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太一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jié)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加味太一膏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基本上一提到加味太一膏,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加味太一膏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肉桂2兩,白芷2兩,當歸2兩,玄參2兩,赤芍2兩,生地2兩,大黃2兩,土木鱉2兩,真阿魏3錢,輕粉4錢,槐枝100段,柳枝100段,血余1兩,東丹40兩,乳香末5錢,沒藥末3錢。
【制法】上藥前10味并槐柳枝,用真麻油足稱5斤,將藥浸入油內(nèi),春5、夏3、秋7、冬10,候日數(shù)已畢,入潔凈大鍋內(nèi),慢火熬至藥枯浮起為度,住火片時,用布袋濾凈藥渣,將油稱準足數(shù),將鍋展凈,復(fù)用細舊絹,將油又濾入鍋內(nèi),要清凈為美,將血余投下,慢火熬至血余浮起,以柳棒挑看似膏溶化之象,方算熬熟。凈油1斤,將飛過黃丹6兩5錢徐徐投入,火加大些,夏、秋亢熱,每油1斤,加丹5錢,不住手攪,候鍋內(nèi)先發(fā)青煙,后至白煙,疊疊旋起,氣味香馥者,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將膏滴入水中,試軟硬得中,如老,加熟油,若稀,亦加炒丹,每各少許,漸漸加火,務(wù)要冬、夏老嫩得所為佳,候煙盡,端下鍋來,方下阿魏,切成薄片,散于膏面上化盡,次下乳、沒、輕粉攪均,傾入水內(nèi),以柳棍摟成1塊,再換冷水浸片時,乘溫每膏半斤,扯拔百轉(zhuǎn)成塊,又換冷水投浸。
【功能主治】發(fā)背癰疽及一切惡瘡,跌撲傷損,濕痰流毒,風濕風溫,遍身筋骨走注作痛,內(nèi)傷風郁,心腹胸背攻刺作疼,腿腳酸軟,腰膝無力,湯潑火燒,刀傷棒毒,五損內(nèi)癰,七傷外癥(俱貼患處);男子遺精,婦人白帶(俱貼臍下);臟毒腸癰(亦可丸服);諸般瘡癤血氣癩癢,諸藥不止痛癢者。
【用法用量】隨用時每取1塊,銅杓內(nèi)復(fù)化,隨便攤貼至妙。
【摘錄】《外科正宗》卷一
總得來說加味太一膏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制劑,因此在臨床的應(yīng)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因為采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ys630.COm精選閱讀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加味太乙膏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加味太乙膏。
【處方】黃柏5錢,防風5錢,元參5錢,赤芍5錢,白芷5錢,生地5錢,大黃5錢,歸身5錢,肉桂5錢,海藻5錢,昆布5錢,蒼術(shù)5錢,金銀花1兩,皂角刺5錢,山慈姑5錢,桂枝5錢,土貝母1兩,何首烏1兩,苦參1兩,連翹花粉1兩。
【制法】上藥用麻油5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去渣,入飛過紅丹40兩收膏,離火入血竭末5錢。
【功能主治】拔毒收口。主跌打損傷,風寒濕痹,腰腹心胃疼痛,并已潰瘡瘍。
【用法用量】攤貼。
【摘錄】《惠直堂方》卷四
【處方】真麻油24兩,亂發(fā)1大團(黑潤者佳),蓖麻子200粒(去殼,搗碎),大生地4兩(切片),黑玄參3兩,大黃(切片)3兩,全當歸3兩,赤芍2兩,白芷2兩,肉桂(去盡粗皮,切碎)2兩,明松香1斤(搗碎,入大蔥管內(nèi),以線縛好,放碗內(nèi),隔湯蒸化,取出候冷,去蔥研細8兩),真黃丹20兩(其色黃者為真,水飛曬干,炒黑色10兩),滴乳香(箬上烘去油,研細)2兩,真沒藥2兩(箬上焙去油,研細)。
【制法】先將麻油煎滾,零入亂發(fā),以桃柳枝不住手攪,令發(fā)熔化,再入蓖麻子煎枯,再入生地、大黃、當歸、赤芍、白芷、肉桂,慢火煎熬,至藥色枯黑,濾去渣,慢火熬濃,方入松香、黃丹、乳香、沒藥收之成膏,欲軟硬得所,滴水成珠為度,夏天宜略老,冬天宜略嫩。膏藏瓷器中。
【功能主治】一切腫毒,已潰未潰,跌打損傷,風濕氣痛。
【用法用量】旋用旋攤,外貼。
【摘錄】《馮氏錦囊·外科》卷十九
【處方】當歸2兩,生地黃2兩,芍藥2兩,玄參2兩,大黃2兩,甘草4兩。
【制法】用麻油2斤煎丹收膏。
【功能主治】一切瘡瘍。
【用法用量】《靈驗良方匯編》有白芷。
【摘錄】《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通過上面對加味太乙膏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加味太乙膏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加味太乙膏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加味枇杷膏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枇杷葉50、60斤(干鮮俱可,如不咳嗽不用),大梨2個(要深臍的,去皮心,切碎),蜜半杯(先熬滴水成珠,如大便溏瀉不用),大棗8兩(或黑圓棗,或徽棗均可。煮熟,乘熱去皮),建蓮肉4兩(不去皮)。
【制法】先將枇杷葉放鍋內(nèi),用河水多煎幾滾,取湯用絹淋清汁,其煎過之枇杷葉棄之不用。后將梨、棗、蓮肉、蜜同放鍋內(nèi),鋪平,然后將枇杷葉煎的清汁淹滿略高些,蓋好,煮半枝線香翻轉(zhuǎn),再煮半枝線香,用瓷罐收好。
【功能主治】潤肺健脾。主氣血兩虛,身體羸瘦,四肢酸軟,精神倦怠,腰疼脊痛、飲食減少,一切不足弱癥。
【用法用量】隨意溫食。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guān)于加味枇杷膏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們來說,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加味瓊玉膏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加味瓊玉膏的知識吧!
【處方】懷生地黃4斤,白術(shù)4兩,白茯苓15兩,人參6兩,天門冬(去心凈)半斤,麥門冬(去心凈)半斤,甘州枸杞子半斤(凈去梗)。
【制法】上先以地黃酒洗凈,用水4碗浸1晝夜,搗取自然汁,和蜜3之1,以參、苓等藥先為末、拌入蜜與地黃汁內(nèi),用瓶貯,與紙30重,并箬包其口,用桑柴火蒸煮3晝夜取出,再換蠟紙包封10數(shù)重,沉井底1晝夜取起,再如前煮半日。
【功能主治】補血益損,清金水以滋化源。主虛損。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食遠白湯點服。
【注意】其蜜用生絹濾凈;地黃勿犯鐵。
【摘錄】《醫(yī)便》卷一
總得來說加味瓊玉膏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制劑,因此在臨床的應(yīng)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因為采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由于現(xiàn)代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變化,疾病的發(fā)生也越來越頻繁,帶來的影響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實除了防治各種病外,還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diào)理,中醫(yī)給大家推薦了一款食療方劑加味清寧膏,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生地4兩(酒拌略蒸),麥冬4兩,白花百合8兩(曬干4兩),桑白皮(蜜炙)3兩,款冬花2兩,百部3兩,玉竹4兩,薄荷3兩,貝母3兩,山藥(蒸熟)6兩(以上3味,研細入膏),桔梗1兩,枇杷葉(蜜炙)8兩,橘紅1兩,米仁(炒)8兩,茯苓2兩,白芍(酒炒)3兩,炙甘草1兩,龍眼肉4兩,大棗6兩。
【制法】上藥煎成膏,加飴糖、白蜜各1斤,俱煎極熟收之,俟冷入薄荷、貝母、山藥末拌勻。
【功能主治】補陰,清肺,益脾,降氣,消痰。主陰虛咳嗽,或多痰,或干咳,或痰血紅,或純血。
【用法用量】時時挑置口中噙化,或白湯調(diào)服亦可,臨臥及睡覺噙之更佳;亦可小劑作煎飲??招募娣j?、回生之屬。
【摘錄】《何氏虛勞心傳》
上文介紹了加味清寧膏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加味清寧膏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太一丹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天南星(炮)、烏蛇(酒炙.取肉),各三錢;天麻(去蘆.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根.節(jié)),各半兩;干蝎(微炒)一錢半,白附子(炮)三錢半,白僵蠶(去絲.嘴.炒)四錢。
【功能主治】治小兒諸風驚,潮發(fā)搐搦,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及一切虛風,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圓,溫水化下,不計時。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天南墾(炮)烏蛇(酒炙,取肉)各9克 天麻(去蘆,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根、節(jié))各15克 干蝎(微炒)4.5克 白附子(炮)10克 白僵蠶(去絲、嘴,炒)12克
【制法】上為細末,以水600毫升,調(diào)浸三日,以寒食面7.5千克拌勻,踏作曲。須六月六日,以楮葉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紙袋盛,掛當風,十四日可用。每曲末30克,入琥珀(研)3克、辰砂(研飛)18克、雄黃(研飛)9克、甘草(炙為末)1.5克,令研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諸風驚癇,潮發(fā)搐搦,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水化,不拘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處方】天南星120克(銼,炒赤,勿令焦)石膏120克 干葛(取粉)105克 前胡60克 川芎60克 白僵蠶(炒,去絲、嘴)白附子(炮)防風(去蘆頭)各30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糊和為丸,每兩作10丸,陰干。
【功能主治】治傷寒傷風,肢節(jié)煩痛,憎寒壯熱,或發(fā)熱惡寒,似瘴非瘴,煩躁迷悶,面色紅赤,頭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用蔥白、薄荷茶送下,不拘時候。服之微汗出,立愈。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三
以上是關(guān)于太一丹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μ坏び幸欢ǖ恼J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太一散是一種純天然的中藥方劑,它是以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了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中醫(yī)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太一散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獨活(去蘆頭)45克 續(xù)斷 杜仲(炒,去絲)肉桂(去皮)牛膝(酒浸一宿)黑附子(炮,去皮、臍)白茯苓(去黑皮)人參(去蘆頭)防風(去蘆頭)白芍藥 當歸(去蘆頭)各30克 川芎 熟地 秦艽(去蘆、土)甘草(銼,炒)各45克 細辛(去苗、葉、土、頭、節(jié))30克
【制法】上十六味,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陽明經(jīng)虛,風邪客人,令人口眼喎斜,麻木不仁,驚風癇窒,手足搐搦,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摘錄】《御藥院方》卷一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太一散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太一散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zhì)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太一銀朱丹,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太一銀朱丹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太一銀朱丹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黑鉛(煉十遍.稱三兩.與水銀結(jié)砂子.分為小塊.同甘草水煮半日.候冷.取出研.去草不用),水銀(結(jié)砂子)、鐵粉,各三兩;甘草(同鉛煮)十兩,天南星(炮為末)三分,朱砂(飛研)半兩,膩粉(研)一兩。
【炮制】上同研勻,以面糊為圓,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驚風壯熱,涎盛發(fā)俌,手足搐搦,目睛上視,及風壅痰實;心膈滿悶,嘔吐痰涎,大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一歲兒服一圓,用薄荷蜜湯下,微利為度,未利再服,乳食后。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上面已經(jīng)詳細為大家推薦了太一銀朱丹,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yīng)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加味續(xù)命湯這種方劑。
【處方】麻黃1錢,防風1錢,龍齒1錢,防己1錢,附子(炮)1錢,石膏1錢,桂枝1錢,陳皮(去白)5分,紫蘇5分,竹瀝1合,生姜汁10匙,生地汁半合。
【功能主治】風癇,發(fā)則仆地,悶動無知,嚼舌吐沫,背反張,目上視,手足搐搦,或作六畜聲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四十五
【處方】人參2錢,焦術(shù)2錢,茯苓2錢,炮姜8分,熟附子3錢,北細辛5分,生黃耆3錢,防風2錢,酒拌炒歸身3錢,法夏1錢,炙甘草8分,杞子3錢,鹿膠3錢,石菖蒲(米汁浸,炒)1錢5分(一方加天竺黃1錢5分)。
【功能主治】補氣壯陽。主產(chǎn)后類中風痙癥。風寒入于腠理,經(jīng)絡(luò)不和,手足搐搦,眼目上視,角弓反張,口眼歪斜,舌瘖不語,痰涎上涌,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下
在通過上文對加味續(xù)命湯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進行,不過在養(yǎng)生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
加味瀉心湯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加味瀉心湯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劶游稙a心湯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黃連1.5克 犀角1.5克 蒲黃3克 天冬6克 丹參6克 元參4.5克 連翹6克 茯苓6克 甘草1.5克 淡竹葉20張 燈心100厘米
【功能主治】清心涼血。治心火熾盛,五中煩躁,面紅目赤,口燥唇裂,甚則衄血、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醇剩義》卷二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加味瀉心湯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至圣一醉膏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天麻(一分) 沒藥(半兩) 黃明滴乳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制.去皮臍) 安息香(一分) 麻黃(去根節(jié).四兩) 片腦(少許)
【炮制】上件七味,一處搗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癱緩風。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錢,用法酒一升,于銀石器內(nèi)熬成膏后,去出分在四盞內(nèi),別用法酒,看病人吃酒多少,漸調(diào)膏子,服盡為度。令枕病處臥,以衣被蓋,或汗出,或似蟲行即效。次日在吃一服。
【注意】此疾五十日已上方治。若發(fā)直者,不在治限。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至圣一醉膏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