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元異驗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葆元異驗膏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葆元異驗膏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葆元異驗膏就成為了一門學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葆元異驗膏。
【處方】全當歸1兩,大生地8錢,川續(xù)斷6錢,白芍藥5錢(酒炒),黃耆5錢,肉蓯蓉5錢(炒),條芩1兩(酒炒),甘草3錢,益母草1兩。
【功能主治】婦人久慣小產(chǎn),受孕三四月,或五月,屆期胎墜,此元虛子宮滑脫使然。
【用法用量】上用香麻油2斤,浸7日,熬成膏,加白占1兩,再熬3-4沸,量加飛過東丹收成膏,再入飛過龍骨1兩,攪勻,退火10余日,用大紅緞攤碗口大,貼丹田穴,半月1換。過8個月,臻于太和。
【摘錄】《集驗良方》卷二
總得來說葆元異驗膏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制劑,因此在臨床的應(yīng)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因為采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擴展閱讀
參茸養(yǎng)元膏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參茸養(yǎng)元膏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甘草2兩,牛膝1兩,鹿茸8錢,生地8錢,熟地8錢,淡蓯蓉8錢,菟絲子8錢,川附8錢,川斷8錢,麥冬8錢,遠志8錢,蛇床子8錢,虎骨8錢,精珠(即穿山甲)8錢,宵花8錢,方八(即番木鱉)2錢,木香2錢。
【制法】用麻油2斤煎之,再入安桂8錢,乳香4錢,赤石脂4錢,陽起石5錢,龍骨3錢,公丁香2錢,沉香2錢,鴉片2錢,倭硫4兩,松香6兩,黃蠟6兩。上為末收膏。
【功能主治】助元陽,補精髓,通血脈,鎮(zhèn)玉池。養(yǎng)氣保元,種子毓麟,待婦女經(jīng)后去膏則可成孕。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腰膝疼痛,半身不遂,膀胱疝氣,帶濁淋瀝,陰痿不起。
【用法用量】攤貼臍下或腰眼間,每貼月余再換。
【摘錄】《飼鶴亭集方》
【處方】天門冬3錢,紫霄花3錢,甘草3錢,川續(xù)斷3錢,熟地黃3錢,牛膝3錢,菟絲子3錢,遠志3錢,虎骨3錢,淡蓯蓉3錢,杏仁3錢,番木鱉3錢,谷精草3錢,麥門冬3錢,蛇床子3錢,大附子3錢,生地黃3錢,官桂3錢。
【制法】上用花油2斤4兩,熬枯去滓。次入人參、鹿茸、麝香,再后入母丁香、雌黃、雄黃、陽起石、沒藥、乳香、鴉片灰、木香、蟾酥、沉香、赤石脂、花龍骨各3錢、松香(制)4兩、蛤蚧1對、黃丹8兩。上為細末,收入成膏,每張攤3錢重。
【功能主治】卻病延年,助陽補髓,養(yǎng)氣寧神,調(diào)營和衛(wèi),固本保元。主男女憂思抑郁,勞倦色欲,諸虛百損,陽痿陰弱。
【用法用量】每用1張,貼臍上或腰際,1月再換,常常貼之。
【摘錄】《中國醫(yī)學大辭典》
怎么樣?今天介紹的關(guān)于參茸養(yǎng)元膏的相關(guān)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這些好處多多的中藥方劑哦!
你知道固精保元膏嗎,相信有許多人都有接觸過,因為固精保元膏的用途是比較廣泛的。固精保元膏里面包含有幾種不同類型的中藥材,對人體的健康十分的有益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黨參5錢,黃耆5錢,當歸5錢,甘草3錢,五味子3錢,遠志3錢,蒼術(shù)3錢,白芷3錢,白及3錢,紅花3錢,紫梢花3錢,肉桂2錢,附子1錢。
【制法】上以麻油2斤,熬黃丹收,鹿角膠1兩,乳香2錢,丁香2錢,麝香1錢,加芙蓉膏2錢攪勻。
【功能主治】固精保元,暖腎補腰膝,去寒濕,久貼暖子宮。主一切腹痛,痞疾,夢遺,五淋,滑淋,白濁,婦人赤白帶下,經(jīng)水不調(diào);又治色欲過度之陽痿。
【用法用量】貼臍上及丹田。
【摘錄】《理瀹》
上文是關(guān)于固精保元膏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扶元益陰膏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工藝技術(shù)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扶元益陰膏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處方】黨參1兩,于白術(shù)1兩(炒),茯苓1兩(研),白芍8錢(酒炒),歸身1兩(土炒),地骨皮1兩,丹皮6錢(去心),砂仁4錢(研),銀柴3錢,蘇薄荷2錢,鹿角膠5錢(溶化),香附6錢(制,研)。
【制法】共以水熬透,去滓,再熬濃,加鹿角膠溶化,兌煉蜜為膏。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溫補腎陽。主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水沖下。
【各家論述】益陰,則是涼血滋陰、調(diào)補肝腎。以異功健脾益氣,逍遙理脾調(diào)肝,加以鹿角膠溫補腎陽,地骨皮滋腎涼血,丹皮清熱涼血,易柴胡為銀柴胡者,推測應(yīng)有陰虛發(fā)熱之癥狀。本方配伍穩(wěn)妥,通補并行,可長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義》
上面介紹了扶元益陰膏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扶元益陰膏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我們知道參術(shù)調(diào)元膏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市面上也很多參術(shù)調(diào)元膏,但你知道哪些人適合吃參術(shù)調(diào)元膏嗎?什么時候吃效果會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下參術(shù)調(diào)元膏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雪白術(shù)1斤(凈去蘆油),揀參4兩(俱銼成片)。
【制法】入砂鍋內(nèi),將凈水10大碗,熬汁2碗,濾去滓,又熬,取汁2碗,去滓,將前汁共一處濾凈,文武火熬至2碗,加蜜半斤,再煎至滴水成珠為度,埋土3日取出。
【功能主治】扶元氣;健脾胃,進飲食,潤肌膚,生精脈,補虛羸,固真氣,救危急。主
【用法用量】每日服3-4次,白米湯下。
【摘錄】《回春》卷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參術(shù)調(diào)元膏的簡單介紹,大家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下。參術(shù)調(diào)元膏和其他方劑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處,在食用時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達到的效果來選擇。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扶元和中膏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扶元和中膏的藥效有哪些吧。
【處方】黨參1兩5錢,于術(shù)1兩(炒),茯苓1兩(研),砂仁4錢(研),歸身1兩(土炒),杜仲1兩(炒),香附6錢(制),生黃耆1兩,谷芽1兩(炒),雞內(nèi)金1兩(焙),半夏8錢(姜炙),佩蘭草6錢,生姜6錢,紅棗20個(肉)。
【制法】并以水熬透,去滓,再熬濃,兌冰糖2兩為膏。
【功能主治】久病脾虛食少,胸悶干噦,倒飽嘈雜,食物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水送下。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義》
看完了上文對于扶元和中膏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調(diào)元百樸膏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調(diào)元百樸膏的知識吧!
【處方】當歸身(酒洗)4兩,懷生地黃2斤,懷熟地黃4兩,甘枸杞子1斤,白芍(米粉炒)1斤,人參4兩,遼五味子1兩,麥門冬(去心)5兩,地骨皮4兩,白術(shù)(去蘆)4兩,白茯苓(去皮)12兩,蓮肉4兩,懷山藥5兩,貝母(去心)3兩,甘草3兩,琥珀1錢3分,薏苡仁(用米粉炒)8兩。
【制法】上銼細末,和足水10斤,微火煎之,如干,再加水10斤,如此4次,濾去滓,取汁,文武火熬之,待減去3分,每斤加煉凈熟蜜4兩,春5兩,夏6兩,共熬成膏。
【功能主治】養(yǎng)血和中,寧嗽化痰,退熱定喘,止瀉除渴。主五勞七傷,諸虛勞極,元氣虛損,脾胃虧弱。
【用法用量】每服3匙,白湯調(diào)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四
通過以上對調(diào)元百樸膏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調(diào)元百樸膏。
家秘神驗松蔥膏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家秘神驗松蔥膏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明凈松香1-2斤(放入大銅鍋,清水煮烊,俟其融化,滾浮水面,用竹劃緩緩閉去熱水,速傾冷水盆中,少頃即趁熱扯拔,如作米糖式,如太燒手,入冷水一冰即取出;冷定難以扯拔,則再入清水鍋中煮烊,如前再拔,如是,少則5次,多則7次,拔多愈妙。用新鮮連須全蔥3-4斤,洗凈稍干,搗爛取汁,去滓不用,以蔥汁將松香緩緩煮干,仍用冷水一傾,隨意做成餅式,愈陳愈妙,稱2兩),明雄黃7錢,飛東丹5錢,炒黃柏2錢,洋青黛2錢(水飛),無名異2錢(炒,研極細),大梅片5分(另研),人中白3錢(煅),上官粉1錢5分(炒),凈輕粉5分(炒),制銅綠5分,枯白礬1錢,孩兒茶2錢,真綠豆粉5錢(曬干,和勻)。
【制法】上選頂上料,共為極細末,瓷瓶內(nèi)貯塞緊。
【功能主治】小兒頭面耳鼻一切干濕疳瘡,及白禿瘡。
【用法用量】用時先將爛瘡洗凈,流水濕爛者,用綿蘸干即可撲之,2-3次即結(jié)癡而愈;如瘡干用女人搽頭陳香油調(diào)搽;若白禿瘡,宜將頭發(fā)剃去,洗凈瘡痂再搽。
【摘錄】《壽世新編》
以上就是對家秘神驗松蔥膏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我們都知道蒼梧道士陳元膏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蒼梧道士陳元膏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當歸1兩,細辛1兩,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黃3斤,白芷1兩半,川芎1兩,丹砂2兩,干姜10累,烏頭3兩,松脂8兩,豬肪10斤,人參3兩,防風3兩,附子30枚,雄黃2兩。
【制法】上(口父)咀。以地黃汁漬藥1宿,煎豬肪去滓,納藥煎15沸,去滓,納丹砂末熟攪。
【功能主治】一切風濕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用火炙手摩病上,日1000愈。
【摘錄】《千金》卷七引《胡洽方》
【別名】陳元膏
【處方】當歸3兩,天雄3兩,烏頭3兩,細辛2兩,川芎2兩,朱砂2兩,干姜2兩半,附子2兩半,雄黃2兩半,桂心1兩,白芷1兩,松脂8兩,生地黃2斤(絞取汁)。
【制法】上藥別搗雄黃、朱砂為末,余(口父)咀,以釅苦酒3升,合地黃漬藥一宿,取豬脂8斤,微火煎15沸,白芷黃為度,絞去滓,納雄黃朱砂末,攪令稠和,密器貯之。
【功能主治】心腹積聚,四肢痹躄,舉體風殘。胸肋背痛、肋下積聚如杯,臍旁氣如手,腹切痛,時引背痛,月經(jīng)內(nèi)塞,無子數(shù)年,風瘙腫起累累如大豆,腳膝冷痛,頭項痛,寒熱瘰疬,面目黎黑消瘦,內(nèi)外諸風及腹中積聚。
【用法用量】陳元膏(《外臺》卷三十一引《崔氏方》)。原書云,有人若胸肋背痛,服之七日,所下狀如雞子汁者三升,即愈。又有人若脅下積聚如杯,摩藥十五日即愈。又有人若臍旁氣如手,藥摩之,去瓜中黃瓤者升許,即愈。有人患腹切痛,時引背痛數(shù)年,以膏摩之,下如蟲者三十枚即愈。又有婦人若月經(jīng)內(nèi)塞,無子數(shù)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又療風瘙腫起累累如大豆,以膏摩之,五日即愈。老少患腳膝冷痛,摩之五日便愈。又有人若頭項痛、寒熱瘰疬,摩頭及病上,即愈。又有人患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中病,服藥下如酒糟者一升余,即愈。內(nèi)外諸風及腹中積聚,可服之,病無不愈。所療人無數(shù),不可悉記。
【摘錄】《肘后方》卷八
【別名】陳元膏
【處方】當歸1兩,細辛1兩,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黃3斤,白芷1兩半,川芎1兩,丹砂2兩,干姜10累,烏頭3兩,松脂8兩,豬肪10斤。
【制法】上(口父)咀。以地黃汁漬藥一宿,煎豬肪去滓,納藥煎15沸去滓,納丹砂末熟攪。
【功能主治】一切風濕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陳元膏(《雞峰》卷四)。
【摘錄】《千金》卷七
通過上文對蒼梧道士陳元膏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生方劑有許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還有對食用者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這樣的養(yǎng)生方劑,只有學會這樣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也許大家比較了解一些常見的中藥,可是卻并不知道一些不怎么常見的中藥究竟有哪些藥用價值,就像是無名異中具有止血止痛,消腫消炎的作用,同時洗干凈后,也能夠用來煎藥煎水,不過也要了解到關(guān)于它的全部功效和作用,這樣也能夠?qū)ΠY使用
始載于《雷公炮炙論》。為氧化物類礦物軟錳礦的礦石。李時珍曰:“無名異,瘐詞也。”故名。
化學成分
含二氧化錳,其中錳63.2%,氧36.8%;尚含有鐵、鈷、鎳等雜質(zhì)。
藥理作用
有消炎、鎮(zhèn)痛和止血的作用。
加工炮制
1.凈制,除去雜質(zhì),洗凈。
2.切制,除去雜質(zhì),洗凈,搗碎。
3.炮炙,醋淬:揀去雜質(zhì),置鐵鍋或砂罐內(nèi)蓋緊,煅至紅透,趁熱倒入醋內(nèi)漬淬,取出,晾干,研粉。無名異100千克,用醋15千克。
性味歸經(jīng)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入腎、肝二二經(jīng)。
功效主治
1.去瘀止痛,無名異,味甘成性平偏涼,甘緩補益,咸入血分,具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如《本草蒙筌》:“去瘀止痛?!惫蔬m用治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等。
2.消腫生肌,《本草經(jīng)疏》曰:“無名異,咸能入血,甘能補血,寒能除熱,故主金瘡折傷內(nèi)損及止痛生肌肉也。蘇頌醋摩敷腫毒癰疽者,亦取其活血涼血之功耳?!?/p>
3.下乳:婦人經(jīng)血與乳,俱由脾胃所生。乳房屬陽明,乳頭屬厥陰,故經(jīng)乳同源于脾胃,其溢瀉與排出的正常,均有賴于肝氣條達,疏泄有度。若氣血虛弱則生乳不足,或肝氣郁結(jié)則乳脈壅塞,致乳不得下或下亦甚少。無名異味甘性平,入肝腎二經(jīng)。甘能補益。故有下乳之效。如《醫(yī)林纂要》曰:“能通乳?!?/p>
4.鑒別應(yīng)用:爐甘石與無名異性味相同,皆有消腫牛肌、收濕斂瘡之效。但爐甘石以收濕止癢,退翳明目見長;而無名異以去瘀止痛為尤,兼有下乳之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入丸、散,1.5~4.5克。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脾胃虛弱者慎服。
各家學說
1.《本草經(jīng)疏》:“無名異,咸能入血,甘能補血,寒能除熱,故主金瘡折傷內(nèi)損及止痛生肌肉也。蘇頌醋摩敷腫毒癰疽者,亦取其活血涼血之功耳?!?/p>
2.《開寶本草》:“主金瘡折傷內(nèi)損,止痛,生肌肉?!?/p>
3.《本草圖經(jīng)》:“消腫毒癰疣?!?/p>
4.《品匯精要》:“續(xù)骨長肉?!?/p>
5.《本草蒙筌》:“去瘀止痛?!?/p>
6.《玉楸藥解》:“治癰疽、楊梅、痔瘺、瘰疬、腳氣、臁瘡?!?/p>
7.《醫(yī)林纂要》:“能通乳?!?/p>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diào)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加減扶元和中膏的制作方法。
【處方】黨參1兩5錢,于術(shù)1兩(土炒),茯苓1兩(研),砂仁4錢,歸身1兩(土炒),續(xù)斷1兩(酒炒),香附6錢(炙),生耆1兩,谷芽1兩(炒),雞內(nèi)金1兩(焙),半夏8錢(姜炙),佩蘭草4錢,生姜8錢,大熟地6錢(炒),紅棗肉20枚。
【功能主治】補脾腎。主久病脾虛,胸悶于噦,倒飽嘈雜,食少不消,并有腎虛者。
【用法用量】共以水熬透,去滓,再熬濃,兌冰糖為膏。每服3錢,白水沖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看了上面關(guān)于加減扶元和中膏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