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錢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避免走入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半邊錢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半邊錢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它是中藥的一種,古代醫(yī)書里對于它的記載也很多,半邊錢有很多的藥用價值,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xiàn)的一些不適癥狀,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半邊錢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蝴蝶葉、羅藟草、馬蹄金、三腳虎、錢鑿草、馬蹄香[福建]
【來源】豆科蝙蝠草屬植物 鋪地蝙蝠草 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hn. f.[Lourea obcordata Desv.],以 全草 或 根 入藥。夏秋采集,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全草:清熱利濕,利尿止帶。用于結(jié)膜炎,小便不利,膀胱炎,尿道炎,慢性腎炎,乳腺炎,石淋,白帶;外用治疥癬,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全草0.5~1兩,鮮根1~2兩,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南寧市藥物志》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半邊錢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能夠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的確是健康養(yǎng)生的好選擇。
相關(guān)閱讀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半邊旗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半邊蕨、單片鋸、半邊牙、半邊梳、半邊風(fēng)藥
【來源】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 半邊旗 pteris semipinnata L.,以 全草 入藥。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黃疸型肝炎,結(jié)膜炎;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瘡瘍癤腫,濕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5~2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或水煎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嶺南采藥錄》
通過本篇文章對半邊旗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半邊旗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半邊旗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半邊旗的重要性。
半邊蘇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貴州等地,可以治療多種疾病。那么在醫(yī)學(xué)上半邊蘇有哪些具體的藥用價值呢?又有哪些方劑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半邊蘇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源
【基源】
為唇形科植物綿穗蘇的全草。
【藥用部位】
全草。
【資源分布】
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海拔1220m的山坡草叢及溪旁。
【生物形態(tài)】
葉對生;葉柄長0.5-1cm,無毛;葉片卵狀長圓形,長7-20cm,寬4-9.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漸狹,邊緣在基部以上具鋸齒,幼時上面多少被小剛毛,下面被疏星狀毛,老時兩面近無毛。輪傘花序6-10花,排列于主莖及側(cè)枝上成頂生假穗狀花序,長8-18(-40)cm;苞片葉狀,明顯從法狀過渡到鱗片狀;小苞片微小,長1-1.5mm,旱落;花梗長1-3mm,與序軸均被白色星狀絨毛,花萼鐘形,長4mm,外面被星狀栽毛,萼齒5,短三角形,微尖,前2齒略寬;花冠淡紅色或紫色,長7mm,外面密被白色星狀絨毛,內(nèi)面近中部有一密集毛環(huán),上唇先端2淺裂,下唇3裂,中裂片較入,內(nèi)凹成淺囊狀;雄蕊4,前對略長,均促出超過兩冠長約1倍,花絲無毛,花藥卵珠形,1室;子房具腺點,花柱稍長于雄蕊,柱頭2淺裂;花盤平頂?;?-10月。
【采收加工儲藏】
夏、悉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用。
中藥基礎(chǔ)
性味
味辛;微苦;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發(fā)表;止血調(diào)經(jīng);消腫解毒。主感冒;頭痛;癱瘓;勞傷吐血;崩漏;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貴州民間藥物》:驅(qū)風(fēng)發(fā)汗。治癱瘓,癆傷吐血,感冒,月家病,瘡毒。
選方
①治癱瘓:半邊蘇搗爛包關(guān)節(jié)處。
③治感冒畏寒、頭痛:半邊蘇四錢,白芷、川芎各三錢。煎水服。
③治癆傷吐血:半邊蘇一兩。煎水服。
④治瘡毒:半邊蘇搗絨包患處。(①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⑤治月家病:半邊蘇、牛舌片、益母草、辣子草各五錢,煎水服。
結(jié)語: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肯定已經(jīng)對半邊蘇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知道了半邊蘇具有治癱瘓、治感冒畏寒、治瘡毒等的功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中藥的相關(guān)知識,可以繼續(xù)閱讀下一篇哦。
中醫(yī)學(xué)認為,半邊散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diào)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半邊散。
【處方】芫花(醋漫,焙干)大戟 甘遂 大黃各9克 土狗7枚(五月內(nèi)取,會飛的)
【制法】上藥除土狗以外,均研為末。先以蔥搗爛為餅,攤新瓦上,卻將土狗安蔥上焙干,去翅、足、嘴,每個剪作兩片,分左右成對記之,再焙干為末。
【功能主治】逐水消腫。主治諸般水腫。
【用法用量】欲退左邊腫,即以左邊7片為末,入前藥末調(diào)服;右邊依前四味末,每服6克,入土狗末和勻,用淡竹葉,天門冬煎湯調(diào),五更服。候左邊退,至第四日服右邊。如或未動,只以大黃9克,煎至一半助之;如更不動,茶清助之。
【摘錄】《奇效良方》卷四十
【處方】芫花(醋浸,焙干)3錢,大戟3錢,甘遂3錢,大黃3錢,土狗7枚(5月內(nèi)取會飛的)。
【制法】上先以蔥搗爛為餅,攤新瓦上,卻將土狗安蔥上焙干,去翅足嘴,每個剪作2片,分左右成對記之,再焙干為末,欲退左邊腫,即以左邊7片為末,入前藥調(diào)服;右邊依前4味末。
【功能主治】水病。
【用法用量】每服2錢,入土狗末和勻,用淡竹葉、天門冬煎湯調(diào),五更服,候左邊退,至第4日服右邊,如或未動,只以大黃3錢,煎至一半助之,如更不動,茶清助之。
【摘錄】《本草綱目》卷四十一引《普濟方》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半邊散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中藥擁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很早的時候中藥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且中藥對疾病治療也有很令人滿意的效果,中藥的種類很多,那么你知道半邊藕這種藥材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扇蕨科植物中華雙扇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60-90cm。根莖長而橫生,被狹狀披針形硬鱗片。葉遠生;葉柄長30-60cm,灰棕色或棕禾稈色;葉片紙質(zhì),長20-30cm,寬30-60cm,2裂成相等的扇形,每扇又4-5深裂,下面沿中脈疏被灰棕色、有節(jié)的硬毛;裂片寬5-8cm,頂端再作淺裂;末回裂片短尖頭,有疏鋸齒;裂面上的中脈分叉,細脈網(wǎng)狀,網(wǎng)眼有單一或分叉的內(nèi)藏小脈。孢子囊群小,近圓形,散生于網(wǎng)脈交叉點,有淺杯狀隔絲;無囊群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2100m的山坡灌木叢中。
【性味】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小便淋瀝澀痛;腰痛;浮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文章介紹的半邊藕,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這樣就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正確的進行治療。
半邊山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條葉樓梯草帶根莖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高達25cm,上部被白色長柔毛及淡銹色鱗片。葉互生;無柄;黃綠色,斜倒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6-10cm,寬1.2-2.2(-2.8)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尖頭全緣或基部有1-2牙齒,基部在窄側(cè)鈍形,在寬側(cè)心形,邊緣有小齒,表面被疏毛,背面沿脈疏被白長柔毛,鐘乳體明顯,密生;羽狀脈,側(cè)脈5-6對。雄花序直徑9mm,具多花;花托不明顯;苞片約6,卵狀三角形;花序梗長6-10mm,被長柔毛。雄花花被片4(-5),橢圓形,長2-2.5mm,基部聯(lián)合,雄蕊4(-5),退化雌蕊無;雌花序具短?;驘o梗,多花,花托近長圓形,長5-7mm,不分裂或2裂;苞片多,三角形,具睫毛;小苞片多,線形或匙狀線形。瘦果橢圓狀卵形,長約3mm,具8條縱肋。花期3-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800m的山溝。
【性味】微苦;甘;性涼
【功能主治】接骨消腫;清肝解毒;利濕。主跌打傷腫;骨折;風(fēng)濕紅腫;火眼;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半邊山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半邊山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半邊菜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別名】菜子七、婦人參、普賢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華中碎米薺的根狀莖。
【原形態(tài)】華中碎米薺 多年生草本,高35-70cm。根狀莖粗壯,通常匍匐,密生須根。莖粗壯,直立,不分枝,表面有溝棱,下部無毛,上部疏生短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基生葉具長柄,通常在早期枯落而不存在;莖生葉4-5枚,具葉柄,葉柄長1.5-6.5cm,每枚通常有小葉4-5對或3-6對,頂生小葉與側(cè)生小葉均為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0cm,寬1-3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邊緣具齒,頂生小葉基部楔形,無小葉柄,側(cè)生小葉基部兩邊不等或多少向下延伸成翅狀,小葉片薄紙質(zhì),通常于后呈暗綠色,兩面散生短柔毛或有時均無毛??偁罨ㄐ蝽斏?,花多;萼片4,綠色或淡紫色;花瓣4,紫色、淡紫色或紫紅色,長橢圓狀楔形,長8-14mm;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6-9mm,短雄蕊長5-7mm;雌蕊1,子房圓柱形,花柱短,柱頭扁球形,略比花柱擴大。長角果條形而微扁,長3-4cm,果瓣平坦,有時帶紫色,疏生短柔毛或無毛。種子橢圓形,長約3mm,褐色,不具邊緣。花期4-8月,果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80-3500m之間的山谷陰濕地和山坡林下。
【性狀】性狀鑒別根莖粗壯,略圓柱形;表面淡棕色,密生須狀根。氣微,味微苦辛。
【性味】微苦;辛;平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活血消腫。主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泡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半邊菜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半邊菜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藥是治療疾病常用的方法,對疾病的治療藥物的選擇是很關(guān)鍵的,那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藥的選擇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否則對人體健康也是有著一些損害,那半邊蓮是一個治療疾病很好之選,它在解毒消腫上,效果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所以在選擇它之前,在對它的各方面上,也是需要進行一些了解,這樣對使用的時候,也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對自身健康,也有著很好幫助。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半邊蓮治利水,消腫,解毒,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治黃疸,水腫,臌脹,跌打扭傷腫痛。
半邊蓮的功能主治: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癰腫疔瘡。
1《陸川本草》記載:半邊蓮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
治腹水,小兒驚風(fēng),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蝎傷。
2《綱目》記載:半邊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涂之。
3《南寧市藥物志》記載:半邊蓮消腫解毒。
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4《福建民間草藥》記載:半邊蓮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5《中國藥植圖鑒》記載:半邊蓮煎服治風(fēng)濕性神經(jīng)痛,頭暈。
6《嶺南采藥錄》記載:半邊蓮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7《生草藥性備要》記載:半邊蓮敷瘡,消腫毒。
8《中國藥植志》記載:半邊蓮治血吸蟲病腹水。
通過以上介紹,對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認識,半邊蓮是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所以對這樣草藥在使用上,也是很廣泛的,它對治療一些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所以這樣的藥物是治療疾病最佳之選。
大半邊旗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藥,具有很高的養(yǎng)生價值,對天一些體質(zhì)不好的人來說,吃大半邊旗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身體健康情況,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半邊旗。
【別名】巖鳳尾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鳳尾蕨科植物疏羽半邊旗的全草。
【原形態(tài)】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50-120cm。根莖橫走,頂端及葉柄被鉆形鱗片。葉革質(zhì),近簇生,二型;葉柄栗色至深棕色,具4棱,在羽軸上面兩側(cè)隆起的狹邊上有鋸齒狀小突起,其余光滑;孢子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二回半邊羽狀深裂;裂片三角形或半三角形,長尾頭,上側(cè)全緣,下側(cè)羽裂幾達羽軸,基部裂片最大,向上漸縮小,邊緣具小鋸齒,無尖刺;側(cè)脈常分叉。孢子囊群沿羽片頂部以下分布。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斂肺止咳;解毒。主痢疾;久咳;瘡癤;外傷出血;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大半邊旗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大半邊旗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大半邊旗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壁錢這味中藥。
【別名】壁繭、壁蟢窩
【來源】壁錢科動物 壁錢蟲 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 活個體 或所結(jié)的 卵囊 入藥。四季可采,開水燙死,曬干或焙干即得。
【性味】咸、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用于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牙齦潰瘍,鼻衄及金瘡出血。
【用法用量】1~3個。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本草拾遺》
根據(jù)以上的綜合來講,壁錢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壁錢應(yīng)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蝦殼錢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紅鍋蓋草、紅蝦殼草、紅殼谷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臺灣堇菜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具垂直或斜升的根莖。匍匐枝伸長,末端具蓮座狀葉,有時具花。葉基生:葉枘細,長1-10cm,無毛或略被短毛;托葉公基部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邊緣具流蘇或撕裂;葉片寬心形或近圓形,長與寬各1-3cm,先端急尖或鈍圓,基部深心形,邊緣具圓齒,兩面無毛或疏生短毛,下面通常滎淡色?;ü谥睆?.5-2cm;花梗較長,有時長達15cm,先端具較深微缺,基部楔形,里面無須毛,下方花瓣校大,長絕1.5cm,先端具較深微缺或2淺裂;距微缺,稍彎曲;花柱近直立,柱頭前方具短喙。蒴果球形或橢圓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2500m的山地林區(qū)。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祛風(fēng)止咳;活血通經(jīng)。主小兒食飲不振;感冒;咳嗽;痛經(jīng);紅崩白帶;腹痛下?。伙L(fēng)濕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蝦殼錢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蝦殼錢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