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愈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圣愈湯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我們都知道圣愈湯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圣愈湯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生地黃 熟地黃 川芎 人參各0.9克 當(dāng)歸身 黃耆各1.5克
【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治諸惡瘡血出過多,心煩不安,不得睡眠,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瘡證膿水出多,五心煩熱,口渴;婦女月經(jīng)超前,量多色淡,其質(zhì)清稀,少腹有空墜感,心慌氣促,倦怠肢軟,納谷不香,舌質(zhì)淡,苔薄潤,脈細軟。
【用法用量】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熱,不拘時服。
【備注】本方所治之證,屬于氣血兩虛。方中人參、黃耆補氣,當(dāng)歸身、生熟地黃、川芎補血滋陰。配合成方,有補氣養(yǎng)血之功。氣旺則血自生,血旺則氣有所附。喻嘉言論本方說:"按失血過多,久瘡潰膿不止,雖曰陰虛,實未有不兼陽虛者,合用人參,黃耆,允為良法。凡陰虛證大率宜仿此。"臨床常用于出血過多,·血虛而氣亦虛,以煩熱,煩渴,睡臥不寧,心慌氣促,倦怠無力,舌質(zhì)淡,苔薄潤,脈細軟等為辨證要點?!夺t(yī)宗金鑒·醫(yī)方論"刪補名醫(yī)方論》所載圣愈湯,即四物湯加人參、黃耆,治一切失血過多,陰虧氣弱,煩熱作渴,睡臥不寧者。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圣愈湯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圣愈湯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yīng)該要多去認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痤愈湯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痤愈湯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荊芥10克,防風(fēng)10克,黃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烏20克,苦參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清熱,利濕。主脾胃濕熱,肺經(jīng)外感風(fēng)邪,外邪入里化熱,濕熱上蒸面部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實用中醫(yī)效驗新方大全》
【處方】荊芥12g,防風(fēng)9g,川芎6g,白芷4g,桔梗9g,枳殼9g,黃連6g,黃芩6g,梔子9g,連翹9g,當(dāng)歸9g,薄荷3g,甘草6g。
【功能主治】痤瘡。
【用法用量】水煎,內(nèi)服。
【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
通過本文對于痤愈湯的一些介紹,我們知道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方法不斷的沖擊著人們的視線,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要選擇對適合自己的,因為不一樣的養(yǎng)生方劑是有針對性的。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二圣湯是什么嗎?關(guān)于二圣湯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久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酒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白僵蠶半兩(直者,去絲嘴,炒黃色,為末),附子1只(重半兩以上者,生,去皮臍尖)。
【功能主治】卒中風(fēng)。
【用法用量】上將附子切作8塊,用水2大盞,加生姜30片,同煎至1大盞,去滓,分作兩處,調(diào)白僵蠶末1半服,不醒再服,先用不蛀皂角揉汁蘸華陰細辛末,擦牙關(guān)即開,后用二圣湯。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一引《海上名方》
【處方】何首烏(切)5錢,甘草3錢。
【功能主治】血崩。
【用法用量】用黃酒1碗,煎至8分,取出,入刺刺芽汁1盞同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一引劉嵩皋方
二圣湯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獨圣湯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很經(jīng)常見到的,那么它和同類的方劑有什么區(qū)別?獨圣湯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黃芩(去黑心)150克
【制法】上一味,細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熱止血。主血熱妄行,鼻衄或汗孔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21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
【處方】楂肉1斤(研末)。
【功能主治】小兒下紅積,及產(chǎn)婦血痢。
【用法用量】每次2兩,煎湯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四
【處方】麥門冬、烏梅(去核)各等分。
【功能主治】煩熱。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碗,煎至8分,露1宿,清晨服之。
【摘錄】《普濟方》卷三五三
【處方】貫眾(狀如刺猬者)1個(全用,不銼斷,只揉去毛花萼)。
【制法】用好醋蘸濕,慢火炙令香熟,候冷,為細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亡血過多,心腹徹痛,然后血下,久而不止,及赤白帶下,年深諸藥不能療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食前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婦人良方》卷二十引京師祝景助教方
通過上面對獨圣湯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中醫(yī)認為食療方劑養(yǎng)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養(yǎng)生方式,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只要一提到抵圣湯,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西赤芍1錢半(醋炒),江枳殼1錢半(炒),生人參1錢半,法半夏1錢半,澤蘭葉3錢,新會皮1錢半,鮮生姜3片。
【功能主治】腹脹嘔吐,脈弦細澀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產(chǎn)后瘀血內(nèi)滯,脾胃不化,致痰濕阻遏其間,而脾不能運,胃不能納,故腹脹嘔吐不止焉。赤芍破瘀瀉滯血,澤蘭利水通血脈,權(quán)殼瀉滯氣以寬胸,人參扶元氣以助化源,半夏燥濕醒脾胃,陳皮利氣和中州,鮮生姜溫胃氣以散痰濕也。水煎,溫服,使瘀化滯行,則痰濕自消而脾胃調(diào)和,安有腹脹嘔吐之患乎?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處方】躑躅花10文。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煎湯后1-2滾,熱入樸消10文,在滾的腳桶內(nèi),其上用板1片蓋令密,當(dāng)中穿一穴,坐上熏之。旋將5文荊芥細研,入臘茶2錢,點飲盡之。候湯冷,即起。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七引《家藏經(jīng)驗方》
【處方】木香、澤蘭、延胡、半夏、蘇木、檳榔、蒲黃、川芎、生地、甘草、歸尾、赤芍、枳殼、陳皮、桔梗、厚樸、澤瀉。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兩脅脹滿氣痛者。由膀胱宿有冷水,因產(chǎn)后惡血不盡,水壅與氣相搏,積在膀胱,故令脅助脹滿,氣與水相搏故作痛也。亦有肝經(jīng)血瘀致脹滿者,有肝經(jīng)氣血虛而致脹滿作痛者,有脾土虛不能制水,膀胱夙壅,因致脹滿而作痛者。
【各家論述】是方以祛水行氣藥中仍兼消瘀之劑,澤蘭、澤瀉以行水,木香、陳皮、厚樸、半夏以運氣,延胡、蘇木以祛瘀,四物、蒲黃、甘草以補血,桔梗以為引,使直至兩脅肋下也。嫌枳殼損至高之氣,檳榔傷已虧之陰,雖致祛脹與滿,然非產(chǎn)后虛人所用。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處方】白芍、半夏、澤蘭、陳皮、丹皮、甘草、厚樸、蒼術(shù)、桔梗、竹茹、熟地、劉寄奴、白芷、官桂。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胸腹脹滿兼嘔吐者,因敗血散于脾胃,脾受不能運化水谷而成腹脹,胃受不納水谷而致嘔吐;或產(chǎn)后中氣虛,飲食過多,脾虛失健則嘔吐;或產(chǎn)后去血過多,陽氣獨盛,氣乖腸胃,腸胃燥澀則氣逆而嘔吐。
【各家論述】產(chǎn)后嘔吐,自是風(fēng)冷入胃,若兼脹滿,非敗血,即飲食所傷。白芷、官桂、寄奴佐以澤蘭、丹皮能祛惡血,平胃加半夏能消食滯,桔梗載諸藥于中焦,芍、熟補產(chǎn)后未生之新血,竹茹平胃止嘔逆,自然嘔止脹除。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處方】陰地蕨半兩,紫河車(銼)半兩,貫眾(去毛土)半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吐血后膈上虛熱。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處方】楝實(大者)2兩,白蕪荑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定疼痛。主小兒諸蟲。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水1盞,煎取4分,去滓放冷,臨發(fā)時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看完了上文對于抵圣湯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五圣湯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貫眾、黃連(去須)、甘草(微炙)、吳茱萸(湯洗七次),并生用,各半兩。
【功能主治】治暑病嘔惡,每遇夏月,不進飲食,疲倦少力,見日色則頭目昏痛,惡心多睡。
【用法用量】平分二服,每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滓放冷,候日午時,先取香熟甜瓜一枚,切去皮,作十二片,先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送下,了在如前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看吃得幾片,以藥汁盡為度。不損脾胃,不動臟腑,須是覺大煩時服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貫眾 黃連(去須)甘草(微炙)吳茱萸(湯洗七次)白茯苓(去皮)(以上五味并生用)各15克
【功能主治】清暑益氣,和中進食。治暑積年深,每遇夏月不進飲食,疲倦少力,見日色則頭目昏痛,惡心多睡。
【用法用量】上藥哎咀,平分二服。每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放冷,候日午時,先取香熟甜瓜1枚,切去皮,作12片,先嚼瓜1片,飲藥一二口,如是看嚼得幾片,以藥汁盡為度。不損脾胃,不動臟腑,須是大煩躁時服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三
【別名】五圣丹(《瘍科遺編》卷上)。
【處方】金銀花250克 玄參90克 黃耆120克 麥冬90克 人參60克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陰,清熱解毒。治髓不化精,腎火不降,遂化為毒,致生腦疽,脾胃未衰,飲食知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十三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五圣湯的好不僅體現(xiàn)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通天愈風(fēng)湯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通天愈風(fēng)湯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通天愈風(fēng)湯如何吃最好。
【處方】人參3克 威靈仙(去蘆)1.5克 南星(湯泡)貝母(去心)各3克 連翹 防風(fēng)(去聲)各1.5克 瓜蔞仁15粒 白術(shù)4.5克 桔梗9克 甘草 荊芥穗各1.5克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舌縱涎下多唾。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入荊瀝10毫升,姜汁少許,半饑時服,吞下清心導(dǎo)痰丸50粒,日一服。
【摘錄】《醫(yī)學(xué)綱目》卷十七
在通過上文對通天愈風(fēng)湯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進行,不過在養(yǎng)生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
我們都知道羌活愈風(fēng)湯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羌活愈風(fēng)湯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羌活(七分半) 甘草(炙.七分半) 防風(fēng)(去蘆.七分半) 黃蓍(去蘆.七分半) 人參(去蘆.七分半) 蔓荊子(七分半) 川芎(七分半) 細辛(去苗.七分半) 枳殼(麩炒.七分半) 地骨皮(去骨.七分半) 麻黃(去節(jié).七分半) 知母(去毛.七分半) 杜仲(炒.去絲.七分半) 秦艽(去蘆.七分半).柴胡(去苗.七分半) 枸杞子(七分半) 當(dāng)歸(去蘆.七分半) 獨活(七分半) 白芷(七分半) 半夏(姜制.七分半) 厚樸(姜制.七分半) 防己(七分半) 芍藥(七分半) 黃芩(七分半) 白茯苓(七分半) 甘菊花(七分半) 薄荷(七分半) 錢胡(七分半) 石膏(一錢) 生地黃(一錢) 熟地黃(一錢) 蒼術(shù)(一錢) 官桂(去皮.半錢)
【功能主治】治腎肝虛,筋骨弱,言語難,神昏憒,風(fēng)濕內(nèi)弱,風(fēng)熱體重,活瘦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心不寧自勞役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此藥能安心養(yǎng)神,調(diào)陰陽,無偏勝。
【用法用量】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煎至一鐘,空心服。臨睡再煎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看了上文對羌活愈風(fēng)湯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biāo)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dāng)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催生如圣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催生如圣湯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蒼術(shù)、枳殼、桔梗、陳皮、芍藥、白芷、川芎、當(dāng)歸、肉桂、半夏、甘草、干姜、厚樸、木香、杏仁、茯神。
【功能主治】妊婦欲產(chǎn),痛陣尚疏,經(jīng)2-3日不生,或產(chǎn)母氣乏蔞頓,產(chǎn)道干澀,致令難產(chǎn);及胎死不下者。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大棗3枚,順流水煎服。才覺腹痛,但破水后,即可服此藥。
【注意】未經(jīng)破水者,不可服。
【摘錄】《宋氏女科》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催生如圣湯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dāng)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大如圣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大如圣湯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白茯苓1錢5分,黃耆1錢5分,川芎1錢,當(dāng)歸1錢,人參1錢,麥門冬1錢,木香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妊娠忡悸,睡里多驚。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5片,水煎,食遠、臨臥服。
【摘錄】《杏苑》卷八
【別名】大如圣飲子
【處方】桔梗1兩,甘草(生)1兩,牛蒡子(炒)1兩,麥門冬(去心)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瘡疹毒攻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大如圣飲子(《明醫(yī)雜著》卷六)。
【摘錄】《得效》卷十一
看完上面的對于大如圣湯的相關(guān)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覺到了我們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偉大和神秘?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化圣通滯湯,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化圣通滯湯嗎?化圣通滯湯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金銀花8錢,蒲公英9錢,天花粉5錢,白芥子2錢,附子1錢,白芍2錢,通草2錢,木通1錢,炒梔子3錢,茯苓3錢。
【功能主治】消痰通瘀。主男子乳房忽然壅腫,如婦人之狀,按之痛欲死,經(jīng)歲經(jīng)年不消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此方妙在金銀花與蒲公英直入陽明之經(jīng),又得清痰通滯之藥為佐,附子則單刀直入,無堅不破,又何患痰結(jié)之不消?或疑附子大熱,諸痛皆屬于火,似不可用。殊不知非附子不能入于至堅之內(nèi),況又有梔子、芍藥之酸寒,雖附子大熱,亦解其性之烈矣,又何疑于過熱哉!
【摘錄】《石室秘錄》卷四
看了上面關(guān)于化圣通滯湯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說起圣羅勒我們都不陌生,圣羅勒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圣羅勒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神羅勒、九層塔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圣羅勒的帶根全草。
【原形態(tài)】圣羅勒,半灌木,高可達1m。莖直立,基部木質(zhì)化,被平展的疏柔毛。葉對生,葉柄長1-2.5cm,被平展疏柔毛;葉片長圓形,長2.5-5.5cm,寬1-3cm,先端鈍,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淺波狀鋸齒,兩面被微柔毛及腺點。輪傘花序通常具6朵花,組成有間隔的總狀花序,長6-8cm,頂生和腋生,被平展疏柔毛;苞片心形,先端驟然短漸尖,基部淺心形,外面被微柔毛;花萼鐘形,長2.5mm,外面被柔毛及腺點,萼齒5,上唇3齒,中齒最大,扁寬卵圓形,先端驟然勻尖,邊緣稍下延,側(cè)齒寬三角形,先端微刺尖,下唇2齒,披針形,先端刺尖,果時花萼增大,長達6mm;花冠白或粉紅色,長約3mm,唇片外面略被微柔毛,上唇寬大,4裂,下唇長圓形;雄蕊4,二強,伸出花冠年;子房4裂,花柱超出雄蕊,柱頭2裂;花盤具4齒。小堅果卵圓形,褐色,有具腺穴陷,基部有小白色果臍。花期2-6月,果期3-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干燥沙質(zhì)草地上。
【化學(xué)成份】葉含胡蘿卜素(β-carotene),甾體(sterol),脂肪酸(fatty acid)和精油,其中主要含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丁香烯(caryohphyyene),熊果酸(ursolic acid)。
【藥理作用】葉子中分離得到的熊果酸以1mg/ml、10mg/ml、100mg/ml劑量預(yù)先給經(jīng),對化合物48-80誘導(dǎo)的腸系膜巨噬細胞脫顆粒有濃度依賴性抑制作用,對腹腔巨噬細胞組釋放也有同樣的抑制作用。因此,該經(jīng)合物可能有抗過敏作用。不同部位得到的精油在6種真菌和4種細菌的試驗中表面出較強的抗菌、抗真菌活性。其中丁香油酚和甲基丁香油酚抗微生物作用較強。
【功能主治】止痛;平喘。主頭痛;哮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了解了圣羅勒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識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過程中運用科學(xué)的方法,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