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倒甑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搬倒甑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搬倒甑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搬倒甑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七星箭[四川]
【來源】藍(lán)雪科角柱花屬植物 紫金蓮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和 藍(lán)雪花 C. plumbaginoides Bunge,以 根 入藥。夏秋采集,曬干。
【性味】甘、辛,溫。
【功能主治】解痙,鎮(zhèn)痛。用于胃炎,胃潰瘍,膽道蛔蟲癥,膽囊炎及蛔蟲病引起的疼痛。
【用法用量】根1~1.5錢,或研粉每服1.5~3分,每日3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介紹的搬倒甑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搬倒甑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ys630.coM延伸閱讀
西方醫(yī)學(xué)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倒提壺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藍(lán)布裙、狗屎花、狗屎蘿卜、狗屎藍(lán)花、貼骨散、大肥根、攔路虎、雞爪參、一把抓、綠花葉、綠花心、七星箭[四川重慶]、藍(lán)花參[云南紅河]
【來源】紫草科倒提壺屬植物 倒提壺 Cynoglossum amabile Stapf et Drumm.以 根 及 全草 入藥。夏季采集全草洗凈,曬干或鮮用;秋季采根,切片,曬干。
【性味】甘、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止血,止咳。用于瘧疾,肝炎,痢疾,尿痛,白帶,肺結(jié)核咳嗽;外用治創(chuàng)傷出血,骨折,關(guān)節(jié)脫臼。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鮮根搗爛敷或干品研末撒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本文介紹了藥材倒提壺的一些基本常識,倒提壺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guān)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倒提壺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倒陽湯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元參27克 肉桂0.9克 麥冬21克
【功能主治】主虛火炎上。肺金之氣不能下行,以致陽強不倒。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此方在用元參以瀉腎中浮游之火,尤妙肉桂引其入宅,而招散其沸越之火,同氣相求,火自回舍。況麥冬又助肺金之氣清肅下行,以生腎水,水足則火自息,陽自倒。
【摘錄】《石室秘錄》卷三
【處方】元參3兩,肉桂3分,麥冬3兩。
【功能主治】虛火炎上,肺金之氣不能下行,以致強陽不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石室秘錄》卷二
有關(guān)倒陽湯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另外,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關(guān)這方面的小常識,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改善身體的質(zhì)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面對著醫(yī)學(xué)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倒痰湯。
【處方】參蘆1兩,瓜蒂7枚,白芍1兩,白芥子1兩,竹瀝2合。
【功能主治】性喜食酸,因多食青梅,得痰飲之病,痰飲隨氣升降而作痛,日間胸膈中如刀之刺,至晚而胸膈痛止,膝(骨可)大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1劑必大吐,盡去其痰,其痛如失,然后用二陳湯調(diào)理,不再痛。
【各家論述】用參蘆以扶胃土,用白芍以平肝木,用白芥子、竹瀝并入于瓜蒂之中,吐痰即用消痰之藥,使余痰盡化,舊痰去而新痰不生,得治痰之益,又絕其傷氣之憂也。
【摘錄】《辨證錄》卷九
雖然說倒痰湯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藥用倒提壺是中藥的一種,在我國古代的醫(yī)書就有著對于藥用倒提壺的記載,藥用倒提壺能治療很多的病癥,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們要善用它。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 藥用倒提壺 的 根 。春、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全株粗糙。根圓錐形,表皮黑褐色,老時半本質(zhì)化。莖直立?;~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具長柄;莖生葉互生,葉片小,線狀披針形,無柄。總狀花序頂生;花藍(lán)紫色。堅果,表面密生刺。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草叢。分布新疆等地。
【藥理作用】全草含生物堿:天芥菜品堿、綠花倒提壺堿、毛果天芥菜堿、闊葉千里光堿、天芥菜堿、刺凌德草堿、N-氧化天芥菜品堿、N-氧化刺凌德草堿。尚含膽堿、尿囊素、鞣質(zhì)。
【性味】《新疆中草藥手冊》:"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藥手冊》:"養(yǎng)陰潤肺,清熱止咳。治肺癆咳嗽,失音,鼻出血,吐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新疆中草藥手冊》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藥用倒提壺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定的幫助。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類似藥用倒提壺的藥材。我們在食用藥用倒提壺等中藥的時候需要遵從醫(yī)生的囑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很多人對倒爪草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倒爪草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別名】倒打草、道爪草、牛含水、牛汗水、牛哈水、紫花秧、多德草、刺兒草
【來源】玄參科 野胡麻 Dodartia orientalis L.,以 根 或 全草 入藥。果期采收,曬干。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風(fēng)止癢。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氣管炎,扁桃體炎,淋巴結(jié)炎,尿道感染,神經(jīng)衰弱。外用治皮膚瘙癢,蕁麻疹,濕疹。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倒爪草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倒吊蠟燭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倒吊蠟燭吧。
【別名】神仙蠟燭(《廣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 倒吊筆 的 根 或 莖 。
【原形態(tài)】喬木,高約5~12米,有乳汁。葉對生;卵形至矩圓狀卵形,長8~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兩面均被柔毛。聚傘花序長5~8厘米;萼5裂,里面有腺體;花冠粉紅而帶白或白色,高腳碟形,管田柱形,短,裂片5,矩圓形,長約1.5厘米,鱗片與花冠裂片對生的長約8毫米,3裂,與裂片互生的長約6毫米,2裂;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之頂,突出,圍繞花柱;心皮2,花柱線形。蓇葖圓柱形,長10~20厘米,直徑1~1.5厘米。種子線形,有豐富的白色種毛。花期6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園。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xué)成份】根含氨基酸、有機酸、糖類。
【藥理作用】倒吊筆根流浸膏對小鼠無祛痰、鎮(zhèn)咳作用,其煎劑作體外抑菌試驗,對常見呼吸道細(xì)菌沒有抑制作用。
【性味】①《本草求原》:"淡,平。"
【功能主治】①《生草藥性備要》:"根:煲酒治跌打?;ǎǚN毛):治刀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取倒吊筆根2兩,加水煎成40毫升,加糖分2次飯后服,10天為一療程。臨床觀察數(shù)十例,具有祛痰、鎮(zhèn)咳作用。但服藥后有惡心、嘔吐、頭暈等副作用;對血壓、心臟、肝功能、小便常規(guī)、白細(xì)胞無明顯影響。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雖然倒吊蠟燭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倒吊筆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倒吊筆選擇的時候,需要對倒吊筆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rèn)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九龍木、墨柱根、章表根、苦常、土北芪、枝桐木、豬松木、細(xì)姑木、刀柄
【來源】夾竹桃科倒吊筆屬植物 倒吊筆 Wrightia pubescens R. Brown,以 根、根皮 和 葉 入藥。全年可采。根切片曬干。葉隨用隨采,或曬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根:祛風(fēng)利濕,化痰散結(jié)。用于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腰腿痛,慢性支氣管炎,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白帶。
【用法用量】根0.5~1兩;根皮3~5錢;葉2~3錢。
【備注】(1)同屬植物 藍(lán)樹 Wrightia laevis Hook. f.別名米木、大藍(lán)靛、木藍(lán)。根、葉治跌打損傷;葉可提制藍(lán)色染料。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倒吊筆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倒吊筆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倒觸傘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倒觸傘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薔薇莓 的 根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薔薇莓,又名:空心藨、洋金銀藤,黃牛泡。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坡地、園地或草叢中。分布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等地。
【性味】《貴陽民間藥草》:"澀微辛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貴陽民間藥草》:"收斂,涼血,止血。治倒經(jīng),喘咳,盜汗。"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倒經(jīng):倒觸傘、白泡刺根倒觸傘、貓爪刺倒觸傘各四錢。泡酒一斤。每次一兩,日服二次。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陽民間藥草》
現(xiàn)在知道倒觸傘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倒觸傘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xué)問哦。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認(rèn)為,倒根蓼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倒根蓼作為一種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rèn)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具體情況。
【別名】白山拳參、重樓、草河車、倒根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倒根蓼的根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0-40cm。根莖粗,呈鉤狀彎曲,黑褐色,密生殘存的老莖葉及托葉鞘,多須根。莖直立,有4-6節(jié),無毛。托葉鞘膜質(zhì),褐銹色,圓筒狀,上部稍寬,先端斜形?;~有長柄,柄長7-8cm,上部有下延的葉翅,葉片狹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7.5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全緣或微波狀緣,下面密被短柔毛;莖生葉有短柄或無柄,上部葉三角狀披針形,無柄,基部心形,抱莖,最上部葉甚小,線狀或刺毛狀,有時無。穗狀花序單生莖頂,粉紅色,圓柱狀,粗短,密花;苞片干膜質(zhì)狀,銹色,橢圓形或廣卵形,先端尾尖;花被5深裂,裂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3mm;雄蕊8,花藥紫堇色;雄蕊1,花柱3,細(xì)長。瘦果三棱形?;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山帶火山灰質(zhì)石礫荒原或高山石縫間。
【性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咳嗽痰多;痢疾;腹瀉;癰瘡腫毒;牙齦腫痛;口糜;崩漏;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鮮品15-25g。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用醋磨汁涂。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倒根蓼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倒根蓼,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