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異功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加減異功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加減異功散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加減異功散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加減異功散如何吃最好。
【處方】人參3錢,白術(shù)3錢,茯苓3錢,京芍藥3錢,黃耆3錢,當(dāng)歸3錢,桔梗3錢,厚樸3錢,紫草3錢,粉草(炙)3錢。
【功能主治】小兒痘疹。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錄】《普濟方》卷四○三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甘草(炙)1錢,陳皮,青皮,枳實(炒),厚樸(炒),半夏曲,黃連(姜汁炒)1錢5分,木香、丁香、藿香葉。
【制法】上為末,神曲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久傷,脘腹虛脹,按之則濡,扣之有聲者。
【用法用量】方中陳皮、青皮、枳實、厚樸、半夏曲、木香、丁香、藿香葉用量原缺。
【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三
【處方】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炙甘草、陳皮、當(dāng)歸、黃芩、柴胡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妊娠痎瘧日久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米飲送下,日3服。得汗而解?;蚣泳爬喵M甲作丸,服之尤妙。
【摘錄】《廣嗣紀(jì)要》卷十一
文章介紹的加減異功散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加減異功散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ys630.COm精選閱讀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yán)重的可導(dǎo)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加味異功散。
【處方】黨參(去蘆,米炒)2錢,白術(shù)(凈)1錢5分,陳皮1錢,麥芽(炒)1錢,茯苓1錢,神曲(炒)1錢,炙草1錢。
【功能主治】補脾消食。主產(chǎn)后傷食,吞酸噯腐,滿悶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
【摘錄】《不知醫(yī)必要》卷四
【處方】黨參(去蘆,米炒)1錢5分,陳皮1錢,扁豆(炒,杵)1錢5分,生薏米3錢,白術(shù)(凈)2錢,山藥(炒)2錢,澤瀉(鹽水炒)1錢,白茯苓1錢5分,炙草1錢。
【功能主治】脾虛有濕所致帶下病。
【用法用量】
【摘錄】《不知醫(yī)必要》卷四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陳皮1錢,山楂2錢,谷芽3錢,甘草5分,砂仁8分,生姜1片,黑棗3個,
【功能主治】健脾養(yǎng)胃。主疫疹愈后,脾胃虛弱,食少不化。
【摘錄】《疫疹一得》卷下
【處方】人參、白術(shù)2錢,茯苓1錢半,甘草(炙)1錢,當(dāng)歸2錢,陳皮(去白)1錢,鉤藤鉤錢半(此味后入,過煎無力)。
【功能主治】補脾胃。主小兒慢驚風(fēng)證。脾胃虛弱,肝木所勝,外虛熱而內(nèi)真寒。
【用法用量】
【摘錄】《會約》卷十九
【處方】黨參3錢,白術(shù)4錢,茯苓2錢,甘草1錢,廣皮2錢,蘄艾3錢,烏鲗骨8錢,續(xù)斷3錢。
【功能主治】補氣健脾。主因脾虛氣弱,妊娠4-5月,胎動不安,腰酸腹痛,有時下血,氣短神倦,面色浮黃,大便下利,舌淡苔白滑,脈沉滑。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甘草3分,陳皮5分,砂仁(研)5分,藿香5分,神曲(炒)1錢,陳米(年久者佳)1合。
【功能主治】胃虛而嘔,不喜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取順流水2大盞,煎沸,泡伏龍肝,擂細攪渾,放冷澄清,取1盞,加生姜3片,大棗1個,入藥煎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
【處方】人參、黃耆、白芍、茯苓、陳皮、甘草、煨姜、大棗。
【功能主治】小兒痘瘡至7-8日
【用法用量】小兒痘瘡至七八日,竟用加味異功散加白術(shù)。
【摘錄】《醫(yī)家心法》
【處方】異功散加山楂、神曲、厚樸、生姜。
【功能主治】產(chǎn)后發(fā)熱,嘔吐脹悶屬傷食,或倦怠氣乏,屬傷氣者。
【摘錄】《金鑒》卷四十七
【處方】人參、白術(shù)(蜜炙)、當(dāng)歸、川芎、陳皮(去白)、茯苓、阿膠(蛤粉炒珠)、麥冬(去心)、炙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預(yù)防妊娠五月以前墮胎。主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個,水煎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加味異功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
藥物組成 黃芪45g陳皮6g 甘草9g 黨參15g 白術(shù)12g 茯苓12g
制劑用法 每日1劑,分2次服。另用50%酒精1000ml將上方浸泡1周,取汁兌人5%斑蝥酊,外搽脫發(fā)區(qū),每70ml異功散酊兌30ml5%斑蝥酊,每日2次。 適應(yīng)病證 斑禿,氣血虛。 病案舉隅 徐某,女,28歲?;及叨d1月。查頭部有不規(guī)則性脫發(fā)區(qū),頭皮光亮,脫發(fā)區(qū)邊緣的頭發(fā)松動易拔,脫發(fā)區(qū)有瘙癢麻木感,伴頭昏失眠,脈細數(shù),舌淡苔薄。此乃血虛風(fēng)燥所致,以上方加雞血藤、天麻、熟地黃等藥,連服5日。外用異功散酊涂搽,脫發(fā)好轉(zhuǎn),又服10日,可見脫發(fā)區(qū)有細軟、灰白色的毳毛,再服異功散10日,患處毛發(fā)逐漸變粗、變黑,再服5劑鞏固,毛發(fā)恢復(fù)正常。隨訪2年未見頭發(fā)脫落。 資料來源 馬建國,等.河北中醫(yī),1998,20(1):37 評 按 異功散在組方上恰恰具備補益氣血之功效。黃芪、黨參、白術(shù)補中益氣、互生氣血;陳皮、茯苓健脾和中,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健脾同樣能達到補益氣血之目的。 臨癥加減:舌質(zhì)紅絳者加墨旱蓮草30g;舌苔白膩者加藿香9g;脫發(fā)區(qū)瘙癢、有麻木感者加雞血藤19g、天麻9g、熟地黃20g;伴頭昏、耳鳴、失眠、苔剝舌淡、脈細等癥狀者,屬肝腎不足之證,加何首烏25g,當(dāng)歸12g,枸杞子12g,懷牛膝12g;伴頭痛、胸脅疼痛、舌有瘀斑、脈象沉細等癥狀者,屑氣滯血瘀且病程較長者加赤芍12g,川芎15g,桃仁15go .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加味異功湯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人參3錢,當(dāng)歸1錢5分,肉桂1錢5分,炙甘草2錢,茯苓3錢,于術(shù)(炒焦)3錢,生姜3錢,大棗(去核)2個,廣皮2錢。
【功能主治】辛甘溫陽。主瘧邪久羈,因瘧成勞,而成勞瘧;絡(luò)虛而痛,陽虛而脹,脅有瘧母,邪留正傷。
【用法用量】水5杯,煮成兩杯,滓再煮1杯。分3次服。
【各家論述】此證氣血兩傷,《經(jīng)》云:勞者溫之。故以異功溫補中焦之氣,歸、桂合異功,溫養(yǎng)下焦之血,以姜、棗調(diào)和營衛(wèi),使氣血相生,而勞瘧自愈。此方補氣,人所易見,補血人所不知,《經(jīng)》謂,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凡陰陽兩傷者,必于氣中補血,定例也。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
由上文可知加味異功湯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歸芍異功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歸芍異功散(《類證治裁》卷七)。
【處方】人參 白術(shù)(土炒)廣陳皮 白芍(酒炒)當(dāng)歸身各3克 白茯苓6克 甘草(炙)1.5克 燈心150厘米
【功能主治】益氣扶脾,健胃止瀉。治舌疳,舌菌,兼見大便溏薄。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六
【別名】歸芍異功散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土炒),廣陳皮1錢,白芍(1錢酒炒),當(dāng)歸身1錢,白茯苓2錢,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扶脾,健胃,止瀉。主舌疳,癰瘍、便血屬脾虛者。
【用法用量】歸芍異功散(《類證治裁》卷七)。
【摘錄】《金鑒》卷六十六
通過上面對歸芍異功湯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xiàn)在。到了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tǒng)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
對于加減槐花散這種方劑,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加減槐花散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條芩3克 黃連2,4克 槐花(炒)2.1克 枳殼1.5克 升麻3.6克 赤芍藥3克 生地黃2.4克 蒼術(shù)4.5克 甘草0.6克 當(dāng)歸1.5克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涼血止血。治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七
通過上面對加減槐花散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xiàn)在。到了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tǒng)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禹功散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黑牽牛頭末120克 茴香30克(炒)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行氣消腫,逐水通便。治陽水、陽黃,便秘脈實,元氣未虛者。
【用法用量】以生姜汁調(diào)3~6克,臨臥服。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陳皮 半夏(姜制)赤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shù)(炒)木通各3克 條芩2.4克 升麻0.9克 甘草0.9克 山梔子(炒)3克
【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熱,小便不通,諸法不能奏效者。
【用法用量】上銼一劑。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時服。得解而止。
【備注】原書云:此方服后,“妙在探吐,譬如滴水之器,閉其上竅則不瀝,拔之則水通流泄矣?!?/p>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上面介紹了禹功散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加減洗心散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加減洗心散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加減洗心散如何吃最好。
【處方】黃連3g,炒梔子6g,黃芩9g,酒大黃6g,桔梗6g,知母9g,元參6g,赤芍9g,歸尾6g,荊芥1.5g。
【功能主治】清心瀉火,宣肺活瘀。主心中郁火乘肺,上攻氣輪,而為火疳,初起顆粒從白睛深層向外隆起,形圓如榴子,或橢圓如扁豆,色暗紅或呈紫紅,按之則痛。繼則顆粒漸大,色赤而痛,羞明流淚,視物不清。若病變侵及風(fēng)輪,就會引起青睛疾患,重者波及水輪,導(dǎo)致視物昏蒙,甚至失眠。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方中黃連、炒梔子清心瀉火;黃芩、知母清瀉肺火,且有知母之潤,以免火邪傷陰;酒大黃清瀉大腸,實為臟病腑取,意在瀉肺;桔梗宣肺散結(jié),使邪火得以疏散;元參滋腎養(yǎng)陰,以免火邪傷及神水;赤芍、歸尾活瘀通絡(luò),引血下行;荊芥一則助桔梗宣肺散結(jié),二則助赤芍、歸尾活瘀通絡(luò)。
【臨床應(yīng)用】火疳袁某,女,34歲,1971年3月5日初診:左目赤痛3月余,曾在當(dāng)?shù)蒯t(yī)院診斷為鞏膜炎癥,經(jīng)用青鏈霉素肌肉注射,局部滴用可的松,藥后癥減,停藥即發(fā),自覺羞明、流淚、脹痛、視物不清。檢查,左眼白睛內(nèi)側(cè)有一暗紅色隆起,風(fēng)輪內(nèi)側(cè)邊緣有云翳一片。此為火疳合并青睛生翳。給加減洗心散加秦皮3g,密蒙花9g,增元參3g,服藥15劑。復(fù)診:白睛顆粒見小,風(fēng)輪云翳減退,但仍脹痛,以前方加夏枯草9g,又服21劑,左目白睛內(nèi)側(cè)顆粒全消,色呈灰白,風(fēng)輪邊緣仍留有薄翳。囑其停藥,觀察18個月未再復(fù)發(fā)。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加減洗心散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加減三五七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加減三五七散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加減三五七散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細辛(八兩) 干姜(炮.十兩) 防風(fēng)(去蘆.十二兩) 山茱萸(去核.十六兩) 茯苓(去皮.十六兩)
【功能主治】治八風(fēng)五痹,肢體不仁;大治風(fēng)寒入腦。陽虛頭痛,畏聞人聲,目旋運轉(zhuǎn),耳內(nèi)蟬鳴,濕痹腳氣緩弱并治。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diào)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大三五七散
【處方】山茱萸、干姜(炮)、茯苓(去皮),各三斤。附子(炮.去皮.臍)三十五個,細辛一斤八兩,防風(fēng)(去蘆)四斤。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八風(fēng)、五痹,癱瘓曳,口眼斜,眉角牽引,項背拘強,牙關(guān)緊急,心中憒悶,神色如醉,遍身發(fā)熱,骨節(jié)煩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膚俽動或如蟲行。又治陽虛頭痛,風(fēng)寒入腦,目旋運轉(zhuǎn),有似舟船之上,耳內(nèi)蟬鳴或如風(fēng)雨之聲。應(yīng)風(fēng)寒濕痹,腳氣緩弱等疾,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大三五七散、三五七散
【處方】山茱萸3斤,干姜(炮)3斤,茯苓(去皮)3斤,附子(炮,去皮臍)35個,細辛1斤8兩,防風(fēng)(去蘆)4斤。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八風(fēng)五痹,癱瘓亸曳,口眼?斜,眉角牽引,項背拘強,牙關(guān)緊急,心中憒悶,神色如醉,遍身發(fā)熱,骨節(jié)煩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膚瞤動或如蟲行;又治陽虛頭痛,風(fēng)寒入腦,目旋運轉(zhuǎn),有似舟船之上,耳內(nèi)蟬鳴,或如風(fēng)雨之聲。應(yīng)風(fēng)寒濕痹,腳氣緩弱等疾。
【用法用量】大三五七散(原書同卷)、三五七散《丹溪心法》卷四。
【摘錄】《局方》卷一(紹興續(xù)添方)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加減三五七散有很多的作用與功效,它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時多關(guān)注一下加減三五七散。
我們都知道加減烏金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加減烏金散其實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對的話,是不能讓這種方劑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厚樸2錢,柴胡2錢,黃芩2錢,麻黃2錢,陳皮1錢5,當(dāng)歸1錢5,川芎1錢5,桔梗1錢5,茯苓1錢5,白芍1錢5,熟地1錢五,羌活1錢,草果1錢,半夏1錢,甘草9分。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敗血虛弱,感冒風(fēng)寒,發(fā)寒熱,四肢酸痛,頭昏目眩。
【用法用量】上分2劑。加生姜3片,蔥3根,水煎,不拘時服。
【摘錄】《女科萬金方》
【處方】厚樸1錢5分,柴胡1錢5分,黃芩1錢5分,麻黃2錢,陳皮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川芎1錢5分,桔梗1錢5分,茯苓1錢5分,桂枝1錢,蒼術(shù)1錢,白芷1錢,枳殼1錢,羌活2錢,草果2錢,半夏2錢,甘草9分,白芍藥1錢5分,熟地黃1錢5分。
【制法】上銼為散,分作兩服。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寒熱似瘧。三陰瘧有鍺雜之邪者。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1鐘半,加生姜3片,蔥3莖,煎至1鐘,不拘時服。
【摘錄】《準(zhǔn)繩·女科》卷五
【處方】柴胡8錢,桂枝兩半,黃芩兩半(酒炒),厚樸兩半,白芍兩半(酒炒),半夏兩半(制),甘草5錢,生姜10片,蔥白10枚。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寒傷腠理,熱遏胸中,寒熱往來,胸滿嘔惡,脈數(shù)弦滯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桂枝溫經(jīng)散寒,黃芩清里瀉熱,柴胡疏腠理之邪,厚樸散胸中之滿,半夏醒脾燥濕,白芍?jǐn)筷幒蜖I,生姜溫胃散寒邪,蔥白解表通陽氣,甘草以緩中和胃也。為散水煎,使寒邪外解則遏熱自化,而胸中之陽氣廓然,何胸滿嘔惡不退,往來寒熱不定乎!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總得來說加減烏金散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制劑,因此在臨床的應(yīng)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因為采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加減白術(shù)散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香薷、陳皮、厚樸、蒼術(shù)、烏藥、砂仁、藿香、干葛、竹茹、木瓜、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豬苓、澤瀉。
【功能主治】妊娠霍亂,陰陽清濁相干,甚則傷胎。
【用法用量】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處方】人參2錢,茯苓2錢,白術(shù)2錢,枳殼1錢,柴胡1錢,藿香1錢,干葛1錢,五味1錢,木香1錢,炙草1錢。
【功能主治】消中,消谷善肌。
【摘錄】《蒿崖尊生》卷十一
【處方】葛根2錢,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木香5分,知母5分,黃柏5分,甘草5分,五味子9粒。
【功能主治】中消,飲食多,不甚渴,小便數(shù),肌肉瘦;或消谷善饑者。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加減白術(shù)散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加減白術(shù)散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決定。
加減正氣散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加減正氣散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藿香葉、半夏(研細,用姜汁搜和,炙黃色)、厚樸(去皮,姜炙)、陳皮(去白)、甘草(炙)、白茯苓、草果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傷寒傷風(fēng),不論表里。
【用法用量】每服2大錢,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7分,食前稍熱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七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藿香、蒼術(shù)(米泔浸炒)、厚樸(姜汁炒)、陳皮、砂仁、香附、半夏(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藿亂。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枚,燈心1團,水煎,溫服。
【摘錄】《回春》卷三
最后提醒下加減正氣散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