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瘡隔紙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唤K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隨著社會(huì)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duì)錯(cuò)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臁瘡隔紙膏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大家是否知道臁瘡隔紙膏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臁瘡隔紙膏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臁瘡隔紙膏都具有哪些特點(diǎn)呢?日常生活中臁瘡隔紙膏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松香1兩(火上化開,傾入水中,取起),乳香3錢,血竭3錢。
【制法】上為末,香油調(diào),攤貼紙上,用針刺數(shù)百孔。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反貼瘡上,貼時(shí)先用米泔水溫洗凈,3日1換。
【摘錄】《集驗(yàn)方"文堂集驗(yàn)方
【別名】臁瘡?qiáng)A紙膏
【處方】黃占5兩,飛丹4兩,鉛粉4兩,輕粉2錢,乳香2錢,沒藥2錢,冰片3分,麻油(春、夏2兩,秋、冬3兩)。
【制法】先將占、油煎5-6沸,下乳、沒再2-3沸,下輕粉,隨下丹、粉,槐、柳枝攪10余沸,取起冷定后,下冰片攪勻,瓶盛,浸水中1宿,出火毒。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臁瘡?qiáng)A紙膏(《青囊秘傳》)。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以上就是本文對(duì)于臁瘡隔紙膏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臁瘡隔紙膏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決定。
ys630.coM延伸閱讀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gè)問題,大多是因?yàn)樯罟ぷ鲏毫Υ笤斐傻?,也是生活?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gè)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gè)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臁瘡膏的做法。
【處方】羌活60克 獨(dú)活60克 當(dāng)歸60克 黃丹60克 龍骨60克 輕粉9克
【制法】上藥為末,和勻,用香油調(diào)。
【功能主治】治臁瘡。
【用法用量】用厚紙攤藥在內(nèi),油紙夾著貼瘡上。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六
【處方】血竭面6克 乳香面15克 松香面24克 枯礬面 輕粉各12克 紅粉6克 銀朱3克 冰片2.4克 官粉 章丹各12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xì)粉,用大麻油100克調(diào)膏。
【功能主治】除濕殺菌,活血解毒。治臁瘡潰爛流水,或腫或疼或癢,浸淫不已,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量瘡口大小,取適量攤于油紙上,取另一塊油紙用針刺孔蓋之,將有孔一面貼患處,以布纏好,二日換一次。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處方】百草霜不拘多少,黃臘1小塊(熔開,勻成餅),(一方用蠟燭油)。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先以醋水洗凈,貼上,以片帛裹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六
【處方】古石灰2錢,枯礬2錢,乳香1錢半,沒藥1錢半,血竭1錢半。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桐油1半,香油1半,先用槐花1合,入內(nèi)煎黑,濾去滓后,入松香3錢煎沸,又濾去滓,入黃蠟5錢熬成膏,滴水不散為度;將藥末入內(nèi),再熬黑色,滴水成珠即好。
【功能主治】臁瘡,并治杖瘡。
【用法用量】不問遠(yuǎn)年、新發(fā)臁瘡,先用蔥白、防風(fēng)煎水洗凈敷藥,其有不平,唾津涂脂,捻藥成塊,填于不平處,用油單紙攤膏,貼患處,候瘡愈皮老為度。
【摘錄】《回春》卷八
【處方】白蠟1兩,松香1兩,銅綠5分(為末),豬油2兩,乳香1錢,輕粉1錢(為末)。
【功能主治】內(nèi)外臁瘡。
【用法用量】先將豬油熬去筋,入松香、乳香搗為膏,隔紙,藥先將油紙照瘡口略大,以針刺數(shù)百孔后,攤膏藥,將紙背貼在瘡口上,其瘡先用蔥1株,煎湯洗凈膿血后,貼膏,1日換1個(gè)。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五
【處方】膽礬2錢,輕粉3錢,爐甘石2錢,黃占4兩,白占4兩,板豬油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先將豬油熬烊,入黃白占化透,再入末藥,然后調(diào)攤于油紙上。
【功能主治】臁瘡。
【摘錄】《外科傳薪集》
【處方】血竭2錢,乳香5錢,松香8錢,枯礬4錢,輕粉4錢,紅粉2錢,銀朱1錢,冰片8分,官粉4錢,樟丹4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除濕殺菌,活血解毒。主各種臁瘡,潰爛流水,或腫或疼或癢,浸淫不已,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用大麻油3兩5錢調(diào)膏,量瘡口大小,取適量藥膏攤于油紙上,另取油紙1塊,用針刺孔,蓋之,將有孔1面貼患處,以布纏好,2日換1次。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凈輕粉25g,鉛丹25g,真銅綠15g,炙乳香15g,炙沒藥15g(以上共為細(xì)末),血余50g(凈水洗清后曬干),蜂蠟50g,香油100g。
【制法】取大勺1把,將香油100g倒入勺內(nèi),用炭火熔化,待開滾時(shí),把血余緩緩倒入油中,并回旋攪拌,當(dāng)血余炸至白絲狀,油色變紅時(shí)即撈除余滓,將藥鍋離大,趁熱撤下藥末攪拌之,隨把已切成小塊的蜂蠟邊攪拌邊入油內(nèi),待藥油能滴水成珠,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若膏尚稀,可再加入少許蜂蠟。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祛腐生肌。主臁瘡日久不愈,甚至潰爛見骨,腥臭難聞,皮肉色黑者。
【用法用量】用艾葉煎水或溫開水洗凈患處,敷本藥膏適量。敷藥后休息,一般7天左右即可收效。
【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忌房事2~3月。
【摘錄】《古今名方》引梁靜山祖?zhèn)鞣?/p>
【處方】輕粉、赤石脂、黃丹、甘草、黃柏(去粗皮,切,為末)、火龍丹(即煤爐口上燒紅土,或用伏龍肝即灶心紅土亦可)各等分。
【制法】先將5味研為極細(xì)末,后下輕粉,用真香油調(diào)勻,再用油單紙夾住,勿令藥侵瘡。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貼上,絹帶系住,日3番,拭去瘡上血沫。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處方】香油半斤,黃蠟1兩(夏加5分),定粉1兩6錢(研細(xì)末),桑皮紙(厚者)2半張。
【制法】用銅器將香油入內(nèi),以火煨熱,下蠟慢火熬,如桐油色,入粉末,以箸頻攪沫起,熬至沫落,攪視微清,沫不粘箸,將紙剪成方,用紙釘定了后,入鍋內(nèi)蘸干油,去火毒2-3日。
【功能主治】臁瘡(衤軍)口風(fēng)。
【用法用量】將瘡用蔥、椒、槐條、茄根煎湯凈洗,用絹拭干,將藥紙貼患處,上用油單紙栓蓋著瘡處,藥貼日,揭去1張,不10張疾愈矣。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以上就是對(duì)于臁瘡膏的一些介紹,由于每個(gè)人的體質(zhì)等的不盡相同,同一種方劑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的實(shí)際情況服用,不要盲目跟風(fēng)。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隔紙拔毒生肌神膏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隔紙拔毒生肌神膏的藥效有哪些吧。
【處方】金銀花3錢,凈青黛1錢,制甘石5錢,提白蠟1錢5分,上宮粉3錢,上四六5分,真血結(jié)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生豬板油(去膜)同搗,再用油紙1大塊,向中間多多刺眼(如患處大),以透藥性,將膏藥薄薄刮上,二面閉折,藏藥在內(nèi)。
【功能主治】無論各種癤毒癰疽,但須已潰者。
【用法用量】貼患處,外用帶子扎住,縛1-2日后,揩去膿垢,或仍照扎,或換過藥,如膿干,即不必開看,有數(shù)日自然肌滿而愈。
【摘錄】《壽世新編》卷中引《龔氏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duì)隔紙拔毒生肌神膏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shí)隔紙拔毒生肌神膏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yàn)槊總€(gè)人的體質(zhì)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shí)踐,又學(xué)會(huì)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今天為大家介紹夾紙膏這種方劑。
【處方】黃丹(炒)輕粉 兒茶 沒藥 雄黃 血竭 五倍子(炒)銀朱 枯礬各等分
【制法】上藥共為末。
【功能主治】治臁瘡,瘡面色紫,腐爛臭穢,時(shí)時(shí)癢痛。
【用法用量】視瘡面大小,剪油紙兩張,夾藥于內(nèi),紙周圍用漿糊粘住,紙上用針刺孔。用時(shí)先將瘡口用蔥、椒煎湯洗凈,拭干,然后貼患處,以紗布縛定,三日一換。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一
【處方】黃丹(炒)、輕粉、兒茶、沒藥、雄黃、血竭、五倍子(炒)、銀朱、枯礬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祛腐,止痛。主臁瘡潰腐。
【用法用量】量瘡大小,剪油紙兩張,夾藥于內(nèi),紙周圍用面糊粘住,紙上用針刺孔,先將瘡口用蔥、椒煎湯洗凈拭干,然后貼上,以帛縛之。3日1洗,再換新藥貼之。
【摘錄】《金鑒》卷七十一
【處方】乳香(炙去油)2錢,沒藥(炙去油)2錢,制甘石5錢,鉛粉4兩,輕粉3錢,梅片2分,老白占3兩。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用豬板油1斤煎去滓,入前藥,以白皮紙拖之,陰干待用。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定粉4兩,糠青3錢,紅土8錢。
【制法】上藥各為末,先將桐油熬熱,再下末藥攪勻,以厚紙二面拖上,待干,山火氣。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臁瘡。
【用法用量】驗(yàn)瘡之大小剪貼,1面貼3日換之。
【摘錄】《古方匯精》卷二
【處方】百草霜、壯人血余炭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臘月油燭淚化開,調(diào)為膏,攤舊柿油傘紙上,夾住,周圍線縫,涼水浸之。
【功能主治】發(fā)背潰爛。
【用法用量】先以溫淘米泔洗瘡凈,貼藥勒住。次日再洗瘡、洗藥,翻過貼之。3次照前洗換新藥貼。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處方】松香、黃丹、蓖麻子(去殼)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用香油調(diào),隔油紙攤藥,夾紙中。
【功能主治】臁瘡、頑瘡。
【用法用量】貼患處。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引張會(huì)山方
【處方】紫草1兩,當(dāng)歸1兩,細(xì)生地1兩,黃柏1兩,白芷1兩,蒼術(shù)1兩,松香2兩,白蠟2兩,黃蠟2兩,飛丹密陀僧2兩,血竭2兩,輕粉3錢,樟腦1兩,銅綠5錢,爐甘石1兩,明礬5錢。
【制法】上藥用麻油1斤,入前7味煎枯去滓,入二占溶化,再將后藥研為極細(xì)末和勻,攤紙上貼之。如干,加公豬油。
【功能主治】年久、新起臁瘡。
【摘錄】《外科集腋》卷五
【處方】乳香3錢,血竭2錢半,沒藥4錢,郁金5錢,麝香1錢半,牡蠣半兩,黃連2兩,黃柏2兩,大黃1兩,黃丹1兩,輕粉30貼。
【制法】上為細(xì)末,清油調(diào)勻。
【功能主治】臁瘡久不愈。
【用法用量】攤油紙上貼瘡,每1個(gè)貼3日。每日以冷水洗3次,膏藥亦翻轉(zhuǎn)3次,兩層夾紙,以線縫四邊,針刺眼透藥氣。其藥末同和1處收,要用旋調(diào)。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處方】蘆甘石2兩(煅,用3黃湯淬干),血竭8錢,黃占1兩2錢(3味和豬油熬化,貯瓷碗內(nèi)),烏賊骨(去殼)3錢,青果核(炙存性)3錢,大黃3錢,朱砂6錢,龍骨(醋煅)5錢,白占1兩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前油內(nèi)調(diào)勻聽用。
【功能主治】遠(yuǎn)年臁瘡。
【用法用量】以油紙攤膏,刺10數(shù)孔貼。1-2日翻轉(zhuǎn),再刺孔貼之。
【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二引《叢桂堂方》
【處方】甲片8錢,生地6錢,當(dāng)歸6錢,蔥葉15莖,菜油1斤。
【制法】上先將甲片煎至黃色,次下生地等,煎枯去滓,再入鍋,下黃蠟8錢烊化,用福倘油紙作大小塊,蘸油收貯。
【功能主治】遠(yuǎn)近濕瘡。
【摘錄】《良方匯錄》卷下
【處方】樟腦3錢,銅綠1錢。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用豬板油和藥搗爛,以油紙夾之,貼患處。1-2日翻轉(zhuǎn)貼,3-4日膿盡而愈。如4日后膿尚未凈,再換1紙。
【摘錄】《驗(yàn)方新編》卷八
【處方】紫草1兩,歸身1兩,細(xì)生地1兩,黃柏1兩,白芷1兩,冬青桑1兩,川椒1兩,黃白占2兩,飛丹密陀僧2兩,血竭各2兩,輕粉3錢,銀粉1兩,銅綠5錢,乳沒藥各5錢,冰片2錢。
【功能主治】多年新起臁瘡。
【用法用量】用麻油1斤,入前7味煎枯去滓,入2占溶化,再將后藥研細(xì)和勻。攤紙上貼之。如干,加公豬油調(diào)亦可。
【摘錄】《外科傳薪集》
【處方】煅石膏1兩,爐甘石(童便浸,煅)1兩,龍骨(醋煅3次)5錢,輕粉5錢,寒水石(煅)5錢,嫩松香(放銅勺內(nèi),熬至黑色起煙,倒在水內(nèi)候冷,再用蔥白搗液煮滾。候冷為末)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輕粉另研細(xì)再和入,以公豬油調(diào)勻,作夾膏。
【功能主治】多年新起臁瘡。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蔥湯洗凈瘡口貼之,將白布緊緊縛定,1-2日后開看,見夾膏轉(zhuǎn)黑色即換去,另貼新膏。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黃蠟5兩,黃丹(飛)4兩,鉛粉4兩,輕粉5錢,乳香5錢,沒藥5錢,冰片3分(末),麻油(春夏2兩,秋冬3兩)。
【制法】上先將蠟、油煎5-6沸,下乳、沒末,再2-3沸下輕粉,隨下丹、粉,槐柳枝攪10余次,取起,冷定后下冰片攪勻,瓶盛浸水中1宿,出火毒。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用時(shí)先以苦茶洗瘡,將膏用薄油紙(較患處長闊1倍)攤1面,余1面刺孔數(shù)十,折束蓋膏,以有孔1面向患處貼。3日1換,3貼即愈。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三
【處方】乳香6錢,沒藥6錢,洋樟4錢,爐甘石(制)2錢,當(dāng)歸1兩,輕粉5錢,白占6兩,黃占5兩,豬油4斤。
【制法】上為細(xì)末,將豬油,二占同烊化后,和入前藥末攪勻,用白皮紙拖之,陰干。
【功能主治】去濕解毒,活血止痛。主臁瘡腐爛臭穢,痛癢不時(shí);頑瘡,結(jié)毒潰爛,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將膏以針刺密孔扎之,日1換。
【注意】不可水洗,不可入口。
【摘錄】《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處方】冰片2分,麝香1分,銅綠5分,水銀2分。
【制法】共研至不見水銀星為度,再用黃占5錢、雄豬板油1兩,共熬勻,入前藥搗成膏,隔紙攤貼好,多刺針孔貼之。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外貼。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處方】麻油4兩,水龍骨1兩,黃占5錢,白占5錢,鉛粉1兩,銅青1兩。
【制法】將油熬好,入占化開,再入藥末,加銅青打好。
【功能主治】臁瘡。
【摘錄】《青囊秘傳》
以上就是本文對(duì)于夾紙膏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夾紙膏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決定。
基本上一提到隔臁膏,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duì)于隔臁膏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別名】隔紙膏
【處方】當(dāng)歸半兩,白芷半兩,五倍子半兩,黃連半兩,雄黃半兩,乳香3錢(末),沒藥半兩,海螵蛸半兩,血竭半兩,黃柏半兩,白蘞半兩,白及半兩,厚樸半兩,黃丹6錢,輕粉木合3盞。
【制法】上為細(xì)末,和乳香、輕粉、清油調(diào)成膏。先用鹽湯洗凈,片帛拭干,待片時(shí)水氣干,然后貼藥。
【功能主治】內(nèi)外臁瘡。
【用法用量】隔紙膏(《準(zhǔn)繩·瘍醫(yī)》卷四)。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六引《經(jīng)驗(yàn)良方》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隔臁膏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隔臁膏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duì)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dǎo)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dá)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白玉夾紙膏。
【處方】麻油4兩,制好松香5錢,白蠟2錢半,黃蠟2錢半,輕粉1兩,冰片3分,麝香3分,雞蛋白1個(gè)。
【制法】將麻油熬成珠,加松香、白蠟、黃蠟,再熬去煙沫,用絹瀝清;一加輕粉(研細(xì)),二加冰片,三加麝香,隨攪隨加,勻極,增雞蛋白再攪勻,瓷瓶貯,蠟封口聽用。如過兩月后,藥干無用矣。
【功能主治】夾棍瘡、杖傷、刀斧傷、槍棍損傷。
【摘錄】《外科全生集》卷四
如果大家之前對(duì)白玉夾紙膏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duì)白玉夾紙膏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白玉夾紙膏,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臁瘡收口方怎么吃?臁瘡收口方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duì)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jù)不同的疾病,臁瘡收口方應(yīng)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處方】象皮7錢,血竭2錢,龍骨5錢,冰片1錢,乳香2錢,沒藥2錢,海螵蛸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摻患處。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處方】冰片3分,石決明2錢(煅),川連1錢,血竭5分,琥珀末1錢,寒水石3錢(煅),乳香1錢(去油),黃柏末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臁瘡,并治諸毒瘡不斂。
【用法用量】凡毒盡后瘡不起,邊肉有紅色,先將溫苦茶洗1次,敷藥1次,不數(shù)日收口。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臁瘡收口方的對(duì)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duì)我們恢復(fù)健康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