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jié)氣 芒種的由來以及含義
芒種節(jié)氣的養(yǎng)生。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如何進行四季養(yǎng)生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芒種節(jié)氣 芒種的由來以及含義”,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芒種節(jié)氣是夏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它預示著盛夏即將到來,氣溫還要繼續(xù)升高。但是現在很多現代人,不知道芒種是什么意思,甚至不知道芒種是什么時候。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芒種的由來以及它的含義吧。
芒種的由來
芒種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夏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表示仲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交芒種節(jié)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对铝钇呤罴狻罚何逶鹿?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jié)。
芒種的相關介紹
芒種,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75度。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
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左河水的《芒種》詩稱其氣象和農忙的情況為艷陽辣辣卸衣裝,梅雨瀟瀟漲柳塘。南嶺四鄰禾壯日,大江兩岸麥收忙。
芒種的天氣介紹
芒種時節(jié)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卷風、冰雹、大風、暴雨、干旱等。
雨水
芒種時節(jié)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wěn)定,是一年中降水量多的時節(jié)。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先后進入梅雨季節(jié),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西南地區(qū)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節(jié)。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qū)冰雹天氣開始增多。
芒種后,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wěn)定,是一年中降水量多的時節(jié),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先后進入梅雨季節(jié),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宋人范成大的《芒種后積雨驟冷》詩: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播秧寒。繪出了陰雨連綿不止,河滿溝平,農夫冒著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畫面。
氣溫
在此期間,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北部的一些地區(qū),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qū)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位于黑龍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間,熱的一天37.1℃,就出現在芒種期間。
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qū)、西北地區(qū)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xù)性的高溫。
在華南的臺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氣濕度大,確實是又悶又熱。有時需要向公眾發(fā)布高溫預報,提醒人們預防中暑、空調病和急性腸胃炎。
芒種的農耕概要
一是及時搶收小麥、蠶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延伸閱讀
現在已經是六月份了,盛夏就真的來了,并且芒種時節(jié)又要來了,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一旦到了芒種,氣溫將會越來越高,人也會越來燥熱,那您知道芒種節(jié)氣有什么習俗嗎?您知道芒種是幾月幾日嗎?人們在這個節(jié)氣里應該怎么做才更健康呢?那就來看看芒種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吧。
芒種節(jié)氣
其實中國每年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都是有它自己獨有的習俗的,當然芒種也是少不了的,但是您知道幾個呢?現在的人們整天就是忙著自己的工作,一些傳統的節(jié)氣恐怕早已經忘記了吧。
芒種習俗掛艾草
天氣越來越熱,蚊蟲孳生,容易傳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稱。古時門楣懸艾草,為的是驅趕蚊蟲。又因為此節(jié)氣正逢端午節(jié)(農歷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戶戶在門楣懸掛菖蒲,藉以避邪驅毒。
因為呢,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把五月稱之為“蒲月”,就是這個到底的,所以挨家挨戶會在這個節(jié)氣時候,在家里掛上艾草,就是為了祛毒的哦。
而此節(jié)氣中的習俗,便大多與端午節(jié)慶混為一體。俗諺說:“未呷端五粽,破裘不敢送?!币馑际钦f端午節(jié)后,才真正人夏天。
芒種習俗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jié),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
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fā)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芒種習俗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jié)。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zhàn)果,身上泥巴多的,就是受歡迎的人。
芒種習俗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yōu)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jié)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yǎng)保健功能。
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芒種習俗開犁節(jié)
浙江省云和縣有“開犁節(jié)”,在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的芒種節(jié)那天舉辦。
在云和梅源一帶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為同情人間饑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結果導致野草瘋長拯救了牲畜,而農田被野草淹沒使農人無法耕種,上天為了懲罰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開犁是云和梅源一帶山區(qū)農民啟動春耕的時令體現,過去把“開犁節(jié)”叫做“牛大王節(jié)”。
芒種是幾月幾日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年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是哪些吧,更不一定知道芒種節(jié)氣是哪一天吧,所以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芒種的知識,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的節(jié)氣。
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6月6日前后。
每年6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度為“芒種”節(jié)氣。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
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忙種”。此時節(jié)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天氣炎熱,尤其是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
導讀:芒種節(jié)氣怎么養(yǎng)生?芒種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表示仲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今年的芒種也快到來,那么芒種節(jié)氣怎么養(yǎng)生呢?下面,小編提前帶你去看看芒種養(yǎng)生的方法。
芒種節(jié)氣怎么養(yǎng)生?
1、祛濕
芒種節(jié)氣,北方的氣候越來越熱,傳染病也開始流行。南方迎來了梅雨季節(jié),出現了陰雨連綿的天氣,濕氣加重。高溫加上濕氣,人體的汗液無法發(fā)散,濕熱熏蒸,暑濕氣候宣告到來。
飲食上要清淡,以多食瓜果蔬菜、豆類為佳,少吃肉食。飲食以清補為原則,不要過咸、過甜。還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平時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如黃瓜、絲瓜、南瓜、西瓜等,既能清暑又能祛濕,還可解毒涼血,比較適合這個節(jié)氣食用。
2、排汗
芒種期間廣西雨量多、濕度大的特點,我們需特別注重濕邪入體的保養(yǎng)。氣溫增高加上體內濕邪,人體內汗液排出就不通暢,人就容易困倦、萎靡不振,嚴重者可能患感冒、發(fā)燒、中暑等疾病。
養(yǎng)生要先排汗,通過排汗排出濕毒,可預防疾病。廣西的老百姓比較喜歡刮痧、拔罐、艾熏等中醫(yī)藥手法除濕氣;其實,勤曬太陽多運動也是很好的方法,芒種時節(jié)曬太陽,順應陽氣的升發(fā),可讓身體出汗,也利于氣血的運行。此外,可適當打球、跑步等,通過運動排汗。
3、預防心臟病
芒種以后,氣溫高,濕度大,心臟負荷逐漸加重,有冠心病的人要格外注意保養(yǎng),少熬夜、避免工作過分緊張,生活要有節(jié)奏,可以吃一些保養(yǎng)心臟的藥食,如麥冬5克、桂圓肉5克泡水飲。氣虛乏力者可用西洋參3克加桂圓、蓮肉、棗、小米、冰糖熬粥,或常飲麥冬、桂圓、枸杞、菊花茶。
4、防治空調病
芒種時節(jié)氣溫高,人們喜歡吹空調降溫。待在空調環(huán)境里過久,會出現頭暈、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如果衣著過于單薄,還會引起關節(jié)酸痛、頸肩麻木等癥狀,這在醫(yī)學上稱為空調綜合征。導致空調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寒邪入侵,治宜疏散外寒、清化內濕。中醫(yī)認為,生姜具有發(fā)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等功效。在空調房里待得過久,體內的寒氣就會偏重,此時可吃些生姜,發(fā)汗后會將寒邪驅除,不適癥狀也就消失了。
5、防止口舌生瘡
中醫(yī)認為心與小腸相表里,芒種以后,濕熱內積,心火重,小腸積熱,就會出現小便黃短,大便秘結,口舌生瘡的癥狀,這時應就應該少吃辛熱之品,如白酒、羊肉等。多吃黃瓜、青菜、綠豆??捎弥袢~3克、麥冬5克、金銀花3克泡水飲。
6、預防婦科病
芒種時因天氣濕熱重,濕熱內蘊,婦女易患白帶多而黃,應少吃辛熱食物,多吃一些清熱利濕之品,如綠豆、薏米、山藥、白扁豆、粳米等。
7、防真菌感染
潮濕環(huán)境是真菌發(fā)作的溫床,因此要注意干燥,經常更換內褲,避開陰濕的環(huán)境。
8、勤洗澡換衣
芒種過后,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后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松,陽熱易于發(fā)泄。但要注意,出汗時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
9、晚睡早起,適當午休
晚睡早起,適當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有利于健康。
10、保持心情愉快
芒種時節(jié)氣溫高、濕氣重,可使人出現倦怠等癥狀,要保持心態(tài)平和、忌惱怒憂郁,這樣可使氣機得以宣暢、精神愉悅。
中國自古就有二十四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對應的農事活動是不同的,你們知道今年的芒種是什么時候嗎?芒種是幾月幾日呢,芒種節(jié)氣都有哪些習俗呢?不同的節(jié)氣都有不同的習俗,每個地域不一樣,習俗也不同,下面趕緊來看看吧!
氣溫升,芒種到.眼睛一眨,又一個節(jié)氣了說。
芒種三侯螳螂生:螳螂因感受到陰氣破卵而出。
鵙始鳴: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并且感陰而鳴。
反舌無聲: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作為24節(jié)氣中的老九,今年夏天的第二個節(jié)氣,芒種幾個意思呢?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送花神
芒種時節(jié)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是日,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餞行。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芒種節(jié)道: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說法,芒種過后,各種盛開的鮮花開始凋落,花神退位,人們便會隆重地為她踐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來年再次相會,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花神這一習俗已經不存在,而名著《紅樓夢》里卻有關于為花神餞行場面的精彩描寫: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jié)。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jié)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絞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里大概說的是,大觀園中的女孩兒們?yōu)榛ㄉ耩T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為花神準備好上路的交通工具(轎馬)以及莊嚴而堂皇的儀仗(千旄旌幢)。
這段話中的千旄旌幢給大家解釋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桿頂端綴有旋牛尾的旗,族與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裝飾,幢之形似傘。從中可看出,大戶人家在芒種節(jié)為花神餞行的華麗場面,同樣也展現出了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tài)的敏感和重視,很值得現代人思考與學習。
芒種習俗
嫁樹
芒種是農忙季節(jié),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獲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說: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jié)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煮梅
芒種也是梅子成熟的時節(jié),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會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yōu)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jié)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yǎng)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三國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種時節(jié)人們也會煮青梅,那么什么是煮梅呢?在我國,青梅主要生長在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酸以及維生素C。
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jié)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yǎng)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鹽漬、制作蜜餞、取汁、熏制、釀酒、制藥等。
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巳月的結束以及午月的起始。芒種節(jié)氣有很多民間的習俗。
送花神
農歷二月二花朝節(jié)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提及。
安苗
芒種打泥巴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jié),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fā)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jié)。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zhàn)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芒種時節(jié),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開始進人梅雨季節(jié),持續(xù)陰雨,雨量增多,氣溫升高,空氣非常潮濕,天氣 十分悶熱,各種物品容易發(fā)霉,蚊蟲開始孳生,極易傳染疾病。
根據這一氣候特點,這一時期的健身養(yǎng)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精神調養(yǎng)方面,應使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忌惱怒憂郁,這樣可使氣機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
2、起居方面,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jié)特點,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但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于氣血運行、振奮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會,時間以30分鐘至1個小時為宜,以解除疲勞,利于健康。
3、天熱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換,要“汗出不見濕”,因為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4、要經常洗澡,但出汗時不能立刻用冷水沖澡。
5、不要因貪圖涼快而迎風或露天睡臥,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風。
芒種也就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這時候田地里的莊稼也都已經成熟了,麥稈上也已經是長出了長長的麥芒,那么你知道2015年芒種是什么時候嗎?2015年芒種是哪一天呢?芒種又是幾月幾日呢?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2015年的芒種是什么時候。
2015年芒種時間:2015年芒種是幾月幾日
芒種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锻ň曅⒔浽衿酢罚好⒎N后十五日,斗指丙,為芒種,五月節(jié)。通過萬年歷我們可以看出2015年芒種節(jié)氣是2015年6月6日。
芒種是什么意思
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jié)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并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嗚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養(yǎng)生吃什么
天氣炎熱,人體易大量排汗,如果得不到及時補充,很容易導致倦怠疲勞、精神不振。因此,此時節(jié)要注意多喝水。需要注意的是,當人體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刻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糖鹽水或有補充電解質作用的功能飲料,以防止血鉀過分降低。如遇到高溫天氣,好提前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可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苦瓜、冬瓜、桃、草莓、西紅柿、黃瓜等。
此外,在高溫時段要盡可能減少外出,若外出,應采取防護措施,如打遮陽傘,穿淺色衣服,戴太陽鏡,涂防曬霜,抹清涼油;要充分飲用涼開水、綠豆湯、菊花茶、飲料等;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不要熬夜,戒煙戒酒。芒種時太陽到達黃經75。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