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碧玉膏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人想知道碧玉膏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碧玉膏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蓖麻仁(去皮、尖,搗爛)杏仁(去皮,搗爛)各49粒 銅綠81克(用水200毫升,將銅綠研細,投入水中,攪勻)片松香2.5千克(研細,篩過聽用)
【制法】用真麻油360毫升入鍋內(nèi)熬滾,下蓖麻仁、杏仁,熬至滴水成珠為度,夏布濾去滓;將油再入凈鍋內(nèi),用文武火熬滾,徐徐投下松香末,用桃、槐枝攪勻,傾入瓷盆內(nèi),候膏將凝,加水浸之,用手揉搓以去火毒。瓷罐或鋼勺盛貯數(shù)月。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拔毒透膿,去腐生新。主癰疽發(fā)背,瘰疬馬刀,乳癰乳癌,流火流注,毒癤,橫痃,痔漏。
【用法用量】用時熱湯燉化,攤貼患處。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七
【處方】乳香(松香亦可)2錢,銅青1錢,篦麻仁半錢,木鱉仁半錢。
【制法】上為細末,和勻,置石上。鐵斧捶打100-200下,如硬,添篦麻,軟,添松香,得所為度。
【功能主治】癰疽腫毒軟癤。
【用法用量】涂故帛上貼之,有膿拭凈再貼,亦粘肉。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七引《新效方》
看完了上文對于碧玉膏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xué)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今天為大家介紹碧玉丹這種方劑。
【處方】膽礬9克 白僵蠶18克(炒,去絲,嘴,揀直者佳)
【制法】上為細末,加麝香0.3克。
【功能主治】主喉風(fēng)急閉。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吹咽喉中。
【摘錄】《重樓玉鑰》卷上
【處方】白礬(生)1錢,粉霜1錢,朱砂(別研)1錢,天南星(火炮)1錢,蜈蚣2條(炙),白僵蠶7枚(炒去絲嘴),麝香1字(別研),鷂鴟頭1枚(燒灰)。
【制法】上為細末,同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暗風(fēng)五癇,涎潮仆地,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5丸,加至7丸,麥門冬、遠志煎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別名】應(yīng)病丹
【處方】硫黃4兩,水銀1兩,雄黃1兩,消石4兩,古字錢150文(燒令通赤,于瓶中淬之,垢凈即止)。
【制法】上細研,令水銀星盡,用一固濟了瓷瓶子,入錢一重,藥一重,遍布令盡,以瓦塞瓶口,以鹽泥固之,候干,以文火逼去陰氣,常用炭半斤,燒一伏時,后常更用炭3斤,燒半日,放冷取之,其藥如碧玉色,研為末,以熱夾絹裹,于土炕中培一伏時,出火毒,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疼痛。
【用法用量】但有疼痛,以溫酒下5丸。不過2服效。
【摘錄】《圣惠》卷九十五
【處方】陽起石(煅,酒煮亦得)1兩,太陰玄精石(煅)1兩,黑附子(炮,去皮臍)1兩,青黛半兩,寒水石(煅)半兩,天南星(姜制)半兩,白附子(生)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再研極細無聲為度,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虛冷痰上。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薄荷湯送下;如大人霍亂吐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用井底泥水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十
【處方】黃連1兩,杏仁霜1兩,秦皮1兩,蘇薄荷1兩,銅青3錢,明礬1錢5分,川椒5分,官粉1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烏梅肉5錢,入井水少許浸爛,加白果肉3兩同搗如泥,和前藥末為丸,龍眼核大。
【功能主治】一切火眼并痘風(fēng),赤爛弦風(fēng),拳毛倒睫,淚澀難開。
【用法用量】每用1丸,入涼水5-6匙浸化,任點洗。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一
【處方】天花粉6錢,石膏6錢,南星(姜、礬、牙皂湯煮熟)4錢,膽南星4錢,青黛2錢,冰片6厘。
【制法】上為細末,白蜜調(diào)勻。
【功能主治】頓嗽無時,連聲不已,與食吐出而止。
【用法用量】每服3-4歲者1錢5分,周歲者1錢許。服后片時仰臥。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十引《醫(yī)意商》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碧玉丹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面對著醫(yī)學(xué)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碧玉錠子。
【處方】銅綠9克 輕粉 砒霜(煅)白礬(煅)硇砂(生)各3克 膽礬 雄黃朱砂各1.5克 乳香 沒藥各7.5克 麝香 冰片各少許
【制法】上藥各研極細粉,和勻,打稠糊做成豆大扁形錠子;或作藥線,陰干。
【功能主治】主瘰疬,惡瘡。
【用法用量】先用藥點破瘡口,將藥錠用膏藥貼敷患處,以將腐肉祛盡、好肉生滿為度。
【摘錄】《證治準繩·瘍醫(yī)》卷二
【處方】銅青3錢,膽礬(生)1錢,白礬(煅)1錢,白丁香1錢,信石(煅)1錢,硇砂(生)1錢,雄黃1錢,朱砂1錢,乳香1錢,沒藥1錢,輕粉1錢,麝香少許,片腦少許。
【制法】上為末,稠糊為錠子,如豆大,帶扁些及作藥線陰干。
【功能主治】瘰疬惡瘡。
【用法用量】先用拔毒膏點破瘡口,上貼膏藥,直至腐肉去盡,只貼膏藥,以肉生滿為度。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三
碧玉錠子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廣泛,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藥。大家有需要時不妨試一試,因為它幾乎沒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碧玉散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碧玉散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青黛適量
【制法】前二味為細末,加青黛至藥末呈碧青色。
【功能主治】祛暑清熱。主夏傷暑熱,身熱吐瀉,下痢赤白,癃閉淋痛;或兼見目赤咽痛,口舌生瘡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蜜少許,溫水或新汲水調(diào)下,每日三次。
【摘錄】《宣明論方》卷十
【處方】羌活 躑躅花 薄荷 川芎 防風(fēng) 蔓荊子 細辛 荊芥 白芷各3克 風(fēng)化消 石膏(煅)青黛 黃連各9克 鵝不食草9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清熱散風(fēng),活血止痛。主目赤腫痛,昏暗羞明,隱澀疼痛,風(fēng)癢頭重,腦鼻酸痛,翳膜胬肉,眵淚稠粘,卷毛倒睫。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吹鼻中,每日三次。
【摘錄】《審視瑤函》卷六
【處方】黃柏末 紅棗肉(燒炭存性)各15克
【制法】上藥共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主脾胃濕熱,郁于下頰,發(fā)為燕窩瘡,俗名羊胡子瘡。初如粟米,大者如豆,色紅,熱癢微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搽患處。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三
【處方】銅綠、硼砂、白礬各等分。
【制法】為細末。
【功能主治】癬。
【用法用量】油調(diào)搽。
【摘錄】《袖珍》卷三
【處方】滑石1兩,青黛5錢,石膏(煅)5錢,甘草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十分潮熱,5-7日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2錢,滾湯調(diào)服;熱不退,柴胡、薄荷湯送下。
【摘錄】《幼科證治大全》
【處方】黃柏末5錢,紅棗肉(燒炭存性)5錢。
【制法】共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燕窩瘡,俗名羊胡子瘡。生于下頦,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紅熱癢微痛,破津黃水,形類黃水瘡,浸淫成片,但疙瘩如攢,由脾胃濕熱而成;及黃水瘡,初如粟米,癢而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隨處可生。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搽患處。
【摘錄】《金鑒》卷六十三
【處方】辰砂1錢,桂府滑石(水飛過)6兩,甘草1兩,青黛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散肝火。主暑月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3錢,清水調(diào)下。
【注意】老人虛火及病后傷津而小便不利者,不宜用。
【摘錄】《麻科活人》卷三
【處方】黃柏(研末)20g,香油40ml。
【功能主治】嬰兒耳、鼻、口圍濕疹。
【用法用量】調(diào)成糊狀,外敷。
【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
【處方】硼砂3錢,膽礬3分,冰片3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喉瘤。形如圓眼核大,紅絲相裹,或單或雙,生于喉旁,亦有頂大蒂小者,屬肝膽郁怒郁熱而成。
【用法用量】用時以箸頭蘸點患處。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處方】躑躅花1錢,腦荷1錢,羌活1錢,川芎1錢,細辛1錢,防風(fēng)1錢,荊芥1錢,蔓荊子1錢,白芷1錢,風(fēng)化消3錢,石膏(煅)3錢,青黛3錢,黃連3錢,鵝不食草3兩。
【功能主治】眼睛腫脹,紅赤昏暗,羞明怕日,癮澀難開,疼痛風(fēng)癢,頭重鼻塞,腦鼻酸疼,翳膜胬肉,眵淚稠粘,拳毛倒睫,一切眼證。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吹鼻中,日吹2次。
【摘錄】《準繩·類方》卷七
【處方】僵蠶1兩,青黛1兩,蒲黃2兩,盆消2兩,甘草2兩,薄荷3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吹咽喉內(nèi)。咽之無妨,頻用妙。
【摘錄】《普濟方》卷六十三
【處方】樸消(明凈者)1兩,雄黃(明亮者)2錢,青黛1錢,甘草1錢,薄荷1錢半。
【制法】上為末,和勻,瓷器內(nèi)盛貯。
【功能主治】喉痹。痰涎塞盛。
【用法用量】臨病,量多少取出,用竹筒吹入喉中,輕者立效;重者用真珠草(即五爪龍)取其根搗汁,入米醋少許,入碧玉散,漱出痰涎,自解;牙關(guān)緊者,用地白根(即馬藍頭)取根洗凈,搗汁,入米醋少許,滴鼻孔中,牙關(guān)自開,如痰羹咽喉干涸,以此汁探之。
【摘錄】《濟陽綱目》卷一○六
【處方】臘月黑犍牛膽1枚,馬牙盆消、白礬各等分。
【制法】上研細,裝膽內(nèi),掛房檐背陰處陰干,取出研細。
【功能主治】雙單乳蛾,咽喉極腫,氣不能出,水不能下。
【用法用量】以葦筒吹患處。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七十五引《經(jīng)驗秘方》
【處方】膽礬半兩(鍋子內(nèi)燒通赤,地上出火毒)。
【制法】上研細。
【功能主治】口瘡,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取少許,敷瘡上,有清涎吐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七
【處方】青靛2錢,黃柏末2錢,滑石末2錢。
【功能主治】天皰瘡。
【用法用量】上二末以青靛調(diào)和如泥。用皂角針挑去泡水,次敷藥。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一
【處方】黃柏末、紅棗肉(焙干存性,為末)各等分,枯礬減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燕窩瘡。生于下頦,初如粟如豆,色紅熱微癢痛,破津黃水,頗類黃水瘡,但疙瘩如攢,屬脾胃濕熱者。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敷。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一
【處方】銅青3錢,麝香1字,輕粉1字。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牙疳腫爛。
【用法用量】手指捻藥禾,搽牙,臨臥時用藥貼在瘡上。
【摘錄】《普濟方》卷三八一
大家現(xiàn)在明白了碧玉散的作用了吧,不過該藥并不適用于所有病癥,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碧玉散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正確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適。
碧玉丸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碧玉丸的功效有哪些嗎?吃碧玉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銅綠3錢,鐘乳粉5分。
【制法】共為末,蔥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白湯送下。少頃痰吐如涌泉。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一引《醫(yī)門秘旨》
【處方】青黛2錢半,明白礬(生用)2錢半,天南星(生用)2錢半,滑石2錢半,輕粉50貼,全蝎(去尖毒)15尾,巴豆49粒(去殼膜心,存油。碎切,入乳缽杵極細)。
【制法】除輕粉、巴豆外,余5味或曬或焙,為末,仍入前2味,同在乳缽內(nèi)杵勻,姜汁煮糯米粉為糊,丸如粟殼大。
【功能主治】痰嗽氣喘,胸滿,飲食減少,睡不得寧,煩躁有熱。
【用法用量】每服7-11丸,空心用淡姜湯送下;熱甚者,薄荷湯送下,或不拘時候。
【摘錄】《準繩·幼科》卷九
【處方】生白礬、枯白礬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稀糊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心胃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4丸,燒酒送下。立止。
【摘錄】《魯府禁方》卷二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碧玉丸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xué)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琥珀碧玉散這款方劑。
【處方】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琥珀15克 青黛2.4克
【制法】上藥共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利水通竅,清熱解毒。治瘋?cè)疚镅氯o中,以致小便澀滯若淋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6克,用燈心煎湯調(diào)下。
【備注】方中滑石清熱利水為君;琥珀散瘀通淋,青黛清熱解毒為臣;甘草和中,合滑石利水而不傷津,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利水通竅,清熱解毒之功。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五
【處方】滑石6兩,甘草1兩,琥珀5錢,青黛8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通利。主瘋?cè)?,毒物血片填塞莖中,致小水澀滯若淋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燈心煎湯調(diào)下。
【注意】終身忌食狗肉及蠶蛹、赤豆;百日內(nèi)忌見麻物,忌飲酒;三年內(nèi)忌食一切毒物及房事,可常食杏仁,以防其毒。
【摘錄】《金鑒》卷七十五
上文是對琥珀碧玉散的一些相關(guān)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diào)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琥珀碧玉散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現(xiàn)在在社會當(dāng)中,有很多人都是喜歡佩戴飾品的,而且能夠佩戴的飾品種類非常多,有的人喜歡玉石,有的人喜歡蜜蠟還有的人喜歡佩戴菩提。當(dāng)然,佩帶飾品不僅是為了給自己形象加分,更是為了。那么問題來了,有的人喜歡佩戴和田碧玉,它到底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碧玉是半透明呈菠菜綠色的軟玉,也是和田玉的主要品種。碧玉多用于制作器皿,也有一些用來生產(chǎn)首飾和玉器,也是歷來是玉雕工藝品的上乘之選。
新疆和田碧玉的色澤油潤,質(zhì)地細膩如墨綠色凝脂,長期佩戴的話,會更加顯現(xiàn)光澤,因為如今碧玉籽料的稀缺,它的增值保值空間也是巨大的。和田玉碧玉吸天地之靈氣,被制作成各式各樣的飾品,均具有明顯的安眠效果,而且它的顏色也受眾人的喜歡,是人們比較喜愛的玉石之一。
古人講佩玉為美,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埋藏地下幾千年貨是上億年,玉中含有大量礦物元素,所以人們常說人養(yǎng)玉玉養(yǎng)人,如果人的身體好長期佩玉可以滋潤玉,玉的水頭也就是折光度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亮。
和田玉碧玉是否具有養(yǎng)生效果,一定要追溯到過去,畢竟玉被埋藏在地下幾千年甚至上億年。而且和田玉碧玉中被含有大量的礦物元素,這一點幾乎是毋庸置疑的。而人體本生處于不同的年紀就需要不同的物質(zhì),自然也需要不同礦物質(zhì)的填充,只有這樣人們在佩戴著和田玉碧玉后才可以感覺到玉的溫暖感。
玉石養(yǎng)生的機理也已被現(xiàn)代科學(xué)所證實。玉掛件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佩戴之后,會越來越光潔潤澤。玉石是萬物之精靈,作為玉掛件的主人,善待和精心保養(yǎng)您的玉掛件,經(jīng)常佩戴在身,逐漸培養(yǎng)心與心的溝通,久而久之,人玉互養(yǎng),玉掛件會與您產(chǎn)生割舍不掉的情感。
純天然的和田玉具有滋陰補陽,養(yǎng)體活膚,調(diào)節(jié)人體消化系統(tǒng)等諸多功效,另外,玉石還是人們祈愿、平安、祝福的寄托,其本身是有磁場的,可以幫助調(diào)節(jié)人體的良性磁場,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的作用。
再者,玉掛件也能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從而使人體加快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活化細胞組織,調(diào)節(jié)經(jīng)絡(luò)氣血的正常運轉(zhuǎn),增強其快速反應(yīng)能力,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故有中醫(y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的病吃藥不能醫(yī)好,而經(jīng)常佩戴玉器卻能變好?!迸宕饔駫旒暮锰幘驮谟诖?。
茶膏的簡介
現(xiàn)代茶膏的制作工藝是在清代宮廷制作工藝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茶膏制作工藝。這種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氣候、溫度、環(huán)境,在更加繁復(fù)、細致的工序下,把茶湯的提取和濃縮,控制在常溫40攝氏度左右。利用了芳香物質(zhì)和活性成分必須在一定溫度下?lián)]發(fā)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將這些茶葉的原有物質(zhì)有效的溶解到茶湯再收斂成膏。
茶膏的功效與作用
茶膏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鈣、鉀、鈉、鎂、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錳、鋅、硒、銅、氟和碘等;如茶葉中含鋅量較高,尤其是綠茶,每克綠條平均含鋅量達73微克,高的可達252微克;每克紅茶中平均含鋅量也有32微克。茶葉中鐵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條中為123微克。
茶膏的成份及功能
1、兒茶素類
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膏中可與咖啡因結(jié)合而緩和咖啡因?qū)θ梭w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chǎn)物過敏等功效。
2、咖啡因
帶有苦味,是構(gòu)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與多無酚類結(jié)合成為復(fù)合物;茶湯冷后形成乳化現(xiàn)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xù),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3、礦物質(zhì)
茶膏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zhì)。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于堿性食品??蓭椭w液維持堿性,保持健康。
茶膏的市場信息
1、茶膏的價格
一般10g需要150元。
2、茶膏的選購方法
購買茶膏時首先要看茶膏的外型。如果茶膏表面呈現(xiàn)灰色,多為變質(zhì)的表現(xiàn)。其次,看湯色。茶膏沖泡后湯色通透,呈寶石紅,證明茶膏內(nèi)含雜質(zhì)極少,品質(zhì)也較好;反之,湯色混濁,發(fā)暗,并帶有大量沉淀物和懸浮物,其品質(zhì)不佳,不適合飲用。再者,好的茶膏因內(nèi)涵物質(zhì)多,醇厚度較強,且滑感甚佳,回甘持久,并帶有輕微的陳香。
此外,消費者不要輕信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所謂高年份“老茶膏”,因為保存了大幾十年的“老茶膏”即使存在,其內(nèi)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也喪失殆盡,基本沒有任何品飲價值。
3、茶膏的保存方法
1、請放置陰涼處存放,避免陽光直射;
2、存放茶膏地方應(yīng)保持一定濕度,以濕度55--65度為最佳;
3、整塊的茶膏最好采取平放,長期直立容易使茶膏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