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風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大定風丸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定風丸大家吃過嗎?大定風丸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大定風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蒼術8兩,草烏3兩,杏仁4兩,川烏4兩,白芷4兩,半夏4兩。
【制法】上藥用生姜2斤,蔥1斤,取汁拌勻,以姜、蔥渣一半鋪瓶底,將藥鋪瓶內(nèi),瓶上又將渣一半蓋上,埋土內(nèi),春5、夏3、秋7,冬9日,取出,曬干為末,外加猴姜2兩,牛膝2兩,紅花末2兩,當歸4兩,萆薢根末4兩,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痛風,歷節(jié)風。
【用法用量】每服60丸,茶、酒任下,1日3次。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八
【處方】南星1兩5錢,白芍1兩5錢,木瓜1兩5錢,官桂1兩5錢,甘草1兩5錢,荊芥1兩5錢,川烏1兩5錢,僵蠶1兩5錢,白芷1兩5錢,牛膝1兩5錢,當歸1兩5錢,檳榔1兩5錢,天麻1兩5錢,人參1兩5錢,首烏1兩5錢,羌活2兩,桔梗2兩,獨活2兩,白術2兩,防己2兩,全蝎2兩,木香2兩,半夏2兩,厚樸2兩,杜仲2兩,黃芩2兩,陳皮3兩,枳實3兩,麻黃3兩,白附子2兩5錢,防風2兩5錢,蒼術1斤,川烏1兩,乳香5錢,沒藥5錢,沉香5錢,血竭5錢。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痛風麻痹,寒濕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酒送下。
【摘錄】《解圍元藪》卷三
看完了上文對大定風丸的介紹,是不是對大定風丸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多接觸這方面的東西,做到有備無患。
yS630.Com相關推薦
大定心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大定心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大定心丸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人參 桂心各90克 白術 防己 茯苓 干姜 防風 大黃 茯神 桔梗 白蘞各30克 牛膝1.2克 遠志60克去心)銀屑7.5克
【制法】上十四味,搗細過篩,用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恍惚驚悸,心神不安,語言喜忘,胸脅滿悶,不得飲食。
【用法用量】先食服5丸,一日三次。不知則稍稍增之。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生蔥、酢物、豬肉、桃、李、雀肉。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五引《深師方》
【處方】人參3兩,桂心3兩,白術1兩,防己1兩,茯苓1兩,干姜1兩,防風1兩,大黃1兩,茯神1兩,桔梗1兩,白蘞1兩,牛膝10銖,遠志2兩(去心),銀屑6銖(1方無牛膝,有吳萸1兩,銀屑10銖)。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恍惚驚悸,心神不寧,或風邪因虛加臟,語言喜忘,胸脅滿,不得飲食。
【用法用量】每次5丸,食前服,1日3次。不知,稍稍增之。
【注意】忌生蔥、酢物、豬肉、桃李、雀肉等。
【摘錄】《外臺》卷十五引《深師方》
通過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大定心丸的制作方法。其實,在生活中,通過方劑來養(yǎng)生要比吃西藥強上百倍。
大定風珠的名字很是特別,單看名字我們可能根本不能分清楚具體大定風珠是什么,我們只能猜測,為了驗證我們猜測的對不對。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大定風珠具體是什么吧,有什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吧。
【名稱】大定風珠。
【分類】治風劑-平熄內(nèi)風。
組成
生白芍六錢(18g) 阿膠三錢(9g) 生龜版四錢(12g) 干地黃六錢(18g) 麻仁二錢(6g) 五味子二錢(6g) 生牡蠣四錢(12g) 麥冬連心,六錢(18g) 炙甘草四錢(12g) 雞子黃生,二枚(2個) 鱉甲生,四錢(12g)。
用法
上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入阿膠烊化,再入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
功效
滋陰熄風。
方解
本方證由于溫病遷延日久,邪熱灼傷真陰,或因誤汗、妄攻,重傷陰液所致。真陰大虧,故神倦乏力,脈氣虛弱,舌絳少苔,有時時欲脫之勢。陰虛則水不涵木,以致虛風內(nèi)動,而手足瘈疭。此時邪氣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故治宜味厚滋補的藥物以滋陰養(yǎng)液,填補欲竭之真陰,平熄內(nèi)動之虛風。
方中以雞子黃、阿膠為君,滋養(yǎng)陰液以熄內(nèi)風。《溫病條辨》說:雞子黃一味,從足太陰下安足三陰,上濟手三陰,使上下交合,陰得安其位,斯陽可立根基,俾陰陽有眷屬一家之義。
重用白芍、地黃、麥冬以滋陰柔肝,壯水涵木;龜版、鱉甲滋陰潛陽,均為臣藥。麻仁質(zhì)潤多脂,養(yǎng)陰潤燥;牡蠣咸寒,平肝潛陽;五味子味酸善收,與諸滋陰藥相伍,而收斂真陰,與炙甘草相配,又具酸甘化陰之功,上述諸藥以加強滋陰熄風之效,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又為使藥。
本方系由加減復脈湯(炙甘草、干地黃、生白芍、麥冬、阿膠、麻仁)加味而成。由于溫病時久,邪熱灼傷真陰,虛風內(nèi)動,故又增加雞子黃、五味子、龜版、鱉甲、牡蠣等大隊滋陰潛陽之品,從而由滋陰潤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陰熄風之劑。
方歌
大定風珠雞子黃,再合加減復脈湯,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陰熄風是妙方。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大定風珠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大定風珠雖然不常見,但是它的用處還是很多的,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性的使用以上介紹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亂用哦。
導讀:大定風珠有什么功效?大定風珠,中藥方劑名。那么大定風珠有什么功效?大定風珠的功效,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方劑名】
大定風珠
【出處】
《溫病條辨》
【組成】
生白芍六錢(18g),阿膠三錢(9g),生龜甲四錢(12g),干地黃六錢(18g),麻仁二錢(6g),五味子二錢(6g),生牡蠣四錢(12g),麥冬連心六錢(18g),炙甘草四錢(12g),雞子黃生二枚(2個),鱉甲生四錢(12g)。
【用法】
上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入阿膠烊化,再入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F(xiàn)代用法:水煎服,去渣。入阿膠烊化,再入雞子黃,攪勻,分三次溫服。
【方歌】
大定風珠雞子黃,麥地麻芍牡草方,龜板鱉甲膠五味,滋陰熄風最相當。
【方解】
本方證由于溫病遷延日久,邪熱灼傷真陰,或因誤汗、妄攻重傷真陰所致。真陰大虧,水不涵木,虛風內(nèi)動,故手足瘼疭;真陰欲竭,故形消神倦,脈氣虛弱,舌絳苔少,甚至光而干剝,或有時時欲脫之勢。此時邪熱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治宜重用味厚滋補藥以滋陰養(yǎng)液,填補欲竭之真陰,平息內(nèi)動之虛風。方中雞子黃味甘入脾,上通心氣,下達腎氣,滋陰潤燥,養(yǎng)血息風;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補血滋陰,為滋陰補血要藥,二藥合用,滋陰息風,共為君藥。重用白芍、麥冬、地黃滋陰柔肝,滋水涵木;陰虛則陽浮,故配龜甲、鱉甲、牡蠣為沉潛之品,滋陰潛陽,均為臣藥。君臣相配,以填補欲竭之真陰,平息內(nèi)動之虛風。麻仁質(zhì)潤多脂,養(yǎng)陰潤燥;五味子酸溫,收斂氣陰,與炙甘草相配,又能酸甘化陰,加強滋陰息風之功,共為佐藥。甘草又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本方雖屬治風之劑,卻無直接平肝息風之品,說明本方的特點是從治本著手,為救陰之劑,重在滋陰潛陽以息風,故方中以滋補陰液為主,養(yǎng)血潛陽為輔。
【功效】
滋陰息風。
【主治】
陰虛風動證。手足瘼疭,形消神倦,脈氣虛弱,舌絳苔少,時時欲脫者。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陰虛風動的代表方,以神疲瘼疭,舌絳苔少,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應用本方常用于治療乙腦后遺癥、中風后遺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神經(jīng)性震顫屬陰虛風動者。
【使用注意】
若陰液雖虧而邪熱猶盛者,非其所宜?!稖夭l辨》說:壯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風珠、復脈湯。
以上就是大定風珠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化風丸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方劑,因為其良好的治療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類人群都非常喜愛。今天就來看看化風丸的功效作用等。
【處方】藁本(去土)川芎 荊芥穗 細辛(去葉、土)甘草(炙)草烏頭(炮,去皮、尖)香白芷各30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每30克作10丸,朱砂為衣,陰干。
【功能主治】治風氣上攻,頭目眩暈,項背拘急,鼻塞不通,神志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食后用清茶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處方】荊芥穗1兩,雞蘇葉1兩,羌活(去蘆頭)1兩,干蝎14枚(全者,去土炒)。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風熱上焦煩滿。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二
【處方】天南星(用漿水浸7日,取出,切,暴干)2兩,白附子(炮)2兩,烏頭(炮裂,去皮臍)2兩,寒水石(研)4兩,半夏末(用生姜汁和作餅,焙干)4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痰肢體緩縱,偏正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生姜湯送下,臘茶亦可,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七
【處方】雞蘇葉2兩,羌活(去蘆頭)1兩半,芎?1兩半,羚羊角(鎊屑)1兩,防風(去叉)1兩,天麻1兩,人參1兩,干蝎(炒)4錢,天南星(炮)半兩,白僵蠶(炒)1兩,龍腦(研)5錢,麝香(研)5錢。
【制法】上藥先以10味為末,入研者龍腦、麝香,再同研,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以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利胸膈。主風氣肌肉瞤動,頭目昏眩,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2丸,茶、酒任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二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化風丸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消風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草烏頭(半斤.用香油四兩.炒令黃色) 麻黃(半兩.去節(jié)根.先煎掠去沫.焙干) 白芷(半兩) 附子(炮制.去皮臍.半兩) 防風(去叉.一兩) 白茯苓(去皮.一兩) 藿香葉(一兩) 干姜(炮.一兩) 前胡(去蘆.一兩) 青橘皮(去白.炒.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炙.二兩) 龍腦(研.一分) 麝香(研.一分) 丁香(一分) 木香(一分) 白僵蠶(炒.一分) 蟬蛻(炒.半兩) 皂角(不蛀者一兩一分.去皮子.酥炙焦黃)
【炮制】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邪引頰,口歪僻,言語不正。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用溫酒化下,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牛膽南星6克 羌活 獨活 防風 天麻 人參 荊芥 川芎 細辛各3克
【制法】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癇。
【用法用量】每服2丸,薄荷、紫蘇煎湯調(diào)化下。
【摘錄】《保嬰撮要》卷三
上文所說的關于消風丸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肺風丸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當歸1兩(土炒),白術2兩(炒),陳皮1兩,膽星1兩,全蟲身1兩,杏仁1兩5錢(去皮尖,炒),沒藥1兩(去油),烏梅肉1兩,麻黃3兩(蜜炙),石膏3兩(煅),粟殼5兩(去瓤,蜜炙焦干),川芎3兩(炒),生草1兩。
【制法】共為細末,用大紅棗蒸肉和成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經(jīng)感受風寒,晝夜不眠,口吐白沫,張口氣喘;或空嗽癆癥,百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姜開水送下。
【注意】忌一切生冷肉食。
【摘錄】《揣摩有得集》
【處方】細辛1兩,旋覆花1兩,羌活1兩,晚蠶蛾(去翅足)2兩,苦參2兩。
【制法】上為細末,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面鼻風(疒查)及(虘皮)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茶、酒任下,不拘時候。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引《全體治世方》
通過上面對肺風丸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肺風丸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肺風丸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搜風丸是什么嗎?關于搜風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南星、人參、茯苓,各半兩。干生姜、寒水石、白礬、半夏,各一兩。蛤粉、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末、滑石,各四兩。薄荷葉(半兩)、藿香(二錢半)。
【炮制】上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邪風上逆,以致上實下虛,風熱上攻,眼目昏朦,耳鳴鼻塞,頭痛眩暈,燥熱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結(jié)滯。常服清利頭目,開通鼻竅,聰耳明目,宣通血氣,調(diào)順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用生姜湯下,日進三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人參半夏丸(《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人參 茯苓 南星各15克 半夏 干生姜 白礬(生)凝水石各30克 蛤粉60克 薄荷15克 藿香15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水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治風證偏枯,口眼歪斜,涎多昏憒,痰唾粘稠,或時喘咳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以上就是搜風丸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今天為大家介紹虛風丸這種方劑。
【處方】天蓼木 吳白芷 白鮮皮 白茯苓(去黑皮)川芎 獨活(去蘆頭)防風(去蘆頭)天南星(酒浸,切片,酒煮)天麻(酒煮)烏蛇(酒浸,去皮、骨)全蝎(微炒)人參(去蘆頭)麻黃(去根、節(jié),炒)甘草(銼,炒)白術 細辛(去苗、葉、土)川烏頭(炮裂,去皮、臍)白僵蠶(去絲,微炒)各)5克 天雄(炮裂,去皮、臍)黑附子(炮裂,去皮、臍)各11克 馬牙消(別研)雄黃(飛,研)朱砂(飛,研)各7.5克 龍腦 麝香各1.5克
【制法】上藥二十五味,為細末,煉蜜為丸,每30克作10丸。
【功能主治】治一切虛風,頭痛眩暈,昏暈欲倒,嘔吐痰涎,牙關緊急,手足無力,麻木不仁,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酒化下,或荊芥湯下亦得,食后、臨臥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一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虛風丸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中藥是很常見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qū)別的,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大定心湯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人參、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遠志(去心)、龍骨、干姜(炮)、當歸(切焙)、甘草(炙)、白術、芍藥、桂心、紫苑(去苗土)、防風、赤石脂,各二兩。
【功能主治】治心虛中風,驚悸恍惚多忘,或夢寐驚魘,志少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棗二枚,掰破,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二。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人參2兩,茯苓2兩,茯神2兩,遠志2兩,龍骨2兩,干姜2兩,當歸2兩,甘草2兩,白術2兩,芍藥2兩,桂心2兩,紫菀2兩,防風2兩,赤石脂2兩,大棗20枚。
【功能主治】心氣虛悸,恍惚多忘,或夢寤驚魘,志少不足。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2升半,分5服,日3夜2。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本方即于小定心湯中加白術以理中氣,輔桂心以和營血,更須龍骨、赤脂以鎮(zhèn)心肝之怯,其余茯神,防風、當歸、紫菀則又桂心、茯苓、芍藥、大棗之佐也。
【摘錄】《千金》卷十四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大定心湯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