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
夏季吃什么養(yǎng)生。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只有進行科學(xué)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四季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1、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
赤小豆:健脾燥濕可以消水腫脹滿、止瀉、利小便。綠豆:最適宜夏天和梅雨季節(jié)有解濕熱氣功效。冬瓜:性味甘淡微寒養(yǎng)胃生津、去濕瀉熱。薏仁:主理祛濕,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海帶:行水化濕、除痰、止帶濁。
黃瓜:清濕解暑、止渴利尿、解毒消炎。鯽魚:益氣健脾養(yǎng)胃、利尿消腫、清熱解毒。鴨肉:補虛清熱、除濕解毒、能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生苦瓜:清濕毒、利尿解暑、清心明目。絲瓜:清濕痰、通便秘、利小便、除口臭。
2、濕熱有哪些原因
主要是感受濕熱之邪。我國地處北半球,夏秋之交,暑熱未盡,水濕泛濫,濕熱最盛,侵犯人體,蘊結(jié)為病。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guī)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滯、濕阻、氣滯等,而食滯、濕阻、氣滯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zhì)濕”,氣滯也是水濕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極具生濕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jié)因素均可成為濕熱蘊結(jié)的病因。脾胃失健、情志因素也可導(dǎo)致濕熱。
3、濕熱常見癥狀
頭身困重,發(fā)熱多在午后明顯,且身熱不揚(即肌膚初捫之不覺很熱,但捫之稍久即感灼手),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shù)。具體表現(xiàn)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瘡皰;在關(guān)節(jié)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jié)M,惡心厭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shù);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xiàn)為肝區(qū)脹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發(fā)黃,或發(fā)熱怕冷交替,脈弦數(shù);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的中藥調(diào)理
1、由人參、白術(shù)、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藥物組成。
2、含附子、黨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等中藥。
3、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炙甘草。
4、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癥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里急后重。
5、方中黃連,清熱燥濕,止瀉痢,為君藥。黃芩、黃柏加強黃連清熱燥濕之功,共為臣藥。白芍、當歸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氣止痛;厚樸、枳殼、檳榔、木香行氣和中,行滯止痛;吳茱萸溫中燥濕止瀉,也制苦寒之品,為佐藥。甘草健脾和中,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濕,化滯止痛之功。
濕熱的食療
1、砂仁粥:粳米100克,砂仁3克。砂仁研末備用。粳米淘凈,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至粥爛粥稠,放入砂仁末,再煮1-2沸即成。
2、豆蔻砂仁荷葉飲: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1/2張。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鐘,藥汁當茶飲用。
3、砂仁茶:砂仁1.5克。將砂仁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頻飲用,可連續(xù)沖泡3-5次。有健脾行氣消脹的功效。尤其適用腹脹、胃脘脹悶伴有食欲不佳或不思飲食的人群飲用。鮮荷葉綠豆乳鴿湯:干荷葉一角、綠豆四兩、乳鴿一只、陳皮一角、鹽少許。蘆薈苦瓜排骨湯:蘆薈新鮮葉片兩片、小排骨半斤、燈心花四至六扎、苦瓜一個、鹽少許。
相關(guān)閱讀
1、2020夏季肺濕熱吃什么
西紅柿:紅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綠豆,可以增強免疫力,清除不必要的活性氧化物,增加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紅豆: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養(yǎng)心益血等,2020夏季不妨常喝紅豆湯。
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增強免疫機能、調(diào)節(jié)心肺功能等多種功效,滋補五臟。
胡蘿卜: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怕冷人群,這類人可以常喝些胡蘿卜湯,有利于激活內(nèi)臟功能和血液運行,調(diào)理內(nèi)臟。
2、2020夏季肺濕熱食療方
喝米湯潤肺
在中國古代的學(xué)說里面,肺部屬金,而谷物屬土,而土能生金,所以,在2020夏季喝一些米湯能夠幫助潤肺,對于夏日養(yǎng)肺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
百合赤豆粥
百合赤豆粥具有清熱利濕、滋陰潤肺的功效,適于咳嗽、喘促、口干者食用。其做法為:先將赤小豆煮至半爛,然后加入百合、杏仁、粳米熬成粥,最后加入冰糖即可。
銀耳可護肺
銀耳歸肺、胃、腎經(jīng),味甘性平,具有益胃補腎潤肺的功效,適合用于治療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等癥。
3、2020夏季肺濕熱解毒飲品
三鮮飲
取新鮮竹葉、荷葉、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鐘后取汁,加入適量蜂蜜代茶飲即可。
薄荷葉中含有薄荷油,用水沖泡后,是天然的降溫飲品,能夠提神醒腦、清心明目;新鮮竹葉是一味清熱的中藥,生津利尿;荷葉主治暑熱煩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
三仙飲
取金銀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蠶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蠶豆煮爛為度,飲汁食豆。土茯苓能夠清熱解毒以除濕;金銀花清熱解毒以消腫;蠶豆利濕排毒。
這道飲品尤其適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瘡癤者。但購買金銀花時一定到正規(guī)藥店,切勿買到山寨版的山銀花,以免因一字之差,降火變上火。蠶豆用熱水泡發(fā)以后更易煮爛。
三花飲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凈后以沸水沖泡,加蓋稍冷后當茶飲。野菊花能疏風(fēng)清熱、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煩;茉莉花清熱解表、利濕開郁。
以這三種花的花朵代茶飲,有消暑解熱、芳香開竅,去心胸?zé)岬淖饔谩?/p>
需注意,野菊花以色黃無梗、完整、氣香、花未全開者為佳。
2020夏季肺濕熱改善方法
搓熱掌心
每天早上吃完早飯之后過約20分鐘左右,邊走邊搓手,掌心中有個穴位是心經(jīng)上的主穴,搓手有利于刺激心經(jīng)通暢,改善血液循環(huán),再手搓熱之后,趁著手心溫?zé)嶂畷r,再捂眼睛,再搓前臂,兩手交叉著搓。
正確呼氣
首先,吸氣時機均勻緩慢,用鼻子有節(jié)奏地吸氣,且盡量的吸滿,讓氣體充滿肺泡,接著,緩慢而有力的吐氣,盡量的將體內(nèi)的廢物呼干凈,保障更多的氣體交換,在吸氣和呼氣之間,可以屏氣5秒鐘左右,呼吸時,可以想象自己在身臨其境一些寧靜的場景,有利于身心的平和。
輕拍胸脯
坐好在椅子上,保持上身正直,自然的分開兩膝蓋,雙手輕放于大腿之上,身體放輕松,微微的閉目雙眼,盡可能的排除大腦中的雜念,深長而緩慢地吸氣,同時抬起雙手,用手掌自兩側(cè)的胸部從上而下地不停拍打,呼氣時,用手掌從兩側(cè)的胸部自下而上不停拍打,每次拍打約10分鐘。
2020夏季肺濕熱中藥療法
石膏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解肌退熱,常與知母相須為用。用于肺熱咳嗽,氣急喘促,發(fā)熱口渴,常與麻黃、杏仁等配伍,如麻杏石甘湯?,F(xiàn)用中成藥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就應(yīng)用了此方劑,針對兒童生理特點,清肺胃熱,治療兒童感冒。此外石膏還可以清瀉胃火,用于胃火牙痛。
知母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于熱病煩渴。善清肺胃實熱,常與石膏相須為用,如白虎湯。用于肺熱咳嗽、陰虛燥咳。
蘆根
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用于熱病煩渴,清透肺胃實熱,養(yǎng)陰生津,止咳除煩。用于胃熱嘔逆,肺熱咳嗽,咳痰黃稠,多與貝母、黃芩同用。
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用于濕溫暑濕,肺熱咳嗽。善清肺火及上交實熱,可配知母、麥冬同用,以增強清肺止咳功效。用于咽喉腫痛,常與銀花、板藍根、連翹、牛蒡子同用。
1、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赤小豆
根據(jù)歷代醫(yī)家的經(jīng)驗,赤小豆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用,皮膚濕疹多因脾虛失運,濕毒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濕、清熱利水的作用,皮膚濕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復(fù)痊愈,故無論急慢性皮膚濕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
2、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絲瓜
性涼,味甘,皮膚濕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熱、涼血、解毒的效果?!夺t(yī)學(xué)入門》中曾說: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余毒,并乳癰、疔瘡。這類病癥,多因濕熱為患,同皮膚濕疹一樣,食用絲瓜,均能達到去濕熱、解濕毒的目的。
3、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綠豆
性涼,味甘,有清熱、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醫(yī)家認為它可以主丹毒煩熱,風(fēng)疹,治痘毒,療癰腫痘爛等皮膚疾患,均借其清熱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膚濕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濕清熱。
4、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莧菜
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zhì),也具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莧菜可以去濕熱,但是脾胃虛寒者忌食;平素胃腸有寒氣、易腹瀉的人也不宜多食。
5、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玉米
具有調(diào)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jié)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6、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田螺
有清熱利濕、通便解毒的功效,適用于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熱結(jié)膀胱、小便不通、鼓脹水腫等病癥。
7、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苡仁
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于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fēng)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癥。
8、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2020夏季濕熱癥狀有哪些
1、總體特征:濕熱內(nèi)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濕熱表現(xiàn)為主要特征。
2、型體特征:形體偏胖或消瘦。
3、面部,發(fā)黃發(fā)暗,面部油膩。
4、唇紅齒黃、牙齒黃、牙齦紅、口唇紅。
5、皮膚易生痤瘡,發(fā)紅、膿皰。
6、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體味大。
7、大便燥結(jié)或粘滯不爽,異味特別大,臭穢難聞。小便黃赤、顏色很深。
8、男性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白帶多,色黃,外陰經(jīng)常瘙癢。
9、舌像:舌紅苔黃。舌質(zhì)紅,舌苔黃厚。
10、心理特征:性情急燥、容易發(fā)怒。
11、發(fā)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石淋、熱淋等病。
12、適應(yīng)能力:不能耐受濕熱環(huán)境;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huán)境較難適應(yīng)。
13、濕熱體質(zhì)容易生病。脂溢性脫發(fā)、痤瘡、體味、淋證;泌尿道感染,帶下病、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
2020夏季濕熱體質(zhì)如何調(diào)理
1、刮痧
刮痧效果很不錯,是很多人放松的首選,其實刮痧主要作用還是治療疾病。刮痧是以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為核心的一種保健按摩方法,它可以通過一些特定的工具和手法來對身體進行反復(fù)的按摩,進而達到舒經(jīng)活絡(luò)、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刮痧還可以起到祛除體內(nèi)濕氣的功效。
2、汗蒸
汗蒸館這幾年的發(fā)展也很是迅速,如果能合理地進行汗蒸保健,對健康倒也是不無好處。濕氣重的人的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不太好,天氣稍有變化就會引起身體各種不適的反應(yīng)。
3、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除濕氣的目標也可以通過運動來達成。一般來說,濕氣比較重的朋友大多不愛運動,所以常會感到身體十分的笨重。這類人群主要需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運動強度,促進自己的血液循環(huán),這樣就可以使隱藏在體內(nèi)的濕氣迅速排出體外。
1、2020夏季去濕熱吃什么
冬瓜
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僻暑除煩,在夏日服食尤為適宜。維生素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高血壓、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的作用。
萵筍
萵筍味甘、苦,性涼,入腸、胃經(jīng),具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于輕度水腫、小便不利??梢詻霭杌蛑鬁?最好連葉一起食用。萵筍性偏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鯽魚
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鯉魚
2020夏季氣候溫?zé)岢睗?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yǎng)學(xué)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
綠豆
綠豆味甘,性寒,歸心、胃經(jīng),功效清熱、消暑、利水、解毒。能夠用于暑熱煩渴、感冒發(fā)熱、吐瀉、水腫尿少。綠豆湯在2020夏季不失為解暑祛濕的好飲品。
2、祛暑利濕養(yǎng)生粥的做法
綠豆薏米粥
材料:綠豆、薏米各5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薏米、綠豆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鍋內(nèi)加水,以大火燒沸后,放入綠豆、薏米,轉(zhuǎn)為小火煨粥約30分鐘。煮至熟爛后關(guān)火,待粥溫后加蜂蜜即可。
功效:綠豆可清熱解毒,薏米能夠健脾祛濕,2020夏季經(jīng)常來份綠豆薏米粥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砂仁粥
材料:粳米100克,砂仁3克。砂仁研末備用。粳米淘凈,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至粥爛粥稠,放入砂仁末,再煮1-2沸即成。
功效:具有暖脾胃,化濕行氣消脹的功效。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伴有大便溏稀,或者腹脹、惡心欲嘔、口中粘膩或者妊娠嘔吐的人群服用。
3、祛暑利濕養(yǎng)生茶的做法
香薷扁豆茶
材料:香薷10克,厚樸、白扁豆各5克。
做法:將白扁豆炒熟,搗碎,與剪碎的香薷、厚樸同用沸水沖泡,蓋嚴后溫浸1小時后飲用。
功效:此茶可祛暑解表,和中化濕,適用于2020夏季濕氣重時感覺發(fā)熱、頭痛、胸悶、吐瀉時使用。
豆蔻砂仁荷葉飲
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1/2張。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鐘,藥汁當茶飲用。
功效:具有消食寬脹,行氣和胃的功效。尤其適用于痰濕體質(zhì)人群,脂肪肝、高脂血癥伴有腹脹、大便粘膩等不適的人群服用。
砂仁茶
砂仁1.5克。將砂仁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頻飲用,可連續(xù)沖泡3-5次。
功效:有健脾行氣消脹的功效。尤其適用腹脹、胃脘脹悶伴有食欲不佳或不思飲食的人群飲用。
2020夏季體內(nèi)濕熱的癥狀
容易長粉刺和瘡癤。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閃亮。嘴里經(jīng)常感覺很苦,而且有口臭和異味。大小便有粘滯不爽的感覺。小便發(fā)熱,尿色發(fā)黃。女性白帶發(fā)黃,男性陰囊部總是多汗潮濕。
體型偏瘦或者偏胖。性格暴躁易怒。容易患患瘡癤、黃疸、火熱等疾病。
不適應(yīng)氣候濕潤的環(huán)境,不適應(yīng)高溫環(huán)境,尤其討厭夏末秋初和濕熱交蒸的氣候。
2020夏季去濕熱的食療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濕,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濕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藥,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濕作用。
茶:偏于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除濕,偏于涼性的竹葉、荷葉可以清熱,每天泡茶喝,幫助清除體內(nèi)的濕熱。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濕、發(fā)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濕的作用。
粥:濕熱的季節(jié)粥也是很好的選擇,茯苓、白術(shù)、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濕養(yǎng)胃。
湯: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濕。
1、2020春季吃什么去濕熱
濕熱體質(zhì)飲食應(yīng)該清淡為主,多吃赤小豆、空心菜、莧菜、絲瓜、葫蘆、西瓜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吃羊肉、狗肉、鱔魚、韭菜、辣椒等肥膩食品,還有火鍋、烹炸、燒烤等助熱的食物也要忌口。同時要戒抽煙酗酒。
若是愛喝茶人群,應(yīng)該選擇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去濕,還可以考慮涼性的竹葉、荷葉,能夠清熱,去熱。
2、濕熱的癥狀
濕熱天氣,這類人還會出現(xiàn)渾身黏糊糊的感覺。武月萍博士說,長期遭受濕熱侵襲,體濕的人就會出現(xiàn)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發(fā)容易臟、舌苔膩等癥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后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后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癥狀。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xiàn)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fā)黃等現(xiàn)象,也可能受濕熱侵襲了。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nèi)濕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yī)所說的“長夏”季節(jié),也對應(yīng)五行中的“土”,內(nèi)外相合,濕上加濕,更容易出現(xiàn)上述癥狀。
3、濕熱的成因
濕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濕,分外濕和內(nèi)濕兩種。內(nèi)濕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diào)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就會加重臟腑負擔,位于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濕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濕內(nèi)停”。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居住環(huán)境潮濕,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濕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濕滯留,致使?jié)駨膬?nèi)生。因此濕與脾臟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
2020春季吃什么藥去濕熱
龍膽瀉肝丸
成份: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炙甘草。
功能:清肝膽,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頭暈?zāi)砍?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濕熱帶下。
人參健脾丸
組成:由人參、白術(shù)、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藥物組成。
功能:健脾養(yǎng)胃,消補兼施??诜看?-12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組成:含附子、黨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等中藥。
功能: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孕婦慎用。
加味香連丸
主要功效:清熱祛濕,化滯止痛。
適用病癥: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癥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2020春季喝什么茶去濕熱
茯苓薄荷茶
茯苓塊適量,加水煮沸,放入薄荷關(guān)火悶1分鐘,代茶飲。此茶可以益脾和胃,滲濕利水,可調(diào)入適量蜂蜜。適合初秋夏末濕熱體質(zhì)常飲。
菊花佩蘭茶
菊花3-5朵、佩蘭5克左右。將兩者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后立即改小火,再煮兩三分鐘即可。菊花有清熱明目、發(fā)汗、疏風(fēng)的功效。佩蘭去濕氣,能清熱解暑。但佩蘭味道稍大,用菊花搭配可掩蓋其味道。
咸檸檬茶
用干檸檬片或者鮮檸檬汁都可,加60度左右的溫水泡,加入少量鹽??梢詭椭鷿駸狍w質(zhì)理氣和胃,生津止渴。
海金沙茶
海金沙15克,綠茶2克。將以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浸5分鐘后飲服。每天晨起,空腹先飲1杯,以后,可隨時飲服。2個月為1個療程。清熱滲濕,利尿通淋,降火解毒。適用于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排尿不暢、小便熱痛、尿色黃赤、舌苔黃膩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