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生扁蕾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jié)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濕生扁蕾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濕生扁蕾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濕生扁蕾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龍膽草、沼生扁蕾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濕生扁蕾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3.5-40cm。莖單生,基部分枝或不分枝。基生葉3-5對,葉柄扁平,長達6mm;葉片匙形,長0.4-3cm,寬2-9mm,先端圓形,邊緣具乳突,基部狹縮成柄;莖生葉1-4對,無柄;葉片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0.5-5.5cm,寬2-14mm,先端鈍,邊緣具乳突,基部鈍,離生?;▎紊o及分枝頂端;花梗長1.5-20cm,果期略伸長;花萼筒形,長為花冠之半,裂片近等長,外對狹三角形,內(nèi)對卵形;花冠藍色或下部黃白色,上部藍色,裂片寬長圓形,先端圓形,有微齒;腺體近球形,下垂;花絲線形,花藥黃色,長圓形;子房具柄,長2-3.5cm,花柱長3-4mm。蒴果具長柄,橢圓形。種子黑褐色?;ā⒐?-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80-4900m的河灘。山坡草地、林下等地。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木犀草素(luteolin),熊果酸(ursol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1-羥基-3,7,8-三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1,7二羥基-3,8-二甲氧基呫噸酮(gentiacaulein)。此外,還含還原糖、氨基酸、黃酮類。酚類、有機酸等。
【藥理作用】濕生扁蕾的水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濕生扁蕾沖劑于0.012g/ml,0.000 25g/ml,及0.02g/ml濃度可抑制家兔十二指腸的自發(fā)收縮,并可拮抗乙酰膽堿(Ach)、氯化鋇(BaCl2)及組胺所致腸肌強直性收縮;分別于30g/kg和4g/kg或沖劑30g/kg灌服對蓖麻油所致大鼠腹瀉有明顯的止瀉作用。水提取物200g/kg灌服未引起小鼠死亡,沖劑100g/kg一連續(xù)灌服3天對小鼠無明顯毒性,水提取液5g/kg灌服7天對家兔血清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及非蛋白氮(NpN)也均無明顯影響。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感冒發(fā)熱;肝炎;膽羹炎;腎盂腎炎;目赤腫痛;小兒腹瀉;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熬膏。
【臨床應(yīng)用】扁蕾沖劑濕生扁蕾2000g,糊精適量,糖粉適量。取濕生扁蕾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浸膏,加入適量糊精及糖粉,混勻,制顆粒,干燥,整粒,分裝,每瓶12g,即得。本品為褐色或深褐色顆粒;味甜而微苦。每10g沖劑中氯仿浸出物重量不得低于76mg。功能清熱燥濕,用于小兒腹瀉??诜?,每次0.2-0.3g/kg(體重),每日3-4次,開水沖服。[《青海省藥品標(biāo)準(zhǔn)》1986年;《中成藥研究》1984,(1) :40;《中草藥》1990, 11(6):258]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濕生扁蕾,我們知道濕生扁蕾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濕生扁蕾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埃蕾。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 百金花 的 帶花全草 。開花時采集,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莖四棱形,有分枝。葉對生,無柄,披針形,長1.5~2厘米,寬4~6毫米?;ㄒ干蝽斏?,多花,萼5裂;花冠白色或淡紫色,5裂,花筒細長;雄蕊5,花藥長圓形,開花后呈螺旋狀卷曲。蒴果長柱形,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區(qū)的湖盆,濕潤和鹽漬化的沙地。分布內(nèi)蒙古、新疆、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肝炎,膽囊炎,頭痛發(fā)燒,牙痛,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研末。
【附方】治頭痛發(fā)燒,牙痛,扁桃體炎:埃蕾、梔子、桃色女婁菜、黃連各等分,研末,每服五分,日服二次。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埃蕾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埃蕾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扁金丹,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扁金丹嗎?扁金丹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白花蛇肉(制焙)半兩,防風(fēng)半兩,蜈蚣(全赤者)半兩,乳香半兩,全蝎1兩半,朱砂1兩半,天南星(燒)1兩半,大草烏(燒)1兩半,麝香1錢,牛黃半錢。
【制法】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捏扁。
【功能主治】胎風(fēng)諸癇,手足瘛疭,目睛上視,頸項緊急強直,或搖頭弄舌,牙關(guān)緊急,口吐痰沫,反拗多啼,精神不寧,睡臥多驚,吐利生風(fēng),昏塞如醉。
【用法用量】每服3餅,荊芥湯化如稀糊,抹口中漸咽下,候1時更進。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一引《陳防御方》
如果大家之前對扁金丹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扁金丹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扁金丹,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biāo)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扁蒲扇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扁蒲扇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歧花鳶尾、扇扇草、白射干、白花射干、野鳶尾
【來源】鳶尾科 扁蒲扇 Iris dichotoma pall.,以 全草 及 根 入藥。
【生境分布】東北、華東、華北、西北。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肝炎,肝腫大,胃痛,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錢,水煎服。
【備注】根不作射干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扁蒲扇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扁蒲扇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guān)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
現(xiàn)在社會,養(yǎng)生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F(xiàn)在很多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身體,因為這些藥材天然無公害,下面我們就為 大家介紹一下扁果這種藥材。
【別名】野荔枝。
【來源】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三葉漆的樹皮、果實。
【原形態(tài)】三葉漆 灌木或小喬木,高2-6m。小枝圓柱形,無毛,疏生小皮孔。掌狀3小葉。葉柄長2.5-4cm,無毛,上面具槽;小葉通常無柄,橢圓形或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通常最寬處在葉的中上部,側(cè)生小葉長3-7cm,寬1.5-3cm,頂生小葉長6-11cm,寬2-4cm,先端鈍,具小尖頭,基部闊楔形,全緣或略成淺波狀;側(cè)脈兩面突起,網(wǎng)脈在葉面突起。圓錐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寬大,被黃色微柔毛,長12-20cm,多分枝,總梗及分枝纖細,下傾;花小,雜性;苞片小,鉆形;花淡黃色,花梗短,長約1mm;花萼4-5裂,裂片卵圓形,長約0.5mm;花瓣4-5,橢圓形,長約1.5mm,寬約0.8mm;花絲細線形,長約0.5mm,花藥卵圓形,長約0.3mm;花盤10裂,無毛;子房球形,徑0.5-0.8mm,花柱3,分離,近頂生,不等長,細線形,柱頭頭狀。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約4mm,外果皮橙紅色,具光澤,與中果皮分離,中果皮暗紅色膠質(zhì)。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500m的稀樹草地或灌叢中。
【性味】皮:味苦、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主咽喉腫痛;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扁果的功效與作用了吧?扁果的藥用價值極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的,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判斷,這點希望大家注意。
扁櫻桃在我們的生活中扁櫻桃因為具有極高的醫(yī)藥價值受到了我們的關(guān)注。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扁櫻桃是什么?
【別名】棱果蒲桃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紅果仔的葉或果實。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m,全株無毛。單葉對生;葉柄極短,長約1.5mm;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2-4.2cm,寬2.3-3cm,先端漸尖或短尖,鈍頭,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上面綠色發(fā)亮,下面產(chǎn)顏色較淺,兩面無毛,有無數(shù)透明腺點,側(cè)脈每邊約5條,離邊緣約2mm處匯成邊脈?;ò咨?,稍芳香,單生或數(shù)朵聚生于葉腋,短于葉;萼片4,長橢圓形,外反。漿果球形,直徑1-2cm,有8棱,熟時深紅以。種子1-2顆?;ㄆ诖杭尽?/p>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南部及臺灣有栽培。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和胃;斂瘡。主腹痛吐瀉;口角炎;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泡作茶飲,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中藥扁櫻桃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考慮將扁櫻桃應(yīng)用起來。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扁青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白青(《本經(jīng)》),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綱目》)。
【來源】為碳酸鹽類礦物 藍銅礦 的礦石。
【原形態(tài)】產(chǎn)于銅礦氧化帶中。單斜晶系。晶體短柱狀或板狀。通常星粒狀、腎狀、散射狀、土狀等塊體或被覆在其他銅礦之表面,呈深藍色。條痕為淺藍色。光澤呈玻璃狀、金剛石狀或土狀。半透明至不透明。斷口呈貝殼狀,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試驗與孔雀石同。
【炮制】《品匯精要》:"先搗羅,更以水飛極細,候干,再研用。"
【性味】酸咸,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痰、催吐,破積,明目。治風(fēng)痰癲癇,驚風(fēng),目痛,目翳,創(chuàng)傷,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外用:研細調(diào)敷或點眼。
【附方】①治頑痰不化:石膏一兩(水飛),石綠半兩(水飛)。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湯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損人。(《瑞竹堂經(jīng)驗方》化痰丸)
【各家論述】①蘇氏曰,此藥善能明目、退翳,鎮(zhèn)驚定狂,下痰破結(jié)。然終屬石藥,但中病即已,不可多服久服也。(②方以下出《本草匯言》)
【備注】《本草》另有空青、曾青,亦屬藍銅礦的礦石,空青為形圓中空者,曾青為呈層狀者。詳"空青"、"曾青"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通過本篇文章對扁青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扁青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扁青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扁青的重要性。
扁藤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扁藤進行更多的解讀吧!
【別名】腰帶藤、羊帶風(fēng)(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扁骨風(fēng)(《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 扁擔(dān)藤 的 藤莖 及 根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木質(zhì)大藤本,堅硬。莖扁平,扁擔(dān)狀,有節(jié),寬可達5~10厘米;卷須長而纏繞狀,與葉對生。葉互生,具長柄,為掌狀5小葉;小葉卵狀長橢圓形,長9~15厘米,寬3~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淺波狀,兩面綠色無毛。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花淡綠色;花瓣寬卵狀三角形,早落;雄蕊比子房短;子房寬圓錐形,柱頭4裂,輻射狀。漿果肉質(zhì),卵圓形如雀卵大,熟時黃色?;ㄆ诖杭尽?/p>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密林下,纏繞它樹上。分布我國南部各地。
【性味】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微澀,溫。"
【功能主治】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fēng)燥濕。治風(fēng)濕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肌肉風(fēng)濕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浸酒。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扁藤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藥扁藤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對扁藤等中藥多做點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