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甲香散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甲香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犀角散
【處方】甲香1兩,犀角屑1兩,射干1兩,木香1兩,熏陸香1兩,丁香1兩,黃連1兩,川升麻1兩,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牡蠣1兩(燒為粉),羚羊角屑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黃芩1兩,黃柏1兩(銼),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射工毒腫生瘡。
【用法用量】犀角散(《圣濟總錄》卷一四九)。
【摘錄】《圣惠》卷五十七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甲香散食用方法了吧!甲香散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甲香散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ys630.coM延伸閱讀
甲香的簡介
蠑螺,又名:流螺(《本草圖經(jīng)》)。螺殼大而結(jié)實,殼高約9厘米,寬約8厘米。螺層約5-6層,縫合線明顯,殼頂較高,體螺層較膨圓,各層寬度增加均勻。
殼面有發(fā)達的螺肋,肋間尚具有細肋,生長紋粗糙而密,呈鱗片狀。體螺層上一般具有2列強大的半管狀棘,每列約10-11個。殼面灰青色,殼基部膨脹,螺肋生長紋和顏色與殼面類同。
殼口大,圓形,內(nèi)具真珠樣光澤,外唇簡單,內(nèi)唇下方擴展并加厚。無臍。厴石灰質(zhì),重厚,外面灰綠色和灰黃色,具密集的小粒狀突起,中央偏內(nèi)下方有一旋渦狀雕刻;內(nèi)面稍平,有螺紋4條,核略偏下方。體柔軟,觸角細長;足甚發(fā)達。
生活于低潮線附近的巖石質(zhì)海底。分布浙江以南沿海區(qū)。
甲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治脘腹痛,痢疾,淋病,痔瘺,疥癬?!短票静荨?“主心腹?jié)M痛,氣急,止痢,下淋?!薄侗静菔斑z》:“主甲疽,瘺瘡,蛇蝎蜂螫,疥癬,頭瘡,嚵瘡?!薄逗K幈静荨?“和氣清神,主腸風(fēng)痿痔。”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作用:甲香為海螺介殼口圓片狀的蓋??扇胨?也可作合香原料。《新唐書·地理志七上》:“ 廣州 南???,中都督府。土貢:銀、藤簟、竹席、荔皮……沉香、甲香、詹糖香?!?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海螺》﹝集解﹞引 蘇頌 曰:“《南州異物志》云:甲香大者如甌,面前一邊直攙長數(shù)寸,圍殼岨峿有刺。其厴,雜眾香燒之益芳,獨燒則臭。今醫(yī)家稀用,惟合香者用之?!?/p>
應(yīng)用:
1、治脘腹?jié)M痛,濕熱瀉痢,熱淋。煎服,5~15g。
2、治頭瘡,甲疽,痔瘺,疥癬,毒蟲咬傷。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敷。
甲香的市場信息
1、甲香的價格
尚不明確。
2、甲香的選購方法
為圓形的片狀物,直徑1-4厘米,厚0.2-1厘米。內(nèi)面略平坦,顯螺旋紋,有時附有棕色薄膜狀物質(zhì);外面隆起,有顯著或不顯著的螺旋狀隆脊,凹陷處密被小點狀突起。質(zhì)堅硬而重,斷面不平滑。氣微,味咸。
3、甲香的保存方法
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后將厴取下,洗凈,曬干。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鯪鯉甲散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處方】鯪鯉甲(炙令焦黑)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發(fā)背、癰疽等瘡,疼痛,肌肉不生。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日晚、空心溫酒調(diào)下。加至3錢匕。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處方】鯪鯉甲(燒灰)1兩,瓜蔞1枚(燒灰)。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乳癰。結(jié)硬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空心用蔥酒調(diào)下,至晚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八
【別名】通和湯
【處方】穿山甲1兩(炙微黃),自然銅半兩(細研),木通1兩(銼)。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吹奶,不可忍。
【用法用量】通和湯(《衛(wèi)生寶鑒》卷十八)。
【摘錄】方出《圣惠》卷八十一,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三二
【處方】鯪鯉甲2兩(炙令黃色),礬石1兩(泥裹,燒半日),赤足蜈蚣2枚(炙令黃色),雄雞膊黃皮1具(炙干)。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蟻瘺。
【用法用量】以3年醋調(diào),敷于瘡上。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
【處方】鯪鯉甲1分(炙令赤),川龜殼1分(炙令赤),甘草1分(炙微赤,銼),桂半兩,雄黃1分(細研),干姜1分(炮裂,銼),貍骨1分(炙令黃)。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鼠瘺。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以溫酒送下;別用蜜和散,納瘡中,無不愈者。先灸作瘡,后與藥貼更妙。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
【處方】鯪鯉甲1兩,鴆鳥嘴半兩,蟬衣1枚,犬牙1分,蜈蚣1枚。
【制法】上藥入1瓦罐子內(nèi),燒煙絕,便以盆合之,勿令成灰,候冷,為細散。
【功能主治】狼瘺。
【用法用量】以臘月豬脂煉過調(diào),敷瘡上,日換2次。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鯪鯉甲散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
導(dǎo)讀:中藥甲香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甲香的功效與作用、甲香圖片、甲香的藥用價值等,要想知道更多甲香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甲香簡介甲香圖片甲香的功效與作用甲香的性味甲香的藥用價值甲香的炮制方法甲香的用法與用量甲香簡介
甲香,為蠑螺科動物蠑螺或其近緣動物的掩厴。本品為圓形的片狀物,直徑1~4厘米,厚0.2~1厘米。內(nèi)面略平坦,顯螺旋紋,有時附有棕色薄膜狀物質(zhì);外面隆起,有顯著或不顯著的螺旋狀隆脊,凹陷處密被小點狀突起。質(zhì)堅硬而重,斷面不平滑。氣微,味咸。
甲香圖片
甲香的功效與作用
治脘腹痛,痢疾,淋病,痔瘺,疥癬。
甲香的性味
《唐本草》:味咸,平,無毒。
甲香的藥用價值
1、《唐本草》:主心腹?jié)M痛,氣急,止痢,下淋。
2、《本草拾遺》:主甲疽,瘺瘡,蛇蝎蜂螫,疥癬,頭瘡,嚵瘡。
3、《海藥本草》:和氣清神,主腸風(fēng)痿痔。
甲香的炮制方法
1、《雷公炮炙論》:凡使(甲香)須用生茅香、皂角二味煮半日,卻漉出,于石臼中搗,用馬尾篩篩過用之。
2、《經(jīng)驗方》:甲香修制法,不限多少,先用黃土泥水煮一日,以溫水浴過,次用米泔或灰汁煮一日,依前浴過后用蜜酒煮一日,又浴過,煿干任用。
甲香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以上就是一些甲香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三甲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三甲散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三甲散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鱉甲 龜甲(并用酥炙黃為未,如無酥,各以醋炙代之)各3克 穿山甲(土炒黃,為末)1.5克 蟬蛻(洗凈,炙干)l.5克 僵蠶(白硬者,切,生用)1.5克 牡蠣(煅為末)1.5克 蟅蟲3個(干者擘碎,鮮者杵爛,和酒少許,取汁人湯藥同服,其滓人諸藥同煎)白芍(酒炒)2.1克 當(dāng)歸1.5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素患久瘧或內(nèi)傷,身體羸弱,復(fù)感疫氣,飲食暴減,胸膈痞悶,身疼發(fā)熱,徹夜不寐,經(jīng)治熱減得睡,飲食稍增,但仍肢體時疼,胸脅錐痛,脈數(shù)、身熱不去,過期不愈者。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溫疫論》卷二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三甲散,我們知道三甲散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試一試。
橘香散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橘香散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橘香散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別名】順氣橘皮湯、白術(shù)橘皮散
【處方】白術(shù)4兩(米泔浸1宿,洗凈),陳皮2兩(去白),茯苓2兩(去皮),甘草2兩(炙),附子1兩(炮),干姜半兩(炮)。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調(diào)順三焦,平和胃氣,順氣。主三焦氣滿,皮膚堅脹。
【用法用量】順氣橘香湯(《圣濟總錄》卷五十四)、白術(shù)橘香散(《普濟方》卷四十三)。
【摘錄】《博濟》卷二
【別名】橘皮湯
【處方】陳皮(湯浸,去白,曬,面炒黃)。
【制法】上為末,麝香研。
【功能主治】小兒吹乳致乳癰,痛極不可忍者,未結(jié)即散,已結(jié)即潰。
【用法用量】橘皮湯(《直指》卷二十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橘皮散”。
【摘錄】《袖珍》卷四引《圣惠》
上文就是對橘香散的相關(guān)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蘭香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蘭香散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蘭香散的相關(guān)知識吧。
【處方】蘭香葉(燒灰)6克 銅青1.5克 輕粉0.3克
【制法】上為細末令勻。
【功能主治】治小兒疳氣,鼻下赤爛。
【用法用量】看瘡大小,摻患處。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處方】輕粉1錢,蘭香(末)1錢,密陀僧半兩(醋淬為末)。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走馬牙疳,牙齒潰爛,以至崩砂出血齒落者。
【用法用量】敷齒及齦上。立效。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處方】白蘭香葉(陰干)1兩,百合1兩,黃柏(蜜炙,銼)1兩,胡粉(研)1兩,黃蜀葵花(焙)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風(fēng)毒惡瘡,及下注瘡,或痛或癢。
【用法用量】以醋調(diào)涂瘡上,如有汁,即干敷。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三
【處方】蘭香(焙干燒灰)。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疳齒宣露。
【用法用量】加麝香少許同研勻,貼宣露處。有涎吐了,誤咽無妨。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
【處方】蘭香1分,人糞1分,白狗糞1分,蝦蟆1分,白礬1分,蜘蛛1分,蚯蚓1分,蝸牛子(8味并燒灰)1分,蘆薈(研)1分,蚺蛇膽(研)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一切疳痢。
【用法用量】以葦管斜批,吹少許入鼻中及齒上,更以蜜和涂紙上貼之;如下部,即納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以上就是對蘭香散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不同的人群應(yīng)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龍香散。
【處方】白術(shù)1分,石膽半錢(研),龍齒1錢,陳皮(末)1錢,麝香半字(研)。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五疳瘦悴,多啼叫喚,口瘡發(fā)穗。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2歲以下者每服1字,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處方】當(dāng)歸(去蘆,凈洗)、龍骨(煅)、赤石脂、烏魚骨、白術(shù)、香白芷、人參(去蘆)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腸胃虛弱,滑泄無度,腹痛腸鳴,或疳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至1錢,乳食前溫米飲調(diào)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
【處方】地龍(去土,炒,為末)、乳香(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摻在紙上,作紙捻。
【功能主治】偏頭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于燈上燒令煙出,即迎煙熏鼻,隨患左右用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六
以上就是龍香散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妙香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妙香散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妙香散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麝香(別研)一錢,木香(煨)二兩半,山藥(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黃蓍、遠志(去心.炒),各一兩;人參、桔梗、甘草(炙),各半兩;辰砂(別研)三錢。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婦人心氣不足,志意不定,驚悸恐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不常,夜多盜汗,飲食無味,頭目昏眩。常服補益氣血,安神鎮(zhèn)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服,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白茯苓 茯神 遠志(去心)各15克 人參 益智(去皮)五色龍骨各30克 朱砂7.5克(研)甘草7.5克(炙)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益氣寧心,固精止遺。治夜夢遺精,驚悸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用溫酒調(diào)下。
【摘錄】《衛(wèi)生家寶》引王荊公方(錄自《普濟方》卷二一七)
【別名】辰砂妙香散(《仁齋直指》卷十六)。
【處方】麝香(別研)3克 木香(煨)75克 山藥(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黃耆 遠志(去心,炒)各30克 人參 桔梗 甘草(炙)各15克 辰砂(別研)9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補氣寧神,行氣開郁。治心氣不足,志意不定,驚悸恐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無常,夜多盜汗,飲食無味,頭目昏眩,夢遺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6克,溫酒調(diào)服,不拘時候。
【備注】方中山藥固腎澀精;人參、黃耆、甘草補心固氣;遠志、朱砂、茯神寧心安神;桔梗開肺氣;木香舒肝脾;麝香解郁結(jié)。諸藥合用,具有益氣安神,理氣開郁之功。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最后提醒下妙香散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