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子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guān)的勸諭和詩句,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七葉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七葉子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七葉子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海南地黃連的枝葉。
【原形態(tài)】海南地黃連 直立灌木,高30-50cm。莖不分枝,無毛或上部被緊貼的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或多少聚生于莖的上部,通常有小葉5(3-7)片,連葉柄長8-12cm;柄長2-2.5cm,與總軸同被短柔毛;小葉片膜質(zhì),頂端1枚較大,具柄,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7.5cm,寬2-3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等側(cè),全緣或上部有疏鋸齒或圓齒,側(cè)生葉較小,無柄,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5-4cm,寬8-16m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偏斜,上面無毛,下面沿脈上被緊貼的短柔毛??偁罨ㄐ蛞干?,花少;總花梗長5-10mm,被短柔毛,最后下彎;萼片線狀披針形,長2-3mm;花瓣白色,合生為管狀的部分長2.3cm,外被稀疏、平展的長柔毛,瓣片倒披針形,長約10mm,寬約3mm,沿中脈上被稀疏長柔毛;雄蕊管長約3cm,無毛,先端10裂,花藥背面被疏毛。蒴果扁球形,5裂,被稀疏星狀毛并雜以短硬毛。花、果期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旁灌木叢中。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舒筋。主毒蛇咬傷;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鮮葉30g,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分析了七葉子,知道七葉子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我們才不會慌張。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田七是比較常見的中藥,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田七葉子也有一定的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可以當(dāng)做蔬菜來食用,比如說生拌田七葉,田七葉木耳冬瓜湯,上湯黃豆田七葉等等都能發(fā)揮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要了解的是,女性在月經(jīng)期間最好不要吃田七葉,避免導(dǎo)致月經(jīng)不調(diào)。
一、生拌田七葉
原料:田七葉、蒜泥
制作方法:
1、田七葉清洗干凈。
2、放入蒜泥、鹽、味精、白醋少許、橄欖油進行拌勻。
3、裝盤即好。
二、田七葉木耳冬瓜湯
做法:首先準(zhǔn)備材料,田七葉6克,冬菇40克、木耳20克、靈芝20克、豬展肉200克、丹參5克、南棗5粒,鹽適量。
將田七葉洗凈(也可以用曬干的田七塊,不方便用田七葉粉也可以),用刀背拍裂;冬菇用清水泡軟,去蒂;木耳浸軟,洗凈;靈芝洗凈,切小片;豬展洗凈,切塊,汆水撈起;其余各物洗凈;煮沸清水,倒入燉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燉兩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田七葉的功效與作用為:活血化瘀,養(yǎng)氣補心,降血脂,對預(yù)防冠心病有幫助。
三、上湯黃豆田七葉
原料:高湯、黃豆、田七葉
制作方法:1、黃豆泡好后煮熟。
2、田七葉改刀略燙。
3、鍋中加高湯、黃豆、放入雞汁、鹽、味精、橄欖油放入田七葉開鍋即可。
四、土豆絲熗田七葉
制作方法:
1.準(zhǔn)備好所用食材;土豆和胡蘿卜分別切絲,蒜切末
2.鍋中放水和幾滴油和少許鹽,水開后放入土豆絲和胡蘿卜絲,燙至顏色稍微變得透明時迅速撈出,放入涼開水中浸涼
3.將浸涼的土豆絲撈出,瀝凈水分,放入容器中,加入鹽、芝麻香油、香醋拌勻
4.放入洗干凈的田七葉,放入蒜末;鍋中放油,大火燒熱油至五成熱,放入花椒和干辣椒段,待炸出香味,花椒和干辣椒段快變煳時,關(guān)火,去除花椒和干辣椒段
5.趁熱將炸好的花椒辣椒油澆在拌好的土豆絲和田七葉上,攪拌均勻即可
野生的田七葉按道理來說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中藥材,而且很多地區(qū)都將其作為一種食材,融入到菜肴當(dāng)中。很多人也曾吃過野生田七,贊美它口感真是沒的說,當(dāng)然拿來拌涼菜也不是不可以。那么,田七還有哪些不同的吃法呢,是不是人人都適宜吃田七?它的禁忌有哪些?
一、生拌田七葉
原料:田七葉、蒜泥
制作方法:
1、田七葉清洗干凈。
2、放入蒜泥、鹽、味精、白醋少許、橄欖油進行拌勻。
3、裝盤即好。
二、田七葉木耳冬瓜湯
做法:首先準(zhǔn)備材料,田七葉6克,冬菇40克、木耳20克、靈芝20克、豬展肉200克、丹參5克、南棗5粒,鹽適量。
將田七葉洗凈(也可以用曬干的田七塊,不方便用田七葉粉也可以),用刀背拍裂;冬菇用清水泡軟,去蒂;木耳浸軟,洗凈;靈芝洗凈,切小片;豬展洗凈,切塊,汆水撈起;其余各物洗凈;煮沸清水,倒入燉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燉兩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田七葉的功效與作用為:活血化瘀,養(yǎng)氣補心,降血脂,對預(yù)防冠心病有幫助。
三、上湯黃豆田七葉
原料:高湯、黃豆、田七葉
制作方法:1、黃豆泡好后煮熟。
2、田七葉改刀略燙。
3、鍋中加高湯、黃豆、放入雞汁、鹽、味精、橄欖油放入田七葉開鍋即可。
四、土豆絲熗田七葉
制作方法:
1.準(zhǔn)備好所用食材;土豆和胡蘿卜分別切絲,蒜切末
2.鍋中放水和幾滴油和少許鹽,水開后放入土豆絲和胡蘿卜絲,燙至顏色稍微變得透明時迅速撈出,放入涼開水中浸涼
3.將浸涼的土豆絲撈出,瀝凈水分,放入容器中,加入鹽、芝麻香油、香醋拌勻
4.放入洗干凈的田七葉,放入蒜末;鍋中放油,大火燒熱油至五成熱,放入花椒和干辣椒段,待炸出香味,花椒和干辣椒段快變煳時,關(guān)火,去除花椒和干辣椒段
5.趁熱將炸好的花椒辣椒油澆在拌好的土豆絲和田七葉上,攪拌均勻即可。
野田七葉的禁忌
野田七葉雖然營養(yǎng)豐富保健功效出色,但是它性質(zhì)寒涼,那些身體虛寒的人群不能服用,另外女性月經(jīng)期間也不服用野田七葉,不然會讓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者出現(xiàn)月經(jīng)量多等不良癥狀。
七葉參具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尤其是富含多種氨基酸,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七葉參可以消炎解毒、降血壓血脂血糖、活化人體細胞、抑制殺滅癌細胞等,對于神經(jīng)衰弱、肝炎、心血管疾病、偏頭疼、胃潰瘍等疾病,都有著一定的抑制和緩解作用。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七葉參的功效作用!
一、簡介
七葉參含有70多種皂甙和氨基酸,其中所含絞股甙Ⅲ、Ⅳ、Ⅷ及Ⅻ與人參皂甙Rb1、Rb3、Rb0及F2有相似結(jié)構(gòu),有"南方人參"、"第二人參"之稱。七葉參含有人參皂甙之多,在人參"家庭"以外的科屬植物中是罕見的。但其性寒,較之人參不"上火"。2002年3月,國家衛(wèi)生部將其列為藥食兩用的少數(shù)植物資源之一。 七葉參能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經(jīng)臨床驗證,對精神衰弱、偏頭痛、肝炎、支氣管炎等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二、七葉參的功效作用
七葉參的皂苷含量比較高,為五葉絞股藍的5-10倍,因此,其藥用價值也高于五葉絞股藍。雖然一小部分人飲用時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yīng),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七葉參是一款理想的養(yǎng)生茶飲。
(1)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2)抗動脈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療心血管疾病。
(3)安神養(yǎng)性,延緩衰老,改善腦力活動,提高大腦機能。
(4)活化人體正常細胞,減肥胖、健脾胃、解疲勞,有鎮(zhèn)靜,催眠、抗緊張作用,治療偏頭疼。
(5)抗癌防癌,抑制殺滅癌細胞。增強人體血液中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6)消除激素類藥物的毒副作用。
(7)消炎.抗腸、胃潰瘍和腫瘍。
三、七葉參茶的制備方法
將七葉參稍洗后,切成小段,加水煎煮2次,每次lhr,合并煎煮液,濾冠飛濾承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23(80℃)的儲青,取清膏、蔗糖、糖精適量制成顆位,千操制成500包,即得。
七葉蓮的簡介
七葉蓮,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鵝掌藤ScheffleraarboricolaHayata的根或莖葉。七葉蓮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祛風(fēng)止痛,活血消腫之功效。常用于風(fēng)濕痹痛,頭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跌打腫痛,骨折,瘡腫。
七葉蓮的功效與作用
七葉蓮中含有豐富的“七葉蓮多肽”,七葉蓮多肽可強效殺滅竄引于人體骨髓和 血液的風(fēng)濕復(fù)合原,迅速消除酸、麻、腫、痛等病理癥狀。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治療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七葉蓮又稱“冇骨消”,有別于白冇骨消和紅冇骨消,三種冇骨消都有解毒消腫、解熱、止淋、治腰痛的功效,而七葉蓮卻可同時當(dāng)觀賞植物栽培。
七葉蓮的外形具有觀賞性,其青白色的花朵、掌狀復(fù)葉、球形漿果在人工的培育下呈現(xiàn)良好的體態(tài),并且散發(fā)著福特的香氣。另外,它具有很好的要用價值,可泡酒或水煮服用,有清熱解毒、活血除濕等功效。葉子可用于外傷的止血,莖可用于治療某些疼痛。
因內(nèi)部含有七葉蓮多肽,它對于在骨髓和血液的風(fēng)濕復(fù)合原具有極強的消滅作用,可快速減輕腫、酸、痛、麻等不適感。此外,作為一種冇骨消,這種植物也具有止淋、解毒(熱)等療效。因此,它常用來治療一些風(fēng)濕病、關(guān)節(jié)炎、骨頭損傷、風(fēng)寒、腹瀉、食欲不佳等病癥。注意:孕婦和氣血虛弱的人請慎用。
1、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取一定量的大風(fēng)、七葉蓮、紅龍船花葉混合在一起搗爛,再用酒炒熱,涂在疼痛部位,同透氣的布包扎好。
2、跌打損傷:取一定量的七葉蓮、酒糟同時搗爛,外包芭蕉葉,煨暖,涂在損傷的部位。
3、外傷出血:僅僅將一定量的七葉蓮搗爛涂于出血部位即可。
七葉蓮的市場信息
1、七葉蓮的價格
每千克100元左右。
2、七葉蓮的選購方法
七葉蓮如果不進行妥善的保存,在遇到合適的濕度、溫度時就容易發(fā)霉、長毛,這類現(xiàn)象在夏天比較常見,在挑選藥材時一定要仔細察看。干燥是中藥材有效保存的關(guān)鍵,如果市民購買了中藥材,應(yīng)先在陽光下進行晾曬,去除藥材里的濕氣,再進行密封保存。如果藥材沒有一次用完,那一定要用保鮮袋或紙袋包好,放在冰箱的上層冷藏。
3、七葉蓮的保存方法
低溫
霉菌和害蟲在1 0℃以下不易生長,且泛油、溶化、粘連、氣味散失、腐爛等藥材的變質(zhì)反應(yīng)在低溫時也不易發(fā)生,所以將藥材放在陰涼干燥處(如冰箱),有利于保存其有效成分。
避光
像花葉類那種在光照時容易起變化的藥材,應(yīng)貯藏在暗處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雞蛋七葉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英文名】panax zigniberensis C. Y. Wu et Feng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姜狀三七的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60cm。主根肉質(zhì),呈姜塊狀;根莖匍匐生長,節(jié)間短而增厚。莖單一,暗綠色,有時至先端變紫色,具條紋,光滑無毛。掌狀復(fù)葉,3-7枚輪生于莖頂;葉柄長8-15cm,小葉3-5枚,小葉片膜質(zhì),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中間葉片較大,長8-18cm,寬3.5-6cm,兩側(cè)小葉片較小,長6-11.5cm,寬3-4cm,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或微重鋸齒;兩面脈上疏生剛毛。傘形花序單生于莖頂;有花80-100朵,總花梗長約25cm,疏被短柔毛,基部無苞片,小苞片線狀或狹披針形,簇生于小花梗基部;花萼杯狀,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冠綠色,花瓣5,三角狀長卵形;雄蕊5,花絲長于花瓣;子房2室,花柱2,中部以下合生,果時向外彎曲。核果狀漿果,扁球狀腎形,成熟時紅色。種子2顆,三角狀半球形?;ㄆ?-8月,果期8-10月。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咽;涼血解毒。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鼻衄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開水泡。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雞蛋七葉,我們知道雞蛋七葉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雞蛋七葉作為一種調(diào)理身體的手段 。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七葉膽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七葉膽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別名】小苦藥、公羅鍋底、遍地生根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 絞股藍 的 根狀莖 或 全草 。9~10月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長,有棱,卷須先端2裂或不分裂。鳥趾狀復(fù)葉,互生;葉柄長2~4厘米,被柔毛;小葉5~7枚,膜質(zhì),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淺波狀小齒,中間小時較大,長4~10厘米,寬1.5~3厘米,兩側(cè)小葉漸小?;▎涡?,雌雄異株,雄花組成腋生、披散的圓錐花序,長10~16厘米;花萼短小,5裂;花冠黃綠色,6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2.5~3毫米;雄蕊5,花絲下部合生。雌花序較短;花柱3,子房球形。漿果球形,直徑5~9毫米,成熟時黑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間陰濕處。分布我國南部。
【化學(xué)成份】含甾醇、糖類、色素、甙。
【性味】味苦,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止咳祛痰,治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每次0.7~1錢,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取七葉膽(全草)研粉,制成片劑或裝膠囊,每次2.5~3.0克,日服3次,10日為一療程。537例(年齡均在50歲以上)患者經(jīng)一個療程后,臨床治愈25例(4.7%),顯效133例(24.8%),好轉(zhuǎn)266例(49.5%),無效113例(21%)。觀察中發(fā)現(xiàn):七葉膽對吸煙的氣筍炎患者療效較差,對痰濕化熱型療效比痰濕型好。副作用: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頭暈,眼花、耳鳴等,均較輕微,能堅持繼續(xù)服藥。
【摘錄】《*辭典》
上面對七葉膽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七葉膽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七葉膽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豆葉七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豆葉七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別名】胡豆蓮、綠豆蓮、金剪刀、蠶豆七、豆葉狼毒。
【來源】藥材基源:為景天科植物云南紅景大的根及全草。
【原形態(tài)】云南紅景天 多年生草本。根頸粗長,直烴可達2cm,不分枝或少分枝,先端被卵狀三角形鱗片。花莖單生或少數(shù)著生,直立,高可達100cm。3葉輪生,稀對生,無柄;葉卵狀披針形、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4-9cm,寬2-6cm,先端鈍,基部圓楔形,邊緣有疏鋸齒。聚傘圓錐花序,長5-15cm、多次三叉分枝;花單性,稀兩性,雌雄異株;雄花小而多,萼片4,披針形,長0.5mm;花瓣4,黃綠色,匙形,長1.5mm,雄蕊8,較花瓣短;雌花萼片、花瓣各4,花瓣綠色或紫色,線形,長1.2mm;鱗片4,近半圓形;心皮4,卵狀叉開,基部合生。蓇葖果,星芒狀,長3-3.2mm,先端外折,喙長1mm?;ㄆ?-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4000m的山坡林下巖石上或河溝邊巖石上。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肺;腎;肝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肺益腎;清熱止咳;散瘀止血。主虛勞咳嗽;腎虛腰痛;咽喉疼痛;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講述了豆葉七的一些食用方法等。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要結(jié)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四葉七這種藥材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金粟蘭科植物湖北金粟蘭的全草或根。
【原形態(tài)】湖北金粟蘭 多年生草本,高40-65cm。根莖粗壯,具多數(shù)細長須根;莖直立,單生或叢生,有明顯的節(jié),下部節(jié)上生一對鱗狀葉。葉對生,常4片生于莖頂;葉柄短;葉片紙質(zhì),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長7-14cm,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粗圓齒,兩面均無毛,葉脈6-8對?;ㄐ蝽斏蛞干?,苞片三角狀卵形;雄蕊3,基部幾分離,中央藥隔有1個2室的花藥,兩側(cè)藥隔各有1個1室的花藥;子房卵形,柱頭平截。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山谷林下。
【性狀】性狀鑒別 與四大天王較相似,須狀根密集著生于根莖上。
【性味】辛;苦;溫
【功能主治】祛濕;散寒;理氣;活血。主勞傷腰腿痛;跌打損傷;感冒;白帶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四葉七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dāng)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四葉七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七葉草是一種普通的植物,七葉草中具有小小的毒素,但是卻能清熱解毒,以毒攻毒,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的作用,而且味道略微苦澀,性味屬于偏涼的種類,七葉草可以治療一些皰疹的問題,還能治療黃疸和跌打傷痛,既可以作為植物,又可以作為中藥。
七葉草簡介
七葉草是一種普通的植物,叫做酢漿草。
【七葉草】:
又名七葉仙paris polyphylla Sin.(百合科)
【別名】:
蚤休、草河車、金線重樓、七葉蓮、燈臺七、鐵燈臺、白河車、枝花頭、海螺七、螺絲七。
【藥用部分】:
根莖。
【采集時間】:
夏秋間挖取。
【性能】:
性涼,味苦;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藥方】:
1.帶狀疤疹:七葉一枝花根、殊砂根根各適量,雄黃少許,研末,白酒調(diào)搽患處。
2.痛腫療毒:鮮七葉一枝花根6~10克,冷開水半碗擂汁,白糖調(diào)服,每日一次;另用七葉一枝花根適量,研末,加面粉適量,用陳醋調(diào)效,每日換藥一次。
3.跌打損傷:七葉一枝花根3~10克,水煎服;藥渣同酒糟搗爛外敷。4.無黃疽型肝炎:七葉一枝花根10克,虎刺根45克,豬瘦肉120克,水燉,服湯食肉。又叫蚤休、重樓,生于山谷林下涼爽陰濕處,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莖直立,七葉輪生,一花獨放,故名。
七子白可不是獨立的里面會加入許多的配料,最后才會徹底變成七子白粉,七子白粉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清潔面部,取少量的做成面膜涂在臉上,然后再輕輕地洗掉能美白祛斑,還可以治療痘痘的問題,同時也能在某種程度上,治療許多的問題。
功效
產(chǎn)品名稱:七子白粉
材料:白術(shù)粉、白芷粉、白芨粉、白蘞粉、白芍粉、白茯苓粉、 白僵蠶粉、蜂蜜(或蛋清)、牛奶
方法:1、將七種粉加適量蜂蜜、牛奶調(diào)成糊狀;
2、清潔面部,將調(diào)制成的七子白面膜敷涂于臉上;
3、將打濕的面膜紙覆蓋在已經(jīng)敷了面膜的臉上,等20~30分鐘后,摘除面膜紙,洗凈面部。
功效:美白、祛斑、祛痘。
白芷:《本經(jīng)》記載:"長肌膚,潤澤,可做面脂。"無論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中都記載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藥。可以美白,又可美體。
白蘞:《藥性論》記載:"可治面上瘡皰。"
白茯苓:《本草品匯精要》記載:"白茯苓為末,和蜜和,敷面上療面瘡及產(chǎn)婦黑皰如雀卵。"
白芨:《藥性論》記載:"治面上瘡,令人肌滑。"《本草綱目》記載:"洗面黑、祛斑。"
白術(shù):《藥性論》記載:"主面光悅,駐顏祛斑。"用白術(shù)蘸酒(或醋)如研磨之狀,均勻涂抹臉上可美白,治療雀斑和黑斑。圣醫(yī)李時珍曾說此方治雀斑"極致"。
白芍:《本經(jīng)》記載,白芍"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止痛、利小便、益氣",美容良藥。
白僵蠶:潤膚白面、滅瘢除黑。美白、祛斑、祛疤痕、治療面部色斑、祛風(fēng)潤膚,《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潤澤顏色,可作面脂"。臨床上用于美白、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劑或防腐劑及護膚品中。
七子散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七子散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牡荊子、五味子、菟絲子、車前子、菥子、石斛、薯蕷、干地黃、杜仲(去皮.炙)、鹿茸(炙)、遠志,各二兩。附子(炮.去皮)、蛇床子、川芎 ,各一兩半。山茱萸、天 雄(炮.去核),七分。 鐘乳(二兩.無亦得)。
【炮制】上二十四味,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主丈夫風(fēng)虛,目暗,精氣虛衰少,無子不足方。
【用法用量】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加至二匕,以知為度。不能酒者,蜜和丸服亦佳。
【注意】忌生冷醋滑豬雞魚蒜油面。
【備注】一方加覆盆子二兩,行房法一依《素女經(jīng)》,女人月信斷一日為男,二日為女,三日為男,四日為女,以外無子,每日午時夜半后行事信。
【摘錄】唐·孫思邈《千金翼方》
【處方】五味子 牡荊子 菟絲子 車前子 菥蓂子 石斛 薯蕷 干地黃 杜仲 鹿茸 遠志各10克 附子 蛇床子 芎藭各7.5克 山茱萸 天雄 人參 茯苓 黃耆 牛膝各4克 桂心12克 巴戟天15克 蓯蓉12克 鐘乳粉10克 (一方加覆盆子10克)
【制法】上二十四味,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虛羸,頭昏目眩,精氣衰少無子。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一日二次,酒調(diào)下。不知,增至15克,以知為度。不能飲酒者,蜜和丸服亦可。
【摘錄】《備急干金要方》卷二
最后提醒下七子散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中藥方劑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常見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在選擇時,要根據(jù)自身疾病需求進行,下面就來介紹一種:加味七子丸。
【處方】菟絲子(淘洗,酒蒸)1兩3錢,川牛膝(去蘆,酒蒸)1兩3錢,麥門冬(去心,酒蒸)1兩3錢,山茱萸(取肉)1兩3錢,原蠶蛾1兩3錢,五味子1兩3錢,蛇床子(酒蒸)1兩6錢,車前子(淘洗)1兩7錢,大甘草(炙)1兩,沙苑蒺藜子(馬乳浸蒸)2兩2錢,覆盆子2兩2錢,補骨脂子2兩2錢(淘洗,炒),肉蓯蓉2兩5錢(酒浸,去鱗膜)。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虛無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40丸,淡鹽湯送下,早、晚皆服。
【摘錄】《醫(yī)學(xué)正印》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加味七子丸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xué)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yīng)用到臨床中,預(yù)防和治療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