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
月經不調女性中醫(yī)養(yǎng)生。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月經不調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疾病,可以在任何階段的女性身上發(fā)生,而每個女性的體質不同,所以調理方法也不一樣。下面我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調理月經不調的中藥方劑和食療方法。
中醫(yī)辨證治療月經失調療效滿意,下面分別闡述中醫(yī)辯證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及典型病例。
1.脾腎氣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量多,經色淡,質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腹冷墜,納呆便溏,夜尿多。舌質淡胖有齒印,苔白,脈細無力,尺脈弱。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調經。
方藥:舉元煎合歸腎丸加減。
黨參20 克,黃芪20 克,白術15 克,炙甘草6 克,熟地20 克,川續(xù)斷15 克,補骨脂15 克,菟絲子20 克,艾葉10 克,首烏30 克,當歸12 克。
方解:本方用黨參、黃芪、白術健脾益氣,熟地、補骨脂、菟絲子、川續(xù)斷補腎,艾葉溫經止血調經,首烏、當歸養(yǎng)血調經,炙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法:正值經期量多,去當歸,加阿膠12 克(另溶)、烏賊骨12 克、金櫻子30 克、艾葉用炭以止血。經期延長,日久不斷,加炒蒲黃10 克、益母草30 克以祛瘀止血。納呆食少,加淮山藥20 克、砂仁9 克(后下)、陳皮6 克以行氣健脾胃。若月經后期未至加巴戟9 克、牛膝12 克、雞血藤30克、川芎10 克以通經。
2.肝腎陰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提前,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色鮮紅,量或多或少,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于口燥,失眠多夢,小便黃少,大便于結。舌質紅,苔少,脈細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肝腎,清熱調經。
方藥:二至丸合兩地湯加減。
女貞子15 克,旱蓮草18 克,干地20 克,白芍15 克,玄參15 克,麥冬15 克,山茱萸12 克,菟絲子15 克,五味子9 克。
方解:本方用女貞子、旱蓮草、山茱萸、菟絲子滋養(yǎng)肝腎,于地、白芍、玄參、麥冬滋陰清熱,五味子交通心腎,并有收澀止血的作用。
加減法:正值經期,月經量多,加阿膠12 克(另溶)、崗稔根30 克、烏賊骨12 克、金櫻子30 克以養(yǎng)血收澀止血。經期延長,淋漓不斷者,可加益母草30 克、茜草根15 克、地榆15 克、荊芥炭10 克、煅牡蠣30 克以祛瘀涼血、收澀止血。
月經完期或先后無定,加桑椹子15 克、金櫻子30 克、珍珠殼20 克、淮山藥15 克、當歸9 克以滋腎調經。
3.氣血虛弱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后,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法:益氣養(yǎng)血調經。
方藥:滋血湯加減。
當歸15 克,熟地30 克,白芍12 克,川芎10 克,黨參15 克,黃芪15克,白術12 克,茯苓20 克,雞血藤30 克,黃精20 克,首烏20 克。
方解:本方用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雞血藤、首烏、黃精補血養(yǎng)血。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補益氣血調經之功。
加減法:月經后期未至,可加丹參20 克、牛膝9 克以活血通經。心悸怔忡可加酸棗仁15 克、夜交藤20 克、大棗10 克、五味子9 克以養(yǎng)心安神。
月經不調的食療方法
1.對于月經時常提前的女性朋友來說。主要是應少吃辛香料,少吃肉,少吃蔥、洋蔥、青椒,多吃青菜。
2.月經總是延時到來的女性朋友來說,主要是要宜少吃冷食多吃肉。在經期第一、二天比較好吃豬肝等補血的食品。
3.對于月經前煩躁不安、便秘、腰痛的患者來說,可以大量攝食促進腸蠕動及代謝之物,如生青菜、豆腐等,以調節(jié)身體之不均狀態(tài)。
4.月經來潮期間的女性,都可以攝食動物肝臟等,主要是可以維持體內熱量。此時,甜食可多吃,油性食物及生冷食物皆不宜多吃。
結語:月經問題一直是女性所關注的,如果出現(xiàn)月經不調不僅容易不能反映身體疾病,還容易造成不孕等問題。所以,女性要積極面對月經不調這個問題。希望通過我們這里的介紹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
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劑
1、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劑:白芍茶
原料:白芍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抗菌。
用途:胸脅疼痛;陰虛發(fā)熱;月經不調;瀉痢腹痛;崩漏。
2、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劑:當歸茶
原料:當歸10g、紅茶3g。
用法:用當歸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杉犹?。
功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3、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劑:艾葉茶
原料:艾葉5g、紅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散寒,理氣止血,安胎。
用途: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月經不調;胎動不安。
用途: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暈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虛便秘;跌打損傷;高血壓病;慢性盆腔炎。
4、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方劑:柴胡茶
原料:柴胡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升陽,和解表里;解熱,鎮(zhèn)靜,鎮(zhèn)痛,降壓。
用途:少陽癥寒熱往來(即惡寒、發(fā)熱交替出現(xiàn))、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子宮脫垂;月經不調。
治療月經不調的藥膳方
1、豆豉羊肉湯
組成: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姜15克,食鹽適量。
用法:前三味共置沙鍋中煮至熟爛,加鹽調味。每次月經前1周開始服,連服1周。
功效:溫經散寒,養(yǎng)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寒型,月經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墜脹,舌苔白。
2、涼拌馬蘭頭
組成:新鮮馬蘭頭200克,鹵香干2塊,味精、糖、鹽、麻油各適量。
用法:將馬蘭頭擇洗干凈,放入沸水鍋焯1分鐘,取出過涼后,將其切成碎末。再將鹵香干切成碎末后拌人馬蘭頭末中,加入糖、鹽、味精,淋上麻油,拌勻即成。佐餐當菜,隨意服食。
功效:清熱涼血。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熱型,月經超前,量多,色紅質粘,心煩。
3、雞卵馬齒莧湯
組成:馬齒莧250克,雞蛋2枚。
用法:將馬齒莧洗凈與雞蛋共煮,熟后蛋去殼,再煮,每日l劑,分2次服食,食蛋飲湯。
功效:清熱涼血調血。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熱型,量多色紅,質粘有塊,口渴心煩。
4、烏雞茯苓湯
組成:烏雞1只,茯苓9克,紅棗10枚。
用法:將雞洗干凈,把茯苓、紅棗放人雞腹內,用線縫合,放沙鍋內煮熟爛,去藥渣,食雞肉飲湯。每日1劑,分2次服完,月經前服,連服3劑。
功效:補氣益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屬氣虛型,月經超前,量多色淡,質稀,小腹隱痛,神疲乏力。舌淡,脈細緩。
月經不調治療的注意事項
1、月經不調治療的療程為三個月,第四個月停藥觀察月經周期情形,一般規(guī)律服藥后治療一個療程后即可恢復正常。
2、月經不調治療期間,若有感冒,請停服調經藥物,等感冒好后再服。
3、月經不調治療期間,若有服其它藥物類(白鳳丸、四物湯等),請告知醫(yī)師。
4、月經恢復正常后,請?zhí)貏e節(jié)制生冷瓜果、冰涼飲料,以免復發(fā)。
5、調經須較長時間配合,請耐心服用藥物。
隨著生活壓力不斷地加大,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出現(xiàn)月經不調的情況,但她們都對月經不調不是太了解。月經不調癥狀是什么呢?有什么中藥方劑來治療月經不調呢?月經不調治療方法是什么呢?帶著這些疑問,跟著小編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中藥處方
〖辨證〗
氣滯血瘀。
〖治法〗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方名〗
血府逐瘀湯。
〖組成〗
當歸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紅花9克,枳殼6克,赤芍6克,柴胡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
《醫(yī)林改錯》卷上。
月經不調癥狀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疾病,表現(xiàn)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可伴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
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月經不調有所了解了吧。其實有了月經不調的情況,我們并不用慌張,也不要為它而苦惱,按照文章的辦法來做,應該可以對月經不調的癥狀有所緩解。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給大家?guī)硪恍椭?/p>
本文導讀:月經推遲或提早、月經量過多多少都是月經不調的表現(xiàn),對月經不調中醫(yī)可以用按摩的方法來治療,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按摩方法。
月經不調是最常見的婦科病,偶爾一兩次月經不調我們不必太過擔心,但是,如果你經常月經不調就要引起重視,月經不調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經常月經不調的話會影響女性身體健康,那么,女性月經不調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醫(yī)如何治療女性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究竟是何因
月經不調的原因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由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引起的,如血液病、高血壓、內分泌失調、流產、宮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癥、卵巢腫瘤、子宮肌瘤、乳腺腺病、輸卵管結核、子宮內膜結核、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
便秘也可能會引起女性月經紊亂,當直腸內大便過度充盈后,子宮頸會被向前推移,子宮體則向后傾斜。如果長時間反復發(fā)生子宮后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子宮壁會發(fā)生充血,并失去彈性,使女性腰痛、月經紊亂。
此外,一些外界因素也可能會影響女性內分泌情況,導致月經不調:
1、寒冷刺激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
起居無度據研究,婦女經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可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因此,婦女日常生活應有規(guī)律,避免勞累過度,尤其是經期要防寒避濕。
2、情緒異常引起月經失調
情緒異常長期的精神壓抑、生悶氣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chuàng)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這是因為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制,所以無論是卵巢、腦下垂體,還是下丘腦的功能發(fā)生異常,都會影響到月經。
3、嗜煙酒引起月經不調
煙霧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不調。在吸煙和過量飲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經不調而到醫(yī)院診治。每天吸煙1包以上或飲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經不調者是不吸煙喝酒婦女的3倍。故婦女應不吸煙,少飲酒。
4、性生活過于頻繁
過于頻繁的性生活會造成女性腎氣出現(xiàn)損傷,從而傷及腎精,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也會導致月經不調。所以,大家一定養(yǎng)成良好的性生活習慣,每周最多一至兩次。
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推拿療法:
中醫(yī)以為,月經不調與腎、肝、脾三臟有緊密關系,多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調,沖任不固有關,經過推拿可以改善內臟功能,治療月經不調。下面就詳細的推拿按摩治療方法:
1、預備式
平臥床上,雙目微閉,呼吸調勻,左手掌重疊于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輕輕放在下腹部,靜臥1~5分鐘。
2、團摩下腹
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適當用力按順時針、逆時針作環(huán)形摩動1~5分鐘,以皮膚發(fā)熱為佳。
中醫(yī)功效:益氣,交通心腎。
3、團摩臍周
左手掌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肚臍下,適當用力按順時針繞臍團摩腹部1~,至腹部發(fā)熱為佳。治療月經不調的方法
中醫(yī)功效:溫經散寒,調理氣血。
4、揉按關元穴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女性月經不調的原因及推拿按摩方法,不要以為月經不調不是什么大事,女人月經不調就要注意調理,否則會導致不孕不育,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刺激,少抽煙,少喝酒。
月經不調可引起不孕,必須及早調理,如果是因為血熱引起的,要注意清熱涼血,如果是因為陰虛造成的,可滋陰清熱,如果是氣虛導致的,可補氣補血,而由腎虛空引起的月經不調則需要補腎。
01、陽盛血熱型月經不調。證見月經先期,月經量多,色鮮紅或紫紅,伴有面赤,煩躁易怒,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涼血。
02、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證見月經先期,月經量不多,甚至減少,色鮮紅質稠,伴有面潮紅,手足心熱,盜汗,心煩失眠,口干,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shù)。治宜滋陰清熱涼血。
03、氣虛不攝型月經不調。證見月經先期,月經量多色淡,質清稀,伴有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脈細弱無力。治宜補氣攝血。
04、腎虛不固型月經不調。證見月經先期,月經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質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腳無力,舌淡,脈細弱。治宜補腎固沖。
溫馨提示:要是方便的話可以在月經第三天空腹上午9:00-11:00之間抽血化驗性激素水平如結果正常,可以在查一下甲狀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如果一定要用中藥調整建議你選擇 婦良方調溫貼調理。
月經不調首先應該做做到養(yǎng)成一個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不要熬夜、不貪睡、不吸煙飲酒,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的食物。
一旦女性的月經出現(xiàn)了不調的話,那就預示著女性的正常生理期出現(xiàn)了故障,長期以久,情況較輕的女性便會加速容貌的衰老,情況嚴重的話會造成嚴重的婦科疾病,所以及時的進行治療很是重要,中醫(yī)療法是治療月經不調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受患者所青睞的一種方法,那么,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有哪些呢?
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有哪些?
中藥對女性的月經不調和痛經有著很好的效果,與西藥相比,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在此建議用中成藥治療月經不調與痛經。
月經是女性在一定年齡階段的周期性子宮出血,正常的月經表現(xiàn)為有一定的周期性,經期、經量、經色和經質比較正常和固定。
祖國醫(yī)學認為:臟腑、氣血、經絡的正常活動是產生月經的生理基礎。其中腎是產生月經的根本,氣血是月經的物質基礎,子宮是產生月經的場所,這其中每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異常都會導致月經的異常,如月經提前、拖后、日期不定;月經過多、過少;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崩漏、痛經、閉經、行經乳房脹痛……
女性在月經期間一般常有的疾病主要是月經不調和痛經。月經不調包括月經周期異常和月經量的異常。痛經指婦女在行經前后,或正值行經期間,小腹及腰部疼痛。西藥對此病無肯定療效,止痛片只能緩解一時之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藥在這方面卻發(fā)揮了強大的作用,根據中醫(yī)理論,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肝腎虧損是痛經、月經不調的主要原因,中醫(yī)中藥對此辯證施治往往可收到比較好的效果。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常用藥物如下:
一、當歸丸 養(yǎng)血補氣,調經止痛。用于血虛癥引起的月經不調。
二、七制香附丸 開郁順氣,調經養(yǎng)血。主治月經錯后,胸肋脹痛,白帶量多。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月經不調。注意,陰虛發(fā)熱著慎用。
三、益母草膏 活血調經,用于月經量少,產后腹痛。
四、加味逍遙丸 舒肝清熱、健胃養(yǎng)血。用于兩肋脹痛,倦怠食少,月經提前。注意,忌食生冷油膩,切忌氣惱勞碌。
五、烏雞白鳳丸 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用于氣血兩虛,月經不調,腰腿酸軟,白帶量多。
用于經通藥物如下:
1、婦科得生丸 解郁調經。用于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行經量少,經色暗紫,淋漓不暢夾有血塊,胸肋乳房作脹等氣滯血瘀型痛經。
2、經丸(片) 活血散寒,溫經止痛,用于小腹冷痛,遇熱則舒,行經量少,色暗有血塊,畏寒便溏,舌苔白膩等寒濕凝滯型痛經。
溫馨提示:月經不調、痛經選用中藥應有簡單的辯證知識,這樣有利于正確用藥,但如服藥后癥狀不見緩解,且病癥遷延,建議去醫(yī)院檢查是否患有貧血及其他器官的疾病,以免延誤病情。
通過上面專家為大家詳細介紹的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有哪些
月經不調推拿療法
1、月經先期
(1)氣虛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手掌順時針摩全腹5分鐘,并置關元穴振顫3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血海、陰陵泉、三陰交穴各1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中指叩擊八髎穴100次。
(2)血熱
①取坐位,本人先將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小魚際貼于右足底涌泉穴,反復擦30下;再將左足置于右膝上,用右手小魚際貼于左足底涌泉穴,反復擦30下。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指擦法擦八髎穴2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陵揉大椎、命門、長強穴各2分鐘。
2、月經后期
(1)寒凝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掌摩法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摩小腹,至其愎內有溫熱感為度;再以臍為中心,用雙手分推法分推腹腰,以有熱感為度。
②取側臥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續(xù)按壓兩下肢三陰交穴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2)血虛
①取坐位,家人用雙手拇指、示(食)指同時捏拿兩側肩井穴2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大椎穴2分鐘。
②取仰臥位,家人用指擦法擦兩側小腹及腹股溝,至皮膚發(fā)熱為度。
③取俯臥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殷門、委中、承山穴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5、月經過少
(1)血虛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掌摩法順時針、逆時針摩腹2分鐘;再用掌按法持續(xù)按壓關元、氣海穴各2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壓兩側腰眼各2分鐘。
(2)寒凝
①取仰臥位,家人將兩手掌搓熱,緊貼小腹部,并施以掌摩法,使熱透腹內,反復進行10次。
②取俯臥位,家人以手掌擦兩側腰部3分鐘,以局部發(fā)熱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續(xù)按壓委中、承山穴各2分鐘。
3、月經先后無定期
(1)肝郁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拇指指端點按膻中穴30下;再用雙手分推法分推兩胸脅3分鐘;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關元、三陰交、血海、行間穴各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②取側臥位,家人用掌擦法從腋下推擦至腰髂部3分鐘,以皮膚發(fā)熱為度。
(2)氣虛
①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壓百會穴2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空心拳叩擊八髎穴3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足底涌泉穴各2分鐘。
4、月經過多
(1)氣虛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用力按揉兩下肢足三里穴各3分鐘,以酸脹為度。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雙手分推法自下而上推夾脊穴5分鐘;再用空心拳叩擊八髎穴3分鐘;最后用禪推法推背部兩側腎俞、脾俞、關元俞及腰陽關、命門穴各1分鐘。
(2)血熱
①取仰臥位,兩腿分開,家人用雙手拇指、示(食)指捏拿大腿兩側肌肉5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小魚際擦兩足底涌泉穴各2分鐘。
月經不調推拿療法
1、月經先期
(1)氣虛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手掌順時針摩全腹5分鐘,并置關元穴振顫3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血海、陰陵泉、三陰交穴各1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中指叩擊八髎穴100次。
(2)血熱
①取坐位,本人先將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小魚際貼于右足底涌泉穴,反復擦30下;再將左足置于右膝上,用右手小魚際貼于左足底涌泉穴,反復擦30下。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指擦法擦八髎穴2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陵揉大椎、命門、長強穴各2分鐘。
2、月經后期
(1)寒凝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掌摩法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摩小腹,至其愎內有溫熱感為度;再以臍為中心,用雙手分推法分推腹腰,以有熱感為度。
②取側臥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續(xù)按壓兩下肢三陰交穴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2)血虛
①取坐位,家人用雙手拇指、示(食)指同時捏拿兩側肩井穴2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大椎穴2分鐘。
②取仰臥位,家人用指擦法擦兩側小腹及腹股溝,至皮膚發(fā)熱為度。
③取俯臥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殷門、委中、承山穴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3、月經先后無定期
(1)肝郁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拇指指端點按膻中穴30下;再用雙手分推法分推兩胸脅3分鐘;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關元、三陰交、血海、行間穴各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②取側臥位,家人用掌擦法從腋下推擦至腰髂部3分鐘,以皮膚發(fā)熱為度。
(2)氣虛
①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壓百會穴2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空心拳叩擊八髎穴3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足底涌泉穴各2分鐘。
4、月經過多
(1)氣虛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用力按揉兩下肢足三里穴各3分鐘,以酸脹為度。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雙手分推法自下而上推夾脊穴5分鐘;再用空心拳叩擊八髎穴3分鐘;最后用禪推法推背部兩側腎俞、脾俞、關元俞及腰陽關、命門穴各1分鐘。
(2)血熱
①取仰臥位,兩腿分開,家人用雙手拇指、示(食)指捏拿大腿兩側肌肉5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小魚際擦兩足底涌泉穴各2分鐘。
5、月經過少
(1)血虛
①取仰臥位,家人用掌摩法順時針、逆時針摩腹2分鐘;再用掌按法持續(xù)按壓關元、氣海穴各2分鐘。
②取俯臥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壓兩側腰眼各2分鐘。
(2)寒凝
①取仰臥位,家人將兩手掌搓熱,緊貼小腹部,并施以掌摩法,使熱透腹內,反復進行10次。
②取俯臥位,家人以手掌擦兩側腰部3分鐘,以局部發(fā)熱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續(xù)按壓委中、承山穴各2分鐘。
月經失調,即月經不調,泛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月經改變包括初潮年齡的提前或者延后、月經周期延長和周期縮短、經量過多、經量過少等等,是最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
月經是女性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由于它受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因此,每個女人的月經表現(xiàn)形式也不盡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現(xiàn)為月經不調。女性的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月經周期少至20天,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但是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不規(guī)則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就是所謂的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的危害
從青春期到成熟期再到衰老期,女人的一生都在內分泌激素的掌控中,增之一分,或者減之一分,都直接影響到正常的生理周期和生理功能。而女性內分泌系統(tǒng)主要由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調節(ji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的發(fā)生。女性一旦出現(xiàn)月經不調,預示著女性正常的生理內分泌調節(jié)發(fā)生了故障,可以說月經不調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個臺階。月經不調對于女性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月經不調致失血性貧血:月經不調的危害可由于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guī)則出血,導致失血性貧血,出現(xiàn)頭暈、乏力、心慌、氣急等現(xiàn)象,嚴重者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2、月經不調引起病情惡化:很多女性月經不調是由某些婦科疾病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病情惡化。
3、月經不調導致不孕:月經不調往往是由婦科疾病引起,這些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不孕。
4、月經不調影響女性身心健康:30歲左右的女性:皮膚明顯出現(xiàn)色斑、松弛、晦暗無光、毛孔粗大、粗糙等不正?,F(xiàn)象,不利與女性體內的代謝排毒,易衰老和引起不孕。30-40歲之間的女性:出現(xiàn)內分泌紊亂,女性第二性癥明顯衰退、減弱,甚至提前出現(xiàn)更年期癥狀。40-55歲之間的女性:出現(xiàn)失眠、多夢、煩躁易怒、精力體力下降、記憶力減退、骨質疏松等更年期癥狀。55歲以上的女性:出現(xiàn)多汗、皮膚潮紅等,腎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縮、卵巢功能衰退等。
中醫(yī)如何看待月經不調
中醫(yī)學認為治療月經不調應先明確病癥原因,即可對癥施治。治療月經不調,一般會從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著手。中醫(yī)認為經水出于腎,故調理月經的根本在于補腎。通過調理使得腎氣充足,精血旺盛,則月經自然通調。補腎法以填補精血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補脾胃可以充足身體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陽為主。而疏肝理氣的目的則在于調暢氣機,疏通氣血,如果氣血調和,則月經通調。疏肝法須掌握郁結之主癥。
傳統(tǒng)醫(yī)學辨癥施治,應用補腎扶脾,理氣活血法使氣血調和,陰生陽長,脾胃健,精血旺則流自暢。逍遙調經貼以外敷形式使藥性流經血脈,直達患處。通過補腎健脾益肝,使女性胞宮生命力旺盛。同時通過膏藥的活血化瘀,去寒凝、除濕氣等作用,加速女性胞宮的血液循環(huán),讓行經期經血順暢,使月經恢復正常。
中醫(yī)一般將月經不調分為8種典型:脾腎氣虛型、肝腎陰虛型、氣血虛弱型、肝郁氣滯型、血寒型、血瘀型、痰濕型、濕熱型。臨床治療必須按照有經驗的婦科醫(yī)生根據個人體質、內分泌情況、月經不調癥狀、病因、年齡等進行辯證論治,以滋陰養(yǎng)血的中醫(yī)病因入手,在臨床治療月經不調中得到良好的療效。
另外,中醫(yī)治療結合足浴可內病外治,對月經不調患者療效尤為明顯。月經不調患者可以根據不同體質或者不同的辨證類型,選擇合適的中藥進行煮水泡腳,用來調理自己的月經。
1、 氣滯血淤型
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
2、陽虛寒盛型
中醫(yī)認為腎主一身陽,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引經藥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香、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3、氣虧血虛型
中醫(yī)上稱作脾統(tǒng)血,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女性懷孕以后就會有很多的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也有很多的變化,妊娠孕吐在很大的程度上跟心理有很大的關系。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孕婦的情緒。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孕婦妊娠嘔吐的重要治療方劑有哪些?
情緒與妊娠嘔吐的關系
婦女懷孕后心理變化和生理變化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孕婦特有的行為和體征以及獨特的心理應激。孕婦體內除女性激素發(fā)生改變外,其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也亢進,這可使早孕婦女心理較緊張。
在早孕期,由于胎兒對孕婦來說是一種異物,孕婦即對其產生應答反應,這種應答表現(xiàn)于行為上就是妊娠反應。
日本曾經有學者調查分析,認為孕婦的人格和情緒與孕期嘔吐反應有關。有些神經質的孕婦反應更為顯著。孕婦厭惡妊娠,則絕大多數(shù)有嘔吐反應;否則,則相反。這說明情緒與孕吐反應有著密切關系。
還有調查發(fā)現(xiàn),孕吐反應劇烈或其它妊娠反應劇烈的孕婦多數(shù)為性格外向、心理及情緒均不太穩(wěn)定者。家庭、社會環(huán)境因素如丈夫、公婆對生男生女的偏頗看法,對孕婦過于關心或不關心,家庭住房條件、經濟狀況、人際關系等不利因素均會給孕婦帶來不良刺激,造成心理應激,加重孕吐反應。
(一)
辨證胃陰不足。
治法健脾益腎,降氣安胎。
方名土金雙倍湯。
組成人參9克,蘇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絲子9克,白芍9克,白術15克,薏苡仁15克,山藥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胎產秘書》卷上。
(二)
辨證胃陰不足。
治法養(yǎng)陰清胃。
方名安胎涼膈飲。
組成知母6克,麥冬6克,人參3克,蘆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梔4.5克,竹茹4.5克,蔥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胎產秘書》卷上。
(三)
辨證痰濕化熱。
治法清熱化痰,和胃止嘔。
方名竹茹湯。
組成青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
用法為粗末,水煎服,分2次服。
出處《醫(yī)心方》。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孕婦人生嘔吐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孕婦妊娠嘔吐的我們最主要的還是要辯證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合理的治療孕婦妊娠嘔吐。希望以上介紹的方藥能幫助大家。
月經不調又稱作是月經失調,其實就是所謂的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月經的周期出血量異常,或者是在月經前后嚴重的痛經癥狀,令人非常痛苦,病因可能就是因為器質性病變或者是功能失常,內分泌失調等等,那么還會引起許許多多的疾病發(fā)生,關于中藥月經不調的治療方法是怎么樣的效果又如何呢,來一起了解一下。
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壓病,肝病、內分泌病、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
治療方法
折疊月經不調中藥治療
月經先期
實熱型:癥見月經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黏而稠,伴心煩,口干,面紅,尿黃,便干,舌質紅,舌苔黃。治療選用止血片。
虛熱型:癥見經行提前,量少色紅,質稠,伴手足心熱,兩顴骨潮紅,舌紅苔少。治療可選用知柏地黃丸。
肝郁化熱型:癥見月經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紅或紫,或夾有瘀塊,伴乳房、胸脅、小腹脹痛,心煩易怒,口苦,舌苔薄黃。治療用加味逍遙丸。
氣虛型:癥見經行提前,量多色淡,質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氣短,食少,大便稀軟,舌淡,苔薄。治療宜選用人參歸脾丸。
月經后期
實寒型:癥見經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熱敷則痛減,怕冷,面色蒼白。治療可選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經丸。
虛寒型:癥見行經延后,量少,質清稀,小腹隱隱作痛,喜溫喜按,伴腰酸無力,小便清長,大便稀軟。治療可用艾附暖宮丸。
血虛型:癥見經期延后,量少色淡,質清稀,伴頭暈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蒼白或萎黃,手足麻木。治療可選用當歸丸、八珍益母丸、當歸紅棗顆粒等。
氣滯型:癥見月經延后,量少色黯有塊,伴小腹脹痛,胸脅乳房作脹。治療選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月經量少怎么調理
肝郁型:癥見經來或提前或錯后,經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伴胸脅、乳房、少腹脹痛,噯氣食少,悶悶不樂。治療可選用加味逍遙丸。
腎虛型:癥見經來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頭暈耳鳴,腰酸腿軟,足后跟痛,夜尿多。治療宜選用烏雞白鳳丸合六味地黃丸。
這所以女性會出現(xiàn)月經不調,那么就是因為個人的身體狀況,太過虛弱所造成的只要我們加以調理,通過中藥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淑華我們的肝臟之氣調調內分泌,同時對于養(yǎng)護身體排出寒氣也一定要。
人們常說:“中藥好,西藥快?!痹陆洸徽{不是一天就能治好的,也不是快用藥就能治好的,當然是中藥比較好,雖然中藥比較臭,比較難喝,但是相對于西藥,他對于調理身體還是很不錯的,我們不能因為怕苦就忽視中藥的好。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中藥方吧!
月經不調的常用藥物如下:
1、當歸丸 養(yǎng)血補氣,調經止痛。用于血虛癥引起的月經不調。
2、七制香附丸 開郁順氣,調經養(yǎng)血。主治月經錯后,胸肋脹痛,白帶量多。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月經不調。注意,陰虛發(fā)熱著慎用。
3、益母草膏 活血調經,用于月經量少,產后腹痛。
4、加味逍遙丸 舒肝清熱、健胃養(yǎng)血。用于兩肋脹痛,倦怠食少,月經提前。注意,忌食生冷油膩,切忌氣惱勞碌。
5、烏雞白鳳丸 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用于氣血兩虛,月經不調,腰腿酸軟,白帶量多。
用于經通藥物如下:
1、婦科得生丸 解郁調經。用于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行經量少,經色暗紫,淋漓不暢夾有血塊,胸肋乳房作脹等氣滯血瘀型痛經。
2、痛經丸(片) 活血散寒,溫經止痛,用于小腹冷痛,遇熱則舒,行經量少,色暗有血塊,畏寒便溏,舌苔白膩等寒濕凝滯型痛經。
月經不調選用中藥應有簡單的辯證知識,這樣有利于正確用藥,正確用藥了對我們改善身體的問題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月經不調要好好慢慢的去調理,不要急于一時,急是沒有用的,要慢慢調理才是最有效果的,相信慢工出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