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肚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豬肚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豬肚簡單的介紹一下。
【來源】為豬科動物 豬 的 胃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豬肉"條。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補(bǔ)虛損,健脾胃。治虛勞羸弱,泄瀉,下痢,消渴,小便頻數(shù),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入丸劑。
【附方】①治男子肌瘦氣弱,咳嗽漸成勞瘵:白術(shù)、牡蠣(燒)各四兩,苦參三兩。為細(xì)末,以豬肚一個,煮熟研成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日三、四服。(《御藥院方》豬肚丸)
【各家論述】《本草經(jīng)疏》:"豬肚,為補(bǔ)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補(bǔ),則中氣益,利自止矣?!度杖A子》主補(bǔ)虛損,蘇頌主骨蒸勞熱。血脈不行,皆取其補(bǔ)益脾胃,則精血自生,虛勞自愈,根本固而后五臟皆安也。"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豬肚,了解了豬肚的效果和作用,豬肚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豬肚在養(yǎng)生學(xué)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ys630.coM延伸閱讀
豬肚丸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很經(jīng)常見到的,那么它和同類的方劑有什么區(qū)別?豬肚丸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黃連豬肚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處方】豬肚1具(制如食法)黃連 粱米各150克 栝樓根 茯神各120克 知母90克 麥門冬60克
【制法】上七味,為末,納入豬肚中縫塞,安甑中蒸之極爛,乘熱子木臼中搗爛,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養(yǎng)陰生津,清熱止渴。治消渴,強(qiáng)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日二服,漸加至50丸,隨渴即服之。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豬肚丸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bǔ)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dāng)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導(dǎo)讀:中藥豬肚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豬肚的功效與作用、豬肚圖片、豬肚的藥用價(jià)值、豬肚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豬肚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豬肚簡介豬肚圖片豬肚的功效與作用豬肚的藥用價(jià)值豬肚的營養(yǎng)價(jià)值豬肚的食用方法豬肚的副作用豬肚醫(yī)書記載豬肚簡介
豬肚,中藥名,為豬科豬屬動物豬的胃。宰殺后,剖開腹部,取出胃,洗凈,鮮用或冷藏。新鮮的豬肚富有彈性和光澤,白色中略帶淺黃色,粘液多;質(zhì)地堅(jiān)而厚實(shí);不新鮮的豬肚白種帶青,無彈性和光澤,粘液少,肉質(zhì)松軟,如將肚翻開,內(nèi)部有硬的小疙瘩,不宜選購。
豬肚圖片
豬肚的功效與作用
1、健脾胃
豬肚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jīng);補(bǔ)虛損,健脾胃;用于虛勞羸弱、瀉泄、下痢、消渴、小便頻數(shù)、小兒疳積等癥。
2、補(bǔ)氣
根據(jù)清代食醫(yī)王盂英的經(jīng)驗(yàn),懷孕婦女若胎氣不足,或?qū)一及氘a(chǎn)以及娩后虛贏者,用豬肚煨煮爛熟如糜,頻頻服食,最為適宜。若同火腿一并煨食,尤補(bǔ)。
3、補(bǔ)虛
男子虛弱遺精,豬肚一枚,入帶心連衣紅蓮子,煮糜,杵丸桐子大,每淡鹽湯下三十丸。
豬肚的藥用價(jià)值
1、治男子肌瘦氣弱,咳嗽漸成勞瘵:白術(shù)、牡蠣(燒)各四兩,苦參三兩。為細(xì)末,以豬肚一個,煮熟研成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日三、四服。(《御藥院方》豬肚丸)
2、治水瀉:獖豬肚一枚,凈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內(nèi),肚滿為度,煮之,自晨至晚,肚蒜糜爛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杵,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或米飲空腹服。(《世醫(yī)得效方》肚蒜丸)
3、治消渴,日夜飲水?dāng)?shù)斗,小便數(shù),瘦弱:豬肚一枚,凈洗,以水五升,煮令爛熟,諏二升已來,去肚,著少豉,渴即飲之,肉亦可吃。又和米,著五味,煮粥食之佳。(《食醫(yī)心鏡》)
4、治小便數(shù):豬肚一枚(洗去脂膜),黃連末三斤。納豬肚中蒸之,暴乾,搗丸如梧子。服三十丸,日再服,漸漸加之,以瘥為度。忌豬肉。(《肘后方》豬肚黃連丸)
5、治鼓脹水腫:健豬肚一個(不落水,翻出屎凈,在磚墻上磨去穢氣),將大蝦蟆裝入肚內(nèi),麻扎緊,煮熱,去蝦蟆,連湯淡食,勿入鹽醋。(《經(jīng)驗(yàn)廣集》)
6、治疳勞:木香一錢,黃連三錢,銀柴胡五錢,生地五錢,鱉甲(童便浸,醋炙)一兩。上為末,入豬肚內(nèi),扎口,入瓶,童便、酒煮爛搗尤,米飲下五十丸。(《幼科指掌》豬肚丸)
豬肚的營養(yǎng)價(jià)值
豬肚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具有補(bǔ)虛損、健脾胃的功效,適用于氣血虛損、身體瘦弱者食用。
豬肚的食用方法
1、巧洗、巧做豬肚:將豬肚用清水洗幾次,然后放進(jìn)水快開的鍋里,經(jīng)常翻動,不等水開就把豬肚子取出來,再把豬肚子兩面的污物除掉就行了。
2、豬肚燒熟后,切成長條或長塊,放在碗里,加點(diǎn)湯水,放進(jìn)鍋里蒸,豬肚會漲厚一倍,又嫩又好吃,但注意不能先放鹽,否則豬肚就會緊縮。
豬肚的副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外感未清、胸腹痞脹者,均忌。
豬肚醫(yī)書記載
1、《本草經(jīng)疏》:豬肚,為補(bǔ)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補(bǔ),則中氣益,利自止矣。
2、《別錄》:補(bǔ)中益氣,止渴、利。
3、《千金食治》:斷暴痢虛弱。
4、《日華子本草》:補(bǔ)虛損,殺勞蟲,止痢。釀黃糯米蒸搗為丸,甚治勞氣,并小兒疳蛔黃瘦病。
5、《本草圖經(jīng)》:主骨蒸熱勞,血脈不行,補(bǔ)羸助氣。
6、《隨息居飲食譜》:止帶、濁、遺精。
以上就是一些豬肚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我們都知道附子豬肚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附子豬肚丸其實(sh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對的話,是不能讓這種方劑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檳榔(不焙)各30克 鱉甲(醋煮)45克 當(dāng)歸 知母 木香(炮)川楝(銼,炒)秦艽(去苗土)大黃(酒蒸)龍膽草 白芍藥 破故紙(酒浸,炒)枳殼(麩炒,去瓤)各15克
【制法】上研為末,分作三份。將二份入豬肚內(nèi)縫定,以蜜酒2升,童便3.3升,同入砂缽內(nèi),熬干爛,研細(xì),入一份末同搜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消中。飲食倍常,肌肉瘦削,大便反堅(jiān),小便無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溫酒、米湯送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1兩,檳榔(不焙)1兩,鱉甲(醋煮)1兩半,當(dāng)歸半兩,知母半兩,木香(炮)半兩,川楝(銼,炒)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大黃(酒蒸)半兩,龍膽草半兩,白芍藥半兩,破故紙(酒浸,炒)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
【制法】上為末。分作三份,將二份入豬肚內(nèi),縫定,加蜜酒3升,童便5升同入砂缽內(nèi),熬干爛,研細(xì),入一份末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溫酒米湯送下。
【摘錄】《三因》卷十
通過以上對附子豬肚丸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rèn)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shí)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附子豬肚丸。
黃連豬肚丸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yīng)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別名】豬肚丸
【處方】黃連3兩(去須),人參1兩(去蘆頭),赤茯苓1兩,黃耆1兩(銼),木香半兩,鱉甲1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柴胡1兩(去苗),地骨皮半兩,桃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細(xì)散。用好嫩豬肚1枚,凈洗后,將前藥末安豬肚內(nèi),以線縫合,蒸令爛熟,砂盆內(nèi)研令如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熱勞羸瘦。
【用法用量】豬肚丸(《婦人良方》卷六)。
【摘錄】《圣惠》卷七十
【處方】豬肚1枚(治如食法),黃連5兩(去蘆),小麥(炒)5兩,天花粉4兩,茯神(去木)4兩,麥門冬(去心)2兩。
【制法】上為末,納豬肚中縫塞,安甑中,蒸之極爛,木白小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強(qiáng)中消渴,已服栝樓散、薺苨湯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以米飲送下,隨意服之。如不能丸,入少煉蜜。
【摘錄】《得效》卷七
【處方】黃連5兩,麥門冬4兩,知母4兩,天花粉4兩,葛根2兩,生地黃2兩。
【制法】上為末,入雄豬肚內(nèi)縫定,置甑中蒸極爛,取出藥,搗肚成膏和藥,如干,加煉蜜杵勻,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米飲送下。加至100丸。
【摘錄】《魯府禁方》卷二
黃連豬肚丸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沉香豬肚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沉香豬肚丸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沉香3兩,丁香3兩,木香3兩,川椒(炒)3兩,蓽澄茄3兩,陳皮3兩,葫蘆巴(炒)3兩,破故紙(炒)3兩,石茱萸3兩,桂3兩,巴戟(去心)3兩,茴香(炒)3兩,牛膝3兩,肉蓯蓉3兩,附子(炮,去皮臍)3兩,檳榔4兩,肉豆蔻4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豬肚一個去脂,先用生絹袋盛藥末,令在豬肚內(nèi)縫合,用酸漿水一桶于銀石鍋內(nèi)煮令豬肚軟,取出放冷,不用豬肚,將藥焙干,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久病氣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溫酒送下;婦人以醋湯送下,與壯氣丸相間服。
【摘錄】《百一》卷四
【處方】石斛1兩,蓽茇1兩,訶子1兩,沉香1兩,丁香1兩,木香1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肉桂1兩,白豆蔻1兩,肉豆蔻1兩,蓽澄茄1兩,茴香1兩,葫蘆巴1兩,破故紙1兩,烏藥1兩,當(dāng)歸1兩,川芎1兩,附子1兩,干姜1兩,胡椒1兩,縮砂仁1兩,川椒1兩,牛膝1兩,巴戟1兩,硫黃1兩,青鹽1兩,厚樸1兩,檳榔1兩,豬肚1只(1方治冷積滿悶,添枳實(shí)、桔梗、麒麟竭、沒藥、橘皮、三棱、蓬術(shù)、檳榔等八味;又方添硇砂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豬肚用水煮熟,切作棋子,再入酒內(nèi)煮軟,研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腎虛損,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二
上面就是本文對沉香豬肚丸這種方劑的簡單介紹,沉香豬肚丸能夠傳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劑,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鱉甲豬肚丸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鱉甲豬肚丸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北柴胡1兩,黃連7錢,枳實(shí)1兩半,木香1兩半,青皮1兩半,九肋鱉甲(醋炙)1兩,大蝦蟆(干者)1個(炙焦),青藁(干者)7錢。
【制法】上為末。用豮豬肚1個(重1斤半者,去脂),將前藥末入內(nèi),柳木甑蒸,同搗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病瘧,腹中有痞,發(fā)熱連年不已,欲成疳癆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人參湯送下。
【摘錄】《育嬰秘訣》卷四
【處方】柴胡1兩,黃連7錢,鱉甲(九肋者,醋煮黃色)7錢,枳實(shí)(麩炒)半兩,木香半兩,青皮半兩,干青蒿7錢。
【制法】上為末,以豮豬肚1個(去脂),盛藥蒸熟,同搗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癖積發(fā)熱。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食后煎入?yún)拖隆?/p>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九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柴胡(去苗)1兩,木香1兩,青蒿1兩,生干地黃(焙)1兩,黃連(去須)2兩,青橘皮(去白,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用豬肚1個(凈洗),入藥末在內(nèi),緊系,甑上蒸取爛,候冷和藥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虛勞潮熱,唇紅頰赤,氣粗口干,睡多盜汗,大小腸秘澀,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前、日午、臨臥溫水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三○引《博濟(jì)》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鱉甲豬肚丸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鱉甲豬肚丸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鱉甲豬肚丸來治療一些疾病。
百勞豬肚丸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百勞豬肚丸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真茅山蒼術(shù)(取肥大者24兩,米泔水浸73夜,每日換水1次,去皮,切成2-3分厚,曬干)4兩,真廣陳皮(5兩,去筋膜蒂,切成片,烘干)4兩,紫肥厚樸12兩(去粗皮,姜汁拌,炒),真鮮肥仙茅(4兩,清水浸,用竹刀刮去皮,銅刀切2分厚,米泔水浸,去赤汁,烘干)2兩,不油杏仁(3兩,去皮尖,凈干)2兩,新鮮骨碎補(bǔ)(3斤,用竹刀割去黃黑皮,銅刀切成2分厚,烘干)2兩,上6味分為4制:1用人乳,1用姜汁,1用童便,1用陳酒,拌過1宿,烘曬干為末,同入后藥:北五味2兩,枸杞子8兩,川貝母2兩(去心),白果肉4兩(煮熟,去心),百勞花2兩(水拌,蒸搗。五味干濕同搗為泥,烘曬,同前藥為末),原枝大淮地4兩(酒煮爛,搗如泥),紅棗肉1斤(臨用煮熟,去皮核,搗),核桃肉4兩(臨用搗為極細(xì)末),蓮子肉1斤(打碎,去心,微炒,為末)。
【制法】用雄豬肚1具,不見水,以刀刮一小孔,傾去穢物,用酒洗凈,不聞穢氣為度。將蓮肉粉入內(nèi)2-3兩,陳酒1斤入內(nèi),將線縫好,再酒煮極爛為度。將前藥共搗千捶如泥,若干,加豬肚湯及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diào)和五臟,輔正祛邪。主諸虛百損,風(fēng)勞。
【用法用量】每早、晚服3錢。
【摘錄】《不居集》下集卷一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百勞豬肚丸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yuǎn)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