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痛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應痛丸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diào)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應痛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下哦。
【處方】破故紙 骨碎補(去毛)蒼術(生用)草烏各250克 穿山甲(去膜,桑柴灰炒,起泡為度,砂炒亦可)舶上茴香(炒)各180克
【制法】草烏用生姜500克搗爛淹兩宿,焙干,與眾藥共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折傷后,為四氣所侵,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酒或米湯送下。
【注意】服藥后,忌熱物片時。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
上文是對應痛丸的一些相關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diào)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應痛丸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yS630.Com相關推薦
活血應痛丸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工藝技術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活血應痛丸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別名】活血定痛丸
【處方】狗脊(去皮)4斤,蒼術(米泔浸1宿,去皮)6斤,香附子(去毛,炒)7斤半,陳皮(洗,去蒂)5斤半,沒藥(別研)12兩,威靈仙(洗)2斤,草烏頭1斤半(半炮)。
【制法】上為細末,用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脈,壯筋骨,宣流氣脈。主風濕客于腎經(jīng),血脈凝滯,腰腿重疼,不能轉(zhuǎn)側(cè),皮膚不仁,遍身麻木;上攻頭面虛腫,耳內(nèi)常鳴;下注腳膝,重痛少力,行履艱難;項背拘攣,不得舒暢。
【用法用量】活血定痛丸(《奇效良方》卷三十九)。
【注意】久服忌桃、李、雀、鴿、諸血物。
【摘錄】《局方》卷一(紹興續(xù)添方)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活血應痛丸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
克應丸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克應丸,因為克應丸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熟地黃 赤芍藥各60克 當歸75克 赤石脂(煅)龍骨 牡蠣(煅,以酒淬)茯苓 牡丹皮 川芎 艾葉(制,研)各30克
【制法】上藥研末,醋糊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經(jīng)養(yǎng)血,固澀止帶。治婦人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白湯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卷八十四
【處方】熟地黃2兩,赤芍藥2兩,當歸2兩半,赤石脂(煅)1兩,龍骨1兩,牡蠣(煅,以酒淬)1兩,茯苓1兩,牡丹皮1兩,川芎1兩,艾葉(制,研)1兩。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八十四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克應丸的功效與作用了吧?克應丸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diào)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六應丸,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丁香、蟾酥、雄黃、牛黃、珍珠、冰片
【性狀】黑色有光澤的微丸,斷面深黃色;味苦、辛,有麻舌感。
【炮制】以上六味,雄黃水飛成細粉,其余五味分別研成細粉。加淀粉適量,混勻,制丸,干燥,以黑色氧化鐵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火毒內(nèi)盛,乳蛾,喉痹,癤癰瘡瘍,咽喉炎以及蟲咬等。
【用法用量】飯后服,一次10丸,兒童一次5丸,嬰兒一次2丸,一日3次;外用,以冷開水或醋調(diào)敷患處。
【規(guī)格】每5丸重19m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六應丸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diào)養(yǎng)。
百應丸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百應丸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百應丸的相關知識吧。
【處方】麥糵(炒)5錢,神曲(炒)5錢,丁皮5錢,桂皮(去粗皮)5錢,玄胡索5錢,縮砂仁5錢,肉豆蔻5錢,京三棱1兩,廣術(炮)1兩,雄黃(去石)1兩,青皮(去衣)1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檳榔1兩,代赭石1兩,木香1兩。
【制法】上為細末,消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年深日近痃癖氣塊,癥癖痛積聚,氣積、滯積、酒食積、五臟停滯不消,小便黃赤,四肢沉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小腸氣,茴香湯送下;心痛,熱醋送下;產(chǎn)后寒熱腹痛,當歸、紅花湯送下;內(nèi)外積傷,蔥白湯送下;常服,茶、酒或鹽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二引《經(jīng)驗秘方》
看完了上文對于百應丸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y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艷麗的瑰寶,淵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nèi)ヌ剿鳌?/p>
只要一提到神應丸,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黃蠟60克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各15克 丁香 木香各6克
【制法】上先將黃蠟用好醋煮,去滓穢,將巴豆、杏仁同炒黑,煙盡,研如泥,將黃蠟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開,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內(nèi),同攪,旋下丁香、木香等藥末,研勻,搓作挺子,油紙裹了旋丸用。
【功能主治】治內(nèi)傷生冷,腹痛腸鳴,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溫米飲送下,一日三次。
【摘錄】《內(nèi)外傷辨》卷下
【處方】黃連60克(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吳茱萸(凈)60克 罌粟殼30克(去筋、木,十分凈,炒黑色)木香60克
【制法】上為細末,用胨倉米粉同好米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瀉腸鳴腹痛,赤白痢,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時用米飲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經(jīng)驗方》
【處方】大黃90克(酒浸,九制)人參18克 鱉甲60克(生醋炒)當歸60克 桃仁60克(去尖)生地120克 黃芩30克 甘草18克
【制法】搗為細末,韭汁糊丸,每丸9克,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干血癆。干血內(nèi)結(jié),瘀熱不化,郁久成癆,男子則遺精,女子則不育,脈澀沉數(shù)。
【用法用量】經(jīng)閉者,紅花酒下2丸,骨蒸者,地骨皮,咳嗽者,桑白皮,并俱用童便煎凈汁送下1丸。
【備注】方中大黃蕩熱啟閉,酒制引入血分以通經(jīng);人參扶元補氣,生用少佐諸藥以助力;鱉甲、桃仁散結(jié)破堅;甘草緩沖州之氣;黃芩清內(nèi)伏之熱;當歸養(yǎng)血活血,助生地以滋新血;丸以韭汁開血結(jié),衣以朱砂寧心神,配合成方,共奏活血化瘀之功。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十九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神應丸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追風應痛圓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追風應痛圓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追風應痛圓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威靈仙、狗脊(去毛),各四兩。何首烏、川烏(炮.去皮.臍),各六兩。乳香(研)一兩,五靈脂(酒浸.淘去沙石)五兩半。
【炮制】上為末,酒糊為圓。
【功能主治】一切風疾,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口眼斜,牙關緊急,語言蹇澀,筋脈攣急,百骨節(jié)痛,上攻下注,游走不定,腰腿沉重,耳鳴重聽,腳膝緩弱,不得屈伸,步履艱難,遍身麻痹,皮膚頑厚。又,婦人血風攻注,身體疼痛,面浮肌瘦,口苦舌干,頭旋目眩,昏困多睡;或皮膚瘙癢,癮疹生瘡,暗風夾腦,偏正頭疼,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圓,加至二十圓,麝香溫酒吞下,只溫酒亦得,食稍空服。
【注意】孕婦不可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對于追風應痛圓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