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大家是否知道六香散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六香散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六香散都具有哪些特點(diǎn)呢?日常生活中六香散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甘松(去土)2兩,零陵香2兩,香白芷2兩,茅香(去土,銼)2兩,香附子(炒)2兩,藿香2兩,川芎2兩,三柰子半兩。
【功能主治】癲病。
【用法用量】上除三柰子另研,余7味同為(口父)咀,分作4劑。每用1劑,以水6大碗,煎至3碗,去滓,卻入三柰子攪勻,乘熱洗瘡。若瘡不被,用鈹針于疙瘩瘡上刺破,令惡血出盡,然后淋洗,1伏時洗1番,洗了拭干,用八金散點(diǎn)。
【注意】淋洗時,浴室毋令透風(fēng),臥處須令暖和得所,一月之間不可出外。若熱,不可飲冷水。
【摘錄】《準(zhǔn)繩·類方》卷五
上面介紹了六香散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擴(kuò)展閱讀
蘭香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shí)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蘭香散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蘭香散的相關(guān)知識吧。
【處方】蘭香葉(燒灰)6克 銅青1.5克 輕粉0.3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令勻。
【功能主治】治小兒疳氣,鼻下赤爛。
【用法用量】看瘡大小,摻患處。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處方】輕粉1錢,蘭香(末)1錢,密陀僧半兩(醋淬為末)。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走馬牙疳,牙齒潰爛,以至崩砂出血齒落者。
【用法用量】敷齒及齦上。立效。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處方】白蘭香葉(陰干)1兩,百合1兩,黃柏(蜜炙,銼)1兩,胡粉(研)1兩,黃蜀葵花(焙)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風(fēng)毒惡瘡,及下注瘡,或痛或癢。
【用法用量】以醋調(diào)涂瘡上,如有汁,即干敷。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三
【處方】蘭香(焙干燒灰)。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疳齒宣露。
【用法用量】加麝香少許同研勻,貼宣露處。有涎吐了,誤咽無妨。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
【處方】蘭香1分,人糞1分,白狗糞1分,蝦蟆1分,白礬1分,蜘蛛1分,蚯蚓1分,蝸牛子(8味并燒灰)1分,蘆薈(研)1分,蚺蛇膽(研)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一切疳痢。
【用法用量】以葦管斜批,吹少許入鼻中及齒上,更以蜜和涂紙上貼之;如下部,即納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以上就是對蘭香散配方的詳細(xì)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fèi)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不同的人群應(yīng)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龍香散。
【處方】白術(shù)1分,石膽半錢(研),龍齒1錢,陳皮(末)1錢,麝香半字(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小兒五疳瘦悴,多啼叫喚,口瘡發(fā)穗。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2歲以下者每服1字,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處方】當(dāng)歸(去蘆,凈洗)、龍骨(煅)、赤石脂、烏魚骨、白術(shù)、香白芷、人參(去蘆)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小兒腸胃虛弱,滑泄無度,腹痛腸鳴,或疳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至1錢,乳食前溫米飲調(diào)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
【處方】地龍(去土,炒,為末)、乳香(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摻在紙上,作紙捻。
【功能主治】偏頭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于燈上燒令煙出,即迎煙熏鼻,隨患左右用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六
以上就是龍香散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yùn)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dá)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妙香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妙香散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妙香散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麝香(別研)一錢,木香(煨)二兩半,山藥(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黃蓍、遠(yuǎn)志(去心.炒),各一兩;人參、桔梗、甘草(炙),各半兩;辰砂(別研)三錢。
【炮制】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婦人心氣不足,志意不定,驚悸恐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不常,夜多盜汗,飲食無味,頭目昏眩。常服補(bǔ)益氣血,安神鎮(zhèn)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服,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白茯苓 茯神 遠(yuǎn)志(去心)各15克 人參 益智(去皮)五色龍骨各30克 朱砂7.5克(研)甘草7.5克(炙)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益氣寧心,固精止遺。治夜夢遺精,驚悸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用溫酒調(diào)下。
【摘錄】《衛(wèi)生家寶》引王荊公方(錄自《普濟(jì)方》卷二一七)
【別名】辰砂妙香散(《仁齋直指》卷十六)。
【處方】麝香(別研)3克 木香(煨)75克 山藥(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黃耆 遠(yuǎn)志(去心,炒)各30克 人參 桔梗 甘草(炙)各15克 辰砂(別研)9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補(bǔ)氣寧神,行氣開郁。治心氣不足,志意不定,驚悸恐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無常,夜多盜汗,飲食無味,頭目昏眩,夢遺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6克,溫酒調(diào)服,不拘時候。
【備注】方中山藥固腎澀精;人參、黃耆、甘草補(bǔ)心固氣;遠(yuǎn)志、朱砂、茯神寧心安神;桔梗開肺氣;木香舒肝脾;麝香解郁結(jié)。諸藥合用,具有益氣安神,理氣開郁之功。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最后提醒下妙香散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二香散這款方劑。
【處方】木香、藿香、白豆蔻、半夏曲、厚樸(姜制)、陳皮、茯苓、蒼術(shù)、甘草(炙),各半兩。益智仁、縮砂仁,各一兩。丁香,二錢半。
【功能主治】治風(fēng)氣食三證通用,調(diào)暢胃氣,須兼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半,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二枚,煎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紫蘇 陳皮 蒼術(shù)各30克 香薷(去根)60克 香附子75克(炒去毛)厚樸(去粗皮,姜汁拌炒)甘草 扁豆各30克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主感冒風(fēng)寒暑濕,嘔惡瀉利,腹痛;瘴氣,及飲冷當(dāng)風(fēng),頭痛身熱,傷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2片,蔥白2根同煎,熱服。外感腫滿,先以此方多加車前子、木瓜煎服。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一
【處方】砂仁 木香 黑姜 陳皮 炙甘車各30克 香附90克(姜汁炒)
【制法】共為末。
【功能主治】散寒消食。主產(chǎn)后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飲食,心腹疼痛,口鼻氣冷,吞酸滿悶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湯調(diào)下。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五
【處方】真藿香1錢2分,丁香1錢,白滑石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吐。主
【用法用量】每服5-7分,米飲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處方】青皮1錢,陳皮1錢,木香6分,訶子5分,丁香10粒,沉香7分,甘草4分(炙)。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咳嗽痰喘,日夜不寧,喉中痰響,不能唾出,或?qū)⒊龆鴱?fù)吞下,手足冷而喘息不安,或身微熱而足冷;或病后體虛,寒痰上涌,或喘咳吐瀉兼作,或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量兒大小,以滾湯調(diào)服2-3分;或用藥煎湯亦可。
【各家論述】用青皮、陳皮為君,以順氣化痰;木香去寒氣;訶子斂肺氣;丁香溫脾胃,脾暖則不吐;沉香為使,如錢如石之墜也。
【摘錄】《人己良方》
【處方】木香(末)3分,檀香(末)3分。
【功能主治】天行壯熱。
【用法用量】清水和服;仍用溫水調(diào)涂囟門。
【摘錄】《松峰說疫》卷二
【處方】赤龍爪20個,苦丁香20個,苦葫蘆子1撮,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鼻中肉螻蛄。
【用法用量】用紙捻子蘸藥末點(diǎn)之。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一五二
【處方】香鼠1枚(和毛炙令焦),麝香少許(別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和勻。
【功能主治】遠(yuǎn)年冷漏。
【用法用量】有腳底被簽破,經(jīng)百日瘡口不合,貼此藥遂愈。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處方】木香、沉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氣郁于下,小便隱秘不通。
【用法用量】煎陳皮、茯苓湯調(diào)下,空心服。
【摘錄】《濟(jì)陽綱目》卷九十二
【處方】蘇莖葉1兩,陳皮1兩,蒼術(shù)1兩,香薷2兩,香附子2兩,厚樸半兩,甘草半兩,扁豆半兩。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四時感冒冷濕寒暑,嘔惡泄利,腹痛瘴氣,飲冷當(dāng)風(fēng),頭疼身熱,傷食不化。
【用法用量】傷寒不敢服麻黃。桂枝,初以此藥解表發(fā)散。
【摘錄】《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
【處方】香薷、白扁豆、厚樸、陳皮、香附、蘇葉、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夏日得病,頭疼身熱,伏暑、傷寒疑惑之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一七引《如宜方》
【處方】白膠香半錢,降真香(用心,無土氣者)半錢,海螵蛸半錢,五倍子(去內(nèi)蟲屑)半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瘰疬膿汁不干。
【用法用量】先用槲皮散煮水,凈洗患處,后以此藥1錢或2錢干涂上,外將水紙封掩。3-5次即效。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處方】木香半兩,藿香葉半兩,白豆蔻仁半兩,半夏曲半兩,厚樸(制)半兩,橘皮半兩,茯苓半兩,蒼術(shù)(炒)半兩,甘草(炙)半兩,益智仁1兩,縮砂仁1兩,丁香2錢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調(diào)暢胃氣。主癰疽兼風(fēng)、氣、食三證者。
【用法用量】每2錢半,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直指》卷二十二
【處方】赤芍藥半兩,姜黃1分,木香2錢,丁香49粒(懷干)。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脾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煎1盞,去滓,發(fā)時熱服。
【注意】忌生冷。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二引《吳氏集驗方》
【處方】香附子1兩,藿香葉2錢,甘草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氣不安,氣不升降,飲食不美,嘔吐酸水,起坐覺重。
【用法用量】每服2錢,入鹽少許,百沸湯點(diǎn)下。
【摘錄】《婦人良方》卷十二
【處方】白丁香(直者)49粒,丁香21枚(為末),石燕子1枚(搗,研),硫黃(研)3錢,膩粉(炒)1錢匕(研),密陀僧(研)3錢,硇砂(研)3錢。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小兒乳癖。
【用法用量】每服一歲半錢匕,二歲1錢匕,十歲以上2錢匕,用面湯調(diào)下。如左肋下病,臥左邊;如右肋下病,臥右邊,至?xí)匀∠埋狈e是驗。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
【處方】藿香正氣散、黃連香薷散。
【功能主治】暑濕相搏,霍亂轉(zhuǎn)筋,煩渴悶亂。
【用法用量】各相拌和,加生姜、蔥,水煎服。
【摘錄】《醫(yī)方大成》卷二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二香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jìn)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桂香散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高良姜(銼,炒香熟)草豆蔻(去殼,炒)甘草 白術(shù) 砂仁 厚樸(去粗皮,銼)各30克 青橘皮(去瓤,炒黃)訶子肉各15克 肉桂7.5克 生姜30克(切)棗肉30克(切,二味同厚樸一處,用水250毫升,煎令干,同杵為團(tuán),焙干用)
【制法】上藥同為末。
【功能主治】溫中祛寒,健脾止瀉。治脾胃虛弱,腹痛,冷瀉。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鹽少許,空腹用沸湯調(diào)服。
【摘錄】《蘇沈良方》卷四
【處方】桂心5錢,琥珀5錢,當(dāng)歸5錢,川芎5錢,沒藥、香附、茴香、川楝子、木香、吳萸。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脈虛滯,瘕氣攻疼。
【用法用量】方中沒藥、香附、茴香、川楝子、木香、吳萸以及靈脂、沉香用量原缺。
【摘錄】《醫(yī)級》卷九
【處方】桂心1兩,乳香(去油)1兩。
【制法】共為末。
【功能主治】催生。主
【用法用量】作3次服,芎歸湯下。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中
【處方】水銀3錢,黑錫3錢,硫黃5錢。
【制法】銚內(nèi)用柳木捶研,煞微火上,細(xì)研為灰,取出后入丁香末2錢、桂末2錢、生姜末3錢,1處研勻。
【功能主治】膈氣反胃,諸藥難效,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甚者食已輒出。
【用法用量】每服3錢,黃米粥飲調(diào)下。1服取效,病甚者再服。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處方】桂(去粗皮)2兩,栝樓根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諸蛇咬,毒氣攻心。
【用法用量】以小竹筒盛,密塞。帶行,卒為毒蛇所中即敷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八
【處方】高良姜(銼,炒香熟)1兩,草豆蔻1兩,甘草1兩,白術(shù)1兩,縮砂肉1兩,厚樸(去粗皮,銼)1兩,青橘皮(去瓤,炒黃)半兩,訶子肉半兩,肉桂1分,生姜1兩,棗肉1兩(2味同厚樸一處,用水1碗,煮令干,同杵為團(tuán),焙干用)。
【制法】上同為末。
【功能主治】溫脾止痛。主脾胃虛弱,腹痛冷瀉,及婦人脾血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2錢,入鹽少許,空心沸湯點(diǎn)下。
【摘錄】《蘇沈良方》卷五
【處方】桂(去粗皮)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鵝、鴨及雞骨,鯁在喉中。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綿裹含咽。10次,其骨軟漸消。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四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桂香散的資料,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學(xué)到一些關(guān)于藥品的知識。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黑香散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橄欖核(燒灰存性)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殺蟲止癢。治男女下疳,腐爛紅腫,痛癢難當(dāng),及梅毒內(nèi)蘊(yùn),邪火正盛者;并治一切極癢諸瘡。
【用法用量】每3克,加冰片0.6克,研勻密貯。用時或干摻,或用麻油、豬膽汁調(diào)搽患處。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四
【處方】青州棗不拘多少,輕粉。
【制法】棗去核,以輕粉實(shí)其中,用布紙縛定,瓦襯,煅為炭,盞合出火氣,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頑瘡。
【用法用量】麻油調(diào)敷。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二引《吳氏集驗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黑香散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bǔ)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dāng)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shí)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甲香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犀角散
【處方】甲香1兩,犀角屑1兩,射干1兩,木香1兩,熏陸香1兩,丁香1兩,黃連1兩,川升麻1兩,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牡蠣1兩(燒為粉),羚羊角屑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黃芩1兩,黃柏1兩(銼),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射工毒腫生瘡。
【用法用量】犀角散(《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九)。
【摘錄】《圣惠》卷五十七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甲香散食用方法了吧!甲香散可以增強(qiáng)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jī)能,了解了甲香散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香芎散,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香附子(炒,去皮)180克 川芎 香白芷 甘草(炙)各60克 藿香葉120克 石膏(研如粉)9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傷風(fēng),鼻塞頭痛,及時行瘟疫。
【用法用量】每服5克,熱茶調(diào)下,不計時候。
【摘錄】《傳信適用方》卷一
【處方】川芎 香附子(炒)石膏(水飛)白芷 甘草 薄荷各3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偏正頭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6克,溫酒或茶清調(diào)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五
通過上面對香芎散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xiàn)在。到了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tǒng)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