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李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雞血李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雞血李在我們的生活中雞血李因為具有極高的醫(yī)藥價值受到了我們的關(guān)注。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雞血李是什么?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杏李 的 根 或 葉 。夏、秋采集。
【原形態(tài)】杏李。又名:紅李、秋根子。
【生境分布】生長于路旁、房屋周圍及低山地區(qū)。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治跌打損傷,瘓血作痛,吐血,白濁。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經(jīng)閉:雞血李根五錢,小血藤、吳萸各三錢,木通、大血藤、桐子根、面根藤各二錢,生美一錢。煨水服。Ys630.cOm
【備注】本植物的種子,在四川稱"大李仁",作李仁使用。詳"李核仁"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分類草藥性》。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雞血李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在進(jìn)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先對藥物進(jìn)行了解,那么對于雞血蓮這種藥材你了解嗎?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別名】地蘇木、過山龍、蕨萁鉆石黃、土當(dāng)歸、活血蓮、散血蓮、鳳尾七、鐵板金、鐵蕨雞
【來源】藥材基源:為金星蕨科植物披針新月蕨的根莖或葉。
【原形態(tài)】植株高120-200cm。根莖長而橫生,偶有披針形鱗片。葉近生;葉柄長達(dá)100cm,淡紅棕色;葉片紙質(zhì),干后多呈淺紫色,長40-80cm,無毛,一回羽狀;羽片近對生,稍斜上,中部以下的羽片長20-30cm,寬2-2.7cm,基部圓楔形,邊緣具軟骨質(zhì)尖齒或大鋸齒,頂生羽片同形,有長柄;側(cè)脈羽狀,小脈除頂部2-3對分離外,均連接成2行長方形網(wǎng)眼。孢子囊群圓形,背生于小脈中部或中部稍下處;無囊群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3600m的疏林下或路邊。
【性味】苦;澀;涼
【功能主治】活血調(diào)經(jīng);散瘀止痛;除濕。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跌打傷痛;風(fēng)濕痹痛;痢疾;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8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浸酒搽。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雞血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qiáng)自身抵抗力。
不知道大家對雞血七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xì)分析一下雞血七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蜈蚣七、倒生蓮
【來源】蓼科蓼屬植物 中華抱莖蓼 polygonum amplexicaule D. Don var. sinense Forb. et Hemsl.,以 根狀莖 入藥。秋季采挖,洗凈,去粗皮,鮮用或曬干。
【性味】微苦、澀,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瀉,活血止痛。用于菌痢,胃腸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1~3錢水煎服或研末沖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本品不宜與雞冠花、鉤藤同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通過上面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藥雞血七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導(dǎo)讀:中藥雞血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雞血的功效與作用、雞血圖片、雞血的藥用價值、雞血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雞血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雞血簡介雞血圖片雞血的功效與作用雞血的藥用價值雞血的用法與用量雞血的副作用雞血醫(yī)書記載雞血的食用方法酸辣雞血的做法雞血簡介
雞血,俗稱雞紅。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血。宰雞時收集血液,鮮用。質(zhì)細(xì)膩,有腥味,加工后凝固成塊狀,宜做熱菜。
雞血通常被制成血豆腐,是最理想的補(bǔ)血佳品之一。在日本和歐美許多國家的食品市場上出現(xiàn)的以動物血為原料的香腸、點(diǎn)心等很受消費(fèi)者的青睞。在國內(nèi),人們喜歡用血豆腐制作菜肴,稱之為液體肉。
雞血圖片
雞血的功效與作用
1、雞血中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兒童和孕婦、哺乳期婦女多吃些以動物血為原材料的菜肴,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同時,由于雞血中含有微量元素鈷,故對其他貧血病如惡性貧血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雞血含有凝血酶,凝血酶能使血溶膠狀態(tài)纖維蛋白質(zhì)迅速生成不溶性纖維蛋白,使血液凝固,因此具有止血作用。
3、雞血具有利腸通便的作用,可清除腸腔的沉渣濁垢,對塵埃及金屬微粒等有害物質(zhì)具有凈化作用,可避免積累性中毒,因此它是人體污物的清道夫。
4、近年的研究表明,雞血對支氣管炎、功能性子宮出血、潰瘍病和慢性肝炎等癥具有一定的療效。
5、雞血還能為人體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多種微量元素,對營養(yǎng)不良、腎臟疾患、心血管疾病和病后的調(diào)養(yǎng)都有益處。
雞血的藥用價值
祛風(fēng)、活血、通絡(luò)。治小兒驚風(fēng),口面歪斜,痿痹,折傷,目赤流淚,癰疽瘡癬。
1、治中風(fēng)口面歪僻不正:雄雞血煎熱涂之,正則止?;蛐氯≌哐?,使涂之亦佳。涂緩處一邊為良。(《圣濟(jì)總錄》雞血涂方)
2、治筋骨折傷:急取雄雞一只刺血,量患人酒量,或一碗、或半碗和飲。(《青囊雜纂》)
3、治發(fā)背癰疽:雄雞冠血滴疽上,血盡再換。(《保壽堂經(jīng)驗方》)
4、治對口毒瘡:熱雞血頻涂之,取散。(《坦仙皆效方》)
5、治燥癬作癢:雄雞冠血頻頻涂之。(《范汪方》)
雞血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熱飲。外用:涂敷。
雞血的副作用
高膽固醇血癥、肝病、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應(yīng)少食。
雞血醫(yī)書記載
1、《別錄》:烏雄雞血:主踒折骨痛及痿痹。黑雌雞血:主中惡腹痛及踒折骨痛,乳難。烏雄雞冠血:主乳難。
2、孟詵:目淚出不止者,以三年烏雄雞冠血敷目睛上,日三度。
3、《本草拾遺》:馬咬瘡及剝驢馬傷手,熱雞血及熱浸之。雄雞脅血:涂白癜風(fēng),疬瘍風(fēng)。
4、《痘疹正宗》:雞冠血和酒服,發(fā)痘最佳。
5、《綱目》:熱血服之,主小兒下血及驚風(fēng),解丹毒,安神定志。烏雄雞冠血亦點(diǎn)暴赤目。丹雞者并療經(jīng)絡(luò)間風(fēng)熱;涂頰治口歪不正;卒飲之治小兒卒驚客忤;涂諸瘡癬、蜈蚣、蜘蛛毒,馬嚙瘡,百蟲入耳。
6、《本草再新》:治心血枯,肝火旺,利關(guān)節(jié),通經(jīng)絡(luò)。雞冠血兼理血分氣分,無血可生,血多可破;氣弱可補(bǔ),氣逆可舒;補(bǔ)中益腎,利水通經(jīng)。
雞血的食用方法
1、食用動物血無論燒、煮一定要氽透。
2、烹調(diào)時應(yīng)配有蔥、姜、辣椒等佐料用以去味,另外也不宜單獨(dú)烹飪。
酸辣雞血的做法
1、將雞血洗凈,切成厚片,入沸水鍋中氽后撈出待用。
2、鍋內(nèi)注油燒熱,放入辣豆瓣、姜、蒜、干辣椒、花椒炒至酥香,加高湯、香料熬汁,濾渣待用。
3、取沙鍋倒入過濾后的湯汁,放入雞血、鹽、胡椒粉、醋燒至入味,撒上蔥花,淋香油即成。
以上就是一些雞血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現(xiàn)在社會,養(yǎng)生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現(xiàn)在很多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身體,因為這些藥材天然無公害,下面我們就為 大家介紹一下金絲李這種藥材。
【別名】碎棉
【來源】藥材基源:為藤黃科植物金絲李的枝葉、樹皮。
【原形態(tài)】金絲李 喬木,高約25m。全株禿凈。樹皮灰黑色,具白斑塊。小枝稍壓扁或近四棱形,干時有槽紋。單葉對生;葉柄長8-15mm;托葉微小,三角形,長約1mm,脫落;葉片嫩時紫紅色,膜質(zhì),老時近革質(zhì),長橢圓形,稀長橢圓狀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8-13cm,寬3-5.5cm,先端稍鈍漸尖,基部闊楔形,極少渾圓,干時上面黃綠色或變黑色,下面稍蒼白,中脈在下面凸起,側(cè)脈每邊5-7條?;s性,同株;雄花呈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具花4-10朵;花梗粗壯,長3-5mm,近基部有小苞片2-3枚;萼片4,近相等,圓形,寬約3mm,凹陷;花瓣4,卵形,長約5mm,鈍頭,邊緣近透明;雄蕊極多(300-400),合生成一個4裂的環(huán),花絲極短,花藥長橢圓形,2室,縱裂;退化雌蕊香菇狀,柱頭盾狀,凸起,稍長于雄蕊環(huán);雌花通常單生于葉腋,比雄花稍大,退化雄蕊的花絲合生成4束,子房圓球形,高約2.5mm,無棱,基生胚珠1。核果紡錘形,先端冠以半球形的柱頭。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中。
【性味】甘;微澀;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主癰腫瘡毒;燙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濃煎,涂搽。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金絲李,我們知道金絲李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鼠李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鼠李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鼠李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老烏眼、老鴰眼、臭李子
【來源】鼠李科鼠李屬植物 鼠李 Rhamnus dahurica pall.,或 烏蘇里鼠李 R. ussuriensis J. Vass.,以 樹皮 和 果實 入藥。春季采樹皮,刮去外面粗皮,切絲曬干;秋季采果,曬干。
【性味】樹皮:苦,寒。
【功能主治】樹皮:清熱,通便。用于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樹皮1~3錢,果實3~5分,可制成酒劑服;外用適量,果實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本經(jīng)》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鼠李,我們也了解了中藥鼠李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鼠李的功效是非常強(qiáng)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鼠李用于養(yǎng)生。
中藥刺李,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刺李在調(diào)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應(yīng)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茶茹(藏名)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 大刺茶蔗 的 果實 。8~9月采將成熟果實,用白糖制成果脯備用。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高1~3米。枝節(jié)上有3枚針刺,刺長至2厘米,成三叉狀,粗大;節(jié)間密生長刺毛或無刺毛。葉近圓形或圓形,長2~2.5厘米,寬2~3厘米,葉片3深裂,基部平截或稍心形,裂片頂端鈍,兩面疏生短柔毛而脈腋處的毛較密,或幾乎無毛;葉柄長1~3厘米,有白色疏柔毛或短茸毛,?;焐^狀腺毛?;?~2朵單生枝端,綠色或帶紅色;萼片矩圓形,萼片及萼角外面有腺柔毛;花瓣白色,橢圓形,長為萼之半;雄蕊伸出花瓣外,先端有杯狀腺體;子房有腺質(zhì)刺毛,花柱長于雄蕊。漿果無毛或有稀疏的腺刺毛,果近球形或橢圓形,長達(dá)1.6厘米,紫色?;ü?~9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及河岸灌叢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酸,平。
【歸經(jīng)】入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治萎縮性胃炎,膽汁缺乏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作茶點(diǎn)吃。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看完了上面關(guān)于刺李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刺李的好處了??梢姶汤顚τ谖覀?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李核仁的作用有哪些?李核仁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diào)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李核仁。
【別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李 的 種子 。6~7月采收果核。洗凈,擊破外殼,取種子曬干。
【生境分布】主產(chǎn)甘肅、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河南等地。
【性狀】干燥種子呈扁平長橢圓形,長6~10毫米,寬4~7毫米,厚約2毫米,不甚飽滿。內(nèi)種皮褐黃色,有明顯縱向皺紋。子葉兩片,白色,含油脂較多。氣微弱,味不苦。似甜杏仁味。以完整、干燥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苦杏仁甙。
【性味】《別錄》:"味甘苦,平,無毒。"
【歸經(jīng)】《本草求原》:"入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散瘀,利水,潤腸。治跌打瘀血作痛,痰飲咳嗽,水氣腫滿,大便秘結(jié),蟲蝎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外用: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四川中藥志》:"脾弱便溏,腎虛遺精及孕婦忌用。"
【附方】①治面酐:李子仁末和雞子白敷。(《千金方》)
【備注】在四川地區(qū),將上種稱為小李仁,另有一種大李仁,為同屬植物杏李的種子,亦同等使用。大李仁呈倒卵形或短圓錐形,稍扁,一端尖,長約8~11毫米,較飽滿,內(nèi)種皮土黃色或深黃色,無皺紋或微有淺皺紋,子葉2片,乳白色,油脂豐富。具油香氣,味微苦,似苦杏仁味。植物形態(tài)參見"雞血李"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吳普本草》。
以上講述了李核仁的一些食用方法等。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要結(jié)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jìn)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歐李,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英文名】Semen pruni Humilis
【別名】山梅子、小李仁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歐李 prunus humilis Bunge的 種子 。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干燥。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高1~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被柔毛。葉互生,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5~5cm,寬1~2cm,先端尖,邊緣有淺細(xì)鋸齒,下面沿主脈散生短柔毛;托葉線形,早落?;ㄅc葉同時開放,單生或2朵并生,花梗有稀疏短柔毛;萼片5,花后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shù);心皮1。核果近球形,直徑約1.5cm,熟時鮮紅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山坡或砂丘邊。主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
【性狀】種子卵形,長5~8mm,直徑3~5mm。表面黃白色或淺棕色,一端尖,另端鈍圓。尖端一側(cè)有線形種臍,圓端中央有深色合點(diǎn),自合點(diǎn)處向上具多條縱向維管束脈紋。種皮薄,子葉乳白色,富油性。味微苦。
【化學(xué)成份】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脂肪油、皂甙等。
【功能主治】同郁李仁
【摘錄】《*辭典》
有關(guān)歐李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歐李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jǐn)慎。
中藥臭李皮是比較好的一種藥材,很多人都對它不甚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xì)的去看一下中藥臭李皮。
【別名】鼠李皮。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達(dá)烏里鼠李Rhamnus davurica pall.的樹皮。
【原形態(tài)】達(dá)烏里鼠李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10m。小枝粗壯,近對生,褐色或紅褐色,頂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于分叉處具短針刺。葉對生于長枝上,或叢生于短枝上;葉柄長1.5-4cm;葉片紙質(zhì),卵圓形或橢圓形,長4-13cm,寬2-6cm,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細(xì)鋸齒,齒端常有紅色腺體,上面無毛,亮綠色,下面沿脈被白色疏柔毛,淡綠色,側(cè)脈4-6對,網(wǎng)脈明顯?;▎涡?,雌雄異株,黃綠色;雌花1-3個生于葉腋或數(shù)個至20個簇生于短枝端,有退化雄蕊;花萼4裂,裂片狹卵形,銳尖;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淺裂或半裂;雄花的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核果球形,熟時黑色,直徑5-7mm,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長1-1.2cm。種子卵圓形,黃褐色,背側(cè)有狹縱溝?;ㄆ?-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林下,灌叢或林緣和溝邊陰濕處。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為扁平或卷成槽狀的干燥樹皮,厚2-3mm。表面粗糙,呈灰黑色,有縱橫裂紋及小形橫向延長的皮孔。枝皮較光滑。除去栓皮者,表面呈紅棕色。內(nèi)表面色較暗,有類白色縱紋理(纖維束)。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苦。
【化學(xué)成份】樹皮含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phanol),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脫氧鼠李素(deoxyrhamne-tin),鼠李素(rhamnet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甲基異鼠李素(methyl isorhamnetin)等。
【藥理作用】鼠李樹皮水浸膏對小鼠有瀉下作用。
【性味】苦;微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下通便。主風(fēng)濕熱痹;熱毒瘡癰;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臭李皮已經(jīng)有更加深刻的認(rèn)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nèi)チ私馑趴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現(xiàn)在社會,養(yǎng)生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F(xiàn)在很多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身體,因為這些藥材天然無公害,下面我們就為 大家介紹一下鼠李根這種藥材。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 鼠李 的 根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鼠李"條。
【性味】《食療本草》:"有毒。"
【功能主治】《食療本草》:"煮濃汁含之治露齒。并疳蟲蝕入脊骨者可煮濃汁灌之。"
【附方】治大人口中疳瘡并發(fā)背:牛李根、薔薇根(野外者佳)。各細(xì)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已來,汁濃,即于銀銅器中盛之,重湯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磁瓶子中盛,少少溫,含咽之。忌醬醋油膩熱面,大約不宜食肉。如患發(fā)背,重湯煎令極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瘡上。(劉禹錫《傳信方》)
【摘錄】《*辭典》
鼠李根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xì)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鼠李根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jìn)一步的去研究。
我們?nèi)ス涑械臅r候看以看到很多藥酒出售,我們都知道藥酒對養(yǎng)生有著很好的功效。其實藥酒也是可以自己制作的,只要能配好方子,效果也比不買的差哦!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郁李酒的配制方法。
郁李酒——(牙宣)
牙宣是類似于慢性牙周炎、牙齦萎縮一類的病癥。多因胃經(jīng)積熱與風(fēng)寒之邪相搏,熱不得宣,邪欲行而又止,致齦肉日漸腐頹,久而宣露其根。癥見牙齦先腫,齦肉日漸萎縮,牙根宣露,或齒縫中常出血或流膿。老年人齒齦萎縮,齒牙動搖欲落者,多是由于腎氣漸衰所致。以下介紹郁李酒治療本病的方法。
(《普濟(jì)方》)
【配方】郁李根、細(xì)辛、椒各半兩,槐白皮、柳白皮各一兩。
【制法】上細(xì)剉,每用藥一兩,酒半斤,煎三五沸,去滓。
【主治】治齒風(fēng)腫痛,呼吸風(fēng)冷,其痛愈甚,腫赤。
【用法】熱漱冷吐。
閱讀完上面的關(guān)于郁李酒的內(nèi)容,我深深的覺得先人的智慧真是偉大,能夠發(fā)明出把中藥材和酒結(jié)合在一起的藥酒,而且在對病癥的治療上還能有這么好的效果。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