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聰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復聰湯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齡,新陳代謝減慢,免疫機能下降,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應該好好調理身體了,中藥方劑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復聰湯這款方劑。
【別名】復聰散(《仁術便覽》卷一)。
【處方】半夏(制)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萹蓄 木通 瞿麥 黃柏(去粗皮,炒褐色)各3克
【功能主治】治痰火上攻,耳聾耳鳴。
【用法用量】上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00毫升??崭埂⑴R臥各一服。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別名】復聰散
【處方】半夏(制)1錢,陳皮(去白)1錢,白茯苓(去皮)1錢,甘草(炙)1錢,萹蓄1錢,木通1錢,瞿麥1錢,黃柏(去粗皮,炒褐色)1錢。
【功能主治】痰火上攻,耳聾耳鳴。
【用法用量】復聰散(《便覽》卷一)。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引姚方伯方
看完了上文對復聰湯的介紹,是不是對復聰湯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多接觸這方面的東西,做到有備無患。
Ys630.com相關知識
說到聰耳益氣湯,大家應該能猜到這是一種中藥的方劑,但是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癥的,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番。
【處方】黃耆3宛 甘草(炙)1.5克 人參1克 當歸0.6克(酒,焙干)橘皮0.6克 升麻0.6克 柴胡 白術 菖蒲 防風 荊芥各1克
【功能主治】主腎虛耳聾,重聽。
【用法用量】上藥哎咀,作一服。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理例·附方》
【處方】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黃耆、當歸、防風、荊芥、橘皮、升麻、柴胡、石菖蒲。
【功能主治】益氣聰耳。主精脫耳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2鐘,煎8分??招臏胤?。
【摘錄】《增補內經拾遺》卷四
聰耳益氣湯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復正湯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復正湯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防風3克 荊芥3克 細辛2.5克 黃芩6克 烏藥6克 天麻6克 當歸9克(酒洗)白芍6克(酒炒)川芎4.5克 白術4.5克(去蘆)陳皮4.5克(去白)半夏6克 枳殼3克(去瓤,麩炒)白芷2.4克 桔梗2.4克 僵蠶9克 甘草2.4克 白茯苓6克(去皮)
【制法】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治風中經絡,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二
【處方】熟地5錢,白術5錢,柴胡2錢,山茱萸2錢,茯苓2錢,丹皮2錢,甘草1錢,山藥3錢,神曲5分,貝母5分。
【功能主治】思慮憂愁,脾腎兩傷,面黃體瘦,感冒風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九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復正湯,我們知道復正湯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季節(jié)的交替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讓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敦復湯。
【處方】野臺參12克 烏附子9克 生山藥15克 補骨脂(炒,搗)12克 核桃仁9克 萸肉(去凈核)12克 茯苓4.5克 生雞內金(搗細)4.5克
【功能主治】溫補腎陽。主下焦元氣虛憊,相火衰微,致腎弱不能作強,脾弱不能健運,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瀉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方中以人參為君,與萸肉、茯苓并用,能大補腎中元氣,元氣既旺,相火自生;又用烏附子、補骨脂之大熱純陽,直達下焦,以助相火之熱力;核桃仁之溫潤多脂,峻補腎臟,以厚相火之基址。且附子與人參同用名參附湯,為回元陽之神丹,補骨脂與核桃仁并用名青蛾丸,為助相火之妙品。又恐藥性太熱,能傷下焦之真陰,故又重用生山藥以滋下焦之真陰,固下焦之氣化。至于雞內金既能健運脾胃,疏通補藥之滯,又可收澀膀胱,逗留熱藥之性。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之功。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野臺參4錢,烏附子3錢,生山藥5錢,補骨脂4錢(炒,搗),核桃仁3錢,萸肉4錢(去凈核),茯苓1錢半,生雞內金1錢半(搗細)。
【功能主治】溫腎補脾。主下焦元氣虛憊,相火微弱,致腎弱不能作強,脾弱不能健運,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瀉,一切虛寒諸證。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看完了本文對敦復湯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會去應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柝蕪褪褪且环N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玳瑁片3g,珍珠母30g(先下),辰麥冬9g,寒水石30g,蛇含石30g,朱茯神12g,天竺黃9g,陳膽星9g,川雅連2.4g,遠志肉4.5g,干菖蒲4.5g,活磁石30g(先下),白金丸9g(吞服)。
【功能主治】平肝泄熱,鎮(zhèn)心定驚,佐以豁痰啟竅。主陰虛陽亢,心肝失養(yǎng),熱郁血分,氣火挾痰,上蒙清竅之發(fā)作性昏厥。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臨床應用】發(fā)作性昏厥:周某某,男,65歲,職員?;颊咭酝蟹磸桶l(fā)作性意識喪失伴有尿失禁史。神經內科診斷為發(fā)作性昏厥。近兩月來昏厥兩次,發(fā)作時意識喪失,小便自遺,每次約1分鐘,自覺胸中痞悶,心悸怔仲,口渴欲飲,心煩少寐,舌紅苔薄,脈來細弦?guī)?shù)。恙有痰熱內蘊,肝陽上亢,心陰不足,神不守舍之象。投以“昏厥復省湯”7劑后,昏厥頭暈未作。后隨證加減治療近兩月而停藥,隨訪年余未發(fā)。
【摘錄】《千家妙方》卷上引董漱六方
看了上面文章關于昏厥復省湯的介紹,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yǎng)生之道,科學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加減復脈湯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黃18克 生白芍18克 麥冬(不去心)15克 阿膠9克 麻仁9克
【功能主治】滋陰潤燥。治溫熱病后期,陰液虧虛,手足心熱,口燥咽干,脈虛大。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服。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
【處方】北沙參、龍牙燕、陳阿膠、吉林參、麥冬、大生地、生白芍、清炙草、白毛石斛、鮮茅根。
【功能主治】滋養(yǎng)陰液。主伏暑傷寒,在陰分精室,余熱未清者。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引葉氏方
上面就是關于加減復脈湯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加減復脈湯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
龍牡復脈湯,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龍牡復脈湯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龍牡復脈湯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吉林參3克 陳阿膠4.5克 雞子黃1枚(包煎)生龜版 生牡蠣各24克 化龍骨6克 生鱉甲12克 真玳瑁4.5克 生白芍9克 麥冬9克 大生地12克 炙甘草4.5克 大坎炁1條(酒洗)
【功能主治】扶正復脈,潛陽鎮(zhèn)逆。治真陽下竭,虛陽上脫,卒然痙厥,舌紅,面青,目合口開,手不握固,音嘶氣促,甚則冷汗淋漓,手足逆冷,二便自遺,氣息俱微,脈沉伏,或微弱無神,或不應指。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
【注意】熱痰上涌之閉證忌用。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于龍牡復脈湯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醫(yī)學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