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千里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獨行千里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獨行千里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獨虎龍、扣鈕子、膜葉槌果藤、落地金雞、勒兒根、下洞底、落桿薯
【來源】白花菜科山柑屬植物 獨行千里 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C. membranacea Gardn. et Champ.],以 根 及 葉 入藥。全年可采,切片曬干或研末。
【性味】苦、澀,平。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痙止痛。
【用法用量】根:0.5~1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粉調(diào)水涂患處。
【備注】(1)服本品后,有頭暈,惡心等副作用,可用姜汁、蜂蜜調(diào)開水服,以解藥毒。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通過對于獨行千里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ys630.COm精選閱讀
偏方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醫(yī)療方法,從古老流至今日,成為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平時也會時不時的飲用一些,可見偏方在人們的生活中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千里光。
千里光
【來源】單驗方
【原料】千里光(又名九重明、九里光)、木賊各9克,銀花、陳艾葉各6克,花椒10粒。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劑。也可用上方加水800毫升,煎沸,趁熱倒入暖水瓶內(nèi),患眼對準瓶口,利用藥物熱氣熏蒸,待藥液溫度不高時,用消毒棉花或紗布蘸洗患眼。每日2次,每次約10分鐘。
【用法】
【功效】據(jù)報道,用本方治療急性結(jié)膜炎248例,絕大部分用藥1~2劑治愈。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千里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關于它的相關訊息也可以經(jīng)??吹剑赃x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
千里馬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千里馬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滇川唐松草的根及根莖。
【原形態(tài)】滇川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50-200cm。莖直立,有分枝,老枝無毛。葉互生;葉本長約2cm,基部有鞘;托葉狹,邊緣常不規(guī)則淺裂,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葉為三至四回三出復葉或近羽狀復葉;葉片長約18cm;小葉草質(zhì),有短柄,菱狀倒卵形、寬卵形或近圓形,長0.9-2cm,寬0.7-2cm,先端圓,有短尖,基部寬楔形、圓形或圓截形,3淺裂,邊緣有疏鈍齒或有時全緣,上面脈稍凹陷,無毛,下面脈稍隆起,沿脈有密或疏的短毛。圓錐花序,長達30cm,有稀疏的花;花兩性,花梗細,長0.4-1.8cm;萼片4-5,花瓣狀,橢圓狀卵形,長約5mm,白色,早落;花瓣無;雄蕊約10,長6-10mm,花絲絲狀,花藥狹長圓形,長1.5-2mm,有短尖頭;心皮7-14,有短柄,花柱長約1.2mm,柱頭生于腹面。瘦果半倒卵形,扁平,長約4mm,寬約1.5mm,腹縫線和背縫線有狹翅,宿存花柱長約1.5mm?;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200-4000的山坡草坡、林邊或林中。
【化學成份】根莖含鶴氏唐松草堿(hernandezine),原阿片堿(protopine),小檗堿(berberine),藥根堿(jatrorrihiz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燥濕。主濕熱痢疾;泄瀉;黃疸;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千里馬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千里馬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任何一種藥材只有我們了解了它的主要成分,才可以將它的功效與作用發(fā)揮到更好,下面給大家推薦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中藥材千里找根。
【別名】小賴藤(《云南中草藥選》),綠包藤,癩漿包藤(《云南恩茅中草藥選,),克賽麻奈(傣名)。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 皺波青牛膽 的 藤莖 。秋季采集。
【原形態(tài)】落葉攀援藤本,高達20余米。嫩枝圓柱形,黃綠色,老枝褐色或灰色,有顯著凸出的皮孔,砍斷后,很快自切面附近的皮孔生長出不定根數(shù)條,下延至地面。單葉互生,革質(zhì),葉片心形,長5~10厘米,寬3.5~8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有微柔毛,基出脈5~7條,下面突起;葉柄長1.5~5厘米?;▎涡援愔?;雄花萼片6,2列;花瓣6,較??;雄蕊6;蜂花花瓣較小,匙形;假雄蕊6,棒狀;心皮3.果序長7厘米;核果卵圓形,長1.5厘米,徑約1厘米,熱時橙黃色。
【生境分布】生于雜木林內(nèi)、路旁及籬笆上。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苦,涼。"
【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血,清熱解毒。治骨折,挫傷,刀傷,痢疾,腹脹,癰癤腫毒。
【附方】①治骨折,軟組織挫傷,刀傷:鮮千里找根適量。沖絨配方外包,七日換一次。(《云南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關于中藥千里找根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藥千里找根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對千里找根等中藥多做點了解。
千里香也叫做七里香,叫做萬里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它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具有活血散瘀的效果,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以及胃痛,除了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以外,它還能夠具有一定的食療功效,對于感冒,牙齦腫痛,牙周炎都能發(fā)揮很好的治療作用。是功效比較多的一味中藥。
千里香的實際功效有哪些
千里香的功效有疏通經(jīng)絡,同時還可以治療感冒等,在中醫(yī)治療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以上例舉的可以治療感冒等常見病癥之外,還針對血氣不暢通等有很好的療效。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淤血或者是腫脹等情況,服用千里香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效果?,F(xiàn)在很多的治療牙痛的藥物中都加入了很多的千里香,因為該藥材可以有效的治療你牙痛以及牙齦腫痛等問題。千里香不僅可以作為重要的中藥材使用,還可以在烹制料理的時候加入它們,能夠起到很好的去異味作用,所以很多的飯店都會使用千里香來烹制肉類食品,能夠減少肉中的腥臭味。
現(xiàn)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忙碌的,所以,我們?nèi)绻谌粘o嬍持胁蛔⒁獾脑?,就會導致血氣不足。加上長期不運動還會有氣郁等問題,通過服用千里香可以有效的緩解身體的這些不適癥狀。可以從根本上調(diào)節(jié)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問題,而血液循環(huán)問題一旦得到解決,就可以避免其他疾病的產(chǎn)生。
功效主治
行氣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腫。主胃脘疼痛;跌撲腫痛;瘡癰;蛇蟲咬傷。主治跌打腫痛,風濕骨痛,胃痛,牙痛,破傷風,流行性乙型腦炎,蟲、蛇咬傷,局部麻醉。
《生草藥性備要》:止痛,消腫毒,通竅,能止瘡癢,去皮風,殺螆疥。
《嶺南采藥錄》:患百子痰打,用葉一撮,搗爛煮粥,和糖服之。
《廣西中藥志》:行氣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腫痛,風濕,氣痛。
目前,不僅很多的中藥材中都會添加千里香進行疾病的治療,在很多的保健品中也會大量的使用該藥材。隨著千里香的藥用價值被人們重視,該藥材的應用范圍也將更加的廣闊。
自然界中其實有不少的動植物對人體有治療的功效,在前人的各種文獻中也印證了這一點。千里香是一般生長于一些低丘陵地區(qū),或是生長在海拔比較高的樹林中,千里香的根以及葉都可以作為重要的中藥材治療疾病。
中藥千里光的功效與作用是否知道呢,對于中藥千里光,其實是很出名的一種中藥材,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幫助人們清熱解毒,明目止癢,一般都是用在風熱感冒,目赤腫痛,痢疾等疾病的治療上,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千里光的功效與作用我們不能在平時一點都不了解,中藥千里光屬于一種光屬植物,在我國的東南,西南等地十分常見,這屬于一種重要藥材。為多年生蔓性草本,長2~5m。根狀莖圓柱形,土黃色,下生多條粗狀根和少量須根。秋季開花為黃色。邊花舌狀,中央花管狀。夏秋季采取全草,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生于河灘、林邊、溝邊路旁。
千里光苦寒,具有較強清熱解毒作用。用于熱毒壅聚之癰腫瘡毒,可單用鮮品,水煎內(nèi)服并外洗,再將其搗爛外敷患處,或與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與白及配伍,水煎濃汁外搽,又常用治水火燙傷,此法也可用于褥瘡及下肢潰瘍。千里光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江西民間草藥》單用本品煎湯熏洗眼部,治療風熱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或與夏枯草、決明子、谷精草等配伍使用。
千里光味苦性寒,又入大腸經(jīng),具有清利大腸濕熱之功。用于大腸濕熱,腹痛泄瀉,或下痢膿血,里急后重,可單用本品制成片劑服用。此外,千里光尚能清熱利濕,殺蟲止癢,用治濕熱蟲毒所致之頭癬濕瘡、陰囊濕癢、鵝掌風等,可煎汁濃縮成膏,涂搽患處。
臨床上治療疾病的話我們對于中藥千里光的功效與作用不可以不了解的,因為不正規(guī)的使用,個別病人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或者是嘔吐、食欲減退、排便次數(shù)增多等過敏癥狀,希望我們要科學的使用這種中藥材才是。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半夏千里流水湯,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半夏東流水湯、半夏湯
【處方】半夏3兩,宿姜3兩,生地黃5兩,酸棗仁5合,黃芩1兩,遠志2兩,茯苓2兩,秫米1升。
【功能主治】瀉熱。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腹中氣滿,飲食不下,咽干頭重,灑灑惡寒,兩脅脹痛。
【用法用量】半夏東流水湯(《圣濟總錄》卷四十二)、半夏湯(《玉機微義》卷九)。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實則邪氣之湊,熱則陽氣之并?!肚Ы稹钒胂那Ю锪魉疁竞酢鹅`樞》治陽氣盛滿不得入于陰、陰虛則目不瞑,故用半夏滌除痰涎,秫米滋培氣化,加宿姜,茯苓佐上二味潔凈膽腑,生地黃滋水制陽,棗仁斂津化熱,黃芩外疏風木,遠志內(nèi)通壯火,逐流水以下趨,是可無借葦薪之炊矣。
【摘錄】《千金》十二
【處方】半夏3兩,宿姜3兩,酸棗仁5合,黃芩1兩,茯苓2兩,秫米1升,麥門冬2兩,桂心2兩,甘草2兩,人參2兩。
【功能主治】虛煩悶不得眠。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長流水5斗煮秫米,令蟹目沸,揚之3000遍,澄清取9升煮藥,取3升半,分3服。
【摘錄】《千金》卷十二(注文)引(《集驗方》)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半夏千里流水湯,我們知道半夏千里流水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半夏千里流水湯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閩粵千里光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閩粵千里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閩粵千里光的全草。
【原形態(tài)】閩粵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莖直立,常屈折,有開展分枝,無毛或被微毛。葉互生;基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卵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1-4cm,無柄,基部有抱莖的圓耳,先端漸尖,邊緣有淺齒,有現(xiàn)狀中脈,兩面無毛或被微柔毛;上部葉小,常近全緣。頭狀花序,在枝端排列成疏散傘房狀,有長2-5cm的長便及條形苞葉;總苞近鐘狀,長約7mm;總苞片1層,約12個,近無毛,條形,先端尖,邊緣狹膜質(zhì);舌狀花6-7個,黃色;筒狀花多數(shù)。瘦果,圓柱形,有縱溝,被微短毛,長3mm;冠毛白色,長4-5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田野、水邊疏林中。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主癰腫瘡癤;濕疹;疥癬;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涂;或研末調(diào)搽。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關于中藥閩粵千里光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藥閩粵千里光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對閩粵千里光等中藥多做點了解。
長梗千里光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長梗千里光吧。
【英文名】Longstalk Groundsel
【別名】野青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長梗千里光的花序和全草。
【原形態(tài)】和梗千里光,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有地下莖及須根。莖直立或斜升,上部有傘房狀花序枝。下部葉在花期??菸?,葉片長達30cm,寬達14cm,上部葉漸小,葉片羽狀全裂中深裂,披針形或匙狀披針形,基部有抱莖的圓耳,邊緣有不等形的淺齒;頂裂片三角狀或戟狀披針形,漸尖,側(cè)裂片4-6對,披針形、戟狀披針形或條形,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密集,排列成復傘房狀;梗細長,有條形苞片,被短茸毛;總苞近圓柱狀,長5-6mm,無毛,總苞片1層,8-10個,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zhì),外有數(shù)個條形苞葉;舌狀花1層,3-4個,舌片黃色;管狀花約8個,長達8mm瘦果,近圓柱形,有縱肋;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地、路旁及灌叢間。
【化學成份】全草含三角葉千里光堿(triangularine),親朋三角葉千里光堿(neotriangularine0,7-千里光酰-9-瓶草酰倒千里光裂堿(7-senecioyl-9-sarracinoyl retronecine),新瓶草千里光堿(neosarracine)。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明目。主癰腫瘡癤;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花序和全草:有清熱解毒、明目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雖然長梗千里光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千里明的藥用價值
別名:俗稱千里明,以干燥的地上全草入藥,也可以鮮用。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殺蟲,明目。治各種急性炎癥性疾病,風火赤眼,目翳,傷寒,菌痢,大葉肺炎,扁桃體炎,腸炎,黃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癥,敗血癥,癰腫癤毒,干濕癬瘡,丹毒,濕疹,燙傷,滴蟲性陰道炎。用于風熱感冒、目赤腫痛、泄瀉痢疾、皮膚濕疹瘡癤。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千里光有廣譜抗生素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乙型副傷寒桿菌、志賀、鮑氏、宋內(nèi)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在試管內(nèi),千里光(2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志賀痢疾桿菌有殺滅作用。在較高濃度下,對致病性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亦有抑制作用。對變形、蠟樣、炭疽等桿菌及八疊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抗螺旋體作用。體外實驗表明:千里光煎劑(50%)對黃疸出血型鉤端螺旋體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濃度為1:800~1:1600時即能抑制鉤端螺旋體的生長。各種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螺旋體作用,其中以醚提取液效果較好。大鼠和家兔灌服千里光煎劑后,血和尿具有抗鉤體活性。對豚鼠或金黃色地鼠進行實驗性治療,千里光醚提取物療效不佳,僅千里光合劑(另含柴胡、密柑草、石榴皮)對豚鼠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抗滴蟲作用。千里光煎劑在試管中(1:40)對人的陰道滴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千里明的副作用
《飲片新參》:中寒泄瀉者勿服。
千里明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疫氣,結(jié)黃,瘧瘴,盅毒,煮服之吐下,亦搗敷瘡、蟲蛇犬等咬傷處。
2、《本草圖經(jīng)》:與甘草煮作飲服,退熱明目?;?、葉:治眼有效。
3、《滇南本草》:洗疥癩癬瘡,去皮膚風熱。
4、《綱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5、《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消熱毒。治小兒胎毒,黃膿白泡,敷毒瘡,搗汁和豬膽熬膏,擦腐爛患瘡,生肌去腐。
6、《百草鏡》:治目不清,去紅絲白障,迎風流淚。
7、王安卿《采藥志》:治時疫,赤鼻,聘耳,火眼,諸瘡癤腫毒破爛及鵝掌風。合千里光膏,點亦眼,貼楊梅瘡。
8、《綱目拾遺》:明目去星障。煎湯浴瘡瘍。狗咬以千里膏摻粉霜貼之。治蛇傷。
9、《四川中藥志》:殺蟲止癢。治瘰疬及一切皮膚癢疹(外冼)。
10、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咽喉腫痛。
11、《貴州草藥》: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治風熱感冒,急性風濕關節(jié)痛,無名腫毒,痔瘡,腎囊風,濕疹。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糙葉千里光,那么糙葉千里光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英文名】all-grass of Roughleaf Groundsel
【別名】毛葉紅桿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糙葉千里光的根。
【原形態(tài)】糙地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50-90cm。根狀莖木質(zhì)塊狀。莖直立,單生或2-3簇生,常從基部起分枝,下部木質(zhì),無毛或稍被綿毛?;亢拖虏咳~在花期枯萎具凋落;中部葉較密集,多數(shù),無柄,披針形至線形,長5-10,pam 0。3-1cm,先端尖,基產(chǎn)楔形,無耳,邊緣反卷,有一明顯疏軟骨質(zhì)細齒或近全緣,上面具疏糙毛或近無毛,下面及邊緣具短硬毛或糙毛,羽狀脈,側(cè)脈6-7對,上面不明顯,下面中脈稍凸起,側(cè)脈開展;上部葉較小,線形。頭關花序,排列成頂生和腋生圓錐狀聚傘花序;分枝直立或開燕尾服,梗細長,有細尖苞葉;花序梗長1-2.5cm,多少被蛛絲狀毛;具苞片和1-10線狀鉆形小苞片;總苞釧狀或陀螺狀,長7-9mm,總苞片1層,約13個,披針形,寬1-1.5mm,背面被微綿毛或近無毛,邊緣狹膜質(zhì),先先尖,基部有多數(shù)條形苞葉;舌狀花約10余個,黃色,長圓形;筒狀花多數(shù)。瘦果,圓柱形,長2.5-3mm,被柔毛;冠毛白色,長約5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氫醌(hydroquinone),對-羥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acetic acid),熊果酚甙(arbutin)。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咽。主扁桃體炎;喉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云南玉溪中草藥》:治喉炎、扁桃體炎、胃痛腹脹。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糙葉千里光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糙葉千里光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滇南千里光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滇南千里光吧。
【英文名】all-grass of Ho Groundsel
【別名】松筋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藤莖。
【原形態(tài)】滇南千里光 攀援藤本,長達3m或更長。莖木質(zhì),牽繞,直徑達8mm,有條紋,被茸毛,葉互生;有牽繞的長柄,長達6cm;葉片心形,長達12cm,寬達10cm,基部心形,有時稍戟形,先端爭尖,有尖產(chǎn)砂,邊緣有波狀淺齒,有5條向先端弧曲的掌狀脈,上面近無毛或有糙毛,下面沿脈被茸毛;上部葉漸小。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列成腋生的復傘房花序;有細長梗及條形苞葉;總苞筒狀,長約7mm,直徑約4mm,被茸毛;總苞片約8個,條形,先端尖,邊緣膜質(zhì);花管狀,約8個,花冠長約為總苞的兩倍,黃色。瘦果,圓柱形,長約4mm;冠毛白色,長約8mm?;ㄆ?0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下及灌叢中。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通絡。主風濕痹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小兒麻痹癥后遺癥;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0g,大劑量可用至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地上部藤莖:味辛、微苦、性微溫。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功能。用于風濕痹痛、肌腱攣縮,小兒麻痹后遺癥。
【摘錄】《中華本草》
雖然滇南千里光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紅輪千里光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紅輪千里光的全草。
【原形態(tài)】紅輪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莖直立,被白色蛛絲狀密毛。下部葉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8-9cm,寬2-2.5cm,下部漸狹成具翅而半抱莖的長柄,邊緣有具小尖頭的齒,下面或兩面被蛛絲狀密毛;中部以上葉長圓形,基部抱莖,無柄;上部葉小,條形。頭狀花序,3至7、8個排列成假傘房狀,梗長1.5-3cm,被密綿毛;總苞杯狀,直徑1-1.2cm,長約5cm,總苞片1層,紫黑色,條形;筒狀花多數(shù),紫黃色。瘦果,近圓柱形,有縱肋,被毛,冠毛污白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林緣。
【化學成份】含矢車菊素葡萄糖甙(cyanidin glucosid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清肝明目。主癰腫疔毒;咽喉腫痛;蛇咬傷;蝎、蜂螫傷;目赤腫痛;濕疹;皮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紅輪千里光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