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由來 2015年芒種是什么時候
芒種怎么飲食養(yǎng)生。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能生銹?!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四季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芒種由來 2015年芒種是什么時候”,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芒種也就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這時候田地里的莊稼也都已經成熟了,麥稈上也已經是長出了長長的麥芒,那么你知道2015年芒種是什么時候嗎?2015年芒種是哪一天呢?芒種又是幾月幾日呢?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2015年的芒種是什么時候。
2015年芒種時間:2015年芒種是幾月幾日
芒種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锻ň曅⒔浽衿酢罚好⒎N后十五日,斗指丙,為芒種,五月節(jié)。通過萬年歷我們可以看出2015年芒種節(jié)氣是2015年6月6日。
芒種是什么意思
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jié)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xiàn),并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嗚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xiàn)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養(yǎng)生吃什么
天氣炎熱,人體易大量排汗,如果得不到及時補充,很容易導致倦怠疲勞、精神不振。因此,此時節(jié)要注意多喝水。需要注意的是,當人體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刻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糖鹽水或有補充電解質作用的功能飲料,以防止血鉀過分降低。如遇到高溫天氣,好提前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可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苦瓜、冬瓜、桃、草莓、西紅柿、黃瓜等。
此外,在高溫時段要盡可能減少外出,若外出,應采取防護措施,如打遮陽傘,穿淺色衣服,戴太陽鏡,涂防曬霜,抹清涼油;要充分飲用涼開水、綠豆湯、菊花茶、飲料等;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不要熬夜,戒煙戒酒。芒種時太陽到達黃經75。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jié)。
相關閱讀
在24節(jié)氣中有一個節(jié)氣叫夏至,夏至是在夏季的時候會發(fā)生,那么你知道2015年夏至是什么時候,夏至是什么意思呢?臨近夏至,朋友們知道夏至要注意什么嗎?其實夏至需要注意的有很多。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2015年的夏至是什么時候。
夏至是早被24節(jié)氣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夏至的到來就說明夏天真的開始熱起來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曬措施,另外也要注意飲食的清淡。
2015年夏至時間:2015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長,且越往北越長。通過萬年歷我們可以看出夏至節(jié)氣是2015年6月22日。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饑餓死亡。《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jié)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jié),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yǎng)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養(yǎng)。夏至要注意什么:祭神祭天
在古代,夏至節(jié)的隆重程度不亞于端午節(jié)。從周代開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神儀式,以祈求消災年豐。除了祭祀外,朝廷還用歌舞禮樂的方式,祈祝國泰民安。到了宋代,從夏至這天開始,朝中百官還要放假三天。而遼代時婦女則互贈粉脂囊,用來除去身上的汗?jié)n味。
朝廷對夏至如此重視,民間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農民則忙著祭祀神靈,名曰祭天,以祈求風調雨順。這祭天也南北有別,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jié)碁?。時至今日,許多地區(qū)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習俗。
夏至要注意什么:忌諱剃頭理發(fā)
這是在清朝時期的一項習俗禁忌。據(jù)《清嘉錄》記載,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也就是是說,在夏至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要按時起居,不準口出誑語罵人,當然也不要剃頭理發(fā)。據(jù)說,夏至日剃頭理發(fā)會破運。
夏至要注意什么:養(yǎng)生
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yǎng)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養(yǎng)。
小暑就快到了,小暑也是屬于24節(jié)氣中的一個,意味著夏季溫度的升高,農作物都基本成熟了,但是你知道2015年小暑是什么時候嗎?你知道小暑是什么意思嗎?小暑該如何做好養(yǎng)生的工作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2015年小暑是什么時候。
2015年小暑時間:2015年小暑是幾月幾日
小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一個節(jié)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通過萬年歷我們可以看出小暑節(jié)氣是2015年7月7日。
小暑是什么意思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jié)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jié)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明天將進入小暑節(jié)氣,這意味著一年中高溫、高熱、高濕的暑天即將到來。關于小暑,說法不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此后,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將不時穿插在我們的生活里。
氣象資料顯示,雖然小暑帶了一個小字,還未熱到極致,但事實上,極端高溫紀錄多誕生在小暑期間。氣象主持人宋英杰曾經這么形容過:小暑之熱更具爆發(fā)力,大暑之熱更擅持久戰(zhàn)。甭管大暑小暑,總之都是制造高溫的個中高手。說起來,北京今年入夏后到現(xiàn)在都沒出現(xiàn)過高溫日,這個夏天到目前為止算是挺溫柔的,進了小暑節(jié)氣后,不知會否發(fā)威?
小暑養(yǎng)生吃什么
夏打盹雖然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但有時也會對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一些小影響。為了預防夏打盹,李艷玲提示說,夏打盹是由于體內鉀元素流失造成的。因此,盛夏時節(jié)要注意多補鉀。
好的補鉀方法是,在日常膳食中,宜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土豆、紅豆、鮮豌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紫菜等,牛奶、鵝肉、鯉魚、鱔魚等中也有一定的含量。此時節(jié)還應多吃點醋,因為醋具有促進體內乳酸安全氧化和調節(jié)體液酸堿度恢復到中性的作用,有助緩解疲勞,振奮精神,恢復體力和精力。
小滿是繼立夏之后的第二個夏季節(jié)氣,小滿節(jié)氣的到來會引起雨水的增多,以及溫度的升高,那么你知道2015年的小滿是什么時候嗎?2015年的小滿是幾月幾日呢?今天讓小編小編告訴大家。
小滿是夏季的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在這個節(jié)氣里要注意養(yǎng)生哦。
2015年小滿節(jié)氣是什么時候
2015年5月21日 16:44:45
農歷 2015年四月初四 星期四
2015小滿節(jié)氣的養(yǎng)生注意
飲食調養(yǎng)上對各種類似的皮膚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藥、蛇肉、鯽魚、草魚、鴨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魚、蝦、蟹各種海鮮發(fā)物、牛、羊、狗、鵝肉類等。
小滿時節(jié),萬物繁茂,生長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于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為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中多,所以,應及時適當補充,才能使身體五臟六腑不受損傷。此節(jié)氣的湯品也十分重要,宜綠豆芽蛤蜊湯、苦瓜木棉花牛肉湯、淮山赤小豆節(jié)瓜豬月展湯、薺菜生姜魚頭湯、胡椒粒老雞豬肚湯、西洋參紅棗生魚湯,千斤拔雞腳湯等,這些湯品具清熱、養(yǎng)陰、祛濕、暖胃、溫補等功效。
小滿節(jié)氣的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qū)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qū)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節(jié)氣物候
小滿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為苦菜。 《毛詩》曰:誰謂荼苦?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稜栄拧吩唬翰粯s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此苦萊宜言英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謂苦荬菜。
靡草死:鄭康成、鮑景翔皆云:靡草,葶藶之屬?!抖Y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謂之靡草,則至陰之所生也,故不勝至陽而死。
大暑一般是在中伏的前后幾天,是一年中熱的幾天,很多人都喜歡躲在家里不出來,因為實在是太熱了,尤其是太陽真的是太毒辣了,那么你知道201年大暑是什么時候嗎?你知道大暑要注意什么嗎?接下來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2015年大暑是幾月幾日。
大暑是屬于24節(jié)氣中的一個,是一年中熱的幾天,那么你知道在大暑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嗎?
2015年大暑時間:2015年大暑是幾月幾日
大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通過萬年歷我們可以看出大暑節(jié)氣是2015年7月23日。
大暑是什么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锻ň曅⒔浽衿酢罚盒∈詈笫迦斩分肝礊榇笫睿轮?。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為一年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快的時期。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xiàn),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養(yǎng)生之大暑天應該注意什么
鍛煉中或短路后應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鍛煉者出現(xiàn)頭痛、嘔吐、眩暈、視覺模糊、虛弱、出汗過多或無汗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鍛煉或去醫(yī)院檢查。
心腦血管病患者度夏須小心
天氣炎熱同樣容易引起心腦血管類疾病發(fā)病。
心腦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從炎熱的環(huán)境突然走進低溫房間;每天的6-11點,這一段時間里人的血壓會上升,心率會加快,心腦血管病患者要避免在這期間的劇烈活動。
沖涼水澡會加重痱子
在夏天孩子愛出痱子,一些家長喜歡用洗涼水澡的方法給孩子去痱子。不過專家指出:如果用涼水為寶寶擦拭會使皮膚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汗液排泄不暢,反而會使痱子加重。家長應該使用略高于人體皮膚溫度的水給孩子洗澡。洗完澡后,不能馬上給孩子搽痱子粉等爽身用品,因為痱子粉會與汗液混合,堵塞毛孔,同樣也會引起或加重痱子。
芒種節(jié)氣氣溫升高,空氣非常潮濕,天氣 十分悶熱。所以人們要特別注意飲食。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芒種節(jié)氣食譜。
百合粥
材料:鮮百合、粳米、冰糖
做法:鮮百合用清水洗凈,粳米洗凈,與百合一起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溶化后稍煮片刻即可。
推薦理由:此菜品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適用于肺癆久咳,虛煩驚悸、神志恍惚及食欲不佳者。
西紅柿炒雞蛋
配料:西紅柿300克,雞蛋3個,精鹽、味精、白糖個適量。
做法:西紅柿洗凈切片,雞蛋大入碗內攪勻。
油鍋燒熱,先將雞蛋炒熟,盛入碗內;炒鍋洗凈,燒熱放油,白糖入鍋融化,把西紅柿倒入鍋內翻炒2分鐘后,將雞蛋、鹽入鍋同炒3分鐘,放少許味精出鍋即可。(糖尿病人不放白糖)
功效:生津止渴,養(yǎng)心安神。
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巳月的結束以及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6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時。
芒種在農歷上的日期并不固定,為每年五月初一前后,此因農歷是陰陽歷。華北地區(qū)有“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后”的說法,這種情況是陰歷算法造成的。按陰歷計算,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這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天數(shù)要少10-11天,因此必須三年一閏(有時是兩年一閏),補充所短的天數(shù)。閏月時,節(jié)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種有時在4月,有時在5月。中國農民深知4月芒種由于打春早,節(jié)氣推前,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要種在芒種前,5月芒種,就把莊稼種在節(jié)氣之后。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懊⒎N”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懊⒎N”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