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痰丸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括痰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半夏(制)60克 白芥子60克 干姜(炒黃)30克 豬苓60克 炙甘草15克 陳皮120克(切碎,用鹽6克入水中,拌浸一宿,曬干)
【制法】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停痰積飲,吞酸嘔惡,胸脅脹悶疼。
【用法用量】每服3克,溫開水送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處方】半夏(制)2兩,白芥子2兩,干姜(炒黃)1兩,豬苓2兩,炙甘草5錢,陳皮4兩(切碎,用鹽2錢,入水中浸1宿,曬干)。
【制法】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停痰積飲,吞酸嘔酸,胸脅脹悶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許,滾白湯送下。
【摘錄】《景岳全方》卷五十一
括痰丸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廣泛,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藥。大家有需要時不妨試一試,因為它幾乎沒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墜痰丸,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墜痰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墜痰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大黃(酒煨)30克 貝母(去心)膽星 青礞石(煅過)石菖蒲各30克 麝香3克 蛇含石(煅紅,醋淬七次)15克
【制法】上藥為末,姜汁為丸。
【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結(jié)于胸膈,以致癲狂,譫語妄言。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時用白滾湯送下。
【摘錄】《丹臺玉案》卷四
【處方】半夏2兩(姜礬制凈),烏梅肉2兩(焙枯),廣橘紅2兩,明礬2兩(童便、姜汁3大茶杯,蘿卜汁3飯碗煮枯,焙干),薄荷葉2錢5分,青礞石2錢5分(煅紅)。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姜汁調(diào)稀糊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浮痰積飲,灌注膈中,不惟食飲阻礙,白反胃而漸成噎膈,湯藥不分補瀉,并為隔塞,而難展其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
【摘錄】《活人方》卷五
看了上文對墜痰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biāo)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蠲痰丸。
【處方】南星(水煮1滾,每個切作4塊)4兩,半夏(不切)4兩,皂角(切作段子)4兩,生姜(切)4兩,明礬(捶破)4兩,將5味一處于炒罐內(nèi),用水自卯時煮至酉時,以南星內(nèi)無白點為度,揀去皂角不用,只將余藥切作薄片,曬干或焙干為末。杏仁(湯泡去皮,炙)2兩,神曲2兩,麥芽2兩,青皮2兩,陳皮(去白)2兩,紫蘇皮2兩,干葛2兩,枳殼(去瓤)2兩,香附子2兩,糖球子2兩,蘿卜子(微炒)2兩,木香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前藥末拌勻,以生姜自然汁同拌,隔3-4月藥成餅,去皮搜碎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磨積滯,化氣寬中。主積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臨臥白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二
【處方】半夏(泡7次)6兩,南星(泡)3兩,明礬(另研)1兩半,辰砂5錢(為衣)。
【制法】姜汁糊為丸。
【功能主治】蠲痰,安神定志。主風(fēng)痰、冬月冷痰。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姜湯下。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四引《醫(yī)林》
通過本文對蠲痰丸的介紹,我們知道蠲痰丸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哦!希望介紹的這些蠲痰丸的相關(guān)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yǎng)生!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利痰丸的方劑。
【處方】園白半夏(生)。
【制法】上為末,旋入姜汁略拌松,次入香潤五靈脂(研細(xì))、全蝎(焙,為末)各1錢,牛黃涼膈丸2錢夾和,研揉得所,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諸風(fēng),諸癇痰熱。
【用法用量】每服4-5丸,薄荷、生姜泡湯送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處方】南星2兩,皂角2兩,石膏2兩,牽牛(頭末)2兩,芫花2兩(一方有青鹽5錢、巴豆少許、青礞石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及風(fēng)痰壅塞。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姜湯送下。
【注意】如寒不宜用。
【摘錄】《準(zhǔn)繩·類方》卷二引《玄珠經(jīng)》
【處方】明礬(枯)半兩,甘草(炙)半兩,南星半兩,滑石半兩,白附子半兩,巴豆(去油,成霜)3錢。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蘇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fēng),熱痰盛,作搐搦。
【用法用量】桑白皮湯下;或金錢薄荷湯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引《如宜方》
【處方】南星(牛膽者)2錢,枳殼(麩炒)2錢,陳皮(去白)1錢,大黃2錢,牽牛(頭末)2錢。
【制法】上為末,皂角煮水為丸。
【功能主治】順氣開痰。主小兒急驚風(fēng),曾因恐怖而成驚者,其癥發(fā)過即如常,無他癥者。
【用法用量】燈心湯吞下。
【摘錄】《片玉心書》卷四
在了解了利痰丸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fù)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fù)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老痰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天門冬(去心)1兩,黃芩(酒炒)1兩,海粉(另研)1兩,橘紅(去白)1兩,連翹半兩,桔梗半兩,香附子(淡鹽水浸,炒)半兩,青黛(另研)1錢,芒消(另研)2錢,瓜蔞仁(另研)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入姜汁少許)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潤燥開郁,降火消痰。主火邪炎上,凝滯于心肺之分,肺氣不清,老痰郁痰結(jié)成粘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
【用法用量】噙嚼1丸,細(xì)咽之,清湯送下;或丸如綠豆大,淡姜湯送下50-60丸。
【各家論述】此方天冬、黃芩瀉肺火,海粉、芒消咸以軟堅,瓜蔞潤肺消痰,香附、連翹開郁降火,青黛去郁火,故不用辛燥之藥。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四十三引王節(jié)齋方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老痰丸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導(dǎo)痰丸,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黑丑3兩,枳實1兩5錢,橘紅1兩5錢,樸消3錢,生礬2錢5分,枯礬2錢5分,牙皂1錢5分。
【制法】濃蘿卜汁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導(dǎo)利。主停痰積飲,隱僻難除,形神壯健、正氣未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早空心以姜湯送下。
【摘錄】《活人方》卷二
【別名】導(dǎo)飲丸
【處方】吳茱萸3錢(制),茯苓1兩,黃連半兩,滑石7錢半,蒼術(shù)(泔浸)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導(dǎo)飲丸(《丹溪治法心要》卷二)。
【摘錄】《丹溪心法》卷二
【處方】天南星半斤,大半夏(各不銼)半斤,白明礬半斤,生姜半斤(洗凈,切作片),豬牙皂角4兩(銼碎。上五味用瓦罐以水浸過為度,煮干令透,去白礬、生姜、皂角,止取南星、半夏銼焙,同后藥同研為末),真紫蘇子4兩,蘿卜子4兩,麥糵4兩(并炒),糖球子4兩(去核,即山果子,又名猴楂)。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痰飲氣滯,胸膈不利,喘咳氣促,脅肋滿脹,咳嗽多痰,鼻塞稠涕,氣不升降,胸膈痞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淡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三引《經(jīng)驗良方》
【處方】半夏6兩(分作3處:1分礬水浸,1分肥皂角為末水浸,1分用巴豆百粒同水煎。上余藥在下,半夏在上,浸至10-15日,時時動水,令2藥相透,冷相合1處,揀去巴豆、皂角、慢火煮干,取半夏切碎曬干),甘遂(制)2兩,百藥煎2兩,僵蠶1兩,全蝎2兩。
【制法】上為末,用揀出皂角煉膏為丸;如硬,再入糊,令得所。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實者25丸。
【摘錄】《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一引《玄珠經(jīng)》
【處方】黑牽牛(生,用頭末)3錢,白礬(生用)1錢,豬牙皂角(生用)2錢,半夏少許,南星少許。
【制法】上為細(xì)末,冷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行氣,免患中風(fēng)之疾。主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五更用溫茶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處方】枯白礬半兩,僵蠶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中風(fēng)癱瘓,胸膈有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姜湯調(diào)下。良久吐頑涎為效;未吐再進,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處方】天南星4兩,半夏4兩,皂角半斤,生姜1斤。
【制法】不得犯銅鐵器,用水浸高3指許,煮3遍,逐旋煮水干再添,候3遍畢,去生姜、皂角不用,只用半夏、天南星為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50丸,以熟水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導(dǎo)痰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