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教你經期保健 八款藥膳有效緩解痛經
中醫(yī)藥膳養(yǎng)生保健類。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關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量。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醫(yī)教你經期保健 八款藥膳有效緩解痛經,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痛經,或稱為經期疼痛,是婦科病人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許多婦女在經期有輕度不適,痛經影響了正常的活動,如何有效緩解痛經?食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痛經,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八款中醫(yī)藥膳,可有效緩解痛經。
(1)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女子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
(2)韭汁紅糖飲
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
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入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菜汁內,即可飲用。
具有溫經、補氣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3)黑木耳紅棗飲
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
將黑木耳、紅棗洗凈。紅棗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止血,美膚益顏功效。適用于月經過多,貧血.及身體虛弱者。
(4)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碎末,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以及黃褐斑。
(5)姜汁薏苡仁粥
干姜10克,艾葉10克,薏苡仁30克。
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姜、艾汁同煮至熟。
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6)烏梅紅糖飲
烏梅15克,紅糖30克。
將烏梅、紅糖一起入煲,加水l碗半,煎剩至大半碗,去渣溫服。
具有補血止血,美膚悅顏功效。適用于少女月經過多或功能性子宮出血。
(7)藕蓮飲
鮮藕節(jié)、鮮白蘿卜、鮮旱蓮草各500克。
以上用料洗凈、搗爛、取汁,加適量冰糖飲之。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固經之功效。
(8)月季花茶
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宜,泡之代茶。
具有行氣、活血、潤膚之功效。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yS630.Com相關推薦
(1)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女子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
(2)韭汁紅糖飲
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
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入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菜汁內,即可飲用。
具有溫經、補氣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3)黑木耳紅棗飲
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
將黑木耳、紅棗洗凈。紅棗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止血,美膚益顏功效。適用于月經過多,貧血.及身體虛弱者。
(4)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碎末,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以及黃褐斑。
(5)姜汁薏苡仁粥
干姜10克,艾葉10克,薏苡仁30克。
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姜、艾汁同煮至熟。
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6)烏梅紅糖飲
烏梅15克,紅糖30克。
將烏梅、紅糖一起入煲,加水l碗半,煎剩至大半碗,去渣溫服。
具有補血止血,美膚悅顏功效。適用于少女月經過多或功能性子宮出血。
(7)藕蓮飲
鮮藕節(jié)、鮮白蘿卜、鮮旱蓮草各500克。
以上用料洗凈、搗爛、取汁,加適量冰糖飲之。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固經之功效。
(8)月季花茶
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宜,泡之代茶。
具有行氣、活血、潤膚之功效。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痛經是大多數女性一直存在的困擾。那么你知道痛經怎么辦嗎?你知道痛經怎么調理嗎?痛經吃什么好呢?今天小編幫大家總結了八款藥膳緩解痛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女子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
2、韭汁紅糖飲
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
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入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菜汁內,即可飲用。
具有溫經、補氣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3、黑木耳紅棗飲
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
將黑木耳、紅棗洗凈。紅棗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止血,美膚益顏功效。適用于月經過多,貧血.及身體虛弱者。
4、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碎末,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以及黃褐斑。
5、姜汁薏苡仁粥
干姜10克,艾葉10克,薏苡仁30克。
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姜、艾汁同煮至熟。
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6、烏梅紅糖飲
烏梅15克,紅糖30克。
將烏梅、紅糖一起入煲,加水l碗半,煎剩至大半碗,去渣溫服。
具有補血止血,美膚悅顏功效。適用于少女月經過多或功能性子宮出血。
7、藕蓮飲
鮮藕節(jié)、鮮白蘿卜、鮮旱蓮草各500克。
以上用料洗凈、搗爛、取汁,加適量冰糖飲之。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固經之功效。
8、月季花茶
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宜,泡之代茶。
具有行氣、活血、潤膚之功效。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痛經體虛的女性補血藥膳:當歸鯽魚湯
原料:鯽魚1條,當歸1根,枸杞2湯匙,黃芪10片,姜5片。
調料:鹽、料酒。
做法:鯽魚洗凈拭干水,在魚背處橫切一刀,將1湯匙鹽均勻地抹在魚身上,腌制15分鐘。
當歸洗凈切成片,姜切成絲,枸杞和黃芪洗凈瀝干水。將當歸、黃芪、枸杞、1湯匙料酒和4碗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燜煮25分鐘。
魚腹塞少許姜絲,將鯽魚放入瓦煲,倒入熬好的當歸湯,大火煮沸改小火煮35分鐘。加1/4湯匙鹽調味便可出鍋。
小貼士:
1、在魚腹中塞入姜絲,熬成湯后,魚腥味降低很多。
2、鯽魚不宜和大蒜、白糖、冬瓜和雞肉一同食用。
3、吃鯽魚前后忌喝茶。
當歸可補血活血,黃芪補氣固表,枸杞安神補血,鯽魚可活血通絡。
將它們熬制成湯不僅味香湯鮮,而且有活血通絡、健脾利濕、補中益氣、和中開胃、滋陰潤燥和提高睡眠質量之效,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病后虛弱者和痛經、體虛的女性食用。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哪八款藥膳可以緩解痛經了嗎?你知道痛經吃什么好了嗎?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擾,不妨可以嘗試以上的藥膳,可以幫助你調理身體,遠離痛經。
女人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是很煩躁的,因為大姨媽登門造訪了,有的女性甚至被痛經折磨的難以承受,嚴重影響她們的正常生活。中醫(yī)認為,痛經多數是因為氣血不暢或者氣血虧虛造成的。如何才能緩解痛經一直是很多女性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小編為你推薦幾款中醫(yī)藥膳方,讓你遠離痛經,一起來看看吧。
1.山楂葵子紅糖湯
方法: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紅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煎或燉,去渣取湯。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血悅色功效。
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癥。此湯宜在月經來潮前3~5日飲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2.月季花茶
方法:秋季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佳品。將其泡之代茶,每日飲用。具有行氣、活血、潤膚功效。
功效: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3.烏豆蛋酒湯
方法: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
功效: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4.益母草香附湯
方法: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
功效:適用于痛經,并能光艷皮膚。
5.山楂桂枝紅糖湯
方法: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
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6.姜棗花椒湯
方法:生姜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姜去皮洗凈切片,大棗洗凈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具有溫中止痛功效。
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并有光潔皮膚作用。
9. 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分析: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點評: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10.姜艾薏苡仁粥
方法: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
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7.山楂酒
方法: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山楂干洗凈,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緊瓶口,浸泡7~10日后飲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間每日搖蕩1~2次。有健脾、通經功效。
功效:適用于婦女痛經癥,并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8.紅花酒
方法:紅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紅花洗凈,晾干表面水分,與紅糖同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壇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即可飲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20~30毫升。具有養(yǎng)血養(yǎng)膚,活血通經功能。
功效:適用于婦女血虛、血瘀、痛經等癥。
痛經可分為原發(fā)性痛經和繼發(fā)性痛經。原發(fā)性痛經是周期性月經期痛但沒有器質性疾病,而繼發(fā)性痛經常見于內異癥、肌瘤、盆腔炎癥性疾病、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息肉和月經流出道梗阻。因此,繼發(fā)性痛經常伴有其他婦科癥狀,如性交困難、排尿困難、異常出血、子宮肌瘤或不孕。所以痛經的女性要注意了,那么如何有效緩解痛經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款中醫(yī)藥膳,一起來看看!
(1)黑木耳紅棗飲
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
將黑木耳、紅棗洗凈。紅棗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止血,美膚益顏功效。適用于月經過多,貧血.及身體虛弱者。
(2)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碎末,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以及黃褐斑。
(3)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女子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
(4)韭汁紅糖飲
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
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入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菜汁內,即可飲用。
具有溫經、補氣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5)姜汁薏苡仁粥
干姜10克,艾葉10克,薏苡仁30克。
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姜、艾汁同煮至熟。
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6)烏梅紅糖飲
烏梅15克,紅糖30克。
將烏梅、紅糖一起入煲,加水l碗半,煎剩至大半碗,去渣溫服。
具有補血止血,美膚悅顏功效。適用于少女月經過多或功能性子宮出血。
(7)藕蓮飲
鮮藕節(jié)、鮮白蘿卜、鮮旱蓮草各500克。
以上用料洗凈、搗爛、取汁,加適量冰糖飲之。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固經之功效。
(8)月季花茶
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宜,泡之代茶。
具有行氣、活血、潤膚之功效。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fā),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然而,在中醫(yī)里推出了以下幾種可以緩解痛經的藥膳,總有一種適宜你。
1、 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功效: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2、 烏豆蛋酒湯
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3 、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4、山楂酒
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山楂干洗凈,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緊瓶口,浸泡7-10日后飲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間每日搖蕩1-2次。
功效:有健脾、通經功效。適用于婦女痛經癥,并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5、 山楂葵子紅糖湯
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紅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煎或燉,去渣取湯。
功效: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血悅色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癥。此湯宜在月經來潮前3-5日飲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6、 月季花茶
夏秋季節(jié)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佳品。將其泡之代茶,每日飲用。
功效:具有行氣、活血、潤膚功效。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7、紅花酒
紅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紅花洗凈,晾干表面水分,與紅糖同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壇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即可飲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20-30毫升。
本文導讀: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個癥狀,那么女性痛經怎么辦呢?要如何緩解痛經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益氣養(yǎng)血緩解痛經的痛經。
枸杞山藥云豆雞
枸 杞10克,鮮山藥150克。云豆50克,雌仔雞1只,調料適量。將云豆泡軟,山藥去皮。洗凈,切塊;仔雞去毛雜、洗凈、飛水,切塊。同放入盆中,加入枸 杞、蔥、椒、姜、鹽、料酒及清湯適量,封口。上籠蒸熟服食,每周1~2劑。
功效:可養(yǎng)肝益精,健脾養(yǎng)血,適用于肝腎虧虛,精血不足之經來腹痛、腰膝脹墜、酸軟無 力、經來量少、色淡,或伴潮熱、耳鳴等。
血藤燉河蟹
雞血藤30克,河蟹250克。將二者洗凈后。加清水適量,置瓦罐中,文火燉沸后。調入米酒適量,燉至河蟹熟后,趁熱飲服,每日1劑。連續(xù)5-7天。
功效:可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用于經前或是經行小腹脹痛,按壓痛甚或伴隨胸脅乳脹者。
元胡益母草棗蛋
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大棗10枚,雞蛋3個。將元胡、大棗、益母草、雞蛋加清水適量煮至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日3次。
功效:可活血理氣、化瘀止痛。適用于經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質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者。
姜棗紅糖湯
干姜5克,大棗10枚,紅糖30克。將三者加水同煎飲服。每日2次,溫熱飲服,連續(xù)5-7天。
功效:可暖宮散寒,適用于寒凝痛經。
桂枝大棗湯
桂枝10克。大棗10枚,山楂15克,紅糖30克。將桂枝、大棗、山楂水煎取汁,納入紅糖煮沸后趁熱飲服,每日2次。
功效:可溫經散寒?;钛雇矗m于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得熱痛減,經行量少等。
姜棗花椒湯
生姜30克,大棗10枚,花椒20克,紅糖適量。將姜、棗、花椒水煎取汁,納入紅糖烊化飲服,每日2次。
功效:可溫經散寒止痛,適于寒凝氣滯,經行不暢,色黯有塊,畏寒肢冷之痛經。
當歸益母草蛋
當歸10克,益母草30克,雞蛋3個。將當歸、益母草、雞蛋同加清水煮至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日3次,連續(xù)5-7天。
功效:可活血行氣、化瘀止痛,適用于血瘀痛經,經色紫黯有塊。血排出后疼痛減輕者。
黃芪30克,烏骨雞1只。調料適量。將烏骨雞去毛雜,洗凈,切塊,與黃芪同放在鍋中。加水適量燉熟,味精、食鹽調服,每周1-2劑。
功效:可益氣養(yǎng)血、調經止痛,適用于氣血虧虛之經前、經期或是經后小腹隱痛、氣短乏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