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木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六味木香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六味木香散大家食用過嗎?肯定很多人都沒有服用過吧,六味木香散是很好的中藥方劑,對人體的好處也有很多,那么六味木香散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木香200g 梔子150g 石榴100g 鬧羊花100g 豆蔻70g 蓽茇70g
【來源】系蒙古族驗方。
【性狀】為黃色的粉末;氣香,味辛、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開郁行氣,止痛。用于脾胃氣滯,胃痛,腹痛,噯氣嘔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規(guī)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木香200g,梔子150g,石榴100g,鬧羊花100g,豆蔻70g,蓽茇70g。
【制法】上為細(xì)末,過篩,混勻。
【功能主治】開郁行氣,止痛。主胃痛、腹痛,噯氣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2至3g,1日1-2次。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看了上面對六味木香散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自身的體質(zhì)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www.cndadi.net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木香散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處方】丁香、木香、當(dāng)歸(去蘆.洗.焙)、肉豆蔻仁(炮)、甘草,各二十兩;附子(去皮.臍.醋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十兩;藿香葉(洗.焙)四十兩,訶子皮十五兩。
【炮制】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弱,內(nèi)挾風(fēng)冷,泄瀉注下,水谷不化,臍下?h,腹中雷鳴,胸膈痞悶,脅肋虛脹。及積寒久利,腸滑不禁,肢體羸困,不進(jìn)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二片,棗一個,同煎至六分,溫服,空心,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木香15克 人參22.5克(去蘆頭)芎勞22.5克 青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白術(shù)22.5克 肉桂30克(去皺皮)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22.5克(銼,微炒)厚樸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熱)草豆蔻5枚(去皮)高良姜30克(銼)吳茱萸15克(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
【處方】木香30克 肉豆蔻20克(去殼)人參30克(去蘆頭)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60克 (銼,微炒)干姜30克(炮裂,銼)甘草15克(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蒼術(shù)60克(銼,炒)吳茱萸15克(湯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樸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藥搗篩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nèi)疼痛,四肢乏力、飲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棗2枚,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
【處方】木香 破故紙 高良姜 砂仁 厚撲(姜汁炙)各22.5克 赤芍藥 陳橘紅 肉桂 白術(shù)各15克 胡椒 吳茱萸(湯洗)各7.5克 肉豆蔻4枚 檳榔1個
【制法】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治水瀉冷痢。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不經(jīng)水豬肝約120克,去筋膜,劈為薄片,層層摻藥,置鍋中,加漿水250毫升,醋10毫升煮肝熟,入鹽3克,蔥白3莖,生姜1小塊,同煎至水欲盡,空腹時冷食。
【摘錄】《蘇沈良方》卷四
【處方】丁香 木香 當(dāng)歸(去蘆,洗,焙)肉豆蔻(炮)甘草(爁)各600克 附子(去皮、臍,酣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300克 藿香葉(洗,焙)1.24千克 訶子皮450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弱,內(nèi)挾風(fēng)冷,泄瀉注下,水谷不化,臍下疴痛,腹中雷鳴,胸脯痞悶,脅肋虛脹,及積寒久痢,腸滑不禁,肢體羸困,不進(jìn)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2片,大棗1個,同煎至150毫升,空腹時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處方】木香15克(用黃連15,克,各銼,同炒)甘草30克(炙)罌粟殼15克(生姜15克,打碎同炒)
【制法】上研細(xì)末,加麝香少許研勻。
【功能主治】治諸痢。
【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陳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jì)本事方》卷四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木香散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木香神效散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南木香 青皮 陳皮 麥蘗(炒)大枳殼(炒)京三棱 蓬莪術(shù) 神曲(炒)甘草(炙)各7.5克 白芍藥 川白芷 肉桂(去皮)元胡索 破故紙各7.5克 蓽澄茄 丁香各3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腹痛遇食冷物或天氣寒冷便發(fā),發(fā)則胸痛徹背,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棗子1枚,煎至200毫升,加鹽一捻,再煎兩沸,空腹時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四
關(guān)于木香神效散的相關(guān)知識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養(yǎng)生方劑層出不窮,而且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全民養(yǎng)生的時代了。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木香順氣散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木香(另研)砂仁各1.5克 烏藥 香附 青皮(去瓤)陳皮 半夏(姜炒)厚樸(姜炒)枳殼(麩炒)各3克 官桂 干姜 甘草各0.9克
【功能主治】治中氣暈倒。
【用法用量】上銼一劑。加生姜3片,水煎,木香末調(diào)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二
【處方】木香 香附 檳榔 青皮 陳皮 枳殼 砂仁 厚樸(制)蒼術(shù)各3克 炙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氣滯腹痛、脅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四引《醫(yī)學(xué)統(tǒng)旨》
【處方】陳皮 青皮 烏藥 香附 半夏 枳殼 厚樸各3克 木香 砂仁各1.5克 肉桂 干姜 炙甘草各0.9克
【制法】為末。
【功能主治】治氣厥醒后,肝胃不和,脘脅不舒,胸悶食少。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木煎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木香順氣散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說起萊菔木香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萊菔木香散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處方】萊菔子2兩,粟米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巴豆(肥大者)30枚(去皮,于瓦石器內(nèi)與上3味同炒,候藥焦黑色,揀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五膈氣,喘促,腹脅脹滿,胸膈不快,痰逆惡心,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用煮萊菔湯調(diào)下。或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萊菔湯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萊菔木香散的簡單介紹,大家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下。萊菔木香散和其他方劑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處,在食用時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達(dá)到的效果來選擇。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dāng)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大木香散。
【處方】木香2錢,陳皮2錢,膩粉1字,牛蒡子(瓦上焙)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氣疳,腹脹似鼓,兼日到晚壯熱。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用陳米煎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八○
【別名】木香散
【處方】木香1兩,地骨皮2兩,玄參2兩,甘草1兩(生銼),川升麻2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發(fā)背毒腫如杏,煩熱疼痛。
【用法用量】木香散(《普濟(jì)方》卷二八九)。
【摘錄】《圣惠》卷六十二
大木香散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