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夏季患腸胃病用藥的四大指南
夏季腸胃養(yǎng)生。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科學的四季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2020夏季患腸胃病用藥的四大指南”,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導讀:腸胃病是2020夏季容易患的疾病之一,想知道如何有效預防及治療腸胃病,不妨看看以下的建議。發(fā)病初期別用止瀉劑
很多人得了腹瀉首先想用蒙脫石來止瀉。專家指出,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發(fā)病初期腹瀉的排泄物能將體內(nèi)的致病菌與細菌產(chǎn)生的毒素排出體外,減少對人體的毒害。當然,如果腹瀉次數(shù)頻繁、持續(xù)時間過長,出現(xiàn)了脫水,就應在應用抗生素和糾正脫水之后,酌情使用止瀉劑。
沙星類藥物兒童不宜
諾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可樂必妥利復星等沙星類藥物也是人們家中常備的治療腸胃病藥物。專家指出,這類藥物對腸道致病菌有良好療效。但兒童、孕婦和哺乳婦女不宜用,有惡心、嘔吐、頭暈、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
根據(jù)病菌選擇抗生素
很多人腹瀉的同時伴有發(fā)熱癥狀,于是趕緊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抗生素。專家指出,伴有發(fā)熱就使用抗生素并不妥。因腸道傳染病多由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引起,故在選用抗生素時,最好先做大便細菌培養(yǎng),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選用對細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療。
微生態(tài)制劑勿超量
麗珠腸樂、培菲康、整腸生等微生態(tài)制劑是用來調(diào)整腸道菌群,糾正菌群失調(diào)。專家提醒,這類藥物勿和抗生素同時服。而如果服用劑量加倍時可能出現(xiàn)便秘。
此外,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要慎用解痙劑如阿托品、顛茄片等止痛劑,此類藥可使青光眼進一步惡化。
相關閱讀
夏季是腸胃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而且夏季氣溫高,食物容易變質(zhì),如果不吃新鮮的食物的話很容易導致腸胃的疾病發(fā)生,比如說夏季最容易出現(xiàn)的嘔吐啊或者是腹瀉的問題,應該如何改善的呢,下面介紹適合夏季降逆止嘔的食譜,可以保護腸胃。
1、鯉魚湯面
材料:活鯉魚1條,牛肉30克,掛面50克,食鹽少許,生姜適量。
做法:將鯉魚宰殺,去鰓、鱗及內(nèi)臟,洗凈,與牛肉、生姜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湯呈乳白色,再下掛面,煮片刻,加食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有益氣健胃的功效。這道食譜可以有補充蛋白質(zhì)的作用,對于促進食欲有好處,還可以有健脾胃的效果,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
2、玉參燜鴨
材料凈鴨1只(約2000克),玉竹20克,沙參20克,各種調(diào)料適量。
制法:將玉竹,沙參洗凈,切片,混合加水煮提取2次得玉竹、沙參濃縮汁約40毫升;鴨子由背部劈開,冼凈,放盆內(nèi),加入鹽、料酒、蔥各少許,入籠蒸至熟爛;鍋內(nèi)注入原湯、鴨子、玉竹和沙參濃縮汁、精鹽、料酒、白糖、蔥,文火燜至鴨肉熟爛,將鴨子切成適宜的塊,按原體形排于盤中,原湯用雞油,淀粉勾成汁,澆上即成。食肉喝湯。滋補胃虛。
功效:適用于胃陰虛所致的慢性胃炎。
3、白扁豆湯
材料:白扁豆30克,大棗20克,白芍、陳皮各6克。
做法:將白扁豆、大棗洗凈,與白芍、陳皮同放入沙鍋中,加水100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800毫升,溫服。
功效:有益氣健中、運脾化濕的功效。
4、山藥半夏粥
材料:山藥50克(研為細末),半夏15克,粳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半夏用溫水淘去礬味,入沙鍋水煎,去渣取汁約200毫升,入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入山藥末,再煎二三沸,粥成后加白砂糖適量,每日早晚分服。
功效:有補脾益胃、降逆止嘔的功效。如果你經(jīng)常有腸胃不適的話可以選擇這樣的養(yǎng)生食譜,可以滋補腸胃,而且還可以緩解嘔吐的作用。
夏季要注意飲食規(guī)律,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同時也要保證食物的衛(wèi)生,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出現(xiàn)了腹瀉啊或者是嘔吐的情況,看是否是因為食物導致的,積極的進行治療,同時也要注意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疾病的發(fā)生。
進入2020夏季,天氣逐漸炎熱,人體汗液增加,水分流失過多,加上內(nèi)熱旺盛,很多人會出現(xiàn)口干舌燥、潰瘍頻發(fā)、小便赤黃、大便干結,甚至心慌胸悶、脾氣暴躁、夜睡不佳等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因為心火旺盛所致,這可怎么辦?隆順榕為您健康支招,幫您選擇一些滋陰降火之品,助您安然度夏。
妙招之一西洋參
【支招理由】西洋參在2020夏季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它不同于人參,是一種清涼參,老少皆宜,四季均可進補。其味苦、微甘,性涼,具有滋陰補氣、生津止渴,除煩躁、清虛火、扶正氣、抗疲勞的功效及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等作用,它對睡眠不足的人士也有幫助,補而不燥。所以,西洋參更是2020夏季清補常用之品,能夠在炎炎夏日為您緩解疲勞,增強身體素質(zhì),以飽滿的精神去迎接每一天的學習和工作。
【健康貼士】西洋參適用于年老或病后體虛者、身體素質(zhì)較差者、腦力勞動者、內(nèi)分泌不調(diào)者以及不適合用人參進補的年輕人,都適合進補西洋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日含服3-5克,或者用于泡水代茶飲。
妙招之二杭白(蕾)菊
【支招理由】2020夏季,人體心火旺盛,情緒波動也會很大。而杭白(蕾)菊是夏暑解渴、清涼消火的佳品,其口味甘甜、清香,作用平緩,很適合那些容易上火的人群。長期飲用對因上火引起的皮膚發(fā)干、眼睛腫脹、便秘等都會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隆順榕杭白(蕾)菊產(chǎn)自浙江桐鄉(xiāng),本品又稱杭菊,分為蕾菊和朵菊兩種,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作用,可以成為您2020夏季防火的健康茶飲。
導讀:2020夏季預防中暑小常識,是你2020夏季不可不知的養(yǎng)生要點!高溫天氣下,人很容易受到暑熱襲擊,引起中暑,今天小編教你2020夏季預防中暑小常識,學會以下幾點就能遠離中暑。
2020夏季預防中暑小常識
2020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引起中暑,這主要是因為人在高溫環(huán)境中,體溫調(diào)節(jié)失去平衡,肌體熱量過度積蓄,水鹽代謝紊亂造成。該病通常發(fā)生在2020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濕的天氣下,中暑后輕則出現(xiàn)多汗、頭昏、胸悶、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的會出現(xiàn)昏厥或痙攣,威脅生命。
下面小編教你2020夏季預防中暑小常識,做到這幾點能降低2020夏季中暑的幾率,不妨來看看。
1、喝水
大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外出活動,尤其是高溫作業(yè),一定要保證充足的飲水。但切記,千萬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jīng)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jù)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除了白開水,我們還可以考慮一下喝茶、喝奶、吃水果等。2020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而乳制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yǎng)之需,實在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最后,蔬果等想必也不用小編贅述了,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補水能力是超強的。
2、降溫
2020夏季出門,最好躲避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個時間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風油精等;衣服也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等織物,少穿化纖品類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外出活動時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尋找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領,降低體溫。
3、備藥
夏天如果經(jīng)常在外面,中暑的可能性高,最好隨身攜帶以下藥物以備不時之需:西洋參制劑(膠囊或含片、切片),針對氣陰虛弱體質(zhì),即平常體虛乏力、口干咽干,有益氣養(yǎng)陰功效;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滴丸等,針對胃腸不調(diào)體質(zhì),有和胃清暑化濕的功效;人丹、十滴水,針對出現(xiàn)了中暑的先兆者,即在高溫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無力等癥狀。
此類藥物有清暑醒神功效,但人丹中含有朱砂,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丹參片,針對有心血管疾病或血脂異常癥、高黏滯血癥者,有活血化瘀功效。
4、充足睡眠
在高溫的天氣,人的體力消耗較大,容易疲勞,所以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使大腦和其他系統(tǒng)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能有效防止中暑。
每天最好保證8小時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點睡覺,第二天6點起床,睡眠時不要對著風扇或空調(diào)直吹。中午可以小睡一會。有研究顯示,白天睡覺能有效降低身體溫度,而且中午最熱時,選擇睡眠可以有效避開高溫天氣,并能及時補充體力。
特別提醒:重點關注老、幼、病、弱等高危人群。雖然各類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影響,但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發(fā)生危險,應格外關注,及時觀察是否出現(xiàn)中暑征兆。
2020夏季吃什么防中暑?
1、喝湯。人出汗越多,消耗的體液就越多,喝湯不僅能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綠豆酸梅湯、山楂湯、金銀花湯等,都是平日里常見的消暑湯。
2、飲茶。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讓口腔周圍變冷。飲茶會讓人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的人,周身不暢,渴感未消。高溫作業(yè)者,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效。
3、水果。水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還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汁液多,絕對是清暑解渴的首先。香瓜、黃瓜洗凈之后生食,或制作成果汁,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yè)人員經(jīng)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
4、青菜。天熱濕氣重,人們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上面介紹了2020夏季預防中暑小常識,同時你也要知道中暑的癥狀及處理方法,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導語]第一,忌過度服用發(fā)汗藥。夏季人體本易出汗,此時再服大量發(fā)汗藥,勢必大汗淋漓,可能導致休克等危重癥狀。第二,忌過度服用溫熱藥。溫熱藥用來治療寒證,夏季大量服用常會出現(xiàn)發(fā)熱、出血、瘡瘍等病變。即使必須使用
第一,忌過度服用發(fā)汗藥。夏季人體本易出汗,此時再服大量發(fā)汗藥,勢必大汗淋漓,可能導致休克等危重癥狀。
第二,忌過度服用溫熱藥。溫熱藥用來治療寒證,夏季大量服用常會出現(xiàn)發(fā)熱、出血、瘡瘍等病變。即使必須使用,也只能減少劑量,縮短療程。
第三,忌過度服用滋補藥。夏季滋補藥不易吸收,只有消化功能完善的人才能使用,否則會出現(xiàn)腹脹、不思飲食等現(xiàn)象。
第四,忌采用發(fā)皰等外治法治療時用藥。通過外敷藥物引起發(fā)皰等反應來達到治療目的,是中醫(yī)治療法之一。但是,夏季人體汗多,體表細菌繁殖快,易破損引起皮膚感染,所以忌用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