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草子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鄙鐣诎l(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磨盤草子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大家知道磨盤草子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磨盤草子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磨盤草子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 磨盤草 的 種子 。
【化學(xué)成份】種子中含油約5%,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油酸41.3%,亞油酸26.67%,亞麻酸6.80%,硬脂酸11.17%和棕櫚酸5.08%。又含非皂化物質(zhì)約1.77%,系谷甾醇。殘渣中含有棉子糖。
【功能主治】澀腸利水。
【附方】①治赤白?。耗ケP草子實,炒研為末,每次一錢,每日三次,飯前蜜湯送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磨盤草子已經(jīng)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nèi)チ私馑趴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ys630.COm精選閱讀
磨盤草其實就是一種亞灌木狀草本,但是它植物的根,而且正確地使用的話,對于治療淋病,耳鳴、耳聾、蕁麻疹,或者是感冒高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等有一定的治療功效。所以在現(xiàn)在磨盤草的一個用藥問題, 大家應(yīng)該注重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合理的利用它進行治療。
磨盤草 一年生成多年生、直立、分枝,亞灌木狀草本,高0.5~2.5米,全部皆被灰色短柔毛。葉互生,具長柄;圓卵形至闊卵形,長3~9厘米,寬2.5~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葉緣有不規(guī)則的圓齒,兩面皆被灰色小柔毛?;▎紊~腋,黃色,直徑2~2.5厘米;花柄長,近頂端有節(jié);萼盤狀,5深裂,綠色,密被灰色小柔毛,裂片闊卵形,短尖;花瓣5,較萼長2倍以上;雄蕊多數(shù),花絲基部連成短筒;子房上位,心皮15~20,輪狀排列。蒴果圓形似磨盤,高約1.5厘米,寬2厘米,分果爿15~20,頂端具短芒。種子腎形,被星狀疏柔毛。 生于砂地、曠野或路旁。分布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福建、臺灣等地。 本植物的根(磨盤根)、種子(磨盤草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磨盤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開竅,活血。治泄瀉,淋病,耳鳴耳聾,疝氣,癰腫,蕁麻疹。
①《生草藥性備要》:"散風(fēng)、盤熱。耳鳴、耳聾,煲雞、肉食亦可。"
②《本草求原》:"健脾,止瀉,同米擂煮黃糖食。"
③《嶺南采藥錄》:"能升清降濁,開竅活血,又搗敷搭手、癰瘡。"
④《廣東中藥》Ⅱ:"治小腸疝痛,腎虛余瀝,小便刺痛或小便渾濁,腮腺炎,骨蒸勞熱。"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fēng)清熱,升清降濁。治感冒高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聾,耳鳴,甲狀膿腫,遺精。"
通過認識了磨盤草的這些功效以及作用之后,那么如果身體存在這些陽痿,早泄、遺精、或者是耳聾、蕁麻疹、等疾病問題的時候,可以嘗試利用它進行治療,這樣相比于一些藥物治療就會更加的安全健康一些,減少一些副作用問題。
磨盤草的藥用價值
功效:磨盤草有疏風(fēng)清熱、化痰止咳、消腫解毒的功效,磨盤草有治療感冒、發(fā)熱、中耳炎、耳聾、咳嗽、泄瀉、咽炎、跌打損傷的作用。
《生草藥性備要》:“散風(fēng)、盤熱。耳鳴、耳聾,煲雞、肉食亦可。”
《本草求原》:“健脾,止瀉,同米擂煮黃糖食?!?/p>
《嶺南采藥錄》:“能升清降濁,開竅活血,又搗敷搭手、癰瘡。”
《廣東中藥》Ⅱ:“治小腸疝痛,腎虛余瀝,小便刺痛或小便渾濁,腮腺炎,骨蒸勞熱?!?/p>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fēng)清熱,升清降濁。治感冒高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聾,耳鳴,甲狀膿腫,遺精?!?
磨盤草的副作用
孕婦慎服磨盤草。
磨盤草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磨盤草治癰疽腫毒:苘麻鮮葉和蜜搗敷。如漫腫無頭者,取鮮葉和紅糖搗敷,內(nèi)服子實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2、磨盤草治過敏性等麻疹:磨盤草干全草一兩,豬瘦肉適量,水婉服。(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3、磨盤草治痔瘡:磨盤根150g。水煎濃,服一茶杯許;余,藥乘熱熏肛門,候溫則洗,一日熏五,六次。(《陸川本草》)
4、磨盤草治尿路感染:磨盤草根10——15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5、磨盤草治睪丸炎:磨盤草根30g,青皮鴨蛋一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6、磨盤草治癰疽腫毒:磨盤草子實一枚,研末,開水沖服;另取鮮葉與蜜或紅糖搗敷患處。(《中草藥手冊》)
7、磨盤草治赤白痢:磨盤草子實,炒研為末,每次一錢,每日三次,飯前蜜湯送服。(《中草藥手冊》)
8、磨盤草散風(fēng)、血熱。耳鳴、耳聾,堡雞、肉食亦可?!渡菟幮詡湟?/p>
9、磨盤草健脾,止瀉,同米擂煮黃糖食?!侗静萸笤?/p>
10、磨盤草能升清降濁,開竅活血,又挽救播手、癰瘡?!稁X南采藥錄》
11、磨盤草治小腸煩痛,腎虛余瀝力、便刺痛或小便渾濁,腮腺炎,骨蒸勞熱?!稄V東中藥》Ⅱ
12、磨盤草疏風(fēng)清熱,升清降濁。治感冒高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聾,耳鳴,甲狀臃腫,遺精。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dāng)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磨盤根。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 磨盤草 的 根 。4月采挖,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干燥根呈圓錐形,粗大,長達15厘米,徑約2厘米,有分枝,表面土黃色,皮孔橫列,支根痕呈點狀突起。質(zhì)韌,斷面白色,纖維性,皮部較厚,與木部易于分離。
【性味】甘淡,涼。
【歸經(jīng)】①《陸川本草》:"入腎。"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開竅,活血。治咳嗽,淋濁,泄瀉,中耳炎,喉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痔瘡:磨盤根五兩,水煎濃,服一茶杯許;余,藥乘熱熏肛門,候溫則洗,一日熏五,六次。(《陸川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志》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識磨盤根,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使用磨盤根這種藥物。
腎子草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腎子草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谩O旅嫖覀儊砜匆幌轮兴幠I子草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燈籠草(《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 波斯婆婆納 的 全草 。夏季采收。
【原形態(tài)】波斯婆婆納,又名:波斯水苦荬。
【生境分布】生于路邊、荒野。分布華東以至西南各地。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辛苦咸。"
【功能主治】①《貴州民間藥物》:"解熱毒,治腎虛,療風(fēng)濕。"
【附方】①治腎虛腰痛:燈籠草一兩。燉肉吃。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腎子草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疬子草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疬子草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蠻刀背、下延葉排草、大羊古臊、馬蘭花、獅子草、白當(dāng)歸、黑疔草、樹胡椒
【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延葉珍珠菜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粗壯草本,高40-90cm。全株無毛,莖直立,有棱角,上部分枝,基部常木質(zhì)化。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柄長1-4cm,基部沿莖下延;葉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3cm,寬1.5-4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成狹翅,干時膜質(zhì),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有不規(guī)則的黑色腺點,有時腺點僅見于邊緣,并常連結(jié)成條。總狀花序頂生,長10-25cm;苞片鉆形,長2-3mm;花梗長2-9mm,斜展或下彎,果時伸長達10-18mm;花萼長3-4mm,分裂近達基部,5裂,裂片狹披針形,邊緣有腺狀腺毛,背面具黑色短腺條;花冠白色或帶淡紫色,長2.5-4mm,基部合生部分長約1.5mm,5深裂,裂片匙狀長圓形,先端圓飩,裂片問彎缺近圓形;雄蕊5枚,明顯伸出花冠外,花絲密被小腺體,貼生于花冠裂片的基部,分離部分長約5mm;花藥卵圓形,紫色,長約1mm;子房球形,花柱細長,長約5mm。蒴果球形或略扁,直徑3-4mm,不規(guī)則開裂?;ㄆ?-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村旁荒地、路邊。山谷溪邊疏林下及草叢中。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結(jié)。主喉痹;疔瘡腫毒;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疬子草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蚍子草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蚍子草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別名】四川山螞蝗、紅土子草、路邊青
【來源】豆科 蚍子草 Desmodium szechuanense (Craib) A. K. Schindl.,以 根皮 入藥。
【生境分布】陜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喉痛,瘧疾,刀傷及黃水瘡。
【用法用量】2~3錢。外用適量。
【注意】忌糖和油類食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中藥蚍子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蚍子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蓼子草。
【別名】小毛蓼(《種子植物名稱》),小蓼子草、紅蓼子(《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蓼科植物 細刺毛蓼 的 全草 及 根 。開花期間采收。
【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65厘米。莖平滑無毛。葉互生,披針形,長8~12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近乎無柄,上面綠色,疏生細毛,下面淺綠,中脈及側(cè)脈上密生細刺尖毛;托葉鞘筒狀,膜質(zhì),有脈紋敷條,先端延長成緣毛,與托葉鞘相等或稍長.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長6.5~14厘米,苞片膜質(zhì),邊緣有緣毛;每個苞片內(nèi)有小花1~2朵;花梗通常不伸出苞外;花小,粉紅色或近白色,花被5裂,裂片卵圓形;雄蕊8,花絲線形,花藥橢圓形;子房上位,橢圓形,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呈三角形,長約2毫米,黑褐色而有光澤,包于宿存的花被內(nèi)?;ㄆ?月。
【生境分布】生于溝邊、路旁潮濕地。分布江蘇、安徽、浙江、廣東,臺灣、四川等地。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微辣,無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藥志》:"散寒活血。治麻疹,羊毛疔,跌損后受寒,陰寒及陳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水煎或酒煎,2~5錢。外用:煎水洗。
【附方】①治麻疹不現(xiàn):蓼子草搗爛或搓爛外滾,或煎水冼。
【備注】此外,同屬植物酸模葉草(參見"假辣蓼"條)及蠶繭草(參見"蠶繭草"條),在四川亦作蓼子草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蓼子草,我們知道蓼子草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蓼子草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