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密花豆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鄙鐣陌l(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只有進(jìn)行科學(xué)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dá)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光葉密花豆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不知道大家對光葉密花豆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xì)分析一下光葉密花豆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英文名】Harmand Spatholobus
【別名】大樣荔枝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光葉密花豆的莖藤。
【原形態(tài)】光葉密花豆 攀援灌木。枝被短毛,后漸脫落。三出復(fù)葉,革質(zhì);葉柄長4.5-10cm,無毛;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2cm,寬3-6cm,先端漸尖而鈍,基部圓,上面有光澤,兩面均無毛,網(wǎng)脈明顯;小葉柄長約8mm。圓錐花序單生或2-3個簇生于葉腋,長10-12cm,被黃褐色柔毛;花多數(shù);花萼內(nèi)外被毛,長5-6mm,萼齒三角形,上面兩萼齒合生;花冠紫色,長約1cm,各花瓣近等長,均具長爪,旗瓣圓形,先端凹入,翼瓣與龍骨瓣長橢圓形,具圓耳;雄蕊10,2束;花藥一式;子房無柄,被毛,花柱無毛。莢果長約6-8cm,寬約1.2cm,先端漸狹而鈍,網(wǎng)脈明顯;種子1顆,生于莢果先端,橢圓形,長約12mm,寬約8mm。花期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溪邊、疏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莖呈圓柱形,稍彎曲,直徑1.5-5cm,具明顯的環(huán)狀突起,橫向環(huán)紋不明顯,表面灰棕色至紅棕色,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呈棕紅色,皮孔疣狀凸起,圓點(diǎn)狀或橢圓形,直徑l-5mm。質(zhì)堅(jiān)硬,難折斷。橫切面皮部分泌物黑棕色,木部紅棕色,導(dǎo)管孔洞狀,不規(guī)則排列,髓細(xì)小。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其煎劑對實(shí)驗(yàn)性家兔有補(bǔ)血作用。
【性味】苦;微甘;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跌打損傷;陳傷筋骨酸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莖藤作為雞血藤的代用品。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光葉密花豆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shí)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ys630.COm精選閱讀
光葉石楠的簡介
別名扇骨木,光鑿樹,紅檬子,石斑木,山官木。
常綠喬木,高3-5米,可達(dá)7米;老枝灰黑色,無毛,皮孔棕黑色,近圓形,散生。葉片革質(zhì),幼時及老時皆呈紅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倒卵形,長5-9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生淺鈍細(xì)鋸齒,兩面無毛,側(cè)脈10-18對;葉柄長1-1.5厘米,無毛。
花多數(shù),成頂生復(fù)傘房花序,直徑5-10厘米;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直徑7-8毫米;萼筒杯狀,無毛;萼片三角形,長1毫米,先端急尖,外面無毛,內(nèi)面有柔毛;花瓣白色,反卷,倒卵形,長約3毫米,先端圓鈍,內(nèi)面近基部有白色絨毛,基部有短爪;雄蕊20,約與花瓣等長或較短;花柱2,稀為3,離生或下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頂端有柔毛。果實(shí)卵形,長約5毫米,紅色,無毛。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產(chǎn)中國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生于山坡雜木林中,海拔500-800米。分布日本、泰國、緬甸。
光葉石楠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光葉石楠的味苦、辛、性涼,葉子中含有熊果酸、苯甲醛等化學(xué)成分,煎湯或者內(nèi)服用能夠清熱利尿、治療主小便不利、頭痛、跌打損傷等癥狀。
作用:光葉石楠種子榨油,可制肥皂或潤滑油。木材堅(jiān)硬致密,可作器具、船舶、車輛等。
觀賞價值:石楠枝繁葉茂,枝條能自然發(fā)展成圓形樹冠,終年常綠。其葉片翠綠色,具光澤,早春幼枝嫩葉為紫紅色,枝葉濃密,老葉經(jīng)過秋季后部分出現(xiàn)赤紅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鮮紅果實(shí)綴滿枝頭,鮮艷奪目,是一個觀賞價值極高的常綠闊葉喬木,作為庭蔭樹或進(jìn)行綠籬栽植效果更佳。
根據(jù)園林綠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圓錐形等不同的造型。
在園林中孤植或基礎(chǔ)栽植均可,叢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叢,可與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扶芳藤、俏黃蘆等組成美麗的圖案,獲得賞心悅目的效果。
光葉石楠樹冠圓整,葉片光綠,初春嫩葉紫紅,春末白花點(diǎn)點(diǎn),秋日紅果累累,極富觀賞價值,是著名的庭院綠化樹種。
光葉石楠的市場信息
1、光葉石楠的價格
尚不明確。
2、光葉石楠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光葉石楠的保存方法
采收后,用清水浸泡,發(fā)酵后搓去種皮,漂洗取得種子進(jìn)行沙藏,翌年春播。
光葉巴豆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光葉巴豆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光葉巴豆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別名】抱龍(傣名)。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 光葉巴豆 的 根 、 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喬木,高8~12米,幼嫩部分全被星狀鱗片。葉互生或小枝頂端的近輪生,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7~25厘米,寬3~9厘米,邊緣有疏離、具腺體的細(xì)齒,側(cè)脈每邊10~13條,葉片基部的腺體通常著生在中脈的兩側(cè);葉柄長1~5厘米;托葉鉆狀,早落??偁罨ㄐ虼厣谥?,長15~30厘米,被淡黃色或褐色星狀鱗片,雌花散生在花序軸的下部,雄花密集于上部;苞片三角形,外面密被星狀鱗片;雄花花萼裂片卵形,外有星狀鱗片,花瓣長圓形;雄蕊12~15;雌花花瓣絲狀,與萼齒互生;子房球形,花柱2裂,花柱分枝6。蒴果倒卵形,被星狀鱗片。花期9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于密林、疏林、山谷、溪邊或山坡的灌木叢中。分布云南及海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血,散瘀消腫,退熱止痛。治跌打損傷,骨折,瘧疾,胃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有關(guān)光葉巴豆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光葉巴豆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jǐn)慎。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光葉水蘇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馬蘭、泥燈心、野地蠶、白根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光葉水蘇 的 根 或 全草 。春季至初冬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下部匍匐生根;莖方形,節(jié)上有毛。葉對生,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10.5厘米,寬0.7~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或心形,邊緣有鋸齒,兩面均無毛;葉柄長3~17毫米?;ㄝ営谢?朵至多數(shù),腋生而集成間斷的穗形總狀花序,或頂生于枝梢,花軸長5~12厘米;苞片小,披針形;花萼鐘狀,長7.2毫米,外面無毛或有微柔毛,有10條脈紋和5齒,齒端有針尖,邊緣有纖毛,上唇3齒,下唇2齒;花冠淡紅色或淡紫色,長14.5毫米,上唇倒卵圓形,外面被短柔毛,全緣,下唇3裂;雄蕊4,2強(qiáng);花柱頂端2裂,較雄蕊短。小堅(jiān)果倒卵圓形,長1.8毫米,黑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于潮濕的田間草叢中或水溝邊。分布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咖啡酸,4-咖啡?;鼘幩岷途G原酸,還含有3種黃酮類物質(zhì):7-甲氧基黃芩甙元、光葉水蘇甙和光葉水蘇次甙。另含皂甙。
【性味】《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抗菌消炎。治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百日咳,痢疾,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汁涂敷。
【附方】①治百日咳:光葉水蘇五錢至一兩,加冰糖或白糖適量,水煎服。
【摘錄】《*辭典》
通過本篇文章對光葉水蘇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光葉水蘇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光葉水蘇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光葉水蘇的重要性。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rèn)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碎密花。
【別名】雜密花、細(xì)棉花、各落尾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細(xì)花火把花的根和葉。
【原形態(tài)】細(xì)花火把花,灌木,高1-3m。枝被疏銹色硬伏單摶。葉對生;葉柄長1-1.5cm,被疏銹色硬伏單毛;葉片橢圓形,長4.5-8.5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小突尖的小圓齒,兩面被硬伏單毛。輪傘花序腋生,在莖枝上緊密排成近頭狀或總狀花序,多花;苞片長2-3mm;花梗長1-2mm,各部均被疏硬毛;花萼管狀釧形,長約6mm,外面毛被稀少,萼齒5,三角形,漸尖;花冠黃色或紅色,細(xì)弱,長2.5cm,外被疏短柔毛,上唇直伸,先端圓或笛缺,下唇3裂,近等大雄蕊4,前對較長,花絲被短繡毛,花藥2室;子房無毛,花柱先端2淺裂;花盤平頂?;ㄆ?1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20-1800m的灌木叢或雜木林下。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解毒止痢;接骨止血。主熱毒血痢;跌打扭狎;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碎密花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碎密花,對身體機(jī)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rèn)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光葉海桐葉。
【英文名】Leaf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
【別名】一朵云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桐花科植物光葉海桐的葉。
【原形態(tài)】光葉海桐,常綠灌木,高2-3m。上部枝條有時輪生,全株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葉片薄革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6-10cm,寬1-3.5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呈楔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邊緣略呈波狀;中脈突出明顯。傘形花序1-4枝,生于小枝頂端,通常具花6-13朵;花黃色,徑約7mm;花梗長10-15mm,光滑;花萼基部聯(lián)合,5裂,裂片廣卵形,長2mm,光滑,邊緣有毛;花瓣5,分離,倒披針形,長8-10mm;雄蕊5,與花瓣互生,長4-7mm;子房長卵形,無毛,花柱長3mm,柱頭略增大。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2-2.5cm,3瓣裂,每瓣有種子約6顆,果皮薄,革質(zhì)。種子大,近圓形,長5-6mm,紅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間陰濕奪、山坡、溪邊。
【性味】味苦;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消腫解毒;止血。主毒蛇咬傷;癰腫瘡癤;水火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末撒。
【附方】1、治毒蛇咬傷,瘡癤腫毒,過敏性皮炎:鮮一朵云葉搗爛外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光葉海桐葉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吧,光葉海桐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密葉絹蘚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英文名】dense moss
【別名】石苔
【來源】藥材基源:為絹蘚科植物密葉絹蘚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物體呈暗綠、橄欖綠色,或亮綠色,具光澤。莖匍匐,近羽狀分枝,帶葉的莖及枝扁平,枝長約8-10mm。莖葉長卵圓形,內(nèi)凹,先端鈍圓而具短尖頭;葉具2短中肋,有時缺如。葉中部細(xì)胞線形,向上則漸短,角細(xì)胞透明,四方形。枝葉與莖葉同形,但較小略狹。雌雄異株。孢蒴橢圓形、卵形;蒴蓋圓錐形,具喙?fàn)钔黄?;蒴帽兜形;蒴齒雙層,外齒片線形,內(nèi)齒呈三角片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濕地或巖石表面的薄土層上,多成片生長。四季可見。
【性味】苦;澀;平
【歸經(jīng)】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利尿消腫。主小便不得;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澀,平。有利尿的功能。多用于治水腫病。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guān)于密葉絹蘚的相關(guān)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密葉絹蘚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