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含嘌呤高嗎
【www.cndadi.net - 三高人群能喝養(yǎng)生茶嗎】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diào)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正確有效的養(yǎng)生保健是如何進行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菠菜含嘌呤高嗎》,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嘌呤是一種對于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痛風等癥狀的出現(xiàn)。當然,很多食物中的嘌呤含量都是比較高的,但是并不包括菠菜。雖然菠菜的嘌呤含量不高,但痛風患者仍然不宜食用,因為菠菜中的草酸含量是比較高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菠菜中含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zhì)!
一、植物粗纖維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纖維,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對于痔瘡、慢性胰腺炎、便秘、肛裂等病癥有治療作用;
二、胡蘿卜素
菠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在人體內(nèi)轉(zhuǎn)變成維生素A,能維護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增加預防傳染病的能力,促進兒童生長發(fā)育;
三、類胡蘿卜素物質(zhì)
菠菜保護視力主要是緣于其所含的一種類胡蘿卜素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可以防止太陽光所引起的視網(wǎng)膜損害。每周吃2~4次菠菜,可降低視網(wǎng)膜退化的危險。菠菜中的蛋白質(zhì)、核黃素及鐵、磷等無機鹽含量也較許多蔬菜高,這些成分對眼睛都有保健作用。
四、鈣質(zhì)
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鈣、磷及一定量的鐵、維生素E等有益成分,能供給人體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其所含鐵質(zhì),對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五、微量元素
菠菜中所含微量元素物質(zhì),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進身體健康。大量食用菠菜,可降低中風的危險;
六、類胰島素物質(zhì)
菠菜葉中含有一種類胰島素樣物質(zhì),其作用與哺乳動物體內(nèi)的胰島素非常相似,故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不妨經(jīng)常吃些菠菜以使體內(nèi)血糖保持穩(wěn)定。
七、抗氧化劑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菠菜對防止大腦老化有一定作用,實驗觀察證明,多食菠菜有助于減少老年人常見的記憶力減退現(xiàn)象。
擴展閱讀
人體中經(jīng)常會缺乏一些微量元素物質(zhì),比如鈣鐵鎂鋅元素。無論哪一種微量元素缺乏,身體都會發(fā)生一些明顯的變化。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在飲食中補充自己身體缺乏的微量元素。避免疾病的發(fā)生,鉀是身體中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如果缺乏,也會引起疾病。那么海帶含鉀高嗎?
含鉀高的蔬菜有哪些
1、海帶
每100克干海帶中含鉀4.36克,另外含鈣2.25克,磷0.21克,鐵0.15克,碘0.34克,另外還含有鍶,鈦,釩,錳,鋅,鈷,銅等大量的微量元素,所以說海帶的含鉀量十分高。
海帶含碘和碘化物,有防治缺碘性甲狀腺腫的作用;海帶氨酸及鉀鹽有降壓作用;藻膠酸和海帶氨酸有降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熱水提取物對于體外的人體KB癌細胞有明顯的細胞毒作用,對S180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促進機體的細胞免疫,昆布多糖能防治高血糖。
2、紫菜
海藻中鉀含量居各種蔬果之首,其鈉元素含量也非常豐富,特別是紫菜,每百克含鉀量就達到1640毫克。在人體中,鉀元素通常和鈉一起作用,維持肌肉的正常活動,調(diào)節(jié)細胞內(nèi)外的滲透壓和水分的平衡,使體液不致過量流失。夏季多吃紫菜,可以保障人體正常的肌肉活動和神經(jīng)反應不受影響,避免因體內(nèi)缺少鉀、鈉引起的精神不振和肌肉痙攣等癥狀。
3、菠菜
菠菜營養(yǎng)價值屬中等,可是,各種營養(yǎng)含量均衡,且還富含鉀等微量元素,具有較好的食療作用。常食菠菜,具有通便清熱、理氣補血、防病抗衰等功效,它對各種貧血癥和糖尿病、肺結(jié)核、高血壓、風火赤眼等諸多疾病可起輔助治療作用。
日常食譜中含鉀量比較高的蔬菜還有油菜、韭菜、番茄、香菇、蘑菇、豆類制品,及堅果類等,另外深色蔬菜類,尤其是紅莧菜、綠莧菜、空心菜等的鉀含量也高。
本文介紹了一些含鉀元素比較高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給人體提供比較豐富的鉀元素,如果你需要補鉀的話最好是多吃一些這樣的食物,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更加健壯哦。
鉀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如果身體缺鉀的話,是會引起低血鉀癥的,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的,橘子里面也是含鉀的,經(jīng)常吃橘子的話,是可以調(diào)節(jié)人的額血壓,然后保持正常的心率的,對人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盡量不要挑食偏食。
含鉀高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豐富脫水水果、糖蜜、土豆粉、米糠、海藻、大豆粉、調(diào)味品、向日葵籽和麥麩。
良好鱷梨、牛肉、海棗、番石榴、多數(shù)生菜、油桃、堅果、豬肉、禽類、沙丁魚和小牛肉。
一般面包、谷物、干酪、煮過的或罐裝蔬菜、蛋、果汁、奶、生的或煮過的或罐頭水果、貝殼類、全麥粉、油和酸奶酪。
微量米飯、玉米粉、脂肪、油、蜂蜜、橄欖和糖。
蔬菜和水果中含鉀元素較多的有以下幾種:
一是草莓。每100g的草莓中含有131mg的鉀,30大卡的熱量。草莓中所含的胡蘿卜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zhì),具有明目養(yǎng)肝作用。草莓對胃腸道和貧血均有一定的滋補調(diào)理作用。
二是葡萄。葡萄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礦物質(zhì)鈣、鉀、磷、鐵、葡萄糖、果糖、蛋白質(zhì)、酒石酸以及多種維生素B1、B2、B6、C、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
三是綠豆。綠豆的熱量、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鈣、鐵、碳水化合物、磷、鉀、鎂、錳、鋅、煙酸、銅、維生素E與同類食物相比高于平均值。其營養(yǎng)豐富,可作豆粥、豆飯、豆酒、食、麨食,或作餌頓糕,或發(fā)芽作菜,故有“食中佳品,濟世長谷”之稱。
四是毛豆。毛豆中的鉀含量很高,夏天食用可以幫助彌補因出汗過多而導致的鉀流失,因而緩解由于鉀的流失而引起的疲乏無力和食欲下降。
可能絕大多數(shù)人對嘌呤并沒有什么概念,因為我們平時和這種物質(zhì)接觸的不是很多,一般大家也不太關(guān)注食物中的嘌呤。如果我們的體內(nèi)攝入的嘌呤過多的話,會導致我們患上痛風,所以這點大家需要注意了。平時大家在飲食中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嘌呤的攝入,尤其是本身患有痛風的病人。
嘌呤是什么
嘌呤是身體內(nèi)存在的一種物質(zhì),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diào)節(jié)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嘌呤高對人體的危害
嘌呤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5H4N4,無色結(jié)晶,在人體內(nèi)嘌呤氧化而變成尿酸。人體尿酸過高就會引起痛風,俗稱富貴病。在嘌呤分解過程中,有多種酶的參與,由于酶的先天性異?;蚰承┥形疵鞔_的因素,代謝發(fā)生紊亂,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結(jié)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guān)節(jié)、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癥反應,成了引起痛風的禍根。
體內(nèi)嘌呤高怎么辦
1、限制高嘌呤食物。過去主張用無嘌呤的飲食或嚴格限制富含嘌呤的食物,在限制嘌呤時,也限制了蛋白質(zhì),長期食用對全身營養(yǎng)帶來不良的影響。目前主張根據(jù)不同的病情,決定膳食中的嘌呤含量,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急性痛風時,每天嘌呤量應控制在150毫克以下,以免增加外源性嘌呤的攝入。禁止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肝、腰、胰、沙丁魚、鳳尾魚、鰓魚、鯖魚、肉汁、小蝦、肉湯、扁豆、干豆類。
2、限制脂肪攝入量。為了促進尿酸的正常排泄,主張用中等量或較低量的脂肪,一般控制在每日50克左右為宜。在烹調(diào)肉時,應先用水焯一下?lián)瞥?,肉中的嘌呤可部分排出,因而降低了肉食中的嘌呤量。在限制總熱量的同時,患者的體重會有所變化,但切忌減得太猛,因突然減少熱量的攝入,會導致酮血癥。酮體和尿酸相竟排出,使尿酸排出減少,能夠促進痛風的急性發(fā)作。
3、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熱量的主要來源應是植物性食物為主,如面粉、米類、但不要過量,因為糖可增加尿酸的生成與排出。
4、供給充足的維生素、水和堿性食物。膳食中的維生素一定充足,許多蔬菜和水果是成堿性食物,能夠堿化尿,又能供給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每日液體的總量不得少于3000毫升以促進尿酸鹽排泄。同時可選用碳酸氫鈉等藥,使尿液堿性化,防止尿路結(jié)石。
5、慢性痛風或緩解期的痛風,應給予平衡飲食,可以適當放寬嘌呤攝入的限制,可自由選食含嘌呤少的食物,嘌呤的每日含量應在75毫克以內(nèi),維持理想的體重,瘦肉煮沸去湯后與雞蛋、牛奶交替食用,防止過度饑餓,平時應注意多飲水,少用食鹽和醬油。
6、過去曾經(jīng)有人建議禁用咖啡,茶和可可,因為它們含有可可堿,茶葉和咖啡堿,可誘發(fā)痛風。但經(jīng)動物實驗證明,可可堿、茶葉堿和咖啡堿在人體代謝中生成甲基尿酸鹽,并非是引起痛風的尿酸鹽,而甲基尿酸鹽并不沉積在痛風石中。因此認為禁用咖啡、茶葉和可可缺少一定的科學根據(jù),目前認為可以選用咖啡、茶葉和可可,但要適量。
含嘌呤的食物有哪些
根據(jù)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我們可將食物分為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和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三類。
1、常見的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
(1)主食類:米、麥、面類制品、淀粉、高粱、通心粉、馬鈴薯、甘薯、山芋等。
(2)奶類:牛奶、乳酪、冰琪琳等。
(3)葷食:蛋類以及豬血、雞鴨血等。
(4)蔬菜類:大部分蔬菜均屬低嘌呤食物。
(5)水果類:水果基本上都屬于低嘌呤食物,可放心食用。
(6)飲料:蘇打水、可樂、汽水、礦泉水、茶、果汁、咖啡、麥乳精、巧克力、可可、果凍等。
(7)其它:醬類、蜂蜜。油脂類(瓜子、植物油、黃油、奶油、杏仁、核桃、榛子)、薏苡仁、干果、糖、蜂蜜、海蜇、海藻、動物膠或瓊脂制的點心及調(diào)味品。
2、常見的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
(1)豆類及其制品:豆制品(豆腐、豆腐干、乳豆腐、豆奶、豆?jié){)、干豆類(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豆苗、黃豆芽。
(2)肉類:家禽家畜肉。
(3)水產(chǎn)類:草魚、鯉魚、鱈魚、比目魚、鱸魚、螃蟹、鰻魚、鱔魚、香螺、鮑魚、魚丸、魚翅。
(4)蔬菜類:菠菜、筍(冬筍、蘆筍、筍干)、豆類(四季豆、青豆、菜豆、豇豆、豌豆)、海帶、金針、銀耳、蘑菇、菜花。
(5)油脂類及其它:花生、腰果、芝麻、栗子、蓮子、杏仁。
3、常見的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
(1)豆類及蔬菜類:黃豆、扁豆、紫菜、香菇。
(2)肉類:家禽家畜的肝、腸、心、肚與胃、腎、肺、腦、胰等內(nèi)臟,肉脯,濃肉汁,肉餡等。
(3)水產(chǎn)類:魚類(魚皮、魚卵、魚干以及沙丁魚、鳳尾魚等海魚)、貝殼類、蝦類。
(4)其它:酵母粉、各種酒類,尤其是啤酒。
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鴿、沙丁魚、海鰻以及各種動物內(nèi)臟(肝、腎、心、肺、腸、腦)、骨髓、蛤、干貝、松花蛋、蟹等含嘌呤量高,應盡量少吃,另外,火鍋中的肉類、海鮮和蔬菜等混合涮食,由于嘌呤具有很高的親水性,湯汁內(nèi)含有極高的嘌呤,亦應少吃;魚蝦類、菠菜、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米、扁豆等含有中等量嘌呤,要少吃。
嘌呤含量豐富的食物水果
各種水果都是幾乎不含嘌呤或者嘌呤含量比較少的。
有關(guān)嘌呤的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一:蔬菜都是低嘌呤食物,痛風患者不必限制。很多人認為蔬菜嘌呤含量低,不會誘發(fā)痛風,因而不需要限制。蔬菜的嘌呤含量與動物內(nèi)臟、海鮮、肉湯等動物性食物相比,總體來說確實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嘌呤含量并不低,如扁豆、蘆筍、紫菜、豆苗等,痛風患者堅持宜素不宜葷是片面的,痛風急性發(fā)作期也要盡量避免吃上述含嘌呤較高的蔬菜,緩解期減少進食次數(shù)和進食量。
誤區(qū)二:大豆嘌呤含量高,所以痛風患者不能吃豆制品。干豆類(黃豆、黑豆、綠豆、紅豆等)的嘌呤含量確實比較高,但因水溶性的嘌呤在加工過程中流失,當黃豆加工成豆腐、豆腐皮后,其嘌呤含量大幅下降。在痛風緩解期,適量攝入大豆制品是可以的,建議選擇豆類及豆制品的順序是豆腐、豆干、豆?jié){、整粒豆,攝入量也應按順序逐漸減少。
誤區(qū)三:啤酒含有大量嘌呤,其他酒喝點對尿酸沒影響。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可導致體內(nèi)乳酸和酮體積聚,競爭性抑制尿酸的排出,故一次過量飲酒可使血尿酸增高,誘使痛風發(fā)作。只要經(jīng)常飲酒,不管是啤酒、白酒還是紅酒,都會加速嘌呤合成,導致高尿酸血癥和尿酸排泄增多,若在飲酒同時吃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更易引起痛風急性發(fā)作,這在臨床并不少見。因此,建議痛風患者遠離酒精。
誤區(qū)四:為了減少嘌呤攝入,痛風患者吃得越少越好。當痛風患者知道暴飲暴食可誘發(fā)痛風發(fā)作時,許多患者采取節(jié)食的方法。由于體重指數(shù)與高尿酸血癥呈正相關(guān),因此肥胖者應限制總能量的攝入,但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能量減少過快會因過度饑餓造成體內(nèi)酮體升高,抑制尿酸從腎小管排泄而使尿酸排出減少,誘發(fā)痛風急性發(fā)作。
誤區(qū)五:菌類是高嘌呤食物,尿酸高的人不能吃。菌類是微生物的子實體,細胞較為密集,嘌呤含量也較高。測定發(fā)現(xiàn),干黑木耳嘌呤含量為166毫克/100克,似乎為高嘌呤食物;但水發(fā)后,木耳重量會增加10~12倍,水發(fā)木耳的嘌呤含量就會下降為16.6毫克/100克,屬于低嘌呤食物。考慮到菌類并不是大量食用的食材,只是作為食物中的配菜,只需限制總量即可。烹調(diào)時放幾朵水發(fā)木耳或幾片香菇不用恐懼,但濃菌湯等不適合食用。
嘌呤并不是絕對的壞東西,我們身體的一些正常的代謝功能是需要一些嘌呤的參與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凡是過猶不及,如果大家攝入的嘌呤過多,而沒有及時利用掉或者排出體外的話,則對我們的健康會產(chǎn)生危害,所以大家平時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時刻關(guān)注著自己嘌呤的攝入,高嘌呤的食物好吃一些。
瘦肉當中含有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多樣化的,不光是含有人們非常常見的蛋白質(zhì),而且還含有無機鹽和一些鈣質(zhì)的,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對于人們的身體來說還是非常好的,另外瘦肉當中含有的蛋白質(zhì)還是非常高的,所以說如果是蛋白質(zhì)過高的患者就算是減少自己攝入瘦肉的量,不要過量去攝入的。
各種瘦肉所含營養(yǎng)成分相近且較肥肉易于消化。約含蛋白質(zhì)20%,脂肪1-15%,無機鹽1%,其余水分。一般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都含飽和脂肪較高,禽肉、雞及兔肉中含飽和脂肪較少。 同時含無機鹽豐富,尤以含鐵(紅色瘦肉)、磷、鉀、鈉等較多,唯含鈣較少。瘦肉也是維生素B1、B2、B12、pp的良好來源,瘦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相當高,不過,含維生素A卻很少,幾乎不含維生素C。
民間流傳著“肉管三天,湯管一七”的說法,即認為肉湯中的營養(yǎng)高于湯中肉的營養(yǎng),這種看法需要糾正。肉湯中含有瘦肉中部分水溶性物質(zhì),如無機鹽和水溶性維生素等;也有少量的水溶性蛋白質(zhì)和水解產(chǎn)物,如肽和一些氨基酸;還有一些含氮浸出物,如肌酐、肌酸、肌肽和嘌吟等。
這些氨基酸和含氮物質(zhì)能使湯味鮮美,它們?nèi)芙庥啵瑴队鷿猓艽碳と梭w胃液分泌,增進食欲。但瘦肉中所含的絕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zhì),仍存留在肉中,肉的營養(yǎng)價值肯定是比湯高的。因此,不應讓老年人和病人只吃肉湯,而舍棄湯里的肉。[1]
此外,瘦肉中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是合成人體一些激素和維護表皮健康必需攝取的一種氨基酸,但在一些酶類催化激活下,在熱理化處理過程中的蛋氨酸,會產(chǎn)生一種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機物。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脈血管壁的內(nèi)皮細胞,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質(zhì)沉積并滲入動脈血管壁內(nèi),形成動脈粥樣斑塊,進而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食瘦肉過多,蛋氨酸就會增多,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也相應地增加,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
可見,不能因為瘦肉飽和脂肪酸少就不限制它的食用。一般來講,成人每天食肉量應為1~2兩,根據(jù)個人的體重和肥胖程度可適當增減,若需要補充蛋白質(zhì),可適當增加牛奶和豆制品的攝入。
西方營養(yǎng)學家研究認為,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乳腺癌、直腸癌發(fā)病率低于西方國家,這與亞洲國家常食大豆及其豆制品有關(guān)。大豆中含有一種抗癌活性物質(zhì)———異黃酮,其中2/3為三羥異黃酮類,對強致癌物———苯并(a)芘和甲基苯蒽等,均有明顯抗誘變作用,對乳腺癌和大腸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因此,提倡人們少吃些瘦肉,多吃些大豆及其制品,以維護身體的健康。
在生活中你是否經(jīng)常吃一些含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呢,比如說吃海鮮啊喝啤酒啊這是最不健康的搭配方法了,可以導致嘌呤高,尿酸高,導致痛風的情況出現(xiàn)哦,你知道哪些食物含有嘌呤含量高嗎,下面的這些食物給大家介紹一下,要注意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哦。
嘌呤是有機化合物,無色結(jié)晶,在人體內(nèi)嘌呤氧化而變成尿酸。海鮮,動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較高,這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叫做高嘌呤食物。所以,有痛風的病人除用藥物治療外(醫(yī)治痛風的藥物一般對腎都有損害),更重要的是平時注意忌口。
第一類
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00~1000mg)肝、腎、胰、心、腦、肉餡、肉汁、肉湯、鯖魚、風尾魚、沙丁魚、魚卵、小蝦、淡菜、鵝、斑雞、石雞、大豆制品、酵母、香菇。這些食物含有的嘌呤含量是比較高的,所以一些海鮮類的食物最好少吃,特別是一些容易導致痛風疾病的人群。
第二類含嘌呤中等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75~100mg)
1.魚類:鯉魚、鱈魚、大比目魚、鱸魚、梭魚、貝殼類、鰻魚及鱔魚;
2.肉食:熏火腿、豬肉、牛肉、牛舌、小牛肉、兔肉、鹿肉;
3.禽類:鴨、鴿子、鵪鶉、野雞、火雞;第三類 含嘌呤較少的食品(每100g食物含嘌75mg)
上述介紹了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這些食物一定要注意了,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比如說一些海鮮啊還有熏制的肉類的食物,含有的嘌呤含量是比較高的,所以大家要注意這些內(nèi)容,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哦,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呢。
嘌呤物質(zhì)相當于一種毒素,對于我們?nèi)梭w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那么我們?nèi)梭w的健康也是會出現(xiàn)很多的不必要的麻煩的,那么嘌呤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詳細的看看吧。
嘌呤高的危害有哪些
嘌呤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diào)節(jié)以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人體內(nèi)氧化之后會形成尿酸,如果尿酸過高,就很有可能引發(fā)痛風。人體的尿酸保持在一定水準,嘌呤代謝不正常就會打破這個正常水平,這樣還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病癥,導致我們?nèi)梭w健康出現(xiàn)巨大的威脅。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chǎn)物,但人體攝入過多的嘌呤食物時,就會引起尿酸的合成增多,過多的尿酸無法正常排泄時就會沉積在關(guān)節(jié)處和腎臟,引發(fā)痛風和痛風性腎病,這種疾病是非常難以治療的,所以只有我們控制嘌呤的攝入,才能夠更好的預防這些病癥。
嘌呤高的食物過多的出現(xiàn)在餐桌上,這也導致了痛風患者數(shù)量的增加,我們只有了解到食物中的嘌呤是什么后才能注意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嘌呤代謝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避免發(fā)生痛風。人們在日常的飲食中會或多或少的攝取到嘌呤含量不同的食物,但各種物質(zhì)的嘌呤含量都不同,其中尤以動物內(nèi)臟、海鮮、啤酒等食物中的嘌呤最多,如果對這些食物不節(jié)制的話,嘌呤代謝的正常作用就難以運行,體內(nèi)各種平衡就會被打破,并且極有可能產(chǎn)生痛風。
嘌呤高的危害有哪些呢?詳細我們大家通過上面的這些介紹,對于這個問題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我們可以知道了,一旦我們?nèi)梭w體內(nèi)嘌呤高的含量過高了,那么會導致我們?nèi)梭w的腎臟功能出現(xiàn)問題的,嚴重的還會引起痛風癥狀,所以在生活中要控制嘌呤高的攝入哦。
【導讀】你一定沒有想到土豆等薯類也是富含維生素C的吧?其實薯類高含極多維C,現(xiàn)在就趕緊來看看薯類高含極多維C吧。
薯類高含極多維C
說起土豆、紅薯、木薯等薯類食物的營養(yǎng),多數(shù)人想到的是膳食纖維,很少有人知道,它們其實還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
《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shù)據(jù)顯示,每100克土豆中維C含量為27毫克,紅薯為26毫克,木薯為35毫克,高于大多數(shù)的根莖、鮮豆和茄果類蔬菜,如白蘿卜21毫克、扁豆13毫克、西紅柿19毫克、茄子5毫克,但低于大部分的葉、花類蔬菜,如大白菜31毫克、菜花61毫克。
從保留率上來講,烹飪過程中,食物中的維C會因水浸、受熱、氧化等因素而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損失。而薯類食物富含淀粉,可以保護其中的維C.有數(shù)據(jù)顯示,菠菜水煮1分鐘后維C保存率為75%.而土豆帶皮水煮40分鐘后保存率為87%,蒸40分鐘后保存率為91%,紅薯的結(jié)果基本相同。但土豆去皮切絲油炒6~8分鐘,維C保留率為54%,油炸僅為38.5%.
為了保護維C,薯類最好的吃法是洗凈后帶皮蒸煮。烹炒土豆時不要切太細太小,切后不要再用水沖洗,以免維C通過切口大量流失。因維C在酸性條件下穩(wěn)定,烹調(diào)土豆時最好加點醋。另外,烹調(diào)時不宜過早加鹽,否則維C也容易被氧化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