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葉一枝槍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獨葉一枝槍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獨葉一枝槍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獨葉一枝槍選擇的時候,需要對獨葉一枝槍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獨葉一枝花(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華無柱蘭(《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蘭科植物 細葶無柱蘭 的 全草 及 塊莖 。全草夏季采收;塊莖全年可采,鮮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小草本,高8~15厘米。塊莖肉質(zhì),紡錘形,上生少數(shù)粗壯的須根。莖細長。葉1片,近基生,長橢圓形,長3.5~6厘米,寬9~15毫米,先端銳或稍鈍,基部漸狹,成鞘狀抱莖。5~12朵小花組成偏向的總狀花序;花淡紫色,苞片小,披針形;花被片短,湊成兜狀,唇瓣較長,3深裂,中裂片較側(cè)裂片大,向前直伸,基部有距,蕊柱短。蒴果長橢圓形?;ㄆ?~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陰濕的巖石上。分布浙扛等地。
【性味】微甘,涼。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全草1~2兩。外用:鮮根莖適量,搗敷。
【附方】①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鮮華無柱蘭根莖搗爛或加米泔水唐汁,外敷局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以上就是對獨葉一枝槍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茄葉一枝蒿。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崗斑鳩菊的全草。
【原形態(tài)】崗斑鳩菊 多年生草本,高50-90cm。莖直立,不分枝或稀分枝,具棱和條紋,被短柔毛,上部毛較密。葉互生;具短柄,長3-5mm,被短柔毛;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2cm,寬1.5-5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喜窟吘壘呤桎忼X,下部近全緣,側(cè)脈7-8對,弧狀伸向邊緣,細脈網(wǎng)狀,葉脈在下面凸起,沿脈被短柔毛和樹脂狀腺體。頭狀花序少數(shù),徑6-8mm,花15-20個,通常在側(cè)生短枝上排列成疏圓錐狀傘房花序;花序梗細,長8-12mm,具2個線形小苞片,被密短柔毛和腺;總苞半球形,長6-7mm,寬6-8mm;總苞片約5層,線形,綠色或上端紫紅色,先端尖,背面被蛛絲狀柔毛和腺,外層短,鉆形,內(nèi)層長6mm,寬約1mm,具狹干膜質(zhì)邊緣;花托平,具疏蘇狀窩孔;花紫色,花冠管狀,長6-8mm,無毛,具疏腺體。瘦果長圓狀圓柱形,長3-3.5mm,具10條肋,被短硬毛及褐色腺點;冠毛白色,2層,外層短,內(nèi)層糙毛狀,長6mm。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荒野或湖邊灌叢中。
【性味】味淡;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痛。主腮腺炎;風火牙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茄葉一枝蒿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茄葉一枝蒿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一枝蒿這味中藥。
【別名】蜈蚣草(《分類草藥性》),亂頭發(fā)(《貴州民間方藥集》),一支蒿、飛天蜈蚣(《貴陽民間藥草》),羽衣草(《貴州草藥》),千條蜈蚣(江西《草藥手冊》),鋸草(《內(nèi)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 蓍 或 西南蓍草 的 全草 。夏、秋間開花時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①蓍(《尚書》)
【生境分布】產(chǎn)東北,華北及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干燥全草,多已折斷,根頭短,密生須根。全體被灰白色毛茸,莖之上部略有分枝,表面棕黃色略紫,有順向細紋。斷面中空,內(nèi)表面白色.葉稍卷縮,灰綠色或棕黃色,葉緣裂片細小如蜈蚣足?;ǔ拾肭蛐?,枯黃棕色。氣微弱,味微苦。以干燥、完整、無根、無雜質(zhì)者為佳。
【性味】辛苦,微溫,有毒。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心、肝,肺三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祛風,止痛,解毒。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痞塊,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O.5~1錢;浸酒或入散劑。外用:搗敷或泡酒涂擦;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跌打損傷:一枝蒿一兩。泡酒涂擦。
【臨床應用】治療各種急、慢性炎癥疾患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一枝蒿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一枝旗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一枝旗吧。
【別名】東南星蕨、石韋、燈火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攀援星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20-50cm。根莖攀援,略呈扁平狀,疏被披針形鱗片,長漸尖頭,基部卵圓,邊緣有疏齒。葉遠生;葉柄長3-7cm,基部疏被鱗片,并以關(guān)節(jié)與根莖相連;葉片厚紙質(zhì),狹長披針形,長10-43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急縮狹為楔形而下延成翅,全緣或略呈波狀;中脈兩面隆起,側(cè)脈不明顯,小脈網(wǎng)狀,網(wǎng)眼內(nèi)有分叉的內(nèi)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小而密,散生于孢子葉背面的上半部;無囊群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林緣,攀援于樹干或巖石上。
【性味】微苦;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一枝旗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一枝旗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一枝箭的作用有哪些?大一枝箭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diào)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大一枝箭。
【別名】鐵色箭(《綱目》),忽地笑(《汝南圃史》),鹿蔥(《群芳譜》),祖先花(《滇南本草圖譜》),巖大蒜、黃龍爪(《四川中藥志》),獨腳蒜頭(《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 黃花石蒜 的 鱗莖 。春、秋采挖,去凈苗葉、泥土,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鱗莖肥大,近球形,直徑約5厘米,外被黑褐色鱗莖皮。葉基生,質(zhì)厚,闊線形,上部漸次狹窄,長達60厘米,寬約1.5厘米,上面黃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中脈在上面凹下,在下面隆起,葉脈及葉片基部帶紫紅色?;ㄇo在長葉以前抽出,高30~60厘米;傘形花序具5~10朵花,花較大,稍左右對稱,長約7厘米,筒部長不及2厘米,具柄,黃色或橙色,花被片6,邊緣稍皺曲,寬約1厘米;雄蕊6,與花柱同伸出花被外;子房下位,3室。蒴果,每室有種子數(shù)粒?;ㄆ谙募尽9谇锛?。
【生境分布】生長于陰濕的巖石上及石崖下土壤肥沃的地方。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辛甘,有毒。"
【功能主治】解瘡毒,消癰腫,殺蟲。治癰腫,疔瘡結(jié)核,湯火灼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一日量鮮者2~4錢;或入散劑。外用:搗敷或搗汁涂。
【附方】①治癰腫瘡毒:巖大蒜、野菊花葉、三匹風,同搗絨取汁涂患處。
【摘錄】《*辭典》
上面介紹了大一枝箭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大一枝箭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七葉一枝花的簡介
七葉一枝花又名重樓,為百合科植物華重樓的根莖。別名:蚤休、蚩休,重臺根、整休,草河車,重臺草,白甘遂,金線重樓,蟲蔞,九道箍、鴛鴦蟲,枝花頭,螺絲七、海螺七,燈臺七,白河車,螺陀三七(湖南),土三七。分布不丹、越南、錫金、尼泊爾、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貴州、云南、西藏、四川等地,生長于高海拔1,800m至3,200m林下。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晾肝定驚之功效。用于疔瘡腫痛,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七葉一枝花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根莖含薯蕷皂苷元一3-O一α-D一吡喃葡萄糖苷即七葉一枝花皂苷(pOlyphyllin)A,薯蕷皂苷元一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一D一吡喃葡萄糖苷,蚤休皂苷,蚤休皂苷 A、B,薯蕷皂苷,七葉一枝花皂苷C、D、E、F[5]、G、H,薯蕷皂苷元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1→4)-[α-L-吡喃鼠李糖基一(1→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薯蕷皂苷元-六乙酸基一3-O-α-L一呲喃鼠李糖基一(l→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薯蕷皂著苷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 (1→4)一β-D-吡喃葡萄糖苷,噴諾皂苷元一3-O-α-L一呋喃阿拉伯糖基一吡喃葡萄糖苷,噴諾皂苷元一六乙?;?-O-α-L一吡喃鼠李糖基(1→2)-β-D一吡喃葡萄糖苷,蚤休甾酮,甲基原薯蕷皂苷,以及丙氨酸,天冬酰胺等多種氨基酸。
2、功效作用
七葉一枝花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流行性乙型腦炎,胃痛,闌尾炎,淋巴結(jié)結(jié)核,扁桃體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蟲咬傷,瘡瘍腫毒。
3、臨床應用
此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民間常用于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咽喉腫痛,乳腺炎,跌損傷,毒蛇咬傷,瘡癰腫痛等。用于癌腫。七葉一枝花用于癌腫,常與石見穿、半枝蓮、夏枯草等藥配伍應用。
4、科學研究
七葉一枝花水浸劑和煎劑在體外對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志賀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生藥水浸劑比煎劑抗菌作用強。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 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可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用電刺激法及熱板法測定,均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
七葉一枝花的市場信息
1、七葉一枝花的價格
七葉一枝花的價格約為2.00元/克。
2、七葉一枝花的選購方法
根莖類圓錐形,常彎曲,直徑1.3~3cm,長3~8cm。表面淡黃棕色或黃棕色,具斜向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突起不明顯,莖痕半圓形或橢圓形,略交錯排列;頂端有凹陷的莖殘基,或有芽痕。質(zhì)較堅實,易折斷,斷面平坦,粉質(zhì),少數(shù)部分角質(zhì)。氣微,味苦。
3、七葉一枝花的保存方法
全年可采,切片,曬干,生用,亦用生品。需要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