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彪S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fù)我們的身體。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xì)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柿葉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dāng)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柿葉。
【來源】為柿科植物 柿 的 葉片 。
【化學(xué)成份】含黃酮甙、鞣質(zhì)、酚類、樹脂、香豆精類化合物、還原糖、多糖、揮發(fā)油、有機酸(白樺脂酸、齊墩果酸、熊果酸)、葉綠素。黃酮甙中有黃芪甙、楊梅樹皮甙。又含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約76微克/克)。
【藥理作用】從葉中提出的黃酮甙,給狗靜脈注射(5毫克/公斤),能降低血壓并增加冠脈流量(33~36%);在離體兔心標(biāo)本上,也能增加冠脈流量。以葉制成的注射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給兔腹腔注射,有降溫作用。對動物的毒性不大,也不引起溶血,不影響末梢血象。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無毒。"
【歸經(jīng)】《本草再新》:"專入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治咳喘,肺氣脹,各種內(nèi)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研末敷。
【附方】治血小板減少癥:干柿葉、馬藍(lán)、阿膠、側(cè)柏葉。水煎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
【臨床應(yīng)用】①用于止血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柿葉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xì)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柿葉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一步的去研究。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導(dǎo)讀:中藥柿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柿葉的功效與作用、柿葉圖片、柿葉的藥用價值、柿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柿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柿葉簡介柿葉圖片柿葉的功效與作用柿葉的藥用價值柿葉的用法用量怎樣制作柿葉茶柿葉茶的功效與作用柿葉的副作用柿葉醫(yī)書記載柿葉簡介
柿葉,為柿科植物柿的葉。霜降后采收,曬干。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或近圓形,長5-18cm,寬2.8-9cm,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主脈生柔毛,下面淡綠色,有短柔毛,沿脈密被褐色絨毛。
柿葉圖片
柿葉的功效與作用
1、柿子葉除了含有相當(dāng)可觀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外,還有膽堿、蘆丁和丹寧,具有抗菌、消炎、活血、降壓、降脂、抗癌作用,特別是它含的維生素C可達(dá)1800mg/100g,遠(yuǎn)高于常見的水果和蔬菜。
2、柿子葉能抗壞血病,防治支氣管炎、防癌、抗癌。目前,已有人開發(fā)了柿葉茶等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功能食品和藥物。
3、如果用柿子葉煎服或沖開水當(dāng)茶飲,也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降低血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及鎮(zhèn)咳化痰的作用。柿子葉所含的丹寧頗高,影響口感,需加調(diào)味處理,調(diào)得好就能制出可口的功能食品,成為人類防治文明病的良好保健食品。
4、柿葉茶突出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在于含有高于普通茶葉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天然vc,而且蘆丁、膽堿、黃酮甙及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的含量也比水果、蔬菜、普通飲料高幾十倍。天然vc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對壞血病、心血管病及癌癥等有一定療效。蘆丁、膽堿有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黃酮甙能降低血壓、增加動脈血流量,對金黃色葡萄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柿葉的藥用價值
治咳喘,肺氣脹,各種內(nèi)出血;用于肺熱咳嗽;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或月經(jīng)過多,尿血,以及紫斑;煩熱口渴。
柿子葉與山楂、茶葉配伍,對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和血壓較為有利??捎糜诜乐喂谛牟?、高血脂癥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1、柿子葉側(cè)柏葉散:柿子葉、側(cè)柏葉、黃苓各9g。研為細(xì)末,每次3g,溫開水送服。本方取柿子葉、側(cè)柏葉清熱涼血,黃芩清熱瀉火,均能止血。用于血熱所致的身體各部分的出血。
2、柿子葉山楂茶:柿子葉10g,山楂12g,茶葉3g。沸水浸泡,時時飲用。
3、治血小板減少癥:干柿子葉、馬藍(lán)、阿膠、側(cè)柏葉,煎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
4、用于止血:取秋季自然脫落之柿樹葉,洗凈曬干,研細(xì)過篩內(nèi)服,每次5克(重者10克),每日3次。
柿葉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可泡茶,煎湯,或作散劑。外用:研末敷。
怎樣制作柿葉茶
1、摘下柿子葉6~8月的嫩葉,用水洗凈,若是很臟時,則紗布邊擦邊洗。
2、在蒸鍋蒸2~3分鐘,冷卻后將葉子切成0.3公分長方形。
3、日曬使之干燥干了之后,放入保存容器。
4、茶壺不可用金屬制的。像喝普通茶一樣,例如熱水泡茶來喝為充分吸收維他命C,喝過后40~50分鐘禁喝咖啡、紅茶、綠茶。
貼心提示:葉子很難干燥時,可用微波爐烘30秒,幫助干燥。太長時間葉子會焦掉,要小心。
柿葉茶的功效與作用
1、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機體生成抗癌、抗流行病病毒的干擾素,對感冒、癌癥等有較好的作用。
2、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彈性,并從生理上調(diào)整血壓,對高血壓、低血壓也有很好的作用。
3、降低血脂,防止腦動脈硬化、冠心病等。
4、利尿通便、消腫、減肥。
5、消暑解渴。
6、安神、美容,消退老年斑。
柿葉的副作用
長期服用柿葉會腹瀉、對肝臟也有損傷。
柿葉醫(yī)書記載
1、柿子葉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侗静菰傩隆?/p>
2、柿子葉治咳嗽氣喘,消肺氣脹。《分類草藥性》
3、經(jīng)霜葉敷臁瘡?!兜崮媳静荨?/p>
以上就是一些柿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柿根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柿根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狐柿子根皮(《瘍醫(yī)準(zhǔn)繩》),柿子根(《重慶草藥》)。
【來源】為柿科植物 柿 的 根 或 根皮 。9~10月采。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柿蒂"條。
【化學(xué)成份】根有強心甙、蒽甙、皂甙反應(yīng),并含鞣質(zhì)、淀粉。柿根含3-甲氧基-7-甲基-胡桃葉醌和新柿屬素。
【性味】《重慶草藥》:"味澀,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治血崩,血痢,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外用:搗爛炒敷。
【附方】①治血痢,紅崩:柿子根、紅斑鳩窩各二兩。第一劑煎水服,第二劑燉內(nèi)服。(《重慶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柿根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柿根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吹嚼哮f柿的身影,那么老鴉柿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牛奶柿、丁季李、拳李、大肚老姆、顛和尚、糯米飯刺、爛糖雞屙柿、丁香柿、苦李、月月有、枝柿
【來源】柿樹科 老鴉柿 Diospyros rhombifolia Hemsl.,以 根、枝 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活血利肝。主治肝硬化,跌打損傷,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骨結(jié)核。
【用法用量】配藥用。根、枝0.4~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通過本篇文章對老鴉柿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老鴉柿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老鴉柿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老鴉柿的重要性。
對于柿寄生,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柿寄生。
【別名】萬壽木寄生、樟本寄生、梨寄生、桑寄生、椰風(fēng)、荷葉寄生、廣丁香寄生、螞蚱腿寄生、桐木寄生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帶葉莖枝。
【原形態(tài)】亞灌木,高0.3-0.5m。直立或披散,枝交叉對生或二歧分枝,位于莖基部或中部以下的節(jié)間近圓柱狀,小枝的節(jié)間稍扁平,長1.5-3.5cm,寬2-2.5mm,干后具明顯的縱肋2-3條。幼苗期具葉2-3對;葉片橢圓形或長卵形,長1-2cm,寬3.5-6mm,先端鈍,基部狹楔形,基出脈3條,薄革質(zhì);成長植株的葉退化呈鱗片狀。聚傘花序,1-3個腋生,總花梗幾無,總苞舟形,長1-1.5mm,具花1-3朵;3朵花時中央1朵為雌花,側(cè)生的為雄花,通常僅具1朵雌花或雄花;雄花花蕾時卵球形,長1-1.5mm,萼片4枚,三角形,花藥圓形,貼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花蕾時橢圓狀,長1.5-2mm,基部具環(huán)狀苞片或無,花托橢圓形,萼片4枚,三角形,長約0.5mm,柱頭乳頭狀。漿果橢圓形或卵球形,長4-5mm,直徑3-4mm,黃色或橙色,果皮平滑?;?、果期4-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平原或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柿樹、樟樹、梨樹、油桐或殼斗科等多種植物上。
【性味】苦;性平
【歸經(jīng)】肝;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濕;強筋骨;止咳;消腫;降壓。主風(fēng)濕痹痛;腰腿酸痛;咳嗽;咯血;胃痛;胎動不安;瘡癤;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60g;或浸酒、燉肉。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柿寄生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大家知道柿漆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柿漆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柿澀(《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柿科植物 柿 及其同屬植物的 未成熟果實,經(jīng)加工制成的膠狀液 。
【制法】采摘未成熟而色青味澀的果實,搗爛,置缸中加入適量清水,不時攪動,然后靜置約二十日,將渣滓除去,剩下無色的膠狀液,即為柿漆。
【化學(xué)成份】含鞣質(zhì)樣物質(zhì)柿漆酚,又含膽堿、乙酰膽堿。
【藥理作用】從柿漆的提取物中,可得到膽堿及乙酰膽堿,還有某種與膽堿結(jié)構(gòu)類似、性質(zhì)不明的氨基酸樣物質(zhì);能降低兔血壓,抑制離體蛙心,興奮豚鼠腸管,此等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斷:在水蛭背肌標(biāo)本上,其作用強度相當(dāng)乙酰膽堿的3/4;另一種成分可降低貓血壓,不為阿托品所阻斷。在體外柿漆有溶血作用,注射入兔體,則引起紅細(xì)胞的形態(tài)變化及淋巴細(xì)胞的減少。
【性味】《現(xiàn)代實用中藥》:"澀苦。"
【功能主治】《觀代實用中藥》:"治高血壓。柿漆一至二匙,用牛乳或米飲湯和服;一日二、三回。"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可見,柿漆的藥用價值還是很明顯的。但是柿漆并不是人人可以用,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判斷一下。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對干柿丸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詳細(xì)的介紹下。
【處方】朱砂(研,為衣)1錢,沒藥(研)1錢,豬牙皂角(去皮弦子,為末)1錢,干漆(碎,炒煙盡,為末)1錢,荊三棱(炮,為末)1錢,青礞石(為末)1錢,干姜(炮,為末)1錢,水銀結(jié)沙子1錢,輕粉2錢,巴豆30個(去皮膜,醋煮10沸)。
【制法】上藥各為末,軟飯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取虛實積,下膈。主
【用法用量】方中水銀(結(jié)沙子),《醫(yī)學(xué)綱目》作“水銀一錢、鉛一錢,結(jié)沙子”。
【注意】婦人有胎勿用。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四
【處方】硇砂(研)1分,砒霜1分,粉霜1分,干漆(燒煙出)1分,鱉甲(去裙襕,醋炙)1分,黃連(去須)1分,旋覆花(炒)半兩,荊三棱(炮)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1兩,干姜(炮)1兩,皂莢4挺(不蛀者,去皮,酥炙),巴豆49粒(去皮心膜,出油)。
【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先將干漆、鱉甲、荊三棱3味藥末,用粟米半盞,不淘洗,以釅醋5升,同熬成粥,后入眾藥拌和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積聚,氣塊,癖瘕。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干柿裹藥,臨臥時爛嚼,溫開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干柿丸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干柿丸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羅浮柿。
【來源】藥材基源:為柿科植物羅浮柿的葉、莖皮。
【原形態(tài)】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20m。樹皮黑色,片狀剝落。枝灰褐色,散生長圓形皮孔,嫩枝流生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約1cm,嫩時疏被短柔毛,先端有很狹的翅;葉薄革質(zhì),長橢圓形,長5-10cm,寬2.5-4cm,先端短漸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微背卷,上面有光澤,深綠色,下面綠色,干時上面常呈灰褐色,下面常變棕褐色;中脈下面凸起,側(cè)脈每邊4-6條。雄花序短小,腋生,下彎,生銹色絨毛;雄花帶白色;花萼鐘狀,有絨毛,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開放時近壺形,4裂,裂片卵形,反曲;雄蕊16-20,著生在花冠管基部,每2枚合生成對,腹面1枚較短;花梗2mm。雌花腋生,單生;花萼淺杯狀,外面被伏柔毛,內(nèi)面密生棕色絹毛,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近壺形,長約7mm,內(nèi)面有淺棕色絹毛,4裂,裂片卵形,先端急尖;退化雄蕊6;子房球形,花柱4,通常合生至中部,有白毛;花梗長約2mm。漿果球形,直徑約1.8cm,黃色.有光澤.宿存萼近平展,方形,內(nèi)面生絹毛,4淺裂?;ㄆ?-6月,果期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1450m的山坡、山谷疏林下及密林、灌叢產(chǎn),或溪旁、水邊等處。
【性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收斂止瀉。主食物中毒;腹瀉;痢疾;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葉可用至30g。外用:質(zhì)量,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了解了羅浮柿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識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過程中運用科學(xué)的方法,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