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有學問
起床簡單養(yǎng)生運動。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jié)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起床有學問”,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起床有學問
您肯定會覺得每天早上起床是一件讓人感到有些痛苦的事。特別是冬天寒冷的早晨,要想從溫暖的被窩中爬出來,那可是真難,即使是勉強下了床,也仍然昏昏欲睡,頭暈腦脹。其實,要是在床上多躺幾分鐘,使身體適應了這種生理變化,起床后身體就會感到輕松愉快。這幾分鐘的賴床不是懶,而是給機體完成上述生理變化以必要的時間。如果時間充裕,起床之前,在床上再堅持做幾個簡單易行的動作,不但有助于使全日的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強身體素質(zhì),促進身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壽。
搓臉:人們早上睜開惺松睡眼之后,很多人習慣用手指揉揉眼皮,這對清醒頭腦是有一定益處的。但這還不夠,揉眼后您不妨用手搓搓臉。最好先用雙手的中指同時揉搓兩個鼻孔旁的“迎香穴”數(shù)次。然后上行搓頭,再向兩側(cè)分開,沿兩頰下行搓到頦尖匯合。如此反復搓臉20次,能夠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面部肌膚抗風寒的能力,有醒腦和預防感冒的功效。天長日久,還有減少面部皺紋,永葆青春容顏的好處。
挺腹:平臥,伸直雙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氣時,腹部有力的向上挺起,呼氣時腹部放松。反復挺腹10余次,可增強腹肌彈性和力量,預防腹壁肌肉松弛、脂肪積聚腹內(nèi),并有強壯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好處。
貓身:趴在床上,撐開雙手,伸直并合攏雙腿,翹起屁股,像貓兒拱起脊梁那樣用力拱拱腰,再放下高翹的屁股。如此反復10余次,可鍛煉腰背,四肢的肌肉和關(guān)節(jié),促進全身氣血通暢,并有防治腰酸背疼的好處。
擴展閱讀
轉(zhuǎn)眼冬季即將到來,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冬季是個進補的好時節(jié)。古人云:萬物皆生于春,長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應之 。藏于冬意即是冬天是一年之中最適合進補的季節(jié),在冬季人們需要攝取高熱量的食物來抵御嚴寒,而這個時候人體脾胃運化能力轉(zhuǎn)強,此時進補吸收更快更好,有利于提高身體各方面機能。那么,冬季具體要在什么時候進補,怎么進補才是正確有效的養(yǎng)生呢?
先來看看冬季有哪些節(jié)氣:
1、立冬:立冬在每年陽歷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作為冬季開始的節(jié)氣,意味著人們要開始過冬,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保護身體的陽氣。
2、小雪:小雪在每年陽歷的11月22日或23日,小雪開始后,天氣漸漸寒冷,此時人們易患呼吸道疾病,講究保暖和適當進補。
3、大雪:大雪災每年陽歷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時節(jié),萬物潛藏,人亦不可輕易擾動陽氣,起居應保持早睡晚起的規(guī)律,并適當保持室內(nèi)空氣的濕度。
4、冬至:冬至在每年陽歷12月21日或22日。冬至是一年當中夜晚最長的一天,是天地陰陽氣交的樞機,也是人體陰陽氣交的時刻。冬至也是數(shù)九的開始,數(shù)九是九天一個周期,共九個周期,這段時間是最寒冷的時候,很多老病會在此時復發(fā),體弱和有宿疾的中老年人要特別注意身體.
5、小寒:小寒在每年陽歷的1月5日或6日,此時雖仍應積極參加健身運動,但要適當減少陽氣的消耗,即避免皮膚開泄耗陽,此時更強調(diào)冬藏。
6、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jié)氣,在每年陽歷的1月20日或21日。大寒氣溫很低,人們應注重固精益腎,補血氣,以促進臟腑功能。此時,性生活要適當減少,宜進補各類藥膳以滿足人體培養(yǎng)精氣的需要。
冬季進補什么時間最好呢?
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后進補為最佳。專家則認為,冬令進補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加新约膊∮謱儆陉柼擉w質(zhì)的人需長時間進補,可從立冬開始直至立春;體質(zhì)一般而不需大補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正如民間早就有夏補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
當然,養(yǎng)生是一種生活習慣,它包括日常起居和三餐,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冬季適合進補,但不能盲目地進補各種補品。節(jié)氣作為氣候變化的參考,進補更需要根據(jù)不同的體質(zhì),不同地域和氣候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清補、滋補、溫補、大補??偟膩碚f,冬季進補應該講究一下幾個原則:
1、清補
選擇清補的人群:準媽媽、患有各種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腫瘤患者。這類人群冬季進補最理想的是清補加調(diào)整。清補注重飲食調(diào)整,常用的清補食品有百合、山藥、甘蔗、蜂蜜等;清補藥物有西洋參、沙參、麥冬、鐵皮石斛等。要注意控制煙酒,盡量少吃狗肉羊肉等,雞湯也不適宜多喝。
推薦食譜:
沙參玉竹燉山斑魚:
用料:沙參10克、玉竹10克、山斑魚100克
功效: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制作要點:將山斑魚洗凈,切段,再與洗凈的沙參、玉竹放入燉盅內(nèi)加水300毫升,隔水燉2小時即可。
適用人群:咳嗽無痰,聲音嘶啞,口干煩熱,手心熱,口腔多發(fā)性、反復性潰瘍等陰虛內(nèi)熱者。
2、滋補
普通健康人群均可選擇滋補的方式進行養(yǎng)生。且應以補腎健身為主,培元固本,增強體質(zhì)。
推薦藥膳如下:
花生豬手煲
功效:養(yǎng)顏美容、滋潤肌膚、增加彈性。
口味:濃湯香溢 潤而不膩
原料:花生80克,豬手300克,淮山50克。
調(diào)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豬手洗凈切塊、淮山切塊;
2.將所有材料及蔥、姜、料酒放入鍋中,加清水小火燉約1小時20分鐘,加入鹽稍煮即可。
洋參淮山排骨湯
功效:補氣提神、滋養(yǎng)生精、健脾開胃、消除疲勞。
口味:軟爛香濃 油而不膩
用料:洋參25克,淮山50克,芡實50克,排骨500克,陳皮、精鹽少許。
制作方法:先將洋參、淮山、芡實、排骨、陳皮分別洗凈。洋參、淮山切片,排骨斬件,備用。在瓦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放入全部材料,再改用中火繼續(xù)煲3小時,加入少許精鹽調(diào)味即可。
3、溫補
溫補一般強調(diào)根據(jù)各種虛證體質(zhì)進行調(diào)養(yǎng)。如陽虛此時則可類可多吃些羊肉、狗肉、牛肉等;菜類宜吃韭菜、生姜、茴香苗等;水果宜吃些大棗、蘋果、柑橘等。陰虛體質(zhì)則著重補陰。氣虛血虛等均可根據(jù)體質(zhì)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xù)進補,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適合冬季的溫補食物有: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內(nèi)臟,狗肉,公雞,鵝,海參,烏賊,鹿肉,大棗、核桃、扁豆,薯芋類,蔥、蒜、韭、姜,蠶豆,小麥粉,酒類等
總而言之,冬季進補要適當,既要增強抵抗力,祛病補虛,還要控制每次的進補量,以免影響正常飲食。如逢舊病發(fā)作或發(fā)燒,則要停止進補,等病情痊愈后,再結(jié)合疾病致虛的身體情況進補。
季節(jié)著衣學問
一年有四季,四季溫度變化多樣,服裝應隨季節(jié)變化而更換。《老老恒言》載:“虞夏商周,養(yǎng)老各異其衣,見諸禮記。要之,溫暖適體。”
春季到來,天氣轉(zhuǎn)暖,隨著氣溫的變化開始減少衣服。一般是脫去厚厚的棉衣,換上較薄的棉衣或是絨衣、毛衣等。春季換衣一定要慎重。因為盡管天氣轉(zhuǎn)暖,但氣溫變化不易掌握,早晚氣溫與中午氣溫相差很大,冷暖變化也很不正常。因此民諺有“春捂秋凍”之說,意思是春天不要急于脫掉厚衣服,而秋天也不要急于穿上棉衣。經(jīng)過一個冬季,依靠棉衣保暖,若是氣溫轉(zhuǎn)暖便驟然減掉,皮膚會適應不了這突然的變化。若是遇上氣溫較低的天氣,便容易因驟然減衣而感冒傷風。所以,春季減衣應有規(guī)律,要依氣溫的變化逐漸換衣,否則極易加入夏季“流感”的隊伍。
夏日炎炎,氣溫較高,穿著就要考慮美觀和涼爽兩個因素。一般說來,夏季服裝比較容易選擇,只要是透汗性能好,吸熱功能弱的衣服即可。
秋高氣爽,氣溫開始轉(zhuǎn)低,此時著裝的要領(lǐng)是“急脫急著,勝過服藥”。也就是說秋季穿著要注意氣溫的變化,熱了就脫,冷了就穿,才不致于生病。但要注意“秋凍”的道理,秋天是向冬天過渡,氣溫越來越低,因此天冷換衣服時,不要一下子就換上很厚的棉衣,這樣到了冬天就無衣可加了。此時要人為地挺一挺初秋的乍冷,使皮膚逐漸接受低溫的侵襲,這樣才能適應冬天的嚴寒。若是秋天一冷就換上厚衣服,皮膚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這樣的話,冬季嚴寒一來,皮膚就承受不了,皮膚的耐寒程度被減弱,對身體是不利的,容易受氣溫的影響而染病。
冬季氣溫很低,與人體溫度相差數(shù)十度,若是衣服不能御寒,就會感到寒氣逼人。而且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呼吸道散熱量增加,熱量入不敷出,人體的熱平衡受到破壞,體溫調(diào)節(jié)發(fā)生障礙,是很容易引起各種病變的。冬季著裝首先要考慮御寒;其次是要防風。倘若寒風透入衣服內(nèi),就擾亂了衣料紗線之間和下層的靜止空氣,降低了隔熱作用。所以冬裝外衣應選擇織物密實,透氣性小的材料,如呢絨、裘皮、革制品等;第三要有良好的吸濕性,以利于皮膚汗液的蒸發(fā);第四要有相當?shù)耐笟庑?。一般來說,冬季服裝透氣要求不如夏季,但仍要求能夠維持體內(nèi)汗液的散發(fā)為宜,特別是內(nèi)衣要求大些,以純棉針織品為最好;第五是層次以多些為好,層次多可以增加衣下的空氣層,起保暖的作用,同時也利于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
一天之計在于晨,早上做好保健養(yǎng)生,可以振奮一天的精神。那么都需要做哪些?
溫水漱口
經(jīng)過一夜的睡眠,滯留口腔中的病菌會大量繁殖,早起后漱口,可以及時清除口腔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將致病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防止各種疾病的發(fā)生。據(jù)調(diào)查,早晨漱口的人患牙周炎、齲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的人明顯低于無此習慣的人。早晨漱口不宜用鹽水,因為鹽水將口腔中的細菌殺死的同時,也將具有防御作用的口腔黏膜破壞了,這會為細菌的迅速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
喝杯溫水
每天早晨起床,在未進食之前喝一杯水,對機體既是一次補償,又是一種有效的凈化。清晨,胃內(nèi)食物已經(jīng)排空,水在胃內(nèi)做短暫的停留,除少量被吸收外,80%以上在小腸內(nèi)被吸收入血。新飲進的水可以促進全身的吐故納新,洗滌機體,清除污染,保證細胞的新陳代謝。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起到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冷水浸臉
是對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一種有效鍛煉,可增強抵抗力而減少傷風感冒,同時還可以減少面部皺紋出現(xiàn)。冷水浸臉的鍛煉方法,最好由夏末開始,每天清晨漱口刷牙后,在臉盆里裝入七八成的涼水,吸一大口氣后俯身把臉部浸入冷水中(水不要過耳朵),緩緩用鼻把吸入的氣在水中呼出,然后把頭抬出水面吸氣,反復10-20次,再用溫毛巾在面頰、額頭、頸部來回摩擦,直到皮膚發(fā)紅發(fā)熱為止。
開窗通風
有數(shù)據(jù)顯示,在空氣不流通的居室,一些細菌、病毒等可飄浮長達30小時之久。早晨開窗通風換氣,污濁的空氣被及時趕走,各種細菌、病毒等就難以繁殖與生存,這樣不但能保持空氣清新,還可預防呼吸道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臨近路邊、工廠等污染比較重的居住區(qū),最好上午9點鐘以后再開窗,此時氣溫升高,沉積在大氣底層的有害氣體已逐漸散去,濃度縮小,空氣的清潔度提高。
四氣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醫(yī)合稱“四氣五味”為“性味”。食物性味不同而功能各異,人們選擇食物時,尤其是進行“食補”時,就得根據(jù)各種的性味合理選擇,因人施補。
食物的性能通常分平補、清補、溫補三大類型。平補(性平),性能平和,適應性強,無論健康人,還是寒、熱病人,無論陰虛、陽虛,都可食用。這類中有粳米、大豆、玉米、甘薯、高粱、蠶豆、豌豆、芋頭、胡蘿卜、蓮子、百合、花生、芝麻、葡萄、李子、臍橙、豬肉、鴨肉、青魚、黃魚、銀魚、鯽魚、海蜇、泥鰍等。
清補食物(性寒食物),可以泄火、清心、濡熱、潤燥、止渴、生津等,適合陰虛熱盛者食用,但陰虛怯寒者忌之。這類食物有小米、綠豆、蕎麥、豆芽、豆腐、大麥、梨、甘蔗、、香蕉、冬瓜、茄子、地瓜、西瓜、黃瓜、甜瓜、苦瓜、荸薺、藕、海帶、紫菜、菜籽油、兔肉、鴨蛋、田螺、豬排骨湯、豬腎、蛙肉等。
溫補食物(性溫食物),能生熱、暖胃、助陽、益氣、御寒、保溫,適合陽虛畏寒的人吃,但陰虛熱盛者當忌,不然會加重內(nèi)熱,出現(xiàn)咽干、舌苦、牙痛、便血、便秘等癥狀。這類食物有面粉、豆油、糯米、酒、醋、辣椒、生姜、萵苣、韭菜、龍眼、核桃、荔枝、大棗、桃子、公雞肉、狗肉、羊肉、蝦、鯉魚等。
中醫(yī)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人們知道各種食物的性味后,就可以依照中醫(yī)這一原則合理選擇食物。
早晨起床以后,如果咳嗽有黃痰,這時候應該有所注意,這是比較常見的一個癥狀表現(xiàn),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感冒的原因,另外支氣管炎,哮喘,也是造成咳嗽有黃痰的重要原因,除了進行一定治療以外,平時良好的調(diào)養(yǎng)也是比較重要的,多吃一些具有潤肺止咳的食物,這都有助益調(diào)理的效果。
早上起床咳嗽有黃痰
建議你最好是在給孩子服用抗過敏藥物治療的同時在給孩子服用一段時間的氨溴索口服液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這樣孩子咳嗽的現(xiàn)象就會好轉(zhuǎn)了,祝孩子早日康復。寶寶咳嗽有痰,一般是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又分風寒咳嗽和風熱咳嗽。咳嗽是一種對抗病菌的防御反應,通過咳嗽可以排除氣道中的病菌、黏液和其他刺激物。咳嗽雖然是清理呼吸道的正常生理機制,但是長期咳嗽不利于身體健康。爸媽可以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是風寒咳嗽,說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黃、紅,則是風熱咳嗽,說明孩子內(nèi)熱較大,咳嗽的痰黃、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爸媽首先要明確咳嗽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反射,呼吸道內(nèi)有異物包括痰液,就是會對氣管造成刺激,然后使人咳嗽,所以咳嗽是人體需要排除異物的一種自我保護途經(jīng)。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爸媽一定要對此多加關(guān)注,只要護理得當,就能讓寶寶遠離咳嗽,恢復健康。
寶寶感冒咳嗽怎么辦
1、外感風寒引起:表現(xiàn)出面色蒼白、怕冷、流清水鼻涕、打噴嚏、咳嗽、咳痰清稀、不發(fā)熱或輕微發(fā)熱、口不渴、咽部不紅腫等癥狀,可以選用的藥物:中成藥:清宣止咳顆粒、小青龍沖劑、柴胡飲沖劑等。西藥:小兒氨酚磺那敏、臣功再欣、小白糖漿等。2、外感風熱引起:表現(xiàn)為發(fā)熱不退、面色紅、鼻塞不通、鼻流濁涕、咳嗽有痰、痰液黏稠色黃、咽痛紅腫、口干喜歡喝水等癥狀,可以選用的藥物:中成藥:2歲以下的寶貝宜選用小兒感冒寧糖漿、葫蘆散、小兒保泰康顆粒、小兒熱速清口服液;2歲以上的寶貝宜選小兒感冒沖劑、小兒咽扁顆粒、銀黃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西藥:泰諾感冒糖漿、小兒百服嚀、美林糖漿等。3、感冒并伴有食積不化:寶貝在有感冒癥狀的同時,還常常伴口唇紅赤,腹部脹滿腹痛、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或有嘔吐,大便干燥,小便少而黃,舌苔黃膩,適宜選用的藥物:中成藥:健兒清解液、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棗散、消食退熱糖漿等。4、以咳嗽為主要癥狀:爸媽一定要注意寶寶是否有痰,由于寶寶不會吐痰,主要根據(jù)咽部是否有痰聲碌碌。注意區(qū)分是感冒初起還是咳嗽日久,病情發(fā)生變化合理選用藥物。
在中醫(yī)里有許多“男人穴”,每天花上幾分鐘,長期堅持就可以起到補腎壯陽的作用。
搓耳
推薦指數(shù):★★★★★
按摩耳廓能調(diào)節(jié)腎的功能。
用搓熱的兩手心搓揉耳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鐘,再用兩手交替經(jīng)頭頂拉扯對側(cè)耳廓上部12~18次。
搓腰
推薦指數(shù):★★★★★
腰為腎府,刺激腎俞穴和命門穴可壯腰健腎。
將兩手搓熱,捂于雙側(cè)腎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上,再以命門穴(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和腎俞穴為中心,左右搓腰,也可上下搓。
擦丹田
推薦指數(shù):★★★★
此丹田即下丹田,與人體生命活動關(guān)系最為密切,可健脾益氣,柔肝補腎。
將兩手搓熱,右手掌心捂于右側(cè)恥骨結(jié)節(jié)外上,距正中線約2寸的“氣沖”穴處,左手掌心沿大腸蠕動方向繞臍做圓周運動。
擦涌泉
推薦指數(shù):★★★★
涌泉為足少陰腎經(jīng)井穴,中醫(yī)認為體內(nèi)腎經(jīng)的經(jīng)水是由此外涌而出的,故可開竅寧神,交通心腎。
以涌泉穴(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為中心,用左手中食指稍稍用力擦右足心,再以右手擦左足心,令腳掌發(fā)熱即可。
本文導讀:有些人一便秘就吃香蕉,也不管香蕉有沒有熟透,香蕉是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有,如果吃了未熟透的香蕉,便秘的癥狀反而會加重。
香蕉治便秘有學問
一般人都有這樣的常識,香蕉是潤腸的,大便不好的時候吃香蕉就能潤腸通便。其實并非所有的香蕉都具有潤腸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僅不能通便,反而會加重便秘,多吃香蕉居然加重了便秘,便秘吃香蕉也有學問。
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很大一部分不會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糞便的容積量增大,并促進腸蠕動。沒有熟透的香蕉含較多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動。同時,香蕉的含糖量超過15%,且含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纖維,能引起高滲性的胃腸液分泌,從而將水分吸附到固體部分,使糞便變軟而易排出。
不過,這些作用只是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的,生香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除了那些青綠色的不熟外,有的香蕉外表很黃,但吃起來卻肉質(zhì)發(fā)硬,甚至有些發(fā)澀。這樣的香蕉也沒有熟透,它含有較多的鞣酸,鞣酸相當于灌腸造影中使用的鋇劑,比較難溶,且對于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動,如攝入過多就會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
所以,如果香蕉沒有熟透,是不能用于潤腸通便的。
香蕉的營養(yǎng)價值
1、香蕉含有大量糖類物質(zhì)及其他營養(yǎng)成分,可充饑、補充營養(yǎng)及能量;
2、香蕉性寒能清腸熱,味甘能潤腸通便,可治療熱病煩渴等癥;
3、香蕉能緩和胃酸的刺激,保護胃黏膜;
4、香蕉中含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物質(zhì),可以抑制血壓的升高;
5、香蕉果肉甲醇提取物對細菌、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消炎解毒;
6、香蕉中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可以防癌抗癌。
香蕉識別法:眼看手捏
有些人購買香蕉時,往往愛揀色澤鮮黃、表皮無斑的果實。其實這樣的香蕉內(nèi)部還沒有完全脫澀轉(zhuǎn)熟,吃起來果肉硬而帶澀味 。
香蕉應該挑選果皮黃黑泛紅,稍帶黑斑,最好其皮上有黑芝麻的(人們常說的廣東芝麻香蕉)。表皮有皺紋的香蕉風味最佳。真要是長期性的、頑固性的便秘,那么要注意了,可能就是一種病態(tài)表現(xiàn),需要及時治療哦!奘靈水蘇糖除便秘很安全,奘靈水蘇糖對清除腸道內(nèi)的宿便和毒素效果也不錯啦。
香蕉買回來后,最好用繩子串掛起來 ,揀帶黑斑較軟熟的先吃,越熟越甜,越軟越好吃。
很多人說應該早上起來喝一杯鹽水,晚上睡覺前喝一杯蜂蜜水,也有很多人說應該只喝清水。到底怎么喝比較合適?
蜂蜜水是一味滋補藥
蜂蜜一直是中醫(yī)里面的滋補藥,它的性質(zhì)是比較平和的,陰虛陽虛的人喝都沒有問題。蜂蜜是《本草綱目》中記錄的美容佳品。南北朝有一個著名的醫(yī)家叫甄權(quán),他說常服蜂蜜可以使人面如花紅,因為蜂蜜是從百花中采的蜜汁形成的,是以植物最精華的部分去補人體。
蜂蜜對人體是平補的;同時,蜂蜜又是黃色的,黃色為甘,入脾胃;喝蜂蜜水還可以通便,因此喝蜂蜜水比喝淡鹽水好得多,它對人體的補益性很強。
晨起喝涼白開有害健康
建議早上喝蜂蜜水比較好。一般人建議早上起來喝一杯涼白開,認為可以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又可以潤腸通便、排毒養(yǎng)顏,但實際上這樣是會喝出病來的。
人體的陽氣是生命之氣,陽氣損傷之后,可以導致人體所有系統(tǒng)、臟腑、經(jīng)脈、肢體等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病癥。晨起喝涼白開,會大傷人體下焦陽氣。所以長期有這個習慣的人大多逐漸出現(xiàn)虛寒的病癥,女性出現(xiàn)痛經(jīng)甚至閉經(jīng),男性出現(xiàn)胃病、關(guān)節(jié)疼痛、性功能降低等。所以,還是建議早上起床喝一杯溫熱的蜂蜜水,不要喝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