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唇魚鰓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黃唇魚鰓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黃唇魚鰓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英文名】chryso-lip gill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首魚科動物黃唇魚的鰓。
【原形態(tài)】黃唇魚,體側扁,一般長約100-150cm。頭中大,吻鈍尖,有吻孔5個。眼中大,上側位??谇拔?,斜裂,上下頜約等長,張口時下頜突出。上頜外行牙較大,尖錐形;內行牙細小。下頜內行牙稍擴大。頦部有2個不明顯小孔。鰓耙5+13,細長。頭部被小圓鱗。頭后半部及體側均被櫛鱗,側線鱗55-58(9/11)。背鰭Ⅶ,Ⅰ-22-25,起點于胸鰭基部后上方。臀鰭Ⅱ-7,第2鰭棘粗長。胸鰭尖長。腹鰭位,外側鰭條略延長成絲狀。尾鰭楔形,幼體尾鰭尖圓。體灰棕帶橙黃色,胸鰭基部腋下有1黑斑。背鰭鰭棘和鰭條邊緣黑色,腹側灰白色,腹鰭和臀鰭淺色。尾鰭灰黑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近海大型底層魚類,棲息于水深50-60m海區(qū),幼魚棲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以蝦、蟹等甲殼動物及小魚為食。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滋補肝腎;活血調經(jīng)。主腎虛腰痛;崩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研末,適量。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鰓有活血調經(jīng)之功能。主治血崩。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于黃唇魚鰓的相關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黃唇魚鰓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
ys630.COm精選閱讀
黃唇魚肝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黃唇魚肝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首魚科動物黃唇魚的肝臟。
【原形態(tài)】黃唇魚,體側扁,一般長約100-150cm。頭中大,吻鈍尖,有吻孔5個。眼中大,上側位??谇拔?,斜裂,上下頜約等長,張口時下頜突出。上頜外行牙較大,尖錐形;內行牙細小。下頜內行牙稍擴大。頦部有2個不明顯小孔。鰓耙5+13,細長。頭部被小圓鱗。頭后半部及體側均被櫛鱗,側線鱗55-58(9/11)。背鰭Ⅶ,Ⅰ-22-25,起點于胸鰭基部后上方。臀鰭Ⅱ-7,第2鰭棘粗長。胸鰭尖長。腹鰭位,外側鰭條略延長成絲狀。尾鰭楔形,幼體尾鰭尖圓。體灰棕帶橙黃色,胸鰭基部腋下有1黑斑。背鰭鰭棘和鰭條邊緣黑色,腹側灰白色,腹鰭和臀鰭淺色。尾鰭灰黑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近海大型底層魚類,棲息于水深50-60m海區(qū),幼魚棲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以蝦、蟹等甲殼動物及小魚為食。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補虛。主神經(jīng)衰弱;視力減退;肺結核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了關于黃唇魚肝的一些基本資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學一點中草藥的知識,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黃唇魚心。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首魚科動物黃唇魚的心臟。
【原形態(tài)】黃唇魚,體側扁,一般長約100-150cm。頭中大,吻鈍尖,有吻孔5個。眼中大,上側位??谇拔?,斜裂,上下頜約等長,張口時下頜突出。上頜外行牙較大,尖錐形;內行牙細小。下頜內行牙稍擴大。頦部有2個不明顯小孔。鰓耙5+13,細長。頭部被小圓鱗。頭后半部及體側均被櫛鱗,側線鱗55-58(9/11)。背鰭Ⅶ,Ⅰ-22-25,起點于胸鰭基部后上方。臀鰭Ⅱ-7,第2鰭棘粗長。胸鰭尖長。腹鰭位,外側鰭條略延長成絲狀。尾鰭楔形,幼體尾鰭尖圓。體灰棕帶橙黃色,胸鰭基部腋下有1黑斑。背鰭鰭棘和鰭條邊緣黑色,腹側灰白色,腹鰭和臀鰭淺色。尾鰭灰黑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近海大型底層魚類,棲息于水深50-60m海區(qū),幼魚棲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以蝦、蟹等甲殼動物及小魚為食。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主胸痛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黃唇魚心有了一定的了解,黃唇魚心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對于(魚彭)魚鰓,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魚彭)魚鰓。
【英文名】gill, branchia of Japanese Devil ray;Mobula
【來源】藥材基源:為蝠鲼科動物 雙吻前口蝠鲼 、 日本蝠鲼 及近緣種蝠鲼的 鰓 。
【原形態(tài)】1.雙吻前口蝠鲼,體盤菱形,寬逾6m,重達2000kg以上。體盤寬為長的2.2-2.4倍,前緣圓凸,后緣凹入。頭寬大,稍突起,前緣扁平,胸鰭前部分化為側扁的頭鰭,位于頭的兩側,大而長橢圓形,能自由搖動,并能從下向上轉卷成管狀。眼大,側位,眼間隔頻寬,眼球比噴水孔寬約大2倍,噴水孔橫橢圓形。鼻孔亞前位,于上頜角前方??谇拔?,很寬大,下頜突出,上頜無牙,下頜具一細狹牙帶,牙細小,粒狀,約100余縱行。鰓孔很寬,前后距離約相等。小型背鰭1個,約為腹鰭的1/2,起點約與腹鰭起點相對腹鰭小,長方形,約與胸鰭后角在同一水平級上。尾細短,約為射干長的1.2倍。尾刺1個,短寬,包于皮下。體背淺青灰色,頭的前部及尾的后部均黑褐色,體盤外緣灰褐色,胸鰭外部、后部及腹鰭為青灰色,肛門周圍黑色。大者背面深青褐色,頭側至肩區(qū)具類橢圓形灰白大斑1對,腹面淡白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暖水性中上層大型鲼類。主食浮游甲殼類及小魚。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略呈耳狀,長約40cm,寬約16cm。全體由100多塊鰓小瓣組成,每一鰓小瓣又由37塊分離的小瓣左右對稱排列。上部灰黑色,下部由一層極薄的黃的折色膜包裹。質地堅韌。氣微腥,味微咸。
【化學成份】鰓含粘蛋白(mucin),N-二十四碳?;?Δ4,5,Δ11,12(Z)-鞘氨醇[N-tetracosanamido-Δ4,5,Δ11,12(Z)-sphingosine],膽甾醇硬脂酸酯(cholesteryl stearate),胸腺嘧啶(thymine),膽甾醇(cholesterol),N,N-二甲基尿素(N,N-dimethylurea),尿素(urea),硬脂酸(stearic acid)。
【性味】味咸;性寒
【歸經(jīng)】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透疹;解毒。主小兒麻疹;麻疹后痢疾;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鰓有清熱解毒,透疹之功能。主治小兒麻疹、瘡癤。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魚彭)魚鰓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魚彭)魚鰓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魚彭)魚鰓來治療一些疾病。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唇香草,下面我們就來對唇香草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小葉薄荷、山薄荷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唇香草的全株。
【原形態(tài)】唇香草,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全株有強裂的薄荷香氣。根木質。莖由基部叢生,具四棱,表面帶紫色,有短柔毛。葉對生;此短柄;葉片長圓形或寬披針形,全緣,長0.5-2cm,寬0.3-1cm,有腺點。輪傘花序頂生,集成頭狀;萼筒長5-7mm;花冠唇形,長10-12mm,被短柔毛。藍紫色。小堅果長卵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潮濕處。
【性狀】性狀鑒別,莖呈方柱形,長10-35cm,直徑2-3mm,表面黃綠色,多帶紫紅色,通常被有毛茸;斷面淡黃綠色,中央有小孔隙。葉對生,多脫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廣披針形、卵形或長圓形,長0.5-2cm,寬0.3-1cm,葉面微灰綠色,有明顯的腺點;葉柄短,輪傘花序頂生,球形;花多憶脫落,花萼筒狀。長5-7mm,花冠唇形,淡紫紅色或粉紅色,長10-12mm,外被短柔毛。間有小堅果,長卵形。氣芳香,味辛涼,微苦。
【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黃酮:森犀草素(luteolin),蒙朧花甙(linarin),7-甲基蘇打基亭(7-methylsudachitin),白楊素-7-O-蕓香糖甙(chrysin-7-O-rutinoside)及咖啡酸(caffeic acid),4-羥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methy4-hydroxy-3,5-dimethoxybenzoate) ,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香葉木甙(diosmin)。
【性味】油辛;性涼
【功能主治】寧心安神;利水清熱。主心悸;失眠;水腫;感冒發(fā)熱;目赤腫痛;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18g;或開水沖泡代茶。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賦予唇香草神奇的功效,經(jīng)過上面內容的介紹,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在增長閱歷的同時,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冠唇花是中藥的一種,在我國古代的醫(yī)書就有著對于冠唇花的記載,冠唇花能治療很多的病癥,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們要善用它。
【別名】野藿香、牙皮灣[傣]、廣藿香[云南]
【來源】唇形科 冠唇花 Microtoena insuavis (Hance)prain ex Dunn,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貴州、云南。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理氣。主治感冒風寒,咳嗽氣急,消化不良,氣脹腹痛,腸炎,痢疾。
【用法用量】1~3錢。
【備注】同屬植物 西南冠唇花 M. delavayi prain,在云南也叫 野香薷 ,用全草治腹痛和風濕痛。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上文我們分析了冠唇花,知道冠唇花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我們才不會慌張。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重唇魚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重唇魚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似鯪鲴魚(《魚類分類學》),唇鲴(《黑龍江流域魚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 鯪鲴 的 肉 。
【原形態(tài)】體稍側扁,腹部圓,體長約25厘米。頭長而粗壯,吻長,尖出。眼大,側上位,在眼的后上部和前鰓蓋骨邊緣有一排粘液腔??谙挛唬驶⌒?,上頜較長。唇厚,肉質,上唇與吻褶間形成一深溝,下唇前面中斷,分成左右2葉。頜須1對,稍短于眼徑。下咽齒3行。鱗中等大,側線鱗45~49。背鰭Ⅲ7,第3不分枝鰭條為光滑而粗壯的硬刺,其起點稍近于吻端。臀鰭Ⅲ6。背部微黑色,腹部白色。幼魚體側有許多黑色的斑點,成魚則無。
【生境分布】分布長江流域的岷江、嘉陵江、漢江等水系及黑龍江流域的各水系中。
【性味】味甘,無毒。
【功能主治】治十年腰脊疼痛,腿膝酸麻,不能行動。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姚可成 《食物本草》:重唇魚,出湖廣石門縣,東陽山下東陽水中,魚口兩層,故名。
對于重唇魚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該知道了吧,重唇魚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