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熏肚臍的好處
夏季艾灸養(yǎng)生的好處。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艾灸熏肚臍的好處”,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 ?艾,是一種草本植物,其廣泛應用于中醫(yī)上。艾的燃燒不但沒有減小其療效,反而使它的藥理功能增強。中醫(yī)上說,肚臍乃人之根本。因為人在胎兒時就是靠肚臍來吸收母體營養(yǎng)的。所以一般都用艾灸熏肚臍來治療疾病。那么艾灸熏肚臍的好處又哪些呢?熏艾條具有促進血液輪回、溫經(jīng)散寒,祛風通絡作用熏艾條在平易近間是古老的要領,具有祛病辟邪之功效,只是氣味不是所有的人城市喜歡
? ?宋代《針灸資生經(jīng)》載:“有人年老,面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薄肚逄t(yī)院選方》中載有一名為“毓麟固本膏”的貼臍方,傳說慈禧太后曾以此膏攤貼來治療腸胃功能失調(diào)癥。
? ?先放點鹽在肚臍里,再擱上一片厚厚的姜,(在姜片上用針扎上幾個眼),然后用艾柱灸一灸,每次3柱。這叫作隔鹽隔姜灸,不過這種方法只適于灸肚臍。(姜片切大約是0.7到0.8厘米)
? ?艾灸,很多的朋友都不陌生,您看就是用這樣的艾絨,放置在穴位上,借火的熱力以及艾草的藥力,通過經(jīng)絡傳導,溫通氣血,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現(xiàn)代研究已證明:艾絨燃燒時候產(chǎn)生的近紅外線,它對人體的穿透深度,最深能夠達到10毫米,能夠激發(fā)細胞的能量,幫助疾病恢復。這沒錯啊,可是我們也知道,艾灸對于寒涼引起的各種疼痛,比如說胃痛,關節(jié)痛,還有著涼腹瀉等等是很有效的,但是對中風后的尿頻尿急也起作用,這倒是挺新鮮的,那么這里面到底有什么奧秘呢?
? ?把艾炷點燃放在成先生的肚臍上。為什么偏偏要灸這里呢? 腎是司二便的,司是司令,管理掌管的意思,二便是大便和小便,所以大便和小便的功能是由腎來主管的,所以說如果說出現(xiàn)了尿頻、尿急、尿失禁的情況,中醫(yī)一般認為是腎和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diào)所導致的。從中醫(yī)來講,就應該從補腎的角度來改變他尿頻、尿急、尿失禁的這些癥狀。
? ?肚臍眼它是在胎兒的時候,臍血來供養(yǎng)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所以通過臍血能讓小孩從受精卵變成一個出生的胎兒,包含了變幻莫測的這么一個孕育的過程,所以這個穴叫神闕穴,很重要的穴位。所以說中醫(yī)講如果補益呢,可以通過神闕穴的方法來補益,但是這個穴位是不能扎針,所以一般治療主要用灸法。
? ?艾灸熏肚臍可以治療很多種身體疾病,尤其是對女性而言,最有好處。女性天生為陰,常熏艾可以滋陰補腎,消除婦科疾病。當然,艾燃燒起來味道比較難聞,這可能是大多數(shù)有潔癖的女性不愛好的原因。
yS630.Com相關推薦
艾灸肚臍的好處
在肚臍上隔藥灸,利用肚臍皮膚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點,借助艾火的純陽熱力,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diào)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具有綠色自然、簡單易行、效果突出等諸多優(yōu)點,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現(xiàn)代綠色養(yǎng)生方法。艾灸肚臍眼的功效如下:
1、通經(jīng)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藥貼臍后,能夠通經(jīng)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于腸麻痹、痹癥,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2、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艾灸肚臍可增強脾胃機能,使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3、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艾灸肚臍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diào)節(jié)臟腑陰陽平衡,調(diào)整體質(zhì),使氣血調(diào)暢,營衛(wèi)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于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4、通調(diào)三焦,利水消腫
艾灸肚臍能激發(fā)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jīng)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5、調(diào)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jīng)帶、胎、產(chǎn)息息相關,故艾灸肚臍可以調(diào)理沖任,理氣養(yǎng)血,固經(jīng)安胎。臨床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6、防病駐顏,養(yǎng)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致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于虛勞諸疾,神經(jīng)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艾灸肚臍方法
1、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以感到溫熱為宜,固定不動。
2、回旋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做順時針或逆時針往復熏灸。
3、雀啄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像麻雀啄食一樣,上下來回熏灸。
以上三種灸法可循環(huán)反復施灸。每天施灸15-30分鐘,皮膚泛紅為度。每天灸一會兒對身體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灸完后喝一杯白開水。
艾灸肚臍的注意事項
在艾灸肚臍時,一定要注意以下4大方面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溫灸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3、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溫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體內(nèi)毒素。
4、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臍部有損傷或發(fā)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
從肚臍形狀看健康
從肚臍眼的形狀可以看出身體健康與否:
1、向上形: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成為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這種肚臍的人,應多留意胃、膽囊胰臟的健康狀況。
2、向下形:應注意預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腸胃疾病及婦科疾病。
3、圓形:女性肚臍若為正圓形,表示身體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4、海蛇形:為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滿月形:看起來結(jié)實豐盈,下腹有彈性,對于女性來說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肚臍偏左:應預防腸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腸黏膜病變。
7、肚臍偏右:應注意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8、肚臍凸出:當腹部有大量積水或卵巢囊腫時,肚臍就會向外突出。
9、肚臍凹陷:肥胖或腹部發(fā)炎時,如粘連性結(jié)核性腹膜炎,肚臍會向內(nèi)凹陷。
10、肚臍淺小:表示身體較為虛弱,體內(nèi)激素分泌不正常,渾身無力,精神狀況不佳。
之所以有的時候需要通過艾灸肚臍的方式來治療疾病,主要是因為我們肚臍那個地方的皮膚相對來說比較薄,而且肚臍周圍的皮膚敏感度相對較高,這個時候如果進行艾灸治療,藥效能夠被更快速的吸收,能夠更快地深入到皮膚一下,從而更為有效地刺激組織以及穴位,從而能更好的治病。
艾灸肚臍,中醫(yī)叫做臍療。臍療是一種頗具中醫(yī)醫(yī)學特色的古老而又新興的外治療法。早在《內(nèi)經(jīng)》及《難經(jīng)》中,就有關于臍與臍療的論述,在之后的歷代醫(yī)籍也都有大量散件記載。臍,中醫(yī)穴位又稱“神闕”。它與人體十二經(jīng)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y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
所謂臍療,就是把藥物直接敷貼或用艾灸、熱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臍部,激發(fā)經(jīng)絡之氣,疏通氣血,調(diào)理臟腑,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臍療的功效 健康方面:快速改善內(nèi)臟及組織的生理及病理活動,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特別對體質(zhì)較弱、失眠多夢、寒性胃痛、腹瀉者有極好的改善作用。養(yǎng)生方面:微熱的氣流從臍部擴散到整個腹部,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體內(nèi)毒素的排出,改善睡眠。
通過艾灸肚臍的方法治療疾病操作起來比較簡單,而且是一種綠色自然的治病方法,優(yōu)點非常突出。在艾灸肚臍的時候,一般每一次治療的時間都不能太長,控制在15到30分鐘左右最好,可以每天間隔數(shù)個小時之后進行一次肚臍艾灸治療,這種治療對于神經(jīng)衰弱以及胃腸功能紊亂有很好的調(diào)理作用。
很多人在換季或者變天的時候腰腿疼痛。這些都是由于之前穿衣不保暖而導致腰腿部受到風寒,從而導致腰腿酸疼。腰部作為我們?nèi)梭w很重要的一個器官,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在腰部疼痛時也要及時的去治療。那么艾灸熏腰可以緩解腰疼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的督脈、膀胱經(jīng)、帶脈都會循行于我們的腰部,所以艾灸對這些經(jīng)絡都有溫通作用,俗話說“經(jīng)絡通則百痛不生”,而且腰部有命門、腎俞、腰陽關等補腎壯陽的大穴,所以艾灸腰部也可以很好的補陽、益腎。另外,我們的腰部分布有主管女性婦科的帶脈與八髎反射區(qū)域,艾灸腰部也能針對女性婦科起到很好的溫通調(diào)理作用。
婦科炎癥反復:女性陰道口尿道口與肛門臨近,易受感染,滋生細菌,女性生殖器腹腔與外界相通病菌入侵,陰道呈酸性環(huán)境,當?shù)挚沽ο陆禃r,有些病原體就會乘虛而入。艾灸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讓子宮環(huán)境變好,免受細菌危害,加快子宮的分泌物代謝,不殘留,為人體補充元氣,幫助人體自身來修復及代謝。
短暫性閉經(jīng),幾月未見紅:情緒心理壓力過大,激素不平衡,有肌瘤囊腫,息肉子宮內(nèi)膜增厚有關系。艾灸可以有效緩解情緒,放松神經(jīng)通過艾灸溫熱子宮,激活子宮收縮,內(nèi)膜才會有節(jié)律性脫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宮內(nèi)月經(jīng)排不干凈導致長期堆積,長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宮內(nèi)的垃圾惡露清出。
延緩衰老:自由基的大量產(chǎn)生,機體功能開始下降,卵巢內(nèi)分泌激素不平衡,子宮也代謝緩慢,女性的顏美腸清,面無皺光滑都是子宮平衡激素平衡。可以艾灸氣海,關元,歸來,神闕來調(diào)節(jié),讓氣血充沛,溫經(jīng)通經(jīng),以溫熱刺激,從而扶正祛邪,萬病之源都是損傷了陽氣所致。
艾灸熏肚臍眼治療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大致來說作用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神經(jīng)衰弱進行調(diào)理,第二個方面是對胃病尤其是胃炎或者是胃脘痛進行治療。一般來說,通過艾灸肚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效果。這種治療方式有助于緩解胃痛以及反胃嘔吐等諸多胃病導致的癥狀。另外胃寒的人也可以通過艾灸熏肚臍來治療。
要明確你是不是胃寒,胃寒的病人一般體現(xiàn)為胃部不能受寒,一吹到?jīng)鲲L或者是吃了冰冷的東西就會出現(xiàn)了胃脘的痛苦悲傷或者是拉肚子,很多病人實在都是脾胃虛寒的癥狀,如果是的話,艾灸是很好的辦法,就肚臍眼也行,因為肚臍眼這是個穴位,中醫(yī)叫神闕,這個穴位主如果溫陽散寒的,每每灸效果很不錯,可是你可以取胃的其他穴位,如中脘這個穴位,這個穴位位于肚臍與胸骨連線的中點,主如果用來治療胃痛,腹脹,食欲不振,嘔吐等脾胃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每每艾灸這些個穴位還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目前對于膽汁返流性胃炎,確實沒有什么特效的治療的方法,這種疾病目前認為跟心理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有關系,特別是長期精神緊張就容易誘發(fā),或者是休息睡眠不好也很容易誘發(fā),所以很麻煩,所以我建議你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也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補氣健脾的中藥,如淮山,茯苓,佛手,白藊豆等。
其實艾灸熏肚臍治療不但能夠起到治療胃病的作用,并且通過這個地方進行艾灸還能夠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能夠讓細胞得到活化,可以起到駐顏美容的效果,并且時常對肚臍進行艾灸能夠使得肌膚更加緊致,還能夠延年益壽以及益精氣。
艾灸肚臍眼的好處
1、艾灸肚臍眼的好處有哪些
1.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艾灸肚臍可增強脾胃機能,使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1.2、通調(diào)三焦,利水消腫
艾灸肚臍能激發(fā)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jīng)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1.3、調(diào)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jīng)帶、胎、產(chǎn)息息相關,故艾灸肚臍可以調(diào)理沖任,理氣養(yǎng)血,固經(jīng)安胎。臨床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1.4、通經(jīng)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藥貼臍后,能夠通經(jīng)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于腸麻痹、痹癥,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1.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艾灸肚臍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diào)節(jié)臟腑陰陽平衡,調(diào)整體質(zhì),使氣血調(diào)暢,營衛(wèi)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于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2、艾灸肚臍眼有哪些方法
2.1、艾炷直接灸
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 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2.2、神闕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數(shù)孔,覆蓋于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
2.3、隨身灸
使用隨身灸,利用配套布帶將隨身灸器固定于臍部位置,調(diào)節(jié)風門,以控制施灸溫度,以能接受溫度為宜,每次灸20~35分鐘(隨身灸配套的一支艾條一般可使用30-4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2.4、陳年艾條直接灸
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3、怎樣艾灸肚臍眼效果好
1、注意艾絨質(zhì)量
選擇質(zhì)量好的艾絨。劣質(zhì)艾絨,生硬不團聚,燃燒時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覺灼痛,甚至熏烤時石粒脫落,灼傷皮膚。
2、環(huán)境通風
環(huán)境應保持通風,避免艾煙過濃,傷害人體。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特別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顏面五官、陰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頭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
4、注意次數(shù)
體質(zhì)壯、病情輕、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體質(zhì)差、病情重、病程長者,可灸數(shù)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時,每日1次;長期灸治者,3次后改為2-3天1次。
艾灸肚臍眼要注意什么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溫灸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溫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體內(nèi)毒素。
3、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部、頸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4、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
5、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同時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艾灸肚臍眼的禁忌人群
1、皮薄、肌少、筋肉結(jié)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jié)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qū)兕伱娌?也不要灸。
2、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wěn),或婦女經(jīng)期忌灸。
3、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4、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所以,雖然艾灸操作方便副作用小,艾灸的應用也很廣,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艾灸的。艾灸的也有適應癥和禁忌癥。深圳景田醫(yī)院中醫(yī)康復科采用艾灸治療得各種疑難雜癥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臍部有損傷或發(fā)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