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蘭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釣蘭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于釣蘭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釣蘭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釣蘭的相關知識吧。
【別名】金邊吊蘭(《南寧市藥物志》),八葉蘭、蘭草、硬葉吊蘭(《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吊蘭 的 全草 或 帶根全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平生或斜生,有多數(shù)肥厚的根。葉多數(shù),自根莖叢生,線形,長15~30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長尖,綠色或有時有黃色條紋?;ㄇo長于葉,有時變?yōu)槔w匐枝而近頂部有葉束或幼小植株;花白色,排成一長而疏散的總狀花序;花被輪狀,裂片6,狹小,長約1厘米;雄蕊6,花絲上部常扁平;子房下位,無柄,3室,花柱線形。蒴果三角形。種子扁平?;ㄆ诖涸隆?/p>
【生境分布】栽培于花圃,庭園。
【性味】甘酸,涼。
【歸經(jīng)】《泉州本草):"入心、肝、肺諸經(jīng)。"www.cndadi.net
【功能主治】清熱,去瘀,消腫,解毒。治咳嗽,聲啞,吐血,經(jīng)閉,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聤耳,牙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1.5兩);或研末。外用:搗敷或搗汁滴耳。
【注意】《泉州本草》:"孕婦忌用。"
【附方】①治跌打損傷:吊蘭干全草為末。每服三錢,泡酒溫服。(《泉州本草》)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釣蘭,了解了釣蘭的效果和作用,釣蘭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釣蘭在養(yǎng)生學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ys630.coM延伸閱讀
釣蟲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于釣蟲丸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用它了。
【處方】磁石(細研,生用)2兩,硇砂(湯熬令熟)2兩,龍骨3兩,膩粉半兩,麝香(取末)7兩。
【制法】上為細末,以黃蠟4兩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傳尸癆病,痿羸,兩臉常赤,咳嗽喘急,心胸滿悶,四肢無力,夢與鬼交。
【用法用量】用線5-7寸長,一頭系錢1文,一頭穿藥丸,令患者空心新水吞藥丸,錢留在口外,候惡心時以手拽線,吐出藥丸,其上有蟲,急用油將蟲炸死。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看完上面的對于釣蟲丸的相關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覺到了我們傳統(tǒng)醫(yī)學的偉大和神秘?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
釣藤膏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釣藤膏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姜黃二錢,沒藥(別研)、木香、乳香(別研),各四錢。(一本有木鱉子二十個,去油,研。)
【炮制】上為細末,煉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治小兒胎寒胃冷,夜間啼哭,嘔吐乳食,大便瀉青,狀若驚搐,時有冷汗。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兒一圓,如雞頭實大,煎釣藤湯化下,更量大小加減,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釣藤(和鉤)5錢,玄胡索5錢,當歸(酒洗)5錢,粉草(炙)5錢,乳香5錢,肉桂(去粗皮)2錢,麝香1字。
【制法】上前4味藥焙干,肉桂不過火,同研為末;以箬葉裹,熨斗盛火熨透乳香,候冷,入乳缽同麝香細杵,后入前藥末,再杵勻;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百日內(nèi)嬰兒面青腹痛,夜啼;以及周歲以上嬰兒盤腸內(nèi)吊,諸疝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1-2丸,空心白湯化下。
【摘錄】《準繩·幼科》卷九
【處方】乳香(用燈心研末)1兩,五靈脂1兩,沒藥1兩,當歸1兩,麝香1字。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稟受虛怯,邪干心痛,以及內(nèi)吊夜啼,面唇青冷。
【用法用量】小兒百日內(nèi)1丸,1歲2丸,3歲3丸,釣藤煎湯化下,或乳香煎湯化下,不拘時候。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釣藤膏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應用歷史悠久,影響和普及范圍甚廣。足可見它的藥用價值和正確性。
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使得中醫(yī)方劑領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條件,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點,針對現(xiàn)代臨床的多發(fā)病、常見病, 廣泛使用古今中藥方劑。那么你知道釣腸丸嗎?
【處方】白術、黃連、甘草、白芍藥、桔梗、人參、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脫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七十四引《集成》
【處方】附子1個(炮裂,去皮臍),石硫黃(研)1兩,雞冠花(炒)1兩,鯪鯉甲(炒)1兩,皂角刺1兩(炒),猬皮2個(燒灰)。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瀉血不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槐花湯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三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釣腸丸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隨著現(xiàn)在人對于健康的關注,在平時的時候也非常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調(diào)理身體,在如今市場上,中西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不足,而中藥方劑由于天然無公害,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釣藤煎。
【處方】釣藤1分,防風(去叉)1分,芎?1分,天麻(酒浸,切,焙)1分,麻黃(去根節(jié))1分,荊芥穗半兩,蟬蛻(去土)半兩,蝎梢(炒)半兩,白僵蠶14枚(炒),薄荷心26枚(酒浸,焙),龍腦1字,麝香1字(研)。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和成煎。
【功能主治】小兒虛風。
【用法用量】每服皂子大,荊芥、紫參煎湯化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釣藤煎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釣藤飲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于釣藤飲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用它了。
【處方】釣藤 人參 犀角各15克 甘草1.5克(炙)全蝎天麻各7.5克
【制法】上藥共為粗末。
【功能主治】主小兒天釣,潮熱,四肢抽掣。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用水200毫升,煎至80毫升,不拘時服。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處方】釣藤勾 茯神 茯苓 川芎 當歸 木香 甘草 白芍藥各3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主小兒臟冷作痛,夜啼不歇。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大棗,略煎服。
【摘錄】《嬰童百問》卷三
【處方】麻黃(去節(jié))3錢,粉草3錢,蟬蛻5個(去足翼),升麻3錢,龍膽草2錢,川芎3錢,天竺黃3錢,釣藤3錢,羌活3錢,獨活3錢,防風3錢。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一切驚風,潮搐,眼視昏迷,以及驚風變易諸癥。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鉤藤飲”。
【摘錄】《得效》卷十一
【處方】釣藤1分,甘草(炙)1分,人參1分,栝樓根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疳,腹大項細。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作“鉤藤飲”。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二(人衛(wèi)本)
【處方】釣藤1兩,大黃(煨)1兩,甘草(炙)1兩,芍藥1兩,干地黃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潮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釣藤飲子”。
【摘錄】《幼幼新書》(古籍本)卷十九引《嬰童寶鑒》
【處方】釣藤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犀角(鎊)半兩,石膏(碎)1兩,龍齒1兩,升麻3分,甘草(炙,銼)3分,竹葉40片。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癇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作“鉤藤飲”。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一(人衛(wèi)本)
【別名】鉤藤飲
【處方】釣藤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犀角屑半兩,甘草(炙)半分,全蝎1分,天麻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天吊潮熱。
【用法用量】鉤藤飲(《金鑒》卷五十)。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釣藤散”?!督痂b》有羚羊角,無犀角。
【摘錄】《醫(yī)方大成》卷十引湯氏方
【處方】釣藤1分,防風1分,麝1分,麻黃(凈)1分,蝎梢半分,蟬殼半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吐瀉,體虛發(fā)搐,遂作慢脾風,魚口,目直視,睡不醒,或目不開。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鉤藤飲子”。
【注意】乳母需忌口,不得再驚。
【摘錄】《幼幼新書》(古籍本)卷十引《張氏家傳》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釣藤飲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釣藤丸是一種純天然的中藥方劑,它是以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了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中醫(yī)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釣藤丸有哪些功效吧。
【別名】鉤藤丸
【處方】釣藤半兩,川升麻半兩,烏犀(鎊)半兩,黃芩(去黑心并皮)半兩,玄參半兩,茯神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秦艽半兩,檳榔半兩,黃連半兩,大黃半兩,地骨皮半兩,天竺黃半兩,甘草(炙)半兩,牙消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龍齒半兩,琥珀半兩,青黛半兩,珍珠(另研)半兩,麝香半兩,牛黃半兩,丹砂(另研)半兩,龍膽半兩,蜣螂(去頭足翅)3個,蟬(去頭足翅,生用)3個,人參1兩,金箔40片,銀箔40片(同研),虎睛1對(酒浸,焙干)。
【制法】上為細末(除另研者外),軟飯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風癇,時發(fā)時止,經(jīng)年累月不休。
【用法用量】每1歲兒服20-30丸,人參湯或薄荷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一
釣藤丸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說起釣腸圓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釣腸圓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處方】瓜蔞二枚(燒存性),?皮兩個(碎.罐內(nèi)燒存性),雞冠花(微炒)五兩,胡桃(取仁一十五個.不油者.入罐內(nèi)燒存性),白礬(枯)、綠礬(枯)、白附子(生用)、天南星(生用)、枳殼(去瓤.麩炒)、附子(去皮.臍.生用)、訶子(煨.去皮)、半夏,各二兩。
【炮制】上為細末,以醋煮面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新諸痔,肛邊腫痛,或生瘡癢,時有膿血。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圓,空心,臨臥溫酒下,遠年不瘥者,服十日見效,久服永除根本。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釣腸圓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釣藤散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釣藤 陳皮(去白)半夏(湯浸洗七遍,薄切,焙干)麥門冬(略用水泡,去心)茯苓(去皮)茯神(去木)人參(去蘆)甘菊花(去萼、梗)防風(去叉股)各15克 甘草7.5克(炙)石膏30克(生)
【制法】上藥為粗末。
【功能主治】清頭目。主肝厥頭暈。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二
【處方】釣藤勾9克 蟬蛻 天麻 防風 蝎尾 人參各15克 麻黃(去節(jié))僵蠶(炒)甘草(炙)川芎各3克 麝香不拘多少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主慢驚未發(fā),神倦要睡,吐舌搖頭,面青,毛發(fā)豎直,吐乳作腥,額上有汗,由吐后胃虛生風所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嬰童百問》卷二
【別名】鉤藤散
【處方】釣藤1錢,茯神1錢,茯苓1錢,川芎1錢,當歸1錢,木香1錢,甘草(炙)半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夜啼,小兒臟冷。
【用法用量】鉤藤散(《丹溪心法》卷五)。
【摘錄】《直指小兒》卷四
【處方】釣藤半兩,陳皮(去白)半兩,半夏(湯浸,洗7遍,薄切,焙干)半兩,麥門冬(略用水浥,去心)半兩,茯苓(去皮)半兩,茯神(去木)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甘菊花(去萼梗)半兩,防風(去釵股)半兩,甘草1分(炙),石膏1兩(生)。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清頭目。主肝厥頭暈。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婦人良方》引作“鉤藤散”。
【摘錄】《本事》卷二
【處方】釣藤2錢,人參2錢,白茯苓2錢,川芎2錢,蝎(炙)2錢,白僵蠶(炒)2錢,甘草(炙)2錢,羌活、黃芩、天南星、半夏(2味姜制)。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虛風化涎,牙關緊,急慢驚風。
【用法用量】方中羌活、黃芩、天南星、半夏用量原缺。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王氏手集》
【處方】釣藤1兩,史君子7個,白僵蠶(直)7個,干蝎7個,人參1分,白茯苓1分,甘草(炙)1分,紅芍藥1分,當歸1分,天麻1分,川大黃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風熱,驚熱,疳熱,潮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鉤藤散”。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九引《聚寶方》(古籍本)
【處方】釣藤、天竺黃、犀角屑、蟬退、甘遂(煨)、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金銀薄荷煎湯調(diào)下,1日4次。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石壁經(jīng)》
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釣藤散的對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我們恢復健康很有幫助。
大家在生活中聽說過釣藤湯嗎,它對一些常見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知道釣藤湯應該怎么吃,建議大家在食用時了解一下。
【處方】牛黃(研)2分,蚱蟬(炙)2分,龍齒4分,麥門冬(去心)4分,人參3分,釣藤1分,茯神、杏仁12枚,蛇蛻皮3寸(炙,末)。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小兒時氣,壯熱驚悸,以及熱瘡。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6合,去滓,下牛黃末,分為6服,消息服之。令盡愈。
【摘錄】《外臺》卷三十五引《必效方》
【別名】鉤藤湯
【處方】釣藤1分,人參1分,蚱蟬(炙)1分,子芩1分,蛇蛻皮3寸(炙),龍齒4分,防風2分,澤瀉2分,石膏1兩(碎),竹瀝3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小兒時氣,壯熱驚悸,以及熱瘡。
【用法用量】鉤藤湯(《普濟方》卷三七二)。
【摘錄】《外臺》卷三十五引《必效方》
【別名】鉤藤飲子、鉤藤散、鉤藤湯
【處方】釣藤1分,蚱蟬1枚(去翅),柴胡2分,升麻2分,黃芩2分,蛇蛻皮2寸(炙),甘草(炙)2分,大黃2分,竹瀝3合,石膏3分(碎)。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未滿月及出月嬰兒壯熱發(fā)癇。
【用法用量】鉤藤飲子(《圣惠》卷七十六)、鉤藤散(《圣惠》卷八十五)、鉤藤湯(《普濟方》卷三七七)。
【注意】乳母忌海藻、菘菜等。
【摘錄】《外臺》卷三十五引《古今錄驗》
【處方】釣藤1兩,黃芩(去黑心)1兩,升麻1兩,甘草(炙令赤色,銼)1兩,鱉甲(去裙襕,醋浸,炙令黃色)半兩,丁香半兩,大黃(銼,微炒)4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傳尸癆,瘦羸骨蒸,復連殗殜,命在須臾,精神尚爽。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每日食后分溫2服,相去如人行7-8里,再服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釣藤湯的知識,大家應該大致都清楚了釣藤湯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釣藤飲子,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釣藤(炒)1.5克 麻黃(去節(jié))甘草(炙)各1克 天麻 川芎 防風 人參各2.1克 全蝎(炒去毒)5個 僵蠶(炒)7個
【制法】上作一服。
【功能主治】主小兒驚風天吊,卒然驚悸,眼目翻騰。
【用法用量】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不拘時服。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別名】鉤藤飲、鉤藤飲子、蟬殼飲
【處方】釣藤鉤子3分,白僵蠶(去絲嘴,炒)1分,川芎1分,蟬蛻(去頭翅足,炙)1分,蛇蛻(炙)1分,甘草(炙)1分,蜣螂(去頭翅足,炙)3枚。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陰癇,多睡,手足冷,時瘈疭,目直視,乳食不進。
【用法用量】鉤藤飲(《旅舍》)、鉤藤飲子(《衛(wèi)生總微》卷五)、蟬殼飲(《普濟方》卷三七一引《衛(wèi)生家寶》)。
【摘錄】《永樂大典》卷九八○引《養(yǎng)生必用》
上面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釣藤飲子的一些知識,作為一種中醫(yī)方劑,既然它的養(yǎng)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個養(yǎng)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體范圍內(nèi),一旦超過了這個身體養(yǎng)生范圍內(nèi),就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所以大家要懂得適時適量。
釣樟枝葉是中藥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藥物。它在治療很多疾病方面有著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些中藥釣樟枝葉的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紅果釣樟的枝葉。
【原形態(tài)】大葉釣樟,落葉灌木,高1-2m。樹皮平滑,有黑斑;小枝無毛。葉互生,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5-12cm,寬2.5-4cm,基部闊楔形,先端尖或鈍,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被毛,葉脈上被褐色毛,羽狀脈,側(cè)脈每邊5-8;葉柄長1-2cm,被褐色毛或近無毛?;▎涡裕菩郛愔?,有花9朵排成腋生傘形花序,花梗被黃褐色毛;花黃色,花被6深裂,裂片橢圓形,無毛;雄花有雄蕊9,花藥2室,瓣裂,全內(nèi)向。核果球形,黑色,柄長12-17mm?;ㄆ?-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土坡、山谷、溪邊、林下等處。
【化學成份】葉含揮發(fā)油,內(nèi)有芳樟醇(linalool),牻牛兒醇(geraniol),1,8-桉葉素(1,8-cinoole),松油烯-4-醇(terpinen4-ol),α-松油烯醇(α-terpineol),乙酸松油醇酯(terpinyl acetate)等。又含烏藥環(huán)戊烯二酮(linderone),烏藥環(huán)戊烯二酮甲醚(methyllinderone),亮葉山胡椒環(huán)戊烯二酮(lucidone),亮葉山胡椒環(huán)戊烯二酮甲醚(methyllucidone),烏藥萜烯黃烷酮(linderatone),北美喬松黃烷酮(pinostrobin),生松黃烷酮(pinocembrin),5,6-去氫卡瓦胡椒素(5,6-dehydrkawain),烏藥萜烯黃烷酮甲醚(methyllinderatone),異烏藥萜烯黃烷酮(isolinderatone),烏藥萜烯二氫查耳酮(linderatin),紅果山胡椒查耳酮(kanakugiol),紅果山胡椒黃烷酮(kanakugin),紅果山胡椒二氫查耳酮(dihydrokanakugiol),帕夏查耳酮(pashanone),二氫帕夏查耳酮(dihydropashanone),蠟菊查耳酮(helilandin)B,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殺蟲;斂瘡止血。主疥癬癢瘡;外傷出血;手足皸裂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洗、研末摻。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釣樟枝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釣樟枝葉起到一定的幫助。釣樟枝葉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很多人對釣疬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釣疬丹的成分、適應癥都是要進行很好認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食鹽1兩,明礬1兩,消1兩,汞5錢,皂礬春夏2錢,秋2錢3分,冬2錢5分。
【制法】上藥入罐結(jié)胎,爐內(nèi)熏蒸3炷香,然后加升火2炷香,冷定,取盞底藥,黃米飯為丸,如粟米大,陰干,收貯。
【功能主治】瘰疬未潰,內(nèi)有實核者。
【用法用量】不拘何種膏藥,臨用置1丸貼患處。天寒5日1換,暑天3日1換,內(nèi)核自然脫出,后用七仙丹輕輕拂之,然后以生肌散1兩,加七寶丹1錢5分和勻,每用些須摻上,以膏藥貼之,漸漸生肌自滿。
【摘錄】《靈藥秘方》卷下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釣疬丹,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釣疬丹還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方面的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