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容錯過的養(yǎng)生好時機
春季養(yǎng)生好季節(jié)。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您對四季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春季不容錯過的養(yǎng)生好時機”,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一扯到養(yǎng)生,總難免要提到五行。五行其實就好象把各種東西按照特性做了個標簽。按照這個方法,春天的標簽就是木,而木這個標簽對應五臟中就是肝。這里說的肝并不是大 家煮了可以吃的那塊內臟組織,在養(yǎng)生中所謂的肝說的是包括肝臟在內的造血系統(tǒng)等這樣一個體系。同樣的道理,其他所謂的心啊腎啊的也不只說的是某一個臟器。木這個標簽,對應的還有很多東西。比如在五色中對應的是綠,在五味中對應的是酸。
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克的關系。在五行相生中,任何一行與其他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聯(lián)系,而在相克中,任何一行與其他行也同樣具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聯(lián)系,此外五行中相互間還有一種關系叫相侮,說的是任何一行本身太過或過分亢盛,而原來受它制約的一行不但不能去制約它,反而會被其所克制的逆克現(xiàn)象。
結合春天的養(yǎng)生來說,首先要以木為嘮叨的對象。我們把已知條件羅列一下的話有:木由水生,并可生火,同時木能克土,但被金克,且木可被土侮,表現(xiàn)就是土旺木衰,木又可侮金,表現(xiàn)就是木旺金衰。
我們已經知道了春天屬木,顯色為綠,入味為酸,天地為一大周天,人體為一小周天,人體內在這個季節(jié)與之呼應的是肝。既然如此,結合前面我們提到的已知條件,春天的養(yǎng)生就要從肝著手。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的是要多吃一些綠色的蔬菜,多補充水分,口味上多甜少酸,其參照的規(guī)律就是滋水養(yǎng)木,護土培木。也就是孫思邈提出的所謂“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梨、藕、薺菜、百合這些東西食性偏涼,有清熱消炎作用,都是春天適合吃的。
要補充說明一下的是,這里說到的甜其實和甘還是有點區(qū)別的,只是為了更直觀地進行描述。中醫(y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味道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棗和山藥。
北京地區(qū)春季多風干燥,很多人常咽喉疼痛、口臭、便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火”。可以適當多吃點養(yǎng)陰潤燥的食物,比如藕、薺菜、蜂蜜、梨、香蕉、百合、冰糖、甘蔗、白蘿卜等,這些東西食性偏涼,有清熱消炎作用,都是春天適合吃的,能對“上火”有一定的緩解。
民間對于春天有百草回芽,百病發(fā)作的說法,各種慢性胃炎、胃潰瘍、膽結石、肝炎等疾病在春天最容易復發(fā),如果曾經有過這些疾病,在這個季節(jié)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最好少吃,以防止肝氣過旺而傷土,有過膽結石和肝部疾病的話,除了省酸增甘外,對于油膩的食物也要節(jié)制,以免由于消化系統(tǒng)不適引起胃火上升造成旺土侮木使病情加重或反復。
由于五行間的相生相克和相侮關系,我們看問題的眼光也要全面。春天里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就是因為肝氣過旺引起火的過度亢奮,而造成火這個標簽下對應的心出現(xiàn)異常,并不是一定就該如此,只要調整好肝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類疾病的癥狀,包括旺木傷金造成的肝木旺盛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
其實不管是怎樣調整,調整的都是對應的強度,也就是說是相互之間的相對值,拿旺木傷金來說,既可以通過平抑木的增強來調節(jié),也可以通過增補金的不足來調節(jié),因為這里的增強和不足都是相對而言的。不過要注意的是在一對關系中被加強或減弱后,這對關系中的任何一方同時與其他別的行的關系中的對應程度也會改變,所以瞎子摸象式的單純按照一些教條的東西來補來補去的只能是越補越亂,越吃病越多。另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適應癥都不一樣,也就是所謂一人一方這個說法的由來,飲食養(yǎng)生也是一樣,比如蜂蜜、甘蔗、冰糖這些雖然都是適合在春天吃的,但是如果是血糖偏高的人就不適合,香蕉和梨雖然也是適合春天吃的,但如果有脾胃虛寒或腸胃不適,就不適合吃了。此外,食物之間也存在著相互的影響,諸如18反和19畏,很多人只知道某種東西有哪方面的一些好處就盲目地吃,缺往往忽視了不能與之同時吃的有什么,不能吃這個東西的人有哪些,以及不適合在什么時間或情況下吃這些東西,這不但不合適,有的時候甚至很危險,人體是個很奇妙的世界,并不是單純吃個什么東西就能如何怎樣的,烈性毒藥除外。
春天還是個愛癢癢的季節(jié)。經過了一個被捂得嚴嚴實實的冬天,我們的皮膚角質層變薄了許多,黑色素也少了很多,不相信的可以挽起褲子看看是不是有雙大白腿。雖然這對于一些巴不得皮膚白得象掉進面缸里的人來說是個難得的好事,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皮膚對紫外線,以及其他一些來自外界的損傷因素的防護能力也是一年當中最弱的時候。而癢癢除了因為是皮膚的角質層在形成,或被外界刺激外,還有的可能就是過敏了,如果你也是個敏一族,那么在這個季節(jié)里動物的頭啊蹄子啊之類的東西就少吃點吧,當然了,還有海鮮。對有過敏性皮膚病的人來講,春季的飲食更宜清清淡淡,像麻辣火鍋什么的別人吃的時候看看過過癮就行了,如果覺得光看還不夠真實的話,可以幫人家再把帳結了。
說到過敏不可不提的就是最常見的花粉過敏,而與之相關的風自然也要絮叨絮叨。風不但可以幫助花粉旅行,也可以促進熱量的流失。黃帝內經里對風做出了萬病之始的判決,其實我覺得是個天大的冤假錯案,風在對人健康的影響中,頂多是個人家偷驢他拔橛,給人當槍使喚的角色。比如和寒結合成“風寒”,和濕結合成“風濕”,北京的春天是個多風的季節(jié),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在這個溫度忽高忽低的季節(jié),最要當心的就是風被寒冷所附對人的侵襲,因此隨身帶件衣服是很必要的。
擴展閱讀
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y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币馑际钦f,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y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yǎng)脾佳品。
春芽
春日食春芽??鬃诱f“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jié)的東西就不吃。中醫(y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fā)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
蜂蜜
中醫(y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龍眼
龍眼干安神肝血不足、氣血循環(huán)不佳者,易在春天睡不好、沒精神。而龍眼干可入脾養(yǎng)血,脾胃養(yǎng)足了,肝血、肝氣也較足,晚上睡不好、易頭暈的人可多吃。不過??诟缮嘣?、易上火、體質較燥熱的人則要少吃,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半個手掌的量。
糯米
糯米糕補體力糯米有補中益氣、補充營養(yǎng)的作用,寒涼的早春天氣吃糯米,可溫補脾胃、養(yǎng)血安神,適合脾胃氣虛、常腹瀉的人,也就是適合天冷時容易肚痛腹瀉或肚子冰涼的人吃,但糯米不易消化,若是易消化不良的人,1天吃約半個手掌的量即可。
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yǎng)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fā)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干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春筍
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yǎng)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筍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不過,北方很難吃到新鮮的春筍,如果是弗爾馬林里泡過的就算了吧。
櫻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艷,營養(yǎng)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食櫻桃可發(fā)汗、益氣、祛風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櫻桃屬火,不可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櫻桃,草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葡萄干
葡萄干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可養(yǎng)肝血,適合易貧血、常頭暈目眩的人吃。春天易頭暈的人,通常氣血較不足,而且葡萄干富含鐵質,對女性來說是造血所需,不過因糖分較高,所以怕胖、糖尿病患者、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半個手掌的量。
蔥、姜、蒜
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yǎng)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yǎng)和順應節(jié)氣的最佳吃法。
在2020春季多喝粥有利于身體健康,對于脾胃虛寒的人來說,可以喝些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比如薄荷粳米粥、芝麻粳米粥、芹菜粳米粥、韭菜粳米粥、香菇秈米粥等,這些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不僅可以改善脾胃不佳的癥狀,而且還能讓你一飽口福。
脾胃虛寒吃什么好?這是很人都想了解的問題,2020春季是養(yǎng)脾胃的一個好季節(jié),因此,在春天來臨之際,脾胃不好的朋友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在2020春季,多喝粥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作用,下面我們來介紹五款不容錯過的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
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薄荷粳米粥
首先要準備薄荷、粳米、冰糖各適量,第一步要把薄荷煎15分鐘,然后取汁備用,這時再把粳米加入適量的水煮粥,等粥將要煮成之時加入薄荷汁,并且要加入適量的冰糖。尤其對于中老年人,在2020春季時多喝薄荷粳米粥,可以讓他們清心怡神,而且還可以起到疏風散熱,幫助消化等的作用。
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芝麻粳米粥
首先準備芝麻(炒熟研末)和適量的粳米。第一步要把粳米煮成粥,然后再拌入芝麻末一起食用。據(jù)實踐表明,芝麻粳米粥對肝腎功能不足、習慣性便秘等癥有不錯的療效。
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芹菜粳米粥
把適量的芹菜連根一起洗凈,加入適量的水煮,把汁取出備用,然后與粳米一起下過煮成粥,人們可以在早、晚時食用。專家介紹,2020春季肝陽易動,因此,很多人會出現(xiàn)頭疼、眩暈、目赤等癥狀,常喝芹菜粳米粥可以平肝降壓。
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韭菜粳米粥
首先要把韭菜洗凈,并且切碎待用,再把粳米清洗干凈煮沸,這時再加入韭菜,一起煮到熟爛,早晚進各服一次。中醫(yī)認為,韭菜粳米粥辛辣,它有很好的溫胃助陽,有促進生發(fā)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陰虛體質、身患瘡瘍者不要食用。
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香菇秈米粥
準備水發(fā)香菇,秈米,熟牛肉各適量,把這些材料切小丁,一起下鍋煮成粥,然后于加入適量的蔥姜末以及豬油、鹽、味精、胡椒等調味就可以食用了。香菇秈米粥可以輔助治療蕁麻疹、慢性胃炎等疾病。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五款不容錯過的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脾胃不佳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影響,因此,在2020春季時,脾胃不佳的人可以多飲用以上介紹的五款2020春季健脾養(yǎng)胃粥,不僅可以改善脾胃不佳的癥狀,而且還可以讓你一飽口福哦, 趕緊嘗試一下吧!
鱸魚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y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鱸魚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魚肉細膩,是最好的品鱸魚季節(jié)。
1、魚肉質細,纖維短,極易破碎,切魚時應將魚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順著魚刺,切起來更干凈利落;
2、魚的表皮有一層黏液非?;?,所以切起來不太容易,若在切魚時,將手放在鹽水中浸泡一會兒,切起來就不會打滑了。
鱸魚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貧血頭暈,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之人食用;
2、 患有皮膚病瘡腫者忌食。
鱸魚食療作用:鱸魚味甘、性平,入肝、脾、腎三經;具有健脾、補氣、益腎、安胎之功效。
狗肉
中醫(yī)認為,狗肉性溫,有補氣溫腎、助陽散寒之功效,對腰痛、畏寒、四肢冰冷、夜間多尿、增添熱量有很好的作用。
1. 每到冬季,我國各地均有用狗肉進補的習慣,因其味道醇厚,所以才冠以香肉之名,是溫腎壯陽,輕身益氣之功效。
2. 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以防寄生蟲感染,忌食瘋狗肉。
狗肉適合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老年人更佳。
1. 適于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shù)、浮腫、耳聾、陽痿、脘腹脹滿、腹部冷痛者食用;
2. 凡患咳嗽、感冒、發(fā)熱、腹瀉和陰虛火旺等非虛寒性疾病的人均不宜食用;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病、中風后遺癥患者不宜食用;大病初愈的人也不宜食用。
狗肉食療作用:狗肉味甘、性溫、咸,歸脾、胃、腎經;狗肉有溫補脾胃、補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狗肉溫腎壯陽,用于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shù)、浮腫、耳聾、陽痿等癥;溫補脾胃,用于脾胃陽氣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等癥。
黑木耳
黑木耳含較多的微量元素、維生素B1、B2、胡蘿卜素、甘露糖、戊糖、木糖、卵磷脂、腦磷脂、鈣、鐵等,有防止血液凝結、心腦血管疾病、大便干結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補氣、益智、生血功效,對貧血、腰腿酸軟、肢體麻木有效。
1. 鮮木耳含有一種卟啉的光感物質,人食用后經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干木耳是經暴曬處理的成品,在暴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卟啉會溶于水,因而水發(fā)的干木而可安全食用;
2. 優(yōu)質木耳表面黑而光潤,有一面呈灰色,手摸上去感覺干燥,無顆粒感,嘴嘗無異味。假木耳看上去較厚,分量也較重,手摸時有潮濕或顆粒感,嘴嘗有甜或咸味(一般用糖或鹽水浸泡過)。
木耳(干)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合心腦血管疾病、結石癥患者食用,特別適合缺鐵的人士、礦工、冶金工人、紡織工、理發(fā)師食用;
2. 有出血性疾病、腹瀉者的人應不食或少食;孕婦不宜多吃。
木耳(干)食療作用: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止血、澀腸、活血、強志、養(yǎng)容等功效;主治氣虛或血熱所致腹瀉、崩漏、尿血、齒齦疼痛、脫肛、便血等病癥。
春季萬物復蘇,人的胃也到了最活躍、最有味覺的時候,但春季也是百病易發(fā)的時候,有關專家指出,如果平時脾胃不太好,最好此時進行保養(yǎng)。
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內經》認為:“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等,講的就是因情志失調而發(fā)病。
肝氣不舒可導致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對人體胃液的分泌、黏膜血管充盈程度以及胃壁的蠕動均有影響。因此,必須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輕松愉快地生活。
按摩胃部有利保健
根據(jù)針刺療法用手指用力揉按胃部,堅持兩分鐘,幫助減輕腸胃負擔;另外,為促進胃腸蠕動,防治便秘,不妨迎面躺下,左右腿依次緩慢抬起四十五度,保持三秒鐘后放下,重復使十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經常胃痛、胃酸、大便不暢,應立刻前往醫(yī)院診治。
戒煙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在飲食上,三餐應定時、定量,不宜過飽、過饑、過冷、過燙、過硬、過膩。飲食宜清淡,少吃腌制品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煙、酒、濃茶、咖啡等不良嗜好。
萎縮性胃炎伴有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平日里須多進食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葉酸的食物,如獼猴桃、柑桔、草莓綠色蔬菜等。
另外,春季飲食要順應節(jié)氣的特點,平時喜歡吃酸性食物的人,這時要少吃,因為,春季是發(fā)散的季節(jié),而酸性食物有收斂的功能,如果繼續(xù)多食酸,則不利于身體的吐故納新,會有損脾胃。喜食酸的人,多吃甜味食品可以補益脾胃。
不過分強調少食多餐
很多人會囑咐胃潰瘍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食物進入胃內,本身對胃黏膜就是一種刺激,不僅促使胃腸蠕動加快,而且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對潰瘍病的愈合無益。
胃潰瘍患者的飲食應注重定時、定量,避免饑餓和飽餐,不要過分強調少食多餐,這樣才有利于胃潰瘍的愈合。
大寒來臨,氣溫極低,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必須增加能量的來源,都說冬季是養(yǎng)生的好時機,那么,大寒養(yǎng)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大寒吃什么好呢?下面,跟著小編到文中看看,大寒時節(jié)的養(yǎng)生方法吧!
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后一個節(jié)氣,過了大寒,冬天就要結束,而且大寒后寒冷還要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那么我們該如何養(yǎng)生?
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大寒是一年中冷的季節(jié),此時應該早睡晚起、勞逸結合、養(yǎng)精蓄銳,要記得增添衣物防寒防風。正應對了那句老話:大寒大寒,防風御寒。在大寒節(jié)氣應盡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門,因為一般晝夜溫差較大,人體容易受寒,引發(fā)疾病。許多女性體質易寒涼,女性屬陰,更易寒涼。在大寒節(jié)氣,更應做足保暖功課。重點部位就是腰、膝、雙腳,尤其是經期,要添加衣物,適當飲食溫補。
大寒養(yǎng)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簡單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時,上班族則提倡早睡1小時。早睡可以養(yǎng)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yǎng)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從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增強免疫力還可以服用紐斯康牌蜂膠軟膠囊,能幫助我們增強免疫力,長期服用效果更佳,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品,但少年兒童、孕期及哺乳期婦女、蜂產品過敏者慎用哦。點擊進入養(yǎng)生商城購買紐斯康牌蜂膠軟膠囊,原價168元,現(xiàn)在只要84元!
老人尤其要注意大寒養(yǎng)生。每年大寒過后,患心肌梗死、腦出血、急性肺炎、慢支等疾病的老年人就會增多。因此,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過早起床,晨練要推遲一些,好待日出后再出門。因為早晨寒氣生發(fā),有時還有霧氣,極易寒邪侵入。
除此之外,老年人還要注意頸背部保暖(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腳的保暖(所謂寒從腳下起,可每晚堅持用熱水洗腳)、注意室內溫度(居室溫度好保持在15-18 ,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 ),另外,外出時要穿著暖和,如頭戴帽、腳穿襪,以防冷空氣侵襲。
按摩理療,養(yǎng)腎為先
大寒養(yǎng)生要以養(yǎng)腎為先,因為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尤其在廣州,大寒是養(yǎng)腎的佳時令,可多按摩以下穴位。
按腎俞(第二腰椎嵴突下旁開1.5寸處)
方法:兩手搓熱后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36次,兩側交替進行,可治腎虛腰痛。
按摩涌泉穴(足心凹陷處,為足少陰腎經之首穴)
方法:用右手中間三指按摩左足心,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兩側交替進行,各按摩36次,按摩到足心發(fā)熱為止,對心悸失眠、雙足疲軟無力等效果良好。
揉關元(肚臍下1.5寸處)、氣海穴(肚臍下3寸處)
方法:將手搓熱,用右手在該處旋轉按摩36次,能健腎固精,改善胃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