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季牙齦出血吃什么
春季吃什么養(yǎng)生。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四季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0春季牙齦出血吃什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2020春季牙齦出血吃梨子
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jīng);具有生津、潤燥、清熱的作用;用于熱病傷陰或陰虛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癥,也可用于內(nèi)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牙齦腫痛、牙齦出血等癥。建議牙齦出血患者,可以用梨子與鮮藕榨汁喝,能清熱止血。
2、2020春季牙齦出血吃獼猴桃
獼猴桃性味甘酸而寒,有調(diào)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除煩的功效。而且獼猴桃果肉中含有豐富的VC和VB微量元素,對口腔潰瘍、牙齦出血有天然的藥效作用。建議牙齦出血者,可以將獼猴桃汁調(diào)入蜂蜜飲用,達到止血效果。
3、2020春季牙齦出血吃柿子
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jīng),有清熱、健脾、澀腸、止血之功,對于牙齦出血療效佳,可以鮮吃或者吃柿餅都可以,但注意不要空腹吃柿子。
4、2020春季牙齦出血的食譜
4.1、槐花15克,炒焦研末,蛤殼粉30克,調(diào)勻,每次3克,每天3次,溫開水沖服,連服數(shù)劑。
4.2、食療三:梨2個,鮮藕250克,生荸薺125克,生地15克,白糖適量,共同煎水服,每天l劑,連服4~5劑。
4.3、紅椒拌藕片:紅椒2個,白嫩蓮藕1根,白糖、生姜、芝麻油、香醋及精鹽適量。先將蓮藕、紅椒及生姜清洗干凈(最后一遍水應該用溫白開水),蓮藕去皮切成薄薄的片,先不要散開,直接裝入一個器皿中。
放精鹽并加涼開水大約300毫升浸泡至軟,取出后裝盤;紅椒去籽、去蒂、切絲,裝入蓮藕片盤中;生姜切細絲,把白糖、香醋及姜絲一起撒在藕片和紅椒絲上,略腌一會兒,淋上芝麻油拌勻即成。
此方酸甜有味,清淡爽口,其中的紅椒富含維生素C,蓮藕中富含丹寧酸,具有收縮止血的作用,對孕婦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養(yǎng)胃消食、養(yǎng)心生血之功。
牙齦出血怎么辦
1、每餐飯后及晚上要漱口,牙齦炎患者可使用漱口水,達到殺滅口腔及牙周大部分致病菌,使口氣清新的作用。
2、堅持早晚刷牙。牙齦炎患者應選用藥物牙膏刷牙,最好買幾種不同的具有止血功效的藥物牙膏交替使用,最好使用不同的品牌。
3、每天應使用牙線(最好是每餐飯后和晚上睡覺前),牙間隙過大的還應使用牙縫刷,清除牙面和牙周的污物和食物殘渣,防止牙垢和牙結石的形成。
4、定期到醫(yī)院洗牙是非常重要的牙齒保健方法,一般半年到一年一次。如果是牙周病的患者,要進行系統(tǒng)的牙周治療。
5、充分咀嚼,大家進食應對食物進行充分的咀嚼,一方面有助食物被充分消化,另一方面促進牙周組織健康,預防牙齦出血的發(fā)生。
引起牙齦出血的原因
1、清潔不徹底導致炎癥
由于口腔清潔不徹底,造成食物殘渣淤積,牙垢和牙石嚴重堆積在牙體周圍,使得口腔內(nèi)各種細菌不斷滋生繁殖,導致牙齦炎和刷牙出血的發(fā)生,患者還伴有明顯口臭。
建議:密切配合醫(yī)生進行潔治等治療。
2、牙周病早期癥狀
牙周病早期并不會出現(xiàn)那種要命的牙疼,很長時間里往往只是牙床的顏色和質(zhì)地發(fā)生了一點變化,刷牙時會有血絲。你覺得沒啥大事兒,其實牙齦已經(jīng)處于一種非健康的狀態(tài)下了。
建議:牙周病,很可能是邁向缺牙深淵的第一步。所以牙齦出血應及時去牙科看醫(yī)生。
3、刷牙不當牙齦出血
日常生活中刷牙用力過猛,用的牙刷比較硬,是導致牙齦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確做法:牙齦是比較脆弱的部位,牙刷最好選擇軟毛的,每次刷牙要注意力度,刷牙時間至少三分鐘。
延伸閱讀
1、吃什么降火2020春季
1.1、薺菜
薺菜,又俗稱地菜,其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功效,用于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崩漏、月經(jīng)過多、目赤腫痛等。《名醫(yī)別錄》載“主利肝氣,和中”。
1.2、馬蘭頭
馬蘭頭雖有一種特殊的氣味,但無毒,不像春天里有的野菜帶點兒小毒。它性味辛涼、微寒,和薺菜一樣,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之功效。一般患急性肝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和乳腺炎等化膿性炎癥時就可以請它來幫忙。
2、2020春季預防疾病方法
2020春季里最常見過敏原是花粉和柳絮,它們隨風飄蕩空中引致過敏。因此,此季節(jié)最好關緊門窗,以防止花粉飛入室內(nèi)。
霧霾天或花粉季節(jié),人們外出后往往會沾上塵埃、花粉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因此,回家進屋前,應當先拍打身上塵土,回家后及時換上新衣服,并洗臉洗手,甚至洗頭。
3、2020春季容易患什么疾病
3.1、心腦血管疾病
盡管處于2020春季,天氣卻還停留在2020冬季狀態(tài),氣候變化無常,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階段,因為寒冷的刺激造成心肌耗氧指數(shù)上升,從而加重心臟負荷。尤其是老年人,春天要特別警惕心腦血管疾病上身。要堅持打好“五張牌”,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襲擊”,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春天。
3.2、過敏
家中的茶花、梔子花連日爭芳,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然而,這樣的季節(jié)對于那些過敏患者來說,挑戰(zhàn)性卻是極大的。
2020春季養(yǎng)生方法
春捂是防春寒的有效措施,2020春季養(yǎng)生適度春捂是保養(yǎng)人體陽氣的科學方法。尤其是清晨與夜晚,穿衣蓋被應該偏多偏厚一些,重點是捂身體下部。保養(yǎng)陽氣能增強抵抗力,避免寒邪入侵,有效防止多種傳染性疾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人更需防寒、保暖、壯陽氣,以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的發(fā)生。
但是,春捂也應該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誘發(fā)春火的產(chǎn)生。另外,2020春季養(yǎng)生飲食上要注意調(diào)養(yǎng)肝氣、去春火,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類及其制品;蔬菜有芹菜、油菜、胡蘿卜等;果品有栗子、紅棗、枸杞子、菠蘿等。將這些食品科學搭配食用,能從中攝取豐富的營養(yǎng),特別是蔬菜中的多種維生素,可充分滿足肝臟的需要。除了春捂有度與藥食調(diào)理外,還需要調(diào)養(yǎng)精神,制怒養(yǎng)肝,以防春火萌動。
2020春季的禁忌有哪些
1、忌多吃辣和酸
酸辣食物已經(jīng)是現(xiàn)代年輕的最愛,有人無辣不歡,而有人則無酸不下飯。但是這兩種口味的食物都不宜在2020春季食用。
首先,2020春季人體容易上火,出現(xiàn)眼睛干澀、口舌生瘡、便秘和皮膚黝暗等情況。而辣味食物如青紅辣椒、胡椒粉、老姜等,這些食物在中醫(yī)看來性味燥熱,容易加重上火現(xiàn)象。
其次,中醫(yī)認為春養(yǎng)肝,因為肝屬木,春也屬木,所以春天的養(yǎng)肝是對應時節(jié)的養(yǎng)生方法。但是春天也是肝臟疾病容易活躍的季節(jié),養(yǎng)肝同時還要最易避免肝火過旺。
酸味入肝,春天如果多吃酸性食物會導致肝火過旺,引起皮膚油脂分泌、頭發(fā)油膩、痘痘、眼澀眼干等問題。
2、忌脫衣服
雖然隨著春天的深入,天氣已經(jīng)逐漸轉(zhuǎn)暖,但是不宜過早的脫去棉衣,即使是在中午也不可以。
俗語常說“春天孩子兒臉,一天變?nèi)儭?春天的天氣雖然做不到一天三變,但是溫度多變,早晚溫差大這是事實。如果過早的脫去衣物,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沒有緩沖時間,反而容易導致抵抗力下降。而2020春季是多種病菌大肆繁殖的季節(jié),抵抗力下降則病菌趁機入侵人體,導致疾病的發(fā)生。
1、2020春季流感吃什么
感冒初期喝喝紅糖姜湯,姜中的姜辣素、姜油酮可以發(fā)汗,趕走體內(nèi)蓄積的熱氣,尤其是水分較少的老姜,促進血液循環(huán)效果更好,添加紅糖則可補充熱量。但姜湯只適用于外感風寒,得了熱傷風的人,則不適合飲用。
2、2020春季流感怎么辦
不同類型咳嗽的食療方法:
一旦咳嗽,要少吃魚、蝦和肥肉等葷腥、油膩食物,辣椒、胡椒、生姜等辛辣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同時,也不宜吃西瓜、大白菜、冷飲等涼性的食物,煙酒更是要戒。
“冷咳”
多吃一些益腎健脾潤肺化痰的食物,如可將鵪鶉、柿餅、雞等油炸后食用,上了年紀的人可吃麻油、姜炒雞蛋,這些民間偏方也十分有效。
“熱咳”
可用梨燉川貝、冰糖,或梨燉燕窩,也可將楊桃燉湯、榨汁或直接蘸糖吃。
3、怎么預防2020春季流感
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
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主要來源于奶類、蛋類、魚蝦類、瘦肉和大豆及制品。
補充菌類食物
金針菇、蠔蘑、冬菇、香菇等菌類食物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大,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補足多種維生素應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獼猴桃、草莓、紅棗等。
補鋅
在微量元素中,鋅和免疫功能關系密切。鋅具有殺菌作用。成人補鋅可提高免疫力,嬰兒補鋅可提高免疫力,還可促進智力發(fā)育。
2020春季常見的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癥狀:有發(fā)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翳學教育網(wǎng)。
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發(fā)生變異,可引起反復感染發(fā)病。
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已被國際醫(yī)學界公認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在流感季節(jié)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老年人、兒童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什么人2020春季容易流感
1、不運動的人
每天對著電腦一坐就是8個小時,回家后洗完澡也坐著看電視,這是許多上班一族的真實寫照。實際上,如果長期不運動,容易使人體血液流速減緩,影響基礎代謝,從而造成代謝物堆積于體內(nèi),導致免疫力下降,這就給流感病毒一個趁虛而入的機會了!
如果平時多注意鍛煉,則有利于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提高抵抗能力,使流感病毒不敢輕易侵犯。小編認為,春天和煦溫暖、陽光明媚,趁著景色美好,周末有空外出走走,鍛煉下身體,遠比在家宅著看電視舒服。
2、經(jīng)常熬夜的人
如今,人們生活壓力加大,工作學習勞累使許多人養(yǎng)成了熬夜的壞習慣。熬夜容易使人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又會影響人體的自我修復,導致白細胞分泌失調(diào),人體免疫力下降,使身體容易遭受流感病毒的侵犯。
美國曾有研究顯示:如果每晚睡眠時間少于7小時,那么患感冒的概率會增加3倍。因此,每天都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對于預防流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患有糖尿病的人
如果患有糖尿病,那么患流感的概率也會加大。這主要是因為糖尿病病人代謝功能較常人紊亂,而且身體的抵抗力也相對比較弱,對外界環(huán)境因素較為敏感,因此很容易遭受病菌的影響和侵擾。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在2020春季需要多加小心防范。
1、2020春季長高吃什么
長高要注意補充蛋白質(zhì),如動物蛋白質(zhì)中的蛋、奶、肉、魚以及大豆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模式與人體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模式較接近,在體內(nèi)的利用率較高,被稱為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可以多給孩子補充。補充鈣質(zhì)的食物,乳制品類的牛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等;豆制品類的黃豆、蠶豆、豆腐、豆腐干等;海產(chǎn)品類的鯽魚、鯉魚、泥鰍、蝦等。
充足的脂肪攝入是非常重要的,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核桃粥、黑芝麻粥、花生粥等,或者吃些富含植物脂肪的小食品,如花生米、核桃仁、松子、葵花子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維生素ABC對于孩子長高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對鐵、鋅、銅等這些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雖然不大,但卻是不能缺的。
2、有助于長高的運動
最有效的鍛煉項目是跳躍、跑步、摸高、自由體操、打籃球、打排球、游泳、跳繩和引體向上等運動。跑步、跳躍、負重運動,主要能起到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引體向上則可以拉伸脊柱,使脊柱盡力伸展,促進脊柱骨的增生;游泳時,用力伸展脊柱、蹬夾腿的動作以及水的浮力,對脊柱骨和四肢骨的增長很有利。強度較大的運動,如比賽或較大重量的力量練習,每次練習的間隔時間應該長一點,而總的鍛煉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引起過度疲勞;強度小的項目,如慢步、跳繩等,鍛煉時間可相對延長,使肌肉、關節(jié)和骨骼得到充分刺激。
3、影響長高的因素
遺傳因素:影響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遺傳。父母如果個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一般來說不會特別突出。生長激素:生長板位于骨頭兩端,受到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刺激,會不斷增生軟骨,新生的軟骨經(jīng)鈣化后形成硬骨,骨頭因而變長、變寬。后天營養(yǎng)攝入、睡眠、疾病、心理因素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長高有哪些認識誤區(qū)
1、娃隨爹媽個子高,生長發(fā)育是會有個體差異的,高個兒父母也可能會有個矮寶寶!如果在寶寶的黃金長高時機錯過了營養(yǎng)補充和體育鍛煉,也是會造成寶寶身高長不高的遺憾。
2、保健品增高,不少爹媽也熱衷于給寶寶補充各種能長高長壯的保健品,但其實這些都含有激素成分,孩子吃了可能會比同齡人高一些,但實際上對孩子是有害的,濫用激素會導致寶寶的骨齡飆升,引起性早熟。
3、發(fā)燒就是在長高,“發(fā)骨節(jié)”是寶寶在某個節(jié)點突然長高,手腳和關節(jié)晚上會出現(xiàn)疼痛感,有的寶寶可能伴隨發(fā)燒癥狀,但BB無故發(fā)燒不一定就是發(fā)骨節(jié)!長高與發(fā)燒并無直接的聯(lián)系,爹媽要具備科學的常識,千萬別因為這些傳言而延誤對疾病的治療。
孩子哪個階段最容易長高
1、第一階段:0-7歲是孩子比較好動的時機,寶寶的好動對骨骼具有鍛煉作用。
2、第二階段:7-12歲這個年齡段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為30%。
3、第三階段:12-18歲身高增幅對身高影響則下降為20%。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對身高影響明顯,因為青春期身高停長的過程,就是生長激素和性激素此消彼長的過程。12歲左右,女生身高基本定型。男生到了14歲身高就基本定型了。因此,3-12歲是孩子長高的最佳階段。在這一階段,家長要把握時機。
1、2020春季吃什么菜
1.1、豆芽菜
豆芽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于肝氣疏通、健脾和胃。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適合口干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黃豆芽健脾養(yǎng)肝,有助于預防口角發(fā)炎。
1.2、黃瓜
黃瓜入藥始載于《本草拾遺》,中醫(yī)認為其性涼味甘無毒,入脾、胃、大腸三經(jīng)。有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消腫利尿,治咽喉腫痛,四肢浮腫、熱痢便血。黃瓜的皮所含的營養(yǎng)素也很豐富,吃黃瓜的時候應當保留。切記在浸泡黃瓜的時候不要切頭去根,那樣會讓黃瓜的營養(yǎng)流失。
2、2020春季降火菜的做法
原料:金針菇,黃瓜,青椒,蒜汁,香油,鹽,醋,糖,辣椒油少許。
做法:金針菇去老根洗凈焯水、黃瓜擦絲、青椒切絲,放蒜汁、香油、鹽、醋、一點糖、還可以放少許辣椒油,拌勻即可,冷藏后食用更佳。
3、2020春季如何養(yǎng)生
運動養(yǎng)陽貴在走出家門初春來臨,萬木吐翠,正是采納自然之氣養(yǎng)陽的好時機,而運動則是養(yǎng)陽的最好方法之一。人們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狀況,選擇適宜的項目,如到公園遛彎、散步、打太極拳、舞太極劍、八段錦、郊外踏青等,讓身體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以吸取大自然的活力。起居養(yǎng)陽重在避風寒“春天猴兒面,一日變?nèi)儭薄?/p>
2020春季上火怎么辦
1、喉嚨發(fā)干疼痛
如果出現(xiàn)喉嚨發(fā)干,以及疼痛的癥狀,推薦一款2020春季要茶飲,準備好10克的金銀花和10克的菊花,加上各6克的胖大海和生甘草,把這些藥材一起放進保溫瓶里,用開水沖泡就可以當做茶飲。每天1劑量這樣的藥草沖泡飲用,第二沖泡的就要患上新藥材。
這款茶飲具有疏散風熱、緩解咽喉的不適感,主要用于治療2020春季常見的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所導致的口燥干咳,和咽喉痛引起的啞聲等。
2、上火長口瘡
大部分人都有長過口瘡的經(jīng)歷,無論是男女老少。特別是在2020春季的時候,有時候會很突然的出現(xiàn)在口腔里,并且會很疼痛,嚴重的話,很有可能還會有全身的癥狀,例如淋巴腫大和低熱等癥狀。
口腔長口瘡有什么方法能治療呢?可以選擇黃連上清片,或是三黃片等藥物,外用可以選擇西瓜霜。
3、大便干燥
老人在2020春季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大便干燥的情況。如何治療這種因為干燥引起的大便干燥呢?在治療方法上,要“潤”不要“瀉”??梢詫⒑颂胰屎秃谥ヂ檠谐煞勰?然后炒熟,加入蜂蜜,用溫開水沖泡服用,每天要適量的服用。
2020春季飲食禁忌
1、飲食要營養(yǎng)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2020春季強調(diào)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zhì)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2、2020春季飲食養(yǎng)肝為先
2020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于人們肝氣升發(fā),也會引起舊病復發(fā),如2020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中醫(yī)認為,春在人體主肝,而肝氣自然旺于2020春季。如果2020春季養(yǎng)生不當,便易傷肝氣。為適應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diào)理上應當注意養(yǎng)肝為先。
3、飲食要養(yǎng)陽
陽,是指人體陽氣,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wèi)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黃帝內(nèi)經(jīng)》里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御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
1、2020春季吃什么養(yǎng)生
1.1、鴨肉
中醫(yī)認為鴨肉性涼,特別是具有很好的清補作用。特別是對于陰虛體質(zhì),身體虛弱的人,在2020春季適當?shù)某孕喨饪扇┏?、健脾養(yǎng)胃。鴨肉燉蓮藕,鴨肉蘿卜湯等都是民間常見的養(yǎng)生保健湯品。
1.2、干貝
干貝是一種味道鮮美,肉質(zhì)很好的食物。2020春季適當?shù)某孕└韶惥哂凶剃幯a腎,治療消渴等疾病的作用。另外對于經(jīng)常感到口干舌燥、食量大、體重又偏輕的人也可適當?shù)亩喑孕└韶悳途哂泻芎玫氖朝焹r值。
2、2020春季養(yǎng)生禁忌
2.1、春天情緒不宜平和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可以說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節(jié),對于養(yǎng)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說到養(yǎng)生,人們就會說心態(tài)平和,但2020春季養(yǎng)生卻不同。劉敏說,“春天不要平和,2020春季一定要讓心情欣然、愉悅,秋天才要講求平和?!?/p>
2.2、春夏養(yǎng)陽
中醫(yī)認為,春夏養(yǎng)陽,所以春天應該多吃一些辛味的東西。比如,民間講究在農(nóng)歷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餅,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發(fā)的作用,讓人微微出汗,可以幫助體內(nèi)的寒氣發(fā)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蘿卜等。
3、2020春季不易做什么事
春天會讓肝臟和膽囊中的一些小毛病變得更為嚴重。要保護肝膽,就要避免環(huán)境中的任何化學物質(zhì),少吃動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飯店吃飯,遠離做菜使用的劣質(zhì)油,每天最好吃12把堅果。應食用好的油,比如橄欖油和用堅果及種子壓榨的油,它們就像潤滑劑一樣,讓你的身體零件更靈活、健康,不易生銹。肝氣舒暢,人的韌帶、肌腱和關節(jié)也不會僵硬。
2020春季老人容易得什么病
1、痛風發(fā)作
痛風一般在夜間或凌晨發(fā)作,疼痛劇烈,此時可選用秋水仙素、消炎痛等治療。
2、心絞痛
老年人由于勞累、氣候突變或晚上看電視心情緊張等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冠狀動脈收縮,以及夜間睡眠時靜脈血液回流增加,致心臟負荷加重。當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時便可導致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而發(fā)生心絞痛。此時,家人應立即將老年人扶起,讓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多可緩解。
3、哮喘發(fā)作
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與肺心病的老年人,由于夜間睡眠時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迷走神經(jīng)亢進,導致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痙攣而發(fā)生哮喘。哮喘發(fā)作時可給氨茶堿,或異丙基腎上腺素等,嚴重時應立即給予吸氧。
4、急性腹痛
有些老年人患有膽結石、腎結石等疾病,當夜間睡眠體位發(fā)生改變時,結石移動嵌塞膽道或輸尿管導致痙攣而引起急性腹痛。有些患有潰瘍病的老年人,由于飲食不節(jié)或受涼,加上夜間迷走神經(jīng)興奮,胃酸分泌增多可致胃痛。
對于因膽結石和腎結石引發(fā)的腹痛,應立即變換體位,同時按壓足三里、膽囊穴、內(nèi)關、關元等穴位可緩解疼痛。胃潰瘍病人則服用654-2等解痙藥以緩解癥狀。
2020春季怎么預防疾病
1、常喝水
氣候干燥時,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還有利于體內(nèi)毒素排泄,凈化體內(nèi)環(huán)境。
2、注意日常飲食
合理安排飲食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均衡地搭配蛋白質(zhì)、糖分、脂肪、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各種有助于增強體質(zhì)的營養(yǎng)素,還可以多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因為維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飲食一定要規(guī)律,不可暴飲暴食。另外,還要注意多飲水,因為上火后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襲。
3、注意個人衛(wèi)生
勤洗手、保持手部的衛(wèi)生十分重要,平時還應盡量避免用手接觸眼睛、口鼻等。另外,洗手時不要簡單地在水龍頭下面沖一沖,而要用肥皂來認真清洗,時間也要盡可能長一些。另一個是外出時注意戴口罩。對衣物和被褥等必須勤洗勤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