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鉤粉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量。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点^粉草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海康鉤粉草。
【別名】藍心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点^粉草的葉。
【原形態(tài)】??点^粉草,小灌木,高40-100cm。僅花和花序被腺毛狀短柔毛;枝圓柱形。葉對生;葉柄長5-15mm;葉片紙質;橢圓狀卵形或卵形,長5-11.5cm,寬2-3.5cm,先端短漸尖,尖頭鈍,基部闊楔形或近圓,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干時灰而帶紫,全緣或有不明顯的波狀圓齒;側脈每邊5-7條。穗狀花序頂生,稀生于上部葉腋;花序軸長達30cm,不分枝;苞片對生,其內有花1-3朵;小苞片微小,長1-2mm;萼深5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5mm;花冠長4.2cm,白色或淡紅色,前裂片基部有紅色斑點,冠管長約3cm,喉部稍擴大,冠檐前裂片橢圓形,長約1cm,先端鈍;發(fā)育雄蕊花絲長2mm,花藥長約1.5mm,不育雄蕊微小,與發(fā)育雄蕊的花絲分離;子房被微柔毛,花柱長約3.1cm,被微柔毛。蒴果棒形,長1.9-2cm。種子4顆,表面呈腦紋狀。花期夏、秋等。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地區(qū)的林下或曠野。
【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絡。主風濕痹痛;關節(jié)活動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点^粉草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該知道了吧,??点^粉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
相關閱讀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金鉤如意草這味中藥。
【別名】水黃連、五味草、水金鉤如意、地堇苗、大理紫堇
【來源】罌粟科 金鉤如意草 Coryolalls taliensis Franch.,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云南、貴州。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消炎,清肝明目。主治肝炎,痢疾,腸炎,風濕骨痛,肺熱咳嗽,牙痛,急性結膜炎。
【用法用量】1~2錢。
【附方】目生云翳:金鉤如意草2錢,谷精草1錢,木賊草、青葙子各5分,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金鉤如意草,金鉤如意草有著怎樣的功效。金鉤如意草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鉤吻的簡介
鉤吻莖呈圓柱形,直徑0.5~5cm,外皮灰黃色至黃褐色,具深縱溝及橫裂隙;幼莖較光滑,黃綠色或黃棕色,具細縱紋及縱向橢圓形突起的點狀皮孔。節(jié)稍膨大,可見葉柄痕。質堅,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黃棕色,木部淡黃色,具放射狀紋理,密布細孔,髓部褐色或中空。
葉不規(guī)則皺縮,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8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薦形或鈍圓,葉脈于下面突起,側脈4-5對,上面灰綠色至淡棕褐色,下面色較淺。氣微,味微苦,有毒。
生于海拔500~2000m的向陽山坡、路邊草叢或灌叢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鉤吻的功效與作用
主治功效:破積拔毒,祛瘀止痛,殺蟲止癢。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炎;散瞳;抗腫瘤;毒性。主治疥癩,濕疹,瘰疬,癰腫,疔瘡,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神經(jīng)痛。
1、治疥癩:斷腸草、白芷、青黛、五倍子、枯礬、馬前子、蛇退各二錢,梅片四分,松香、雄黃各一錢五分。共為細末,以蠟油熔化和藥膏貼之。
2、治瘰疬:斷腸草根,紅老木薯,二味酌量。共搗爛,用酸醋煎一小時取起,候冷敷患處,連敷三天。 (《嶺南草藥志》)
3、治癰瘡腫毒:生斷腸草四兩,黃糖五錢。共搗敷患處。
4、治癰疽:斷腸草曬干研末后,混合凡士林,制成軟膏敷患處。
5、治遠年臁瘡:鮮大茶藥一斤,煎水洗患處,日洗數(shù)次,洗后將藥葉一張貼瘡口。
6、治瘭疽:大茶藥葉、石灰。二味搗爛,貼患指第三節(jié),有膿即潰,無膿即消。
7、治風濕關節(jié)痛:干斷腸草一兩,防風二錢,獨活一錢。共研粗末,用紙卷燒煙熏患處。
8、治刀傷:斷腸草搗爛,敷傷口。
本品有劇毒,誤服后極易引起中毒,出現(xiàn)眩暈、視物模糊、瞳孔散大、劇烈腹痛、口吐白沫、呼吸麻痹、全身肌肉松弛、胃腸出血等癥狀,甚至可引起死亡,故只作外用,禁作內服。
鉤吻的市場信息
1、鉤吻的價格
鉤吻的價格根據(jù)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2、鉤吻的選購方法
要把握“雜質較少,色、味純正,外形美觀、質地飽滿”的原則。
3、鉤吻的保存方法
干燥通風的環(huán)境。
懸鉤根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懸鉤根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懸鉤子 的 根 或 根皮 。夏、秋采挖,洗凈或剝取根皮,曬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懸鉤子"條。
【生境分布】產(chǎn)于四川、陜西。
【性狀】干燥的根長約50~90厘米,粗約2~3厘米,皮厚約3~6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黃色。質堅硬。斷面白色,有菊花紋。
【性味】①《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治吐血,痔血,血崩,帶下,瀉、痢,遺精,腰痛,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
【注意】《四川中藥志》:"體虛濕熱郁滯者及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血崩不止:木莓根四兩,酒一碗。煎七分,空心溫服。(《乾坤生意》)
【摘錄】《*辭典》
以上的內容就是對于中藥懸鉤根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定的幫助。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類似懸鉤根的藥材。我們在食用懸鉤根等中藥的時候需要遵從醫(yī)生的囑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紅簕鉤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現(xiàn)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紅簕鉤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英文名】root of pearleaf Raspberry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梨葉懸鉤子的根。
【原形態(tài)】梨葉懸鉤子 攀援灌木。枝有柔毛和扁平短鉤刺。單葉,近革質;葉柄長達1cm,密生柔毛,有稀疏皮刺;托葉分離,早落,條裂,有柔毛;葉片卵形,長6-11cm,寬3.5-5.5cm,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不整齊粗鋸齒,兩面脈上有毛,側脈5-8對,在下面突起。圓錐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內,密生灰黃色短柔毛;花梗長4-10mm,苞片條裂成3-4枚線狀裂片,有柔毛;萼筒淺杯狀,內外兩面密生短柔毛,有腺點?;ò咨瑥?-1.5cm,花瓣長3-5mm,短于萼片,雄蕊多數(shù),花絲線形;雌蕊5-10,通常無毛。聚合果橢圓形,直徑1-1.5cm,帶紅色,有少數(shù)小核果?;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的山地較陰蔽處。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和濕潤環(huán)境,耐寒不耐旱,忌積水。一般土壤均能種植。
【性味】酸;澀;涼
【歸經(jīng)】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行氣解郁。主肺熱咳嗽,氣滯脅痛,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60-90g;或燉豬瘦肉。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味酸、澀、性涼。有清肺涼血、解郁的功能。用于肺熱咳嗽、胸悶。
【摘錄】《中華本草》
了解了紅簕鉤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識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炙粉草膏。
【處方】大粉草(120克,用長流水浸透,炭火上炙干,再浸再炙,如此三度,切片)90克 當歸身90克
【功能主治】治懸癰已成,服藥不得內消,服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既潰者即斂。
【用法用量】水750毫升,慢火煎稠,去滓再煎,稠厚為度。每日9克,腹空時用好熱酒2帕毫升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炙粉草膏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倒鉤刺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倒鉤刺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小烏泡、小倒鉤刺、刺黃連、刺茶、散血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三葉懸鉤子 的 全株 。夏、秋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直立小灌木,高1~2米。莖枝無毛,具倒鉤銳皮刺。3出復葉互生,小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6厘米,寬8~1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齒,兩面光滑,粉綠色;葉柄長3~4厘米,有細小皮刺;托葉剛毛狀?;?~2朵腋生或頂生,花梗長1~2厘米,與萼均有細柔毛及皮刺;萼片披針形,附屬物葉狀,線形,具刺;花瓣白色,倒卵形,外面有短柔毛,較萼短;雄蕊花絲密被柔毛。聚合果,肉質,多汁,成熟時橘黃色?;ㄆ?~5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溝稀疏灌叢中。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甘微酸,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驅蛔。
【附方】①治扁桃腺炎,火眼,痢疾,疥瘡,風濕性關節(jié)炎:倒鉤刺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倒鉤刺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金鉤釣積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巴豆霜3錢,五色硇砂2錢5分,乳香2錢5分,沒藥2錢5分,阿魏2錢5分,朱砂2錢,冰片2錢。
【制法】除朱砂、冰片另研外,余為細末。用川心蠟為小丸。
【功能主治】攻癥破瘤,消散積聚。主積聚癥瘕,堅硬疼痛,腹中脹悶,飲食不消,四肢倦怠,面色萎黃,時痛時止,或聚或散,按之跳動。
【用法用量】壯者每服2-3粒,弱者2粒,早晚白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金鉤釣積丸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觀音草是一種藥材,也叫做小青草、香蘇和赤眼等,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生長,而且大部分都是野生的。觀音草的根和草都能入藥,對于止疼和化瘀有非常好的療效,因此經(jīng)常用在女性痛經(jīng)和月經(jīng)不調上。但要注意觀音草不適合氣血虛和脾胃虛寒的人群使用,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一、觀音草的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枝多數(shù),交互對生,具5-6鈍棱和同數(shù)的縱溝,小枝被褐紅色柔毛,老枝具淡褐色皮孔。葉卵形或有時披針狀卵形,頂端短漸尖至急尖,基部闊楔尖或近圓,全緣,長3-5(7.5)厘米,寬1.5-2(3)厘米,紙質,干時黑紫色,嫩葉兩面被褐紅色柔毛,老時上面漸無毛;側脈每邊5-6條;葉柄長約5毫米。聚傘花序,由2或3個頭狀花序組成,?腋生或頂生;總花梗長3-5毫米,后被柔毛;總苞片2-4枚,闊卵形,卵形或橢圓形,不等大,大的長(1.8)-2.3-2.5厘米,寬8-15毫米,小的2-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干時黑紫色或稍透明,有脈紋,被柔毛;花萼小,長4.5-5毫米,裂片披針形,被柔毛;花冠粉紅色,長3-3.5(-5)厘米,被倒生短柔毛,冠管直,寬約1.5毫米,喉部稍內彎,上唇闊卵狀橢圓形,頂端微缺,下唇長圓形,淺3裂;雄蕊伸出,花絲被柔毛,藥室線形,下方的1室較小;花柱無毛,柱頭2裂。蒴果未見,(據(jù)文獻記載)長約1.5厘米,被柔毛?;ㄆ诙骸?/p>
二、觀音草的功效與作用
咸辛,寒。
①《本經(jīng)》:咸,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微辛。歸經(jīng)
藥用功能:風濕關節(jié)痛、小兒驚風。
藥用主治:毒蛇咬傷、小兒驚風、口腔炎、癤、癰、尿路感染、中耳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
三、觀音草的用法和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或研末。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四、觀音草的食用禁忌
①《本草匯言》:過服亦克脾氣。
②《閩東本草》:脾胃虛寒,氣血兩虛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