胃不好導致的,平時可以多吃蓮子、山藥、薏米等食物。
為了防止出汗受涼,老人最好貼身穿件純棉的隔汗背心,外出走路、睡覺前穿上,可以吸汗;條件允許時,適當調(diào)節(jié)一下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如火旺的人居住環(huán)境應稍偏涼一些等;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如果出汗現(xiàn)象比較嚴重,除了及時去醫(yī)院治療外,其被褥、睡衣應經(jīng)常拆洗、晾曬,保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