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藤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扁藤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扁藤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扁藤進行更多的解讀吧!
【別名】腰帶藤、羊帶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扁骨風(《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 扁擔藤 的 藤莖 及 根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木質(zhì)大藤本,堅硬。莖扁平,扁擔狀,有節(jié),寬可達5~10厘米;卷須長而纏繞狀,與葉對生。葉互生,具長柄,為掌狀5小葉;小葉卵狀長橢圓形,長9~15厘米,寬3~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淺波狀,兩面綠色無毛。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花淡綠色;花瓣寬卵狀三角形,早落;雄蕊比子房短;子房寬圓錐形,柱頭4裂,輻射狀。漿果肉質(zhì),卵圓形如雀卵大,熟時黃色。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密林下,纏繞它樹上。分布我國南部各地。
【性味】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微澀,溫。"
【功能主治】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燥濕。治風濕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肌肉風濕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浸酒。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扁藤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藥扁藤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對扁藤等中藥多做點了解。
ys630.coM延伸閱讀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扁金丹,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扁金丹嗎?扁金丹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白花蛇肉(制焙)半兩,防風半兩,蜈蚣(全赤者)半兩,乳香半兩,全蝎1兩半,朱砂1兩半,天南星(燒)1兩半,大草烏(燒)1兩半,麝香1錢,牛黃半錢。
【制法】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捏扁。
【功能主治】胎風諸癇,手足瘛疭,目睛上視,頸項緊急強直,或搖頭弄舌,牙關(guān)緊急,口吐痰沫,反拗多啼,精神不寧,睡臥多驚,吐利生風,昏塞如醉。
【用法用量】每服3餅,荊芥湯化如稀糊,抹口中漸咽下,候1時更進。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一引《陳防御方》
如果大家之前對扁金丹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扁金丹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扁金丹,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扁蒲扇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扁蒲扇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歧花鳶尾、扇扇草、白射干、白花射干、野鳶尾
【來源】鳶尾科 扁蒲扇 Iris dichotoma pall.,以 全草 及 根 入藥。
【生境分布】東北、華東、華北、西北。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肝炎,肝腫大,胃痛,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錢,水煎服。
【備注】根不作射干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扁蒲扇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扁蒲扇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guān)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
現(xiàn)在社會,養(yǎng)生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F(xiàn)在很多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身體,因為這些藥材天然無公害,下面我們就為 大家介紹一下扁果這種藥材。
【別名】野荔枝。
【來源】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三葉漆的樹皮、果實。
【原形態(tài)】三葉漆 灌木或小喬木,高2-6m。小枝圓柱形,無毛,疏生小皮孔。掌狀3小葉。葉柄長2.5-4cm,無毛,上面具槽;小葉通常無柄,橢圓形或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通常最寬處在葉的中上部,側(cè)生小葉長3-7cm,寬1.5-3cm,頂生小葉長6-11cm,寬2-4cm,先端鈍,具小尖頭,基部闊楔形,全緣或略成淺波狀;側(cè)脈兩面突起,網(wǎng)脈在葉面突起。圓錐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寬大,被黃色微柔毛,長12-20cm,多分枝,總梗及分枝纖細,下傾;花小,雜性;苞片小,鉆形;花淡黃色,花梗短,長約1mm;花萼4-5裂,裂片卵圓形,長約0.5mm;花瓣4-5,橢圓形,長約1.5mm,寬約0.8mm;花絲細線形,長約0.5mm,花藥卵圓形,長約0.3mm;花盤10裂,無毛;子房球形,徑0.5-0.8mm,花柱3,分離,近頂生,不等長,細線形,柱頭頭狀。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約4mm,外果皮橙紅色,具光澤,與中果皮分離,中果皮暗紅色膠質(zhì)。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500m的稀樹草地或灌叢中。
【性味】皮:味苦、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主咽喉腫痛;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扁果的功效與作用了吧?扁果的藥用價值極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的,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判斷,這點希望大家注意。
扁櫻桃在我們的生活中扁櫻桃因為具有極高的醫(yī)藥價值受到了我們的關(guān)注。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扁櫻桃是什么?
【別名】棱果蒲桃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紅果仔的葉或果實。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m,全株無毛。單葉對生;葉柄極短,長約1.5mm;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2-4.2cm,寬2.3-3cm,先端漸尖或短尖,鈍頭,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上面綠色發(fā)亮,下面產(chǎn)顏色較淺,兩面無毛,有無數(shù)透明腺點,側(cè)脈每邊約5條,離邊緣約2mm處匯成邊脈?;ò咨?,稍芳香,單生或數(shù)朵聚生于葉腋,短于葉;萼片4,長橢圓形,外反。漿果球形,直徑1-2cm,有8棱,熟時深紅以。種子1-2顆?;ㄆ诖杭尽?/p>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南部及臺灣有栽培。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和胃;斂瘡。主腹痛吐瀉;口角炎;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泡作茶飲,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中藥扁櫻桃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考慮將扁櫻桃應用起來。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扁青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白青(《本經(jīng)》),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綱目》)。
【來源】為碳酸鹽類礦物 藍銅礦 的礦石。
【原形態(tài)】產(chǎn)于銅礦氧化帶中。單斜晶系。晶體短柱狀或板狀。通常星粒狀、腎狀、散射狀、土狀等塊體或被覆在其他銅礦之表面,呈深藍色。條痕為淺藍色。光澤呈玻璃狀、金剛石狀或土狀。半透明至不透明。斷口呈貝殼狀,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試驗與孔雀石同。
【炮制】《品匯精要》:"先搗羅,更以水飛極細,候干,再研用。"
【性味】酸咸,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痰、催吐,破積,明目。治風痰癲癇,驚風,目痛,目翳,創(chuàng)傷,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外用:研細調(diào)敷或點眼。
【附方】①治頑痰不化:石膏一兩(水飛),石綠半兩(水飛)。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湯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損人。(《瑞竹堂經(jīng)驗方》化痰丸)
【各家論述】①蘇氏曰,此藥善能明目、退翳,鎮(zhèn)驚定狂,下痰破結(jié)。然終屬石藥,但中病即已,不可多服久服也。(②方以下出《本草匯言》)
【備注】《本草》另有空青、曾青,亦屬藍銅礦的礦石,空青為形圓中空者,曾青為呈層狀者。詳"空青"、"曾青"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通過本篇文章對扁青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扁青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扁青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扁青的重要性。
扁蕾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扁蕾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別名】沼生扁蕾
【來源】龍膽科扁蕾屬植物 濕生扁蕾 Gentianopsis paludosa (Munro) Ma [Gentianella paludosa (Munro) H. Smith],以 全草 入藥。夏季花苞未開放時采集,去凈泥沙,曬干。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結(jié)膜炎,高血壓,急性腎盂腎炎,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內(nèi)蒙古中草藥》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扁蕾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扁蕾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扁蕾的價值。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山藤藤果,那么山藤藤果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的果實。
【原形態(tài)】山葡萄 木質(zhì)藤本,長達15m。幼枝初具細毛,后變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12cm,被柔毛;葉片寬卵形,長4-17cm,寬3.5-18cm,先端尖銳,基部寬心形,3-5裂或不裂,邊緣具粗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葉脈有短毛?;▎涡?,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與葉對生,長8-13cm,花序輪具白色絲狀毛;花小,雌花內(nèi)具5個退化雄蕊;雄花內(nèi)雌蕊退化;花萼盤形,無毛;花瓣5;雄蕊5;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直徑約1cm,黑色?;ㄆ?-6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緣。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煩熱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現(xiàn)在知道山藤藤果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山藤藤果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