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bǔ)益阿膠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如何進(jìn)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補(bǔ)益阿膠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dāng)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補(bǔ)益阿膠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補(bǔ)益阿膠丸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熟干地黃1兩,牛膝1兩半(去苗,燒灰),黃耆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術(shù)半兩,柏子仁1兩,芎?3分,赤石脂2兩,艾葉3分(微炒),當(dāng)歸3分(銼,微炒),續(xù)斷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惡露不下,四肢虛羸乏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八十
【處方】阿膠1兩(搗碎,炒令熟燥),白芍藥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卷柏半兩,桂心半兩,白龍骨1兩,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令黃),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蒲黃半兩,當(dāng)歸1兩(銼碎,微炒),白術(shù)1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石斛1兩(去根,銼),黃耆1兩(銼),熟干地黃1兩,艾葉3分(微炒),芎?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風(fēng)虛勞損,經(jīng)血過多,臟腑虛乏,面色萎黃,四肢羸瘦,腹內(nèi)時痛,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送下;溫酒下亦得。
【摘錄】《圣惠》卷七十
知道了補(bǔ)益阿膠丸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補(bǔ)益阿膠丸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擴(kuò)展閱讀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yùn)用。那么你知道紅阿膠丸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處方】紅阿膠半兩(炙),木香1分,人參1分,麝香4銖(研入),菌桂1分(生用),龍腦2銖(研),虎骨10銖(酥炙),海桐皮10銖,麻黃半兩,黃耆半兩,白蘚皮8銖,附子半兩(炮令析,去皮),茯苓10銖(去皮),當(dāng)歸8銖,白芷8銖,狼銖8銖,半夏8銖(姜汁煮,洗去滑),芎?半兩,蟬殼21個,犀角1分,天南星8銖(酒浸1夕),白僵蠶1分,羚羊角1分,防風(fēng)8銖,白花蛇1兩(酒浸,酥炙,去骨),烏蛇1兩(酒浸,酥炙,去骨),蛜(蟲祁)21個(去首足,麩炒),桔梗8銖(去頭),干姜4銖(炮),天麻1分。
【制法】上銼細(xì),焙過,搗羅為散,煉蜜合和,卻入臼內(nèi)搗一千杵,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保安五臟,出顏色,強(qiáng)筋力。主產(chǎn)后10日至100日內(nèi),一切風(fēng)并血虛,及丈夫急中風(fēng),并癱緩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粒,空心無灰酒研下。產(chǎn)后日常服1粒,保無疾。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三四引《王岳產(chǎn)書》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紅阿膠丸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cái)富感到驚嘆。
大阿膠丸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大阿膠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yùn)用不當(dāng),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劥蟀⒛z丸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xiàng),希望能夠?yàn)榇蠹規(guī)韼椭?/p>
【處方】麥門冬(去心)丹參 貝母(炒)防風(fēng)(去蘆、叉、頭)柏子仁 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15克 干山藥 阿膠(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黃 五味子各30克 遠(yuǎn)志(去心)人參各7.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每30克作24丸。
【功能主治】主肺虛客熱,咳嗽氣急,胸中煩悸,肢體倦疼,咽干口燥,渴欲飲冷,多吐涎沫,或有鮮血,肌瘦發(fā)熱,減食嗜臥,惱怒房勞,肺胃致傷,吐血嘔血。
【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和滓溫服,少少頻呷,不拘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處方】阿膠(銼碎,炒)1兩,卷柏(去土)1兩,生地黃1兩,大薊(獨(dú)根者,日干)1兩,干山藥1兩,五味子1兩,薄荷1兩,柏子仁半兩,人參半兩,遠(yuǎn)志半兩,百部半兩,麥門冬半兩,茯苓(去皮)半兩,防風(fēng)半兩,熟地黃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并嗽血、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加至1丸,濃煎小麥并麥門冬湯嚼下,不拘時候。
【注意】若覺氣虛,空心不可服此。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二
【處方】當(dāng)歸半兩,阿膠(炒)半兩,豆蔻(煨)半兩,龍骨半兩,赤石脂半兩,大艾半兩,黃連半兩,木香,乳香(別研)5錢,白礬(枯)1分。
【制法】上為末,鹽梅阿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發(fā)熱下痢,腹痛至甚,肛門痛欲絕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陳米飲送下。
【摘錄】《得效》卷六
【別名】潤膈丸
【處方】葶藶2兩(炒),人參(去蘆)1兩,遠(yuǎn)志(去心)1兩,防風(fēng)1兩,白茯苓(去皮)1兩,防已1兩,貝母(炒)1兩,阿膠(炒)1兩,五味子1兩,熟地黃(洗)1兩,杏仁(湯去皮尖)1兩,山藥1兩,丹參半兩,麥門冬半兩,杜仲(去皮,銼,炒令黑)半兩,柏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百部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瓷器收,勿泄氣。
【功能主治】肺有熱,或因勞叫怒,肺胃致傷,嗽中有血。積年咳嗽上氣,五心煩躁,不思飲食,心肺留熱。
【用法用量】潤膈丸(《普濟(jì)方》卷一六一)。
【臨床應(yīng)用】嘔血昔盛文肅太尉,因赴召甚急,后病嘔血,醫(yī)官獨(dú)孤及為處此方,服之立效。
【摘錄】《簡易方》引《必用方》(見《醫(yī)方類聚》卷八十五)
【處方】白花蛇(酒浸,取肉)4兩,烏蛇(酒浸,取肉)3兩,虎脛骨(酥炙)3兩,海桐皮3兩,赤箭3兩,麻黃(去根節(jié))2兩半,蟬蛻(去土)2兩半,天南星(酒浸1宿)2兩半,木香2兩半,白僵蠶(炒,去絲嘴)2兩半,半夏(湯洗,生姜汁制)2兩半,附子(炮,去皮臍尖)2兩半,白術(shù)2兩半,全蝎(去毒,糯米炒)2兩,香白芷2兩,川芎2兩,防風(fēng)(去蘆頭)2兩,獨(dú)活(去蘆頭)2兩,羌活(去蘆頭)2兩,當(dāng)歸(酒洗,焙)2兩,白鮮皮2兩,白附子(炮)2兩,阿膠(蛤粉炒)1兩半,沒藥(別研)1兩半,肉桂(去粗皮)1兩半,細(xì)辛(去土葉)1兩半,人參(去蘆頭)1兩半,犀角屑1兩半,朱砂(別研)1兩半,麝香(別研)1兩半。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中風(fēng),半身不遂,口眼?斜;并產(chǎn)后中風(fēng),及風(fēng)氣注痛,游走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生姜酒磨下;小兒每1丸分作4次服,薄荷湯化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一
【處方】麥門冬(去心)半兩,丹參半兩,貝母(炒)半兩,防風(fēng)(去蘆叉頭)半兩,柏子仁半兩,茯神(去木)半兩,杜仲(去粗皮,炒)半兩,百部根半兩,干山藥1兩,阿膠(炒)1兩,茯苓(去皮)1兩,熟干地黃1兩,五味子1兩,遠(yuǎn)志(去心)1分,人參1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兩作24丸。
【功能主治】補(bǔ)肺去風(fēng)。主肺虛客熱,咳嗽氣急,胸中煩悸,肢體倦痛,咽干口燥,渴欲飲冷,多吐涎沫,或有鮮血,肌瘦發(fā)熱,減食嗜臥;又治或因叫怒,或即房勞,肺胃致傷,吐血嘔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中盞,煎至6分,和滓溫服,少少頻呷,不拘時候。
【摘錄】《局方》卷四
【處方】阿膠(炒)1兩,熟地黃1兩,白茯苓1兩,五味子1兩,山藥1兩,貝母半兩,百部半兩,柏子仁半兩,破故紙半兩,桂心半兩,杜仲(姜汁炒)半兩,麥門冬(焙干)半兩,人參3錢,沉香3錢。
【制法】煉蜜為丸,如芡實(shí)大。
【功能主治】肺病兼腎癥,咳嗽久不止,吐痰涎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紫蘇湯送下。
【摘錄】《育嬰秘訣》卷三
上文介紹了大阿膠丸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guān)的用藥禁忌哦。
黃連阿膠丸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黃連阿膠丸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qiáng)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黃連阿膠丸如何吃最好。
【處方】阿膠(碎炒)30克 黃連90克 茯苓60克
【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以水調(diào)阿膠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調(diào)血,燥濕止痢。治熱痢,諸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溫水送下。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六
【處方】黃連(去須)1兩半,白茯苓半兩,白芍半兩,阿膠半兩(杵碎,慢火炒如珠子白色,別杵為細(xì)末)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斟酌米醋多少,熬膠得所,和勻,入臼杵萬下,眾手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熱痢下重,膿血疼痛,腹中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自20丸為始,止于50丸,食前以米飲送下,每日2-3次。以知為度,未知加藥。更丸一等如黃米大,與小兒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養(yǎng)生必用》
【處方】黃連3錢,阿膠(炒)2錢,白茯苓1錢,當(dāng)歸1錢,木香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為丸。
【功能主治】小兒赤痢。
【用法用量】米飲送下。
【摘錄】《育嬰秘訣》卷三
【處方】黃連1兩,阿膠1兩。
【制法】上為丸。
【功能主治】陰虛暑濕積熱,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腸紅膿血,熱毒內(nèi)蘊(yùn),酒熱傷肝,心煩痔漏??谠餆┛?。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炒米湯送下。
【摘錄】《飼鶴亭集方》
【處方】黃連1兩,阿膠1兩(炒),砂仁1兩,當(dāng)歸1兩,白術(shù)1兩,干姜(炒)1錢5分,枳殼(炒)5錢,炙甘草3錢。
【制法】上為末,加鹽梅肉3兩,入少醋,同杵為丸。
【功能主治】妊娠下利赤白,腸鳴后重,谷道疼痛。
【用法用量】以陳米湯送下。
【摘錄】《廣嗣紀(jì)要》卷十二
上文介紹了黃連阿膠丸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黃連阿膠丸來為我們的健康護(hù)航。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dǎo)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qiáng)補(bǔ)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經(jīng)效阿膠丸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阿膠(銼碎,微炒)1兩,卷柏(去塵土)1兩,干山藥1兩,生干地黃1兩,雞蘇1兩,大薊(獨(dú)根者最佳,曬干)1兩,五味子(凈)1兩,柏子仁(別研)半兩,茯苓半兩,人參半兩,百部半兩,遠(yuǎn)志(去心)半兩,麥門冬半兩,防風(fēng)(凈)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勞嗽。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加至1丸,濃煎小麥并麥門冬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若覺氣虛,不宜空心服。
【摘錄】《蘇沈良方》卷五
沒有想到吧,經(jīng)效阿膠丸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發(fā)揚(yáng)光大,繼承下去。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xiàng)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jìn)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槐膠丸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槐膠(以酒化為膏)2兩,牛黃(別研)半兩,麝香(別研)半兩,羚羊角(鎊)1兩,石龍子(炙焦,別研)1枚,蜈蚣(微炙,別研)5枚,丹砂(研)半兩,干蝎(微炒,別研)半兩,蜚蠊(炒焦,別研)7枚,芫青(炒焦,別研)7枚,虻蟲(炒焦,別研)14枚,(庶蟲)蟲(炒焦,別研)7枚,巴豆49粒(用水煮紫色,去皮膜心,研如膏,存油)。
【制法】上各為末,拌勻,用糯米粥和槐膠、巴豆成膏,以和諸藥,丸如綠豆大,別以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肝約血聚,使人多怒,面青脅痛。
【用法用量】每服3丸,木香湯送下,甚至5丸,不拘時候;如人行20里再服。以知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一
【處方】槐膠2兩,天麻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蔓荊實(shí)半兩,何首烏(去黑皮)1兩,甘草(生,銼)半兩,人參半兩,生干地黃(焙)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槐花(炒)3分,菊花3分。
【制法】上為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風(fēng)氣肢節(jié)疼痛,遍身搔癢麻木,頭目昏痛,咽膈煩滿。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荊芥、薄荷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二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槐膠丸,我們知道槐膠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槐膠丸來為我們的健康護(h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