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味榜嘎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guān)注的話題,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十三味榜嘎散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十三味榜嘎散,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十三味榜嘎散嗎?十三味榜嘎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榜嘎60g 波棱瓜子30g 秦艽花40g 獐牙菜40g 巴夏嘎40g 苦荬菜40g 洪連40g 小檗皮40g 節(jié)裂角茴香40g 金腰草30g 牛黃3g 紅花20g 止瀉木子30g
【來源】本品系藏族驗方。
【性狀】本品為綠色的粉末;氣微香,味苦、甘。
【炮制】以上十三味,除牛黃外,其余榜噶等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將牛黃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肝利膽。用于熱性“赤巴”病。膽囊炎,黃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1.5g,一日2次。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有關(guān)十三味榜嘎散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A硗猓谏钪羞€有很多有關(guān)這方面的小常識,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改善身體的質(zhì)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ys630.coM延伸閱讀
高良姜十味散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高良姜十味散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高良姜5兩,細辛5兩,黃耆5兩,白術(shù)5兩,苦參5兩,丁香2兩,人參4兩,干姜4兩,豆蔻子3兩,赤石脂6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腸胃中冷熱不調(diào),病根痼結(jié),諸痢暫愈還發(fā)。
【用法用量】先服附子等6味湯以利之后,初服1方寸匕,以飲下之,稍稍加至2-3匕,日2次。
【摘錄】《外臺》卷二十五引《許仁則方》
在我們閱讀完上文后可以發(fā)現(xiàn)高良姜十味散不僅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是治病的良方,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了解高良姜十味散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哦!
六味木香散大家食用過嗎?肯定很多人都沒有服用過吧,六味木香散是很好的中藥方劑,對人體的好處也有很多,那么六味木香散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木香200g 梔子150g 石榴100g 鬧羊花100g 豆蔻70g 蓽茇70g
【來源】系蒙古族驗方。
【性狀】為黃色的粉末;氣香,味辛、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開郁行氣,止痛。用于脾胃氣滯,胃痛,腹痛,噯氣嘔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規(guī)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木香200g,梔子150g,石榴100g,鬧羊花100g,豆蔻70g,蓽茇70g。
【制法】上為細末,過篩,混勻。
【功能主治】開郁行氣,止痛。主胃痛、腹痛,噯氣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2至3g,1日1-2次。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看了上面對六味木香散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自身的體質(zhì)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很多人對三味蒺藜散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三味蒺藜散的成分、適應(yīng)癥都是要進行很好認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蒺藜250g 冬葵果150g 方海150g
【來源】系蒙古族驗方。
【性狀】為灰黃色的粉末;氣微腥,味苦、微咸。
【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濕熱,利尿。用于濕熱下注,小便熱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次3~4.5g,一日2~3次。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上文是對三味蒺藜散的一些相關(guān)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diào)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三味蒺藜散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說起瓜蒂三味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瓜蒂三味散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處方】瓜蒂7枚,丁香7枚,赤小豆7枚。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急黃,已進秦艽牛乳2味湯藥,服后不覺病退,漸加困篤,勢如天行最重者。
【用法用量】取如大豆,分吹兩鼻孔中。須臾當(dāng)出黃水,正如煮黃柏汁,及出黃蟲。亦可以新汲水和1方寸匕,與患人服,或利或叱吐利所出亦如煮黃柏汁。
【注意】不可更服諸冷物。
【摘錄】《外臺》卷四引《許仁則方》
看了上文對瓜蒂三味散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biāo)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
大家都知道八味沉香散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服用前也還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對于您的生活有點幫助。
【處方】沉香200g 肉豆蔻100g 廣棗100g 石灰華100g 乳香100g 木香100g 訶子(煨)100g 木棉花100g
【來源】藏族驗方。
【性狀】為黃褐色的粉末;氣芳香,味咸、澀、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心熱,養(yǎng)心,安神,開竅。用于熱病攻心,神昏譫語,冠心病心絞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9~1.5g,一日2~3次。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沉香200g,肉豆蔻100g,廣棗100g,石灰華100g,乳香100g,木香100g,訶子(煨)100g,木棉花100g。
【制法】上為細末,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心熱,養(yǎng)心,安神,開竅。主熱病攻心,神昏譫語;冠心病心絞痛。
【用法用量】口服,1次0.9~1.5g,1日2至3次。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八味檀香散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yīng)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于八味檀香散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yīng)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用它了。
【處方】檀香200g 石膏100g 紅花100g 甘草100g 丁香100g 北沙參100g 拳參100g 白葡萄干100g
【來源】蒙古族驗方。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粉末;氣香,味甘、微澀而涼。
【炮制】以上八味,除檀香、丁香、白葡萄干外,其余石膏等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加檀香、丁香,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用于肺熱咳嗽,痰中帶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規(guī)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檀香200g,石膏100g,紅花100g,甘草100g,丁香100g,北沙參100g,拳參100g,白葡萄干100g。
【制法】上藥除檀香、丁香、白葡萄干外,其余石膏等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加檀香、丁香,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主肺熱咳嗽,痰中帶膿。
【用法用量】口服,1次2~3g,1日1至2次。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八味檀香散,我們知道八味檀香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八味檀香散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八味順氣散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人參(一錢半) 白術(shù)(一錢半) 茯苓(去皮.一錢半) 青皮(一錢半) 陳皮(去白.一錢半) 白芷(一錢半) 烏藥(一錢半) 甘草(七分半)
【功能主治】凡有風(fēng)之人先服此藥順氣,次進風(fēng)藥。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貯藏】密封。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烏藥順氣散(《醫(yī)宗必讀》卷八)。
【處方】白術(shù) 白茯苓(去皮)青皮(去白)香自芷 陳皮(去白)天臺鳥藥 人參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
【功能主治】氣中。七情內(nèi)傷,氣機逆亂,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牙關(guān)緊急,肢體不溫,氣口脈沉,經(jīng)用蘇合香丸而神志已醒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別名】烏藥順氣散、八物順氣湯、順氣
【處方】白術(shù)1兩,白茯苓(去皮)1兩,青皮(去白)1兩,香白芷1兩,陳皮(去白)1兩,天臺1兩,烏藥1兩,人參1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中風(fēng)、中氣,氣滯痰阻,神志昏憒,牙關(guān)緊急,痰涎上壅,腹脹氣喘,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蹇澀,神志昏憒,筋力攣拳,痰涎壅滯,麻痹不仁,遍身疼痛;氣滯腰痛;類中風(fēng),虛脹喘逆。
【用法用量】烏藥順氣散(《醫(yī)宗必讀》卷八)、八物順氣湯(《醫(yī)學(xué)從眾錄》卷四)、順氣散(《醫(yī)學(xué)金針》卷二)。有風(fēng)之人,先宜服此,次進治風(fēng)藥。
【各家論述】1.《玉機微義》:四君子補脾胃中氣藥也,更用白芷去手陽明經(jīng)風(fēng),烏藥通腎胃間氣,陳皮理肺氣,青皮泄肝氣。若風(fēng)果在手陽明經(jīng),而肝、肺、腎、胃之氣實者可用。但人身經(jīng)有十二,皆能中邪,五臟之氣互有勝負,此方安能盡其變乎?又況真氣先虛之人亦難用此也。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一引《濟生》
看了上面關(guān)于八味順氣散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只要一提到七味葡萄散,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白葡萄干180g 石膏90g 紅花90g 甘草90g 香附60g 肉桂60g 石榴60g
【來源】蒙古族驗方。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的粉末;氣香,味甘、微澀。
【炮制】以上七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石膏等六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止嗽,定喘。用于虛勞咳嗽,年老氣喘,胸滿郁悶。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
【規(guī)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本文對七味葡萄散的簡單介紹,大家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下。七味葡萄散和其他方劑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處,在食用時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達到的效果來選擇。
只要一提到五味沙棘散,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沙棘膏180g 木香150g 白葡萄干120g 甘草90g 梔子60g
【來源】系蒙古族驗方。
【性狀】為深棕色的粉末;氣香,味酸、甘而苦、澀。
【炮制】以上五味,除沙棘膏、白葡萄干外,其余木香等三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粉碎成細粉,混勻后,加沙棘膏混勻,烘干,再粉碎成細粉,過篩,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祛痰,止咳定喘。用于肺熱久嗽,喘促痰多,胸中滿悶,胸脅作痛;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
【規(guī)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五味沙棘散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