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漆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山漆樹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山漆樹是我們?nèi)粘I钪惺殖R姷囊环N中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山漆樹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
【別名】鐵象桿、野漆樹yS630.CoM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 山漆樹 的 根、葉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灌木,高1~4米。小枝紅褐色,無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7,紙質(zhì),卵形至卵狀矩圓形,長3~5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斜楔形或近圓形,全緣,兩面均無毛。圓錐花序腋生,花小而稀疏,雜性;萼片和花瓣4~6,覆瓦狀排列;子房無柄,1室,花柱30核果扁圓形,黃白色至黃綠色;種子1顆。
【生境分布】生于坡地灌叢中。分布貴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性溫,味辛苦。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附方】①治風濕:鐵象桿根一兩,浸酒服;并用適量煎水熏洗患處。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山漆樹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可見山漆樹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擁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很早的時候中藥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且中藥對疾病治療也有很令人滿意的效果,中藥的種類很多,那么你知道野漆樹根這種藥材嗎?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 野漆樹 的 根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野漆樹葉"條。
【性味】《閩東本草》:"性溫,味澀。"
【歸經(jīng)】《閩東本草》:"入肝、腎、心三經(jīng)。"
【功能主治】治氣郁胸悶,胸肺受傷,咳血,吐血,腰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燉肉,0.5~1兩。
【注意】《閩東本草》:"孕婦和燥熱體質(zhì)不宜。"
【附方】①治氣郁胸部,呼吸不舒:野漆樹根五至八錢。和瘦豬肉二至三兩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野漆樹根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野漆樹根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野漆樹根的價值。
淮山的功效與作用,淮山有什么功效?淮山有什么作用?這里正佳為你介紹下淮山對人體的功效與作用,希望通過這篇淮山的功效與作用文章,讓你對淮山有一個新的認識與了解!
淮山的別名就是山藥,淮山作為高營養(yǎng)食品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糖類、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及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其有降血糖、治療糖尿病、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功效。下面正佳小編將詳細解釋淮山(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淮山的藥用價值
味甘,性平。 歸脾、肺、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麩炒淮山補脾健胃。 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健脾益胃、助消化
淮山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治療糖尿病功效
淮山中所含的糖蛋白,在體內(nèi)水解為蛋白質(zhì)和糖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不但能補氣,又能養(yǎng)陰,補而不滯,養(yǎng)而不膩,對于輕型糖尿病有顯著療效。
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功效
淮山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粘液蛋白、淀粉酶、纖維素、多巴胺,所以淮山是防止動脈硬化的理想食療品之一。
補虛降血糖功效
淮山中含有豐富的多糖成分,對血糖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在補虛上可稱的上是上品。
提高免疫、延緩衰老功效
淮山能促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從而達到滋補細胞,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常期食用可以長壽。
補氣養(yǎng)血、護膚養(yǎng)顏作用
益氣、健脾、養(yǎng)胃,含有能大量黏液蛋白,能增強黏膜與皮膚的潤滑度、多巴胺、皂甙,皂甙,有改善皮膚血液供應、使皮膚柔嫩、抗衰老的作用。
益氣補肺、止咳定喘作用
淮山含有皂甙、黏液質(zhì),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yǎng)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
補腎的作用
具有補肺益氣、養(yǎng)陰止咳、調(diào)肺化痰的功效。
防止肚子瀉作用
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能治療大便溏瀉。
延年益壽
淮山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滋腎益精
淮山含有多種營養(yǎng)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shù)等癥,皆可服之。
淮山的食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后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2、淮山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淮山。
淮山的做法大全
一、洋參淮山烏雞湯
原料:西洋參15克,淮山30克,紅棗20克,烏雞250克,生姜三片。
做法:
1.將西洋參洗凈切薄片,淮山、紅棗洗凈。
2.烏雞洗凈,斬件,放入沸水中煮3分鐘,撈起,備用。
3.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適量。
4.先用武火煮沸,繼用文火煮1小時左右,調(diào)味即可飲湯食肉。
營養(yǎng)提示:
本方偏于滋補,多適于腫瘤病人體質(zhì)差或放、化療后正氣虧虛者。如外感未清或濕熱明顯者慎用。
二、冬蟲草淮山鴨湯
原料:冬蟲草3錢,淮山4錢,鴨一只,杞子三錢,元貝四粒,元肉三錢。
做法:
1、水鴨飛水,洗凈備用,其余材料也洗凈備用。
2、煲內(nèi)放適量的水,猛火煲至水沸,將全部材料放下,改用中火煲二至三小時。
3、加入適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營養(yǎng)提示:
冬蟲草含多種氨基酸。蟲草酸,蟲草素,蟲草多糖等,能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強壯心腦元貝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鈣質(zhì)、磷質(zhì)及牛磺酸等。元肉功能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淮山功能補肺益腎,健脾止瀉。
半邊山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條葉樓梯草帶根莖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高達25cm,上部被白色長柔毛及淡銹色鱗片。葉互生;無柄;黃綠色,斜倒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6-10cm,寬1.2-2.2(-2.8)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尖頭全緣或基部有1-2牙齒,基部在窄側(cè)鈍形,在寬側(cè)心形,邊緣有小齒,表面被疏毛,背面沿脈疏被白長柔毛,鐘乳體明顯,密生;羽狀脈,側(cè)脈5-6對。雄花序直徑9mm,具多花;花托不明顯;苞片約6,卵狀三角形;花序梗長6-10mm,被長柔毛。雄花花被片4(-5),橢圓形,長2-2.5mm,基部聯(lián)合,雄蕊4(-5),退化雌蕊無;雌花序具短?;驘o梗,多花,花托近長圓形,長5-7mm,不分裂或2裂;苞片多,三角形,具睫毛;小苞片多,線形或匙狀線形。瘦果橢圓狀卵形,長約3mm,具8條縱肋?;ㄆ?-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800m的山溝。
【性味】微苦;甘;性涼
【功能主治】接骨消腫;清肝解毒;利濕。主跌打傷腫;骨折;風濕紅腫;火眼;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半邊山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半邊山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現(xiàn)在環(huán)境惡化嚴重,各種疾病也是層出不窮。為了杜絕各種疾病的發(fā)生,保證身體的健康,很多人都選擇從飲食上增強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藥材作為一種能從根本上調(diào)理身體各個機能的食材,受到廣泛關(guān)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山佛手這種藥材。
【英文名】Mountain Raspberry
【別名】小桔公。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淺裂銹毛莓Rubus reflexuz Ker bar.hui(Diels apud Hu)Metc.的果實。
【原形態(tài)】淺裂銹毛莓 攀援灌木,高達2m。小枝、葉上面脈上和下面、葉柄、托葉、花序、花萼均密生銹色柔毛,散生少數(shù)皮刺。單葉互生;葉柄長2-7cm;托葉長圓形,齒裂;葉片心狀寬卵形或近圓形,長8-13cm,寬7-12cm,掌狀3-5裂,頂生裂片比側(cè)生者稍長,裂片包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銳尖鋸齒??偁罨ㄐ蚨?,腋生;苞片與托葉相似;萼裂片寬卵形,邊緣有鋸齒。花白色,直徑約1cm,花瓣長圓形,與萼片近等長。聚合果近球形,直徑1.5-2cm,紅紫色?;ㄆ?-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500m的山坡灌叢、疏林濕潤處或山谷溪流旁。
【性味】微苦;辛;平
【歸經(jīng)】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補腎接骨。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陳舊性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實:為創(chuàng)傷藥。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中藥山佛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氖秤蒙椒鹗謱ξ覀兊纳眢w有很多好處。
山萵苣的簡介
山萵苣,學名:Lagedium sibiricum (L.)Sojak,屬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生于路旁、荒野、山坡。其幼苗和嫩莖、葉適于食用,是一種有開發(fā)價值野菜,具藥用價值。山萵苣喜溫、抗旱、怕澇,肥沃且適度適宜的地塊生長良好。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在水肥條件充足的情況下,6月~8月生長旺盛,再生力強。
山萵苣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全草含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α-amyrin,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偽蒲公英甾醇(pserdo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計曼尼醇(germanic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itgmasterol)。
2、功效作用
為菊科植物山萵苣的全草?!吨袊幹矆D鑒》:莖、葉煎服,可以解熱;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
3、臨床應用
山窩芭全草均可入藥,夏秋季采收,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健胃之功效,可治療闌尾炎、扁桃腺炎、瘡癤腫毒、宿食不消、產(chǎn)后瘀血。
4、科學研究
根橫切面:最外層偶見呈切延長的表皮細胞,黃棕色。皮層很窄,由3-10數(shù)列切微延長的薄壁細胞組成;內(nèi)皮層明顯,細胞徑向壁上有時可見凱氏點。韌皮部薄壁細胞靠近內(nèi)皮層處赤呈切向延長,向內(nèi)側(cè)為類圓形;篩管群與乳管群交錯呈放射狀,排列成一狹行,乳管圓形或圓多角形,直徑約至24μm。形成層明顯。
山萵苣的市場信息
1、山萵苣的價格
山萵苣的價格暫未知。
2、山萵苣的選購方法
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
3、山萵苣的保存方法
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山白菊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山白菊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別名】野白菊(《植物名實圖考》),小雪花、白升麻(《貴州民間藥物》),山馬蘭、三脈葉馬蘭、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馬蘭(《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 山白菊 的 帶根全草 。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直立,基部光滑或被毛。葉互生,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5~1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鈍,基部狹,邊緣有疏鋸齒,兩面均粗糙有毛,脈3條,明顯。頭狀花序頂生,排列成傘房狀;總苞半圓形,苞片2~3列,邊緣薄;舌狀花白色,管狀花黃色。瘦果扁平,冠毛豐富,銹色或暗白色?;ㄆ谇锛?。
【生境分布】生于路邊、水溝邊、曠野草叢中。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化學成份】含黃酮甙類、皂甙類,以及醣類、酯類、鞣質(zhì)、蛋白質(zhì)、氨基酸、葉綠素等。根部主要含皂甙類(主要為甾體皂甙),而無黃酮類;地上部分(莖、葉)主要含黃酮甙類,而無皂甙。皂甙類的祛痰作用較好,黃酮甙類的止咳作用較好,故一般以帶根全草入藥。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解毒,祛痰鎮(zhèn)咳。治風熱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疔瘡腫毒,蛇咬,蜂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兩;或搗汁飲。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山白菊一兩。水煎服。
【臨床應用】治療老年慢性氣管炎:每日用新鮮全草3兩(干2兩),水煎4小時,濃縮,過濾,分2次服;或用全草制成片劑,每天3次,每次5片(每日量相當于生藥2兩);或制成沖劑,每天2次,每次25克。均以10天為一療程,連服2~3個療程。療效:按二個療程水煎劑治療581例分析,近期控制72例(占12.4%),顯效105例(占18.1%);按337例三個療程的分析,近期控制38例(占11.3%),顯效96例(占28.2%);片劑治療20例,近期控制9例,顯效7例;沖劑治療119例,近期控制7例(5.9%),顯效17例(14.3%)。其中以單純型較喘息型的效果明顯;消炎、平喘的效果不如止咳、祛痰。多數(shù)病人在服藥后1~5天內(nèi)開始見效,咳嗽減輕,痰量減少,痰色由黃轉(zhuǎn)白,呼吸舒暢,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白細胞轉(zhuǎn)為正常。副作用:一般在服藥后1~2天內(nèi),少數(shù)病人有頭昏、頭痛、惡心、嘔吐、胃部不適,或偶有咽干、煩躁、腹脹、腹瀉、便血、尿頻、蕁麻疹等反應,無需停藥,3~5天內(nèi)可自行消失。服藥期間對心、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均未見損害。此外,臨床上曾用本品與醉魚草,或與白果葉及蘭香草制成復方片劑,治療慢性氣管炎,但其療效與單味三脈葉馬蘭并無明顯差異。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以上就是對山白菊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山白菊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大家知道山蓮藕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山蓮藕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大力牛、大口唇、扮山虎(《生草藥性備要》),牛大力、扒山虎(《嶺南采藥錄》),坡蓮藕(《陸川本草》),地藕(《南寧市藥物志》),血藤、大蓮藕(《廣西藥植名錄》),大力薯(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倒吊金鐘(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 美麗崖豆藤 的 根 。夏、秋間采挖,曬干。
【原形態(tài)】偃伏生灌木,長1~3米。根系橫伸頗長,中部或尾端有膨大、肥厚的塊根,外皮土黃色。嫩枝密被白色茸毛,最后脫落。單數(shù)羽狀復葉,長15~20厘米,有11~13小葉;小葉長圓狀披針形,長5~7厘米,寬2~3厘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背面密被毛,尤以脈上為密;小葉柄、總?cè)~柄均密被白色茸毛,基部均有針狀托葉1對。總狀花序,通常腋生,有時成具葉的頂生圓錐花序,長至30厘米;花長約2.5厘米,白色,雜有黃色;旗瓣基部有2胼胝狀附屬物;雄蕊成2體。莢果長9~13厘米,寬1~2厘米,硬革質(zhì),先端有喙,表面密被茸毛。種子4~5枚,近卵圓形,壓扁,表面深褐色或紅褐色?;ㄆ谙?、秋。果期晚秋。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路旁、灌木林叢。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潤肺滋腎,清熱止咳。治肺虛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浸酒。
【摘錄】《*辭典》
上面是關(guān)于山蓮藕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山蓮藕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山麻黃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山麻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臭草(《植物名實圖考》),裸蕓香(《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蛇皮草(《植物分類學報》6(1):140,1957),虱子草、蛇咬藥、千垂烏(《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山麻黃 的 全草 。4~6月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亞灌木,高達60~80厘米,各部無毛,有腺點。3出復葉,互生,葉柄長達2厘米;小葉卵形、倒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0.7~2.5厘米,寬0.3~1厘米,中間小葉較大,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或呈波狀;小葉柄短。花兩性,單生葉腋;花梗細長;萼片4~5裂,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瓣4~5,卵狀長圓形,黃色,長4~6毫米;雄蕊8~10,花絲長短不一;子房上位,2室,花柱1,頂端淺裂。蒴果,腎形,頂端開裂。種子臂形。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多生于砂灘及丘陵。分布湖北、四川、廣西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性溫,味微辛。"
【功能主治】解表,健脾,行水。治感冒咳喘,嘔吐,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志》
山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山芹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山芹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芹的功效等。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山芹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0.5-1.5m。主根粗短,有2-3分枝,黃褐色至棕褐色。莖中空,有較深的溝紋,光滑或基部有短柔毛,上部分枝,形展?;~葉柄長5-20cm,基部膨大成遍而抱莖的鞘;基生葉及莖生葉均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狀分裂;葉片輪廓為三角形,長20-45cm,末回裂片菱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0cm,寬3-6cm,急尖至漸尖,邊緣有內(nèi)曲的圓鈍齒或缺刻狀齒5-8對,通常齒端有銳尖頭,基部截形,表面深綠色,背面灰白色;莖頂部的葉簡化為無葉的葉的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傘輻5-14;花序梗長3-7cm;總苞片1-3,線狀披針形;小傘形花序有花8-20,小總苞片5-10,線形;萼齒卵狀三角形;花瓣白色,長圓形,花柱2倍長于扁平的花柱基。雙懸果長圓形至卵形,長4-5.5mm,寬3-4mm,成熟時黃色,有光澤,背棱細狹,側(cè)棱寬翅狀,棱槽內(nèi)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4-6,少為8?;ㄆ?-9朋,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較高的山坡、草地、山谷、林緣和林下。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乳癰;瘡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山芹,原來山芹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山皮條是功效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材,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山皮條,山皮條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療和緩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山皮條。
【別名】金雀花(《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 四川木藍 的 根 或 全株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小灌木,高1米。幼枝密生白色伏貼毛,后即無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長2.2~4.6厘米,小葉7~11枚;小葉對生,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2毫米,闊4~8毫米,先端鈍圓或凹入,有小突尖,基部鈍圓或楔形,全緣,兩面具白色伏貼毛;小葉柄甚短。總狀花序腋生,長5厘米;花蝶形,紅色。莢果細長?;ㄆ诔跸摹?/p>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荒地。分布四川、云南、貴州。
【性味】《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根:辛苦澀,微溫。"
【功能主治】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根:寬中理氣,解郁,除瘡毒。治肚腹冷痛,胸膈氣脹,癆熱,瘡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調(diào)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山皮條,山皮條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山皮條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