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僧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陀僧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說到陀僧散,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種藥方,但是這個藥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曉。那么,下面就來一一介紹一下。
【處方】蒲黃半兩,黃藥子半兩,密陀僧1兩多,黃柏1兩多,甘草1兩多。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口舌瘡不愈者。
【用法用量】干貼口瘡上。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九
【處方】白礬(飛過)、密陀僧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嵌甲;腳汗臭。
【用法用量】干摻瘡上。如摻不定,以片帛裹之。
【摘錄】《百一》卷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三○○
【處方】密陀僧(好者)。
【制法】研令極細(xì)。
【功能主治】陰汗;小兒生下遍身如魚泡,如似水晶,破則成水,流滲又生。
【用法用量】撲使之干。
【摘錄】《百一》卷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三○一
【處方】密陀1兩,輕粉1錢,熟石膏2錢,枯礬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腳丫濕爛。
【用法用量】濕則干敷,干則桐油調(diào)搽。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三
【處方】鵓鴿糞1兩(炒,研末用5錢),密陀僧5錢,硫黃1錢,花椒5錢,人言半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小兒頭生白禿瘡。
【用法用量】香油渣調(diào)搽患處,晚間洗去。
【摘錄】《回春》卷八
【處方】乳香、沒藥(另研)、龍骨、銅綠、枯白礬、赤石脂、黃丹(飛)、密陀僧、烏魚骨、麝香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疳瘡。
【用法用量】干貼之。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
通過小編介紹的陀僧散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陀僧散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陀僧散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ys630.COm精選閱讀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矮陀陀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小地黃連、小獨根、思茅地黃連、千年矮。
【來源】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云南地黃連的全株。
【原形態(tài)】云南地黃連 矮小半灌木,高2.5-15cm。莖上被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5-9(-11),近無柄,紙質(zhì),倒卵形至近圓形,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深齒狀或近羽狀分裂,每邊通常有粗齒1-5枚,下部全緣,兩面均被稀疏緊貼柔毛,脈上尤密;頂生小葉較大,長2-3.5cm,寬1.3-1.8cm,柄長2-3mm;側(cè)生小葉長0.5-2cm,寬0.8-1.3cm??偁罨ㄐ蛞干?,長達1.5cm,具花1-5朵,被柔毛;花梗短;有小苞片;花萼5裂達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mm,被柔毛;花冠白色,長3-4cm,無毛,花冠管長約2.2cm,裂片長橢圓形,長10-12mm;雄蕊管長約3cm,與花冠管合生,先端齒裂;子房被毛,花柱線形,無毛,柱頭頭狀。蒴果扁球形,徑約6mm,果梗彎垂?;ㄆ?-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1750m的金沙江河谷地區(qū)急流石巖上。
【性味】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熱解毒。主跌打瘀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咽喉炎;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矮陀陀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金絲矮陀陀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金絲矮陀陀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金絲矮陀陀的功效等。
【別名】腋花三角味、粉蕊黃楊、草本葉上草、黃岑矮陀陀、千年矮、三角咪、奶近藥、山板凳、矮陀陀、金絲矮陀、白金三角咪、小清喉、破墻風(fēng)。
【來源】藥材基源:為黃楊科植物板凳果或光葉板凳果的全株。
【原形態(tài)】1.板凳果 常綠亞灌木,高30-50cm。下部匍匐,生須狀不定根,上部直立,上半部生葉,下半部裸出,僅有稀疏、脫落性小鱗片。根狀莖長,枝上被極勻細(xì)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4cm,被細(xì)毛;葉形狀不一,或為卵形、橢圓狀卵形,較闊,基部淺心形、截形,或為長圓形、卵狀長圓形,較狹,基部圓形,一般長5-8cm,寬3-5cm,先端急尖,邊緣中部以上有粗齒,中脈在葉面平坦,葉背凸出,葉背有極細(xì)的乳頭,密被細(xì)短柔毛?;▎涡裕菩弁?,穗狀花序腋生,長1-2cm,直立,未開放前往往下垂,花軸及苞片均被短柔毛;花白色或薔薇色;雄花5-10,無花梗,幾占花序軸全部;雌花1-3,生花序軸基部;雄花:苞片卵形;萼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3mm;花藥長橢圓形,受粉后向下弓曲,不育雌蕊短柱狀,先端膨大;雌花:連柄長近4mm;萼片覆瓦狀排列,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3mm;無毛;花柱受粉后伸出花外甚長,上端旋卷。蒴果近球形,成熟時黃色或紅色,和宿存花柱各長1cm?;ㄆ?-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1800-2500m的巖腳、溝邊、林下或灌叢中濕潤處。
【性狀】性狀鑒別 (1)板凳果:本品莖枝呈圓柱形,上被極勻細(xì)的短柔毛。葉多皺縮,紙質(zhì),形狀不一,完整葉或為卵形、橢圓狀卵形,較闊,基部淺心形,截形,或為長圓形、卵狀長圓形,較狹,基部圓形,一般長5-8cm,寬3-5cm,先端急尖,中脈在葉面平坦,葉背凸出,葉背有極細(xì)的乳頭,密被勻細(xì)的短柔毛;葉柄長2-4cm,具細(xì)短柔毛。氣微,味苦、微辛。
【化學(xué)成份】板凳果全株含矮陀陀甙(pachyaxioside)A、B,矮陀陀堿(axillarine)A-F,矮陀陀酯堿(pachysanax-imine)A,矮陀陀胺堿(pachyaximine)A、B,矮陀陀酰胺堿(axillaridine)A,粉蕊黃楊胺(pachysamine)A、B、G、H,螺粉蕊黃楊堿(spiropachysine)A、B,異螺粉蕊黃楊堿(isospiropachysine),表粉蕊黃楊胺(epipachysamine)B。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主風(fēng)濕痹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酒炒敷。
【注意】孕婦慎服。 《云南中草藥》:"忌豆類。"
【摘錄】《中華本草》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金絲矮陀陀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際間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學(xué)醫(yī)的都受到了西醫(yī)的嚴(yán)重影響,學(xué)習(xí)中醫(yī)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家對中藥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少。下面就來說說矮人陀這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狗頭七
【來源】菊科 矮人陀 Gynura pseudo-china (L.) DC. [G. bodinieri Levl.],以 塊根 入藥。
【生境分布】廣西、廣東、云南、貴州。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涼血,止血。主治貧血或失血過多,風(fēng)濕痛,跌打損傷,胃痛,癤瘡癰腫,皮炎,濕疹。
【用法用量】2~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矮人陀,矮人陀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矮人陀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巖陀的簡介
巖陀,別名毛青紅、九葉巖陀、毛七、毛頭三七、血三七[云南]、紅姜、野黃姜、九月巖陀、蛇疙瘩、血三七、毛頭七、毛青杠、毛頭寒、半邊傘、紫姜、巖七、紅升麻。
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根莖粗大呈塊狀,折斷面白色。莖直立,略帶紫紅色,無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柄長10-28cm,僅基部與葉著生處具褐色長柔毛;基生葉較大,1-4片;小葉5-9片,側(cè)生小葉對生或3-4小葉呈輪生狀,小葉倒卵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6-20cm,寬1.7-9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重鋸齒,上面被糙伏毛,背面沿脈被柔毛。
聚傘花序圓錐狀,頂生,長13-38cm;花序分枝長5.3-12cm;花序軸與花梗密被膜片狀毛;萼片5,卵狀三角形,白色,腹面無毛,背面疏生黃褐色膜片狀毛;無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ㄖ??;ㄆ?-8月,果期9-10月。
生于海拔1800-3600m的山坡林下、灌叢、草甸或石隙。分布于西南及湖北等地。
巖陀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風(fēng)濕;收斂止瀉。主治跌打損傷;骨折;月經(jīng)不調(diào);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刀傷出血?!顿F州草藥》:“行氣,活血調(diào)經(jīng)。治勞傷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薄对颇现胁菟庍x》:“消炎,收斂,祛風(fēng)涅,止痛。治刀傷出血,跌打損傷,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痢疾,腹瀉?!?/p>
應(yīng)用:
1、治勞傷疼痛:野黃姜、紫金連各五錢,見血飛、三角風(fēng)各-兩,大血藤一兩五錢,小血藤、矮陀陀各二兩。泡酒三斤,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兩。
2、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野黃姜、益母草各五錢,煨水服。
3、治刀傷出血:巖陀,研細(xì)粉,撒傷口。
巖陀的市場信息
1、巖陀的價格
尚不明確。
2、巖陀的選購方法
本品根莖圓柱形或扁圓柱形,長8-25cm,直徑1.5-6cm。表面褐色,有縱皺紋,上側(cè)有數(shù)個黃褐色莖痕,一端有殘留葉基和黑褐色苞片及棕色長絨毛,下側(cè)有殘存細(xì)根及根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粉紅色,有纖維狀突起及多數(shù)白色亮晶小點。氣微,味苦、澀,微甘。
3、巖陀的保存方法
秋冬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吹酵恿_紫菀的身影,那么陀羅紫菀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單頭紫菀、一枝香
【來源】菊科 陀羅紫菀 Aster tubinatus S. Moore,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健脾,止痢。主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小兒疳積,消化不良,痢疾,亦可用于防治感冒。
【用法用量】0.3~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陀羅紫菀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