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花杓蘭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fù)責(zé),就不應(yīng)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斑花杓蘭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斑花杓蘭是一種藥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我們可以適當(dāng)?shù)氖秤冒呋ㄨ继m,由于很多的人對于斑花杓蘭還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紫點(diǎn)杓蘭的花或全草。
【原形態(tài)】紫點(diǎn)杓蘭,陸生植物,高15-25cm。根狀莖橫走,纖細(xì)。莖直立,破短柔毛,在靠近中部具2枚葉。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cm,寬2.5-4.5cm,先端急尖或漸尖,背脈上疏被短柔毛?;▎紊咨咦仙唿c(diǎn),直徑常不到3cm;中萼片卵狀橢圓形,長1.5-2.2cm;合萼片近條形或狹橢圓形,長1.2-1.8cm,先端2齒。背面被毛,邊緣具細(xì)緣毛;花瓣幾乎和合萼片等長,半卵形、近提琴形、花瓶形或斜卵狀披針形,長1.3-1.8cm,內(nèi)面基部具毛;唇瓣幾乎與中萼片等大,近球形,內(nèi)折的側(cè)裂片很小,囊?guī)缀醪痪咔懊鎯?nèi)彎邊緣;退化雄蕊近橢圓形,先端近截形或微凹;柱頭近菱形;子房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寒山區(qū)林下或草地。
【化學(xué)成份】含銅(0.1%),錳(0.1%),鈦(0.01%),鋁(1%),鐵(2%),硅(1.2%)。
【功能主治】鎮(zhèn)靜止痛;發(fā)汗解熱。主神經(jīng)衰弱;癲癇;小兒高熱驚厥;頭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斑花杓蘭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guān)閱讀
中藥在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錯,但我們在食用前還是要進(jìn)行一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杓兒菜這個藥材的一些常識。
【別名】挖耳草、蕓香草、毛葉草、野煙、牛兒草、牛牛草、金挖耳、大白泡草、倒提壺、野葵花、六氏草、毛葉蕓香草、野朝陽柄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煙管頭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煙管頭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莖直立,分枝,被白色長柔毛,上部毛較密。下部葉匙狀長圓形,長9-20(-25)cm,寬4-6cm,先端銳尖或鈍尖,基部楔狀收縮成具翅的葉柄,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兩面有白色長柔毛和腺點(diǎn);中部葉向上漸小,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柄短。頭狀花序在莖和枝的頂端單生,直徑15-18mm,下垂,基部有數(shù)個條狀披針形不等長的苞片;總苞杯狀,長7-8mm;總苞片4層,外層卵狀長圓形,有長柔毛,中層和內(nèi)層干膜質(zhì),長圓形,鈍尖,無毛;花黃色,外圍的雌花筒狀,3-5齒裂,結(jié)實(shí);中央的兩性花有5個裂片。瘦果條形,長約5mm,有細(xì)縱條,先端有短喙和腺點(diǎn);無冠毛?;ㄆ谇锛?。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邊、山坡草地及森林邊緣。
【性狀】性狀鑒別:莖具細(xì)縱紋,表面綠色或黑棕色,被白色茸毛,折斷面粗糙,皮部纖維性強(qiáng),髓部疏松,最外一層表皮易剝落。葉多破碎不全,兩面均被茸毛。頭狀花序著生于分枝的頂端,花梗向下彎曲,近倒懸伏?;S棕色。氣香,味苦,微辣。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感冒發(fā)熱;高熱驚風(fēng);咽喉腫痛;痄肋;牙痛;尿路感染;淋巴結(jié)結(jié)核;瘡瘍癤腫;乳牛腺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鮮品15-30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煎水含漱或洗
【注意】脾胃虛弱者慎服。 《滇南本草》:"蕓香草大寒,脾胃虛弱者禁忌,胃寒者忌用,誤用令人不思飲食,嘔吐。""慢驚不宜服此藥,慢驚乃脾氣不足,無風(fēng)可去,無痰可清,忌服。"
【摘錄】《中華本草》
杓兒菜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shí)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帽蘭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它是中藥的一種,古代醫(yī)書里對于它的記載也很多,帽蘭有很多的藥用價(jià)值,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xiàn)的一些不適癥狀,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的了解帽蘭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紫莖 的 樹皮 及 根皮 。
【原形態(tài)】小喬木。樹皮棕色,小枝有毛或光滑。葉互生,常聚生于枝頂端;革質(zhì);橢圓形、倒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慚尖,基部狹楔形,少有圓形,邊緣疏生圓鈍齒,有毛或近于光滑;葉柄長5~8毫米?;ò咨?,單生于葉的下方或葉腋;花梗長4~8毫米,但亦有長達(dá)2厘米者;小苞片2,披針形;萼片5,與苞片相似;花冠5,寬卵圓形;雄蕊多數(shù),花絲基部聯(lián)合。蒴果扁圓形,有5棱?;ㄆ?月。
【生境分布】生長于低山區(qū)的林邊半陰處。分布我國中部至四川等地。
【性味】性涼,味辛苦,無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麻木。
【用法用量】內(nèi)服:浸酒,0.5~1兩。
【摘錄】《*辭典》
帽蘭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shí)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蜻蜓蘭是中藥的一種,在我國古代的醫(yī)書就有著對于蜻蜓蘭的記載,蜻蜓蘭能治療很多的病癥,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們要善用它。
【別名】竹葉蘭(《湖南民間藥物資料》)。
【來源】為蘭科植物 蜻蜒蘭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伸長,稍肥厚。莖下部通常有3片(稀2片)較大的葉,倒卵狀長橢圓形、橢圓形或廣橢圓形,長6~15厘米,寬3~8厘米,先端圓而有銳尖頭;莖上部葉1~2片,呈苞葉狀,顯著小?;ㄐ蜷L7~15厘米;花黃綠色,排列稍密;苞片披針狀線形,先端尖;中央的萼片橢圓形,長4~5毫米,圓頭,1脈,側(cè)萼片與花瓣幾等長;唇瓣線狀長橢圓形,基部兩側(cè)有微小的三角狀突起,距圓筒狀,長7~9毫米,向前方彎曲。
【生境分布】生于林緣、林間濕潤的地方。分布我國中部、東北部。
【功能主治】《湖南民間藥物資料》:"治燒傷。"
【用法用量】外用:搗汁涂。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蜻蜓蘭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shí)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shí)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蘭香草是一種對大家來說還算比較熟悉的中藥,對我們身體的有很多的好處,我們想要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它,需要對蘭香草有一些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別名】山薄荷、蕕、獨(dú)腳球、藍(lán)花草、酒藥草、金石香、石上香、齒瓣蘭香草
【來源】為馬鞭草科蘭香草屬植物 蘭香草 Caryopteris incana (Thunb.)Miq.,以 全草 或 根 入藥。全草全年可采。根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陰干,切段。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疏風(fēng)解表,祛痰止咳,散淤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氣管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胃腸炎,跌打腫痛,產(chǎn)后淤血腹痛;外用治毒蛇咬傷,濕疹,皮膚搔癢。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植物名實(shí)圖考》
蘭香草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xì)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蘭香草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jìn)一步的去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吹交㈩^蘭的身影,那么虎頭蘭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樹茭瓜、樹蕉瓜、折鶴蘭、野芭蕉、牛屎別草、大甩頭、黃殼魚子蘭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虎頭蘭的根(假鱗莖)、全草或種子。
【原形態(tài)】虎頭蘭,附生植物。假鱗莖粗壯,長橢圓形,稍扁。葉7-8枚叢生,寬帶狀,薄革質(zhì),長達(dá)90cm,通常寬2-3cm,先端漸尖,基部對合而互抱,全緣?;ㄝ憬绷ⅲ6逃谌~,疏生6-12朵或更多朵花;花苞片長約5mm;花梗連子房長約4cm;花淺黃綠色,稍有桂花香氣;中萼片近長圓形,長4.5-6cm,寬1.2-1.8cm,黃綠色,背面基部有紫褐色暈;側(cè)萼片斜長圓形,稍窄;花瓣比萼片窄,寬5-12mm,淺黃綠色,基部有紫紅色小斑點(diǎn);唇瓣略有短爪,3裂,側(cè)裂片直立,具紫紅色條紋,中裂片略反折,邊緣波狀,唇盤上表面被短柔毛,2條褶片平行,生長毛;合蕊柱很長,長3-4.2cm?;ㄆ?-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石上或附生于樹上。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散瘀消腫;止血。主肺熱咳嗽;肺結(jié)核;肺炎;氣管炎;喘咳;骨折筋傷;風(fēng)濕痹痛;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綜合以上的對于虎頭蘭的描述,可見虎頭蘭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虎頭蘭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對于釣蘭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釣蘭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釣蘭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金邊吊蘭(《南寧市藥物志》),八葉蘭、蘭草、硬葉吊蘭(《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吊蘭 的 全草 或 帶根全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平生或斜生,有多數(shù)肥厚的根。葉多數(shù),自根莖叢生,線形,長15~30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長尖,綠色或有時(shí)有黃色條紋?;ㄇo長于葉,有時(shí)變?yōu)槔w匐枝而近頂部有葉束或幼小植株;花白色,排成一長而疏散的總狀花序;花被輪狀,裂片6,狹小,長約1厘米;雄蕊6,花絲上部常扁平;子房下位,無柄,3室,花柱線形。蒴果三角形。種子扁平。花期春月。
【生境分布】栽培于花圃,庭園。
【性味】甘酸,涼。
【歸經(jīng)】《泉州本草):"入心、肝、肺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去瘀,消腫,解毒。治咳嗽,聲啞,吐血,經(jīng)閉,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聤耳,牙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1.5兩);或研末。外用:搗敷或搗汁滴耳。
【注意】《泉州本草》:"孕婦忌用。"
【附方】①治跌打損傷:吊蘭干全草為末。每服三錢,泡酒溫服。(《泉州本草》)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釣蘭,了解了釣蘭的效果和作用,釣蘭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釣蘭在養(yǎng)生學(xué)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認(rèn)為,虎耳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虎耳蘭作為一種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rèn)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具體情況。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網(wǎng)球花的鱗莖。
【原形態(tài)】網(wǎng)球花 多年生草本。鱗莖球形,直徑4-7cm。葉3-4枚;葉柄短,鞘狀;葉片長圓形,長15-30cm,主脈兩側(cè)各有縱脈6-8條,橫行細(xì)脈排列較密而偏斜?;ㄇo直立,實(shí)心,稍扁平,高30-90cm,先葉抽出,淡綠色或有紅斑;傘形花序具多花,排列稠密,直徑7-15cm,下有佛焰苞狀總苞1輪,總苞片3-多枚;花紅色;花便纖細(xì);花被管圓筒狀,長6-12mm;花被裂片線形,長約為花被管的2倍;雄蕊著生于花被管喉部,長于花被裂片或有時(shí)伸出很長,花絲絲狀,紅色,花藥黃色較小,長圓形,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球形,3室或開花期退化為1室,花柱絲狀,柱頭不裂或微3裂。漿果球形或長圓形,鮮紅色;種子球形,暗灰褐色?;ㄆ跒橄募?。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引種栽培。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原產(chǎn)非洲南部。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夏季需半陰,開花后宜干燥。生長期適宜溫度為18-24℃,冬季為13-15℃,不耐寒,土壤以微酸性的砂壤土為宜。
【化學(xué)成份】鱗莖含石蒜堿 (lycorine),千花堿(chlidan-thine),網(wǎng)球花定( haemanthidin),小星蒜堿( hippeastrine),網(wǎng)球花堿(haemultine),高山網(wǎng)球花堿(montanine)。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虎耳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虎耳蘭的作用是很大的,對于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虎耳蘭,但是還是要在醫(yī)生的囑咐下進(jìn)行。
由于中藥副作用較小,所以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用中藥材調(diào)理身體。在這里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藥材銀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文名】Erect Cephalanthera
【別名】魚頭蘭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銀蘭的全草。
【原形態(tài)】銀蘭,陸生植物,高10-25cm。具多數(shù)細(xì)長的根。莖直立,中部至基部具3-4枚膜質(zhì)鞘。葉互生,3-4枚;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2-6cm,寬1-3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抱莖??偁罨ㄐ蝽斏?,具花5-10朵;花序軸有棱;花苞片很小,鱗片狀;花白色;萼片狹菱狀橢圓形,長8-10mm,寬約3.5mm,先端急尖或鈍,具5脈,中萼片較側(cè)萼片稍窄;花瓣與萼片相似,但稍短;唇瓣長5-6mm,分前后兩部分,基部具囊;唇瓣前部近心形,長3mm,寬4-5mm,先端近急尖,上面具3條縱褶片;縱褶片向唇瓣的先端逐漸具乳突;唇瓣后部凹陷,內(nèi)無褶片;側(cè)裂片卵狀三角形或披針形,抱蕊柱;囊圓錐狀,長3mm,明顯伸出側(cè)萼片之外;花粉塊2,有裂隙;柱頭較大,子房線狀三棱形。蒴果?;ㄆ?-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下陰濕處。
【性味】甘;淡;涼
【歸經(jīng)】腎;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高熱;口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清熱利尿的功能。用于高熱不退、口干、小便不通。
【摘錄】《中華本草》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對于中藥銀蘭的詳細(xì)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銀蘭的功效與作用是有很多的,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球蘭的簡介
球蘭(拉丁學(xué)名:Hoya carnosa(L.f.)R. Br),又名:馬騮解、狗舌藤、鐵腳板等,屬捩花目蘿藦科球蘭屬植物。攀援灌木,附生于樹上或石上,莖節(jié)上生氣根。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臺灣;熱帶及亞熱帶其他地區(qū)也有栽培或野生。生平原,林中或栽培。全株藥用,治肺炎等。
球蘭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為蘿藦科植物球蘭的藤莖或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莖、葉含類似南美牛奶藤苦甙的球蘭甙,葉中含量0.76%。另含谷甾醇、脂肪油。
2、功效作用
2.1、清熱化痰,消腫止痛。治肺熱咳嗽,癰腫,瘰疬,乳婦奶少,關(guān)節(jié)疼痛,睪丸炎。內(nèi)服:煎湯(不宜久煎),2~3錢(鮮者1~3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2.2、《福建民間草藥》:祛風(fēng)濕,清肝熱,消癰腫。
2.3、《南寧市藥物志》:內(nèi)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積。外用消腫止痛,跌打接骨,瘰疬(煨鹽)。
2.4、《貴州民間藥物》:補(bǔ)虛弱,催乳。
3、臨床應(yīng)用
3.1、治肺炎或麻疹并發(fā)肺炎:鮮球蘭葉七至八片,冷開水洗凈,搗爛絞汁服。(《泉州青草藥》)。
3.2、治癰腫初起:球蘭鮮葉一握,加紅糖五錢(如有紅暈灼痛者,則改加冬蜜一小杯),搗爛,加熱,貼于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3.3、治乳婦奶少:球蘭、地洋參各三錢,生姜三片。燉肉或煮稀飯吃。(《貴州民間藥物》)。
3.4、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球蘭鮮全草四兩,和豬腳(七寸)一只,黃酒四兩,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間草藥》)。
3.5、治睪丸炎:鮮球蘭葉二至三兩。搗爛,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3.6、治療:鮮球蘭葉。搗爛調(diào)蜜外敷。(《福建中草藥》)。
4、科學(xué)研究
取球蘭1兩(小兒每歲2~3葉),搗爛絞汁,調(diào)蜜或水煎服。觀察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共40余例,證明有較好效果。以對肺熱喘咳效果最佳,寒痰咳喘效果較差。另有以球蘭葉3~11片和荸薺3~11個,洗凈絞汁或加水煎服。每日2~3次。治療麻疹后期并發(fā)支氣管炎、肺炎9例,多數(shù)服藥1~3日體溫趨向正常。
球蘭的市場信息
1、球蘭的價(jià)格
球蘭的價(jià)格15-20元/株。
2、球蘭的選購方法
多年生藤本,有豐富乳汁。莖細(xì),稍肉質(zhì),表面灰黃色,常有不定根。葉對生,厚而肉質(zhì),卵狀心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9厘米,寬2~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或楔形;脈羽狀。
3、球蘭的保存方法
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鳳尾蘭的簡介
鳳尾絲蘭,又名鳳尾蘭,龍舌蘭科絲蘭屬,常綠灌木。株高50~150cm,具莖,有時(shí)分枝,葉密集,螺旋排列莖端,質(zhì)堅(jiān)硬,有白粉,劍形,長40 - 70cm,頂端硬尖,邊緣光滑,老葉有時(shí)具疏絲。圓錐花序高1m多,花大而下垂,乳白色,常帶紅暈。蒴果干質(zhì),下垂,橢圓狀卵形,不開裂?;ㄆ? - 10月。原產(chǎn)北美東部及東南部,中國華北以南地區(qū)均有栽培。適應(yīng)性強(qiáng),耐水濕。風(fēng)尾蘭花大樹美葉綠,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鳳尾蘭是塞舌爾國家的國花。
鳳尾蘭的功效與作用
【化學(xué)成份】花含異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替告皂甙元(tigogenn),芰脫皂甙元(gitogenin),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tigogeni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芰脫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l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芰脫皂甙元 3-Oα-L-吡喃鼠李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in 3-O-α-L-rhamn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順-9-十九碳烯(cis-9-nonadecene)和順-8-十七碳烯(cis-8-heptadecene)。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主支氣管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觀賞價(jià)值
鳳尾蘭葉色常年濃綠,數(shù)株成叢,高低不一,劍形葉射狀排列整齊,可種植于花壇中心、巖石或臺坡旁邊,以及新式建筑物附近。也可利用其葉端尖刺作圍籬,或種于圍墻、棚欄之下。鳳尾蘭對有害氣體抗性強(qiáng),可在工礦作美化綠化材料。
花壇應(yīng)用
可布置在花壇中心、池畔、臺坡和建筑物附近。
鳳尾蘭生性強(qiáng)健,極少發(fā)生病蟲害且抗性強(qiáng),對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氨氣等有較強(qiáng)的抗性,同時(shí)它還能吸收有害氣體。鳳尾蘭適合種植在花壇、草坪或假山旁;家庭養(yǎng)植可用較大的盆種植;亦可從根部切取萌蘗叢生的小株,栽于小花缽中,置于幾桌上。
鳳尾蘭的市場信息
1、鳳尾蘭的價(jià)格
鳳尾蘭價(jià)格8.5元。
2、鳳尾蘭的選購方法
鳳尾蘭又名鳳尾絲蘭,龍舌蘭科絲蘭屬,是灌木或小喬木。株高50~150cm,具莖,有時(shí)分枝,葉密集,螺旋排列莖端,質(zhì)堅(jiān)硬,有白粉,劍形,長40 - 70cm,頂端硬尖,邊緣光滑,老葉有時(shí)具疏絲。圓錐花序高1m多,花大而下垂,乳白色,常帶紅暈。蒴果干質(zhì),下垂,橢圓狀卵形,不開裂。花期6 - 10月。
3、鳳尾蘭的保存方法
無。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貝母蘭。貝母蘭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貝母蘭的相關(guān)知識。
【別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藥》),石巴蕉、對葉果、果上葉(《云南中草藥選》),小綠芨(《全展選編·外科》)。
【來源】為蘭科植物 傘房貝母蘭 的 假鱗莖 或 全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30厘米。氣生根須狀,淺黃褐色。莖橫走,分節(jié),呈竹鞭狀,節(jié)上生球狀假鱗莖,肉質(zhì),卵形,有棱,直徑15~30毫米,綠色,光滑無毛。每一假鱗莖頂端生葉兩片,革質(zhì),厚而脆,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15厘米,寬2~3厘米,全緣,兩面平滑無毛??偁罨ㄐ蝽斏?;花梗上有數(shù)枚鞘狀苞片;花白色,直徑約3厘米,左右對稱,唇瓣上有黃斑。果長橢圓形,長約2厘米,具三棱。種子細(xì)小,黃色,鋸屑狀。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生于雜木林中陰濕的巖石上或附生于樹干上。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辛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氣管炎,感冒,骨折,軟組織挫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爛或研末敷。
【附方】①治支氣管炎,感冒:每用全株五錢至一兩,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貝母蘭,貝母蘭有著怎樣的功效。貝母蘭的藥用價(jià)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掛蘭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jià)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掛蘭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折鶴蘭(《中國植物圖鑒》),吊蘭(《種子植物名稱》),匍匐蘭(《福建民間草藥》),樹蕉瓜(《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種植物 掛蘭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呈紡錘狀。葉多數(shù),自根莖叢生,細(xì)長而尖,中間綠色,邊緣兩邊白色。生長匍枝,近頂部有葉束或生幼小植株;花小,帶綠白色,生于匍枝的節(jié)上,排成總狀花序;花被輪狀,裂片6枚;雄蕊6;子房無柄,3室,花柱線形。蒴果三角形,種子扁平。花期春季。栽培作觀賞。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消腫解毒,活血接骨。治氣管炎咳嗽痰多,癰腫疔瘡,痔瘡腫痛,骨折,燒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和冬蜜搗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氣管炎,咳嗽痰多:干掛蘭二至三錢。水煎服,日服二次。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對掛蘭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shí)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jìn)行,而且掛蘭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