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婁菜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女婁菜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女婁菜根這種藥材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女婁菜的根或果實。
【原形態(tài)】一二年或多年生草本,高20-70cm。全株密破短柔毛。莖直立,由基部分枝。葉對生,上部葉無柄,下面葉具短柄;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7cm,寬4-8mm,先端急尖,基部漸窄。全緣。聚傘花序2-4分歧,小聚命2-3花;萼管長卵形,具10脈,先端5齒裂;花瓣5,白色,倒披針形,先端2裂,基部有爪,喉部有2鱗片;雄蕊10,略短于花瓣;子房上位,花柱3條。蒴果橢圓形,先端6裂,外圍萼與果近等長。種子多數(shù),細小,黑褐色,有瘤狀突起?;ㄆ?-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80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曠野路旁草叢中。
【性味】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利尿;催乳。主小便短赤;乳少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對中藥女婁菜根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療疾病上有著很不錯的效果,不過要注意的是,對女婁菜根使用的時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學的食用。
擴展閱讀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硬葉女婁菜這種藥材。
【別名】大葉金石榴(《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女婁菜(《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臾巴(藏名)。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 堅硬女婁菜 的 全草 。7~8月采,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簇生,常不分枝或2~3分枝,直立,較粗壯,節(jié)處和下部帶紫色。葉對生,披針形至矩圓形,有時為卵狀披針形,長3~10厘米或更長,寬8~25毫米或更寬?;ㄐ蛟谥ι喜砍士偁?,在葉肢對生成簇;花梗長短不一,有短柔毛;花萼管狀,外面有10條脈紋,無毛;花瓣5,白色,略長于萼,頂端2裂,基部漸狹成爪,喉部具2鱗片;雄蕊10;子房矩圓形,花柱3。蒴果長卵形,略長于萼。種子腎形,褐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河谷、灌叢中或高原山坡草叢中。分布于華北、東北及浙江、四川等地。
【性味】《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甘淡,涼。"
【歸經(jīng)】《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小腸、膽、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①《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藥新制劑》:"催乳,調(diào)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硬葉女婁菜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硬葉女婁菜起到一定的幫助。硬葉女婁菜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zhì)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婁金丸。
【處方】茴香半錢,香附子半錢,草烏1個,半夏曲1兩,白茯苓半兩,細辛半兩。
【制法】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補肝行風化痰。主婦人頭暈眼花,不得起止,心中欲吐,是肝虛受痰飲所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酒送下,仍以三五七散補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七引《仙傳濟陰方》
【處方】甘菊(去土)4兩,黃耆(去蘆頭)2兩,藁本(洗)2兩,白僵蠶(去絲嘴,爁)2兩,甘草(爁)2兩,羌活(去苗)2兩,麻黃(去根節(jié))2兩,茯苓(去皮)2兩,芍藥2兩,犀角(鎊)2兩,白芷(洗)1兩半,南星(末,以牛膽汁和作餅,陰干)1兩半,細辛(去苗,洗,焙)1兩半,人參(去蘆)1兩半,防風(去蘆)1兩半,川芎1兩半,龍腦(研)1兩,牛黃(研)1兩,麝香(研)1兩,白附子(炮)1兩,天竺黃1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3兩,天麻(去苗)3兩,生地黃汁5升(入蜜1兩,酒2升,酥1兩半,慢火熬成膏,放冷),金箔100片(為衣)。
【制法】上為細末,以地黃汁膏子搜和,每兩作50丸,以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諸風神志不定,恍惚去來,舌強語澀,心怔煩悶,口眼喎僻,手足亸曳;及風虛眩冒,頭目昏痛;或旋運僵仆,涎潮搐搦,卒中急風,不省人事;小兒驚風諸癇。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溫酒下。若中風涎潮不語,昏塞甚者,加至3丸,用薄荷自然汁同溫酒共半盞,化藥灌之,常服1丸,濃煎人參湯嚼下;薄荷湯亦得。小兒每服皂莢子大,薄荷湯化下。
【摘錄】《局方》卷一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婁金丸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
在中國的許多藥學著作中,婁金圓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把它投入到醫(yī)學中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一些相關(guān)信息。
【處方】甘菊(去土)四兩,黃(去蘆頭)、蕈本(洗)、白僵蠶(去絲.嘴)、甘草、羌活(去苗)、麻黃(去根.節(jié))、茯苓(去皮)、芍藥、犀角(鎊),各二兩。白芷(洗)、南星(末.以牛膽汁和作餅.陰干)、細辛(去苗.洗.焙)、人參(去蘆)、防風(去蘆)、川芎,各一兩半。龍腦(研)、牛黃(研)、麝香(研)、白附子(炮)、天竺黃,各一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天麻(去苗),各三兩。生地黃汁五升(入蜜一兩.酒二升.酥一兩半.慢火熬成膏.放冷),金箔一百片(為衣)。
【炮制】上為細末,以地黃汁膏子搜和,每兩作五十圓,以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諸風神志不定,恍惚去來,舌強語澀,心怔煩悶,口眼僻,手足曳,及風虛眩冒,頭目昏痛,或旋運僵仆,涎潮搐搦,卒中急風,不省人事。小兒驚風諸,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圓,細嚼,溫酒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婁金圓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婁金圓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香茶菜根。
【別名】盤龍七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0.3-1.5m。根莖肥大,疙瘩狀,木質(zhì)。莖直立,四棱形,被倒向柔毛。葉對生;葉柄長0.2-2.5cm;葉片卵狀圓形、卵形或披針形,長0.8-11cm,寬0.7-3.5cm,先端漸尖,急尖或鈍,基部楔形下延于葉柄,邊緣基部以上具圓齒,兩面被短柔毛,有時近無毛,均具腺點。二歧聚傘花序多花,組成頂生疏散的圓錐花序;苞片卵形或針狀,小,但較顯著;花萼鐘形,長約2.5mm,外面被極短硬毛或近無毛,并具腺點,萼齒5,三角形,近相等,花冠白,藍白或紫色,長約7mm,外面被短柔毛,內(nèi)面無毛,上唇外反,先端4圓裂,下唇闊圓形,內(nèi)凹呈舟表;雄蕊4,二強,內(nèi)藏;子房4裂,花柱與雄蕊等長,柱頭2淺裂;花盤杯狀。小堅果卵形,褐色?;ㄆ?-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920m的林下或草叢中的濕潤處。
【性味】味甘;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止痛。主毒蛇咬傷;瘡癤腫毒;筋骨酸痛;跌打損傷;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香茶菜根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菾菜根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guān)于菾菜根的小常識吧。
【別名】出莙荙兒、莙荙根(《飲膳正要》)。
【來源】為藜科植物 菾菜 的 根 。秋季采挖。
【原形態(tài)】菾菜,又名:糖蘿卜。
【生境分布】我國普遍栽培,以東北及內(nèi)蒙古栽培較多。
【化學成份】含甜菜堿0.52~0.70%;糖19~20%,其中主要為蔗糖,還有少量的葡萄糖、果糖和棉子糖;另含戊聚糖、果膠、纖維素、淀粉。此外,含多種氨基酸、有機酸、水溶性維生素等。
【藥理作用】根有通經(jīng)作用,其有效成分稱甜菜素,可能即甜菜堿,對牲畜無毒;但在某些條件下(如遭受各種真菌癌染后),含較多的亞硝酸或硝酸鹽。葉含草酸、鉀鹽,還可能產(chǎn)生氰酸,牲畜(如豬)食之,有時可中毒。全草對貓蛔蟲有效,它不含蕓香甙,也無抗菌作用。
【性味】《飲膳正要》:"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飲膳正要》:"通經(jīng)脈,下氣,開胸脯。"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相信一開始對菾菜根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菾菜根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東風菜根這味中藥。
【別名】鉆山狗(《湖南藥物志》),疙瘩藥、草三七(《貴州草藥》)。
【來源】菊科植物 東風菜 的 根 。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疏風,行氣,活血,止痛。治腸炎腹痛,骨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研末、浸酒。外用:研末撒或搗敷。
【附方】①治腰痛:東風菜根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臨床應(yīng)用】治毒蛇咬傷:先對病人常規(guī)處理和在八風穴(或八邪穴)放血排毒,然后用東風菜鮮根搗爛敷傷口周圍,并用鮮根1兩(干藥用1/3量)煎水內(nèi)服,每日2次。一般每日敷藥1次,嚴重病人增加服藥及換藥次數(shù)。服藥后個別病人有嘔吐現(xiàn)象,加糖矯味便可改善。部分病例曾配合使用烏蘞莓、半邊蓮、佛甲草、木芙蓉、鬼針草、天南星、穿心蓮等,以提高療效。治療150余例,除3例發(fā)病迅猛病情較重,改用他法治療外,余均治愈。療程最短3天,一般6~7天。
【摘錄】《*辭典》
根據(jù)以上的綜合來講,東風菜根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東風菜根應(yīng)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